理论教育 给自己 留下回旋的余地

给自己 留下回旋的余地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何时,我们说话的时候都要提醒自己,要给自己留余地,使自己可进可退,这好比在战场上一样,进可攻、退可守。这样有了牢固的后方,可出击对方又可及时地退回,自己依然处于主动的地位。说话要讲求把握分寸,给自己留有余地的原则,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话不说过了头,违背常情常理明代陆灼在《艾子后语》中杜撰了一个故事。说得圆润一点,能给我们留下一定的回旋余地,从容地达到我们谈话的目的。

有句俗语:“人情留一线,日后好见面。”生活中很多尴尬是由自己一手造成的。其中有一些就是因为话说得太绝造成的。凡事多些考虑,留有余地,总能给自己留条后路。这在外交辞令中是见得最多的。每个外交部发言人都不会说绝对的话,要么是“可能”、“也许”,要么是含糊其辞,以便一旦有变故,可以有回旋余地。

某公司新研发了一个项目,老板将此事交给了下属小张,问他:“有没有问题?”

他拍着胸脯回答说:“没问题,放心吧!”

过了三天,没有任何动静。老板问他进度如何,他才老实说:“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虽然老板同意他继续努力,但对他拍胸脯的信誓旦旦已经开始反感了。

人人都讨厌空话大话连篇的人,吹得天花乱坠,实际行动却不见几分,难免让人觉得华而不实、难以信任。不如低调一点,做的比说的多,多干活儿少说话,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说话和办事就如同希望和现实,希望往往比现实更美丽,但是要知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还不如把对方的希望变得小一点,这样他们得到的惊喜也就会大一点。

也不要一味坚持把对方“赶尽杀绝”,让对方没有台阶下,这样就种下了仇恨的种子,这对你也绝不是好事。能言善辩是件好事,但是要注意说话方式,知道给人留下台阶,给对方留足面子,也给自己留条后路。

在做事的时候,对别人的请托可以答应接受,但最好不要“保证”,应说“我尽量”、“我试试看”等字眼。上级交办的事当然要接受,但不要说“保证没问题”,应代以“应该没问题,我全力以赴”之类的字眼。这是为了万一自己做不到所留的后路,而这样说事实上也无损你的诚意,反而更显出你的谨慎,别人会因此更信赖你,即便事没做好,也不会太责怪你。

用不确定的词句可以降低人们的期望值,你若不能顺利地做成某件事情,人们因对你期望不高,最后总能谅解你,而不会对你产生不满。有时他们还会因此而看到你的努力而不会全部抹杀你的成绩。如果你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他们往往喜出望外,这种增值的喜悦会给你带来很多好处。

话不说满也表现在不要对他人太早下评断,像“这个人完蛋了”、“这个人一辈子没出息”之类。浪子还有回头的时候,人一辈子很长,变化还很多,你怎么能凭主观印象就评定别人的一生呢?

无论何时,我们说话的时候都要提醒自己,要给自己留余地,使自己可进可退,这好比在战场上一样,进可攻、退可守。这样有了牢固的后方,可出击对方又可及时地退回,自己依然处于主动的地位。这样虽然不能保证自己一定会处于战无不胜的地位,但是至少可以保证自己不会败得一塌糊涂。说话要讲求把握分寸,给自己留有余地的原则,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话不说过了头,违背常情常理

明代陆灼在《艾子后语》中杜撰了一个故事。

艾子旅居齐国,在“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的家里做食客已经三年,孟尝君对他很尊重,视为嘉宾。后来他又从齐国回到鲁国,与季孙氏相遇。季孙问他:“您在齐国住了那么久,那么请问齐国最有德才的人是谁?”艾子说:“没有比孟尝君更好的。”季孙说:“孟尝君有什么德行?”艾子说:“孟尝君家里有食客三千,食客们穿好的,吃好的,而孟尝君一点儿也不厌烦。他若不是个大好人,能做到这样吗?”

季孙冷笑了一下说:“您这是在瞧不起我啊,我家也养着三千食客,难道就只有那个号称孟尝君的田文才有这个德行吗?”听他这么一说,艾子不觉肃然起敬,说:“失敬,失敬,我现在才知道您也是鲁国的大贤人啊,我明日就登门造访,到您府上会会那三千食客。”季孙说:“好吧。”

第二天一早,艾子洗漱干净穿戴整齐就去拜访,一走进季孙的大门,静悄悄的;到了大厅里,连个人影也没有。艾子纳闷:莫非食客们住在别的馆舍?过了好大一会儿,季孙才出来,艾子问他:“食客在哪里?”季孙装出一副怅然若失的样子说:“先生您来得太晚啦,三千食客各自回家吃饭去了!”艾子方知季孙玩了大骗局,是个吹牛家,打心眼里对他嗤之以鼻,冷笑两声就走了。

凡事都有一个度,在一个别人容许的范围内是可以被人所接受的,但是如果超过了这个度就会给人留下把柄。有一句话说:“十句话里要有九句真话,这样说一句假话才有人信。”所以,如果假话太多,就露了底,再也没人会信你了。(www.daowen.com)

2.话不要说得太绝对

凡事都没有绝对的,没有绝对的正确,也没有绝对的错误。因此人们对于绝对的东西,在心理上有一种排斥感。比如,当你斩钉截铁地说:“事实完全就是这个样。”此时在别人心里会有疑问:“难道真的一点也不差?”也许你的表达是事实,可是在他心里老是琢磨“难道一点也不差”的时候,他对你的话语的领悟就有点舍本逐末了。倒不如这样说:“事实就是这个样子。”

因此,在谈话时,即便是我们绝对有把握的事,也不要把话说得过于绝对,绝对的东西容易引起他人的挑刺。而现实是,如果对方有意挑刺,还真能挑出刺来。与其给别人一个挑刺的借口,不如把话说得委婉一点。同时,如果我们不把话说得那么绝对,我们还可以在更为广阔的空间与对方周旋

3.话要说得圆润

当我们为了某个目的与他人谈话时,话就要说得圆润一些。话说得太直,会激怒对方,即便是理在己方。说得圆润一点,能给我们留下一定的回旋余地,从容地达到我们谈话的目的。

某家宾馆的服务员,发现客人马先生在结账后仍然住在房间,而这位马先生又是经理的亲戚,怎么办呢?如果直接去问马先生何时起程,就显得不礼貌,但如果不问,又怕马先生赖账。于是一位善于谈话的公关部工作人员敲开了马先生的房门:“您好!您是马先生吗?”

“是啊!您是?”马先生回答说。

“我是公关部的,您来几天了,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来看您,真是不好意思。听说您前几天身体不舒服,现在好点了吗?”

“谢谢您的关心,好多了。”

“听说您昨天已经结账,今天没有走成。这几天,天气不好,是不是飞机航班取消了?您看我们能为您做点什么?”

“非常感谢!昨晚结账是因为我的表哥今天要返回,我不想账积得太多,先结一次也好。大夫说,我的病还需要观察一段时间。”

“马先生,您不要客气,有什么事只管吩咐好了。”

“谢谢!有事我一定找你们。”

这位公关工作人员去找客人谈话的目的是要弄清楚客人到底是走还是不走?如果不走,就弄清楚原因。但这个问题不好开口,弄不好既得罪客人又得罪经理。她的话说得非常圆润,先是寒暄一下然后又问客人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一副非常关心的表情,使客人深受感动,不知不觉中就说明了原因。她的话语技巧就很高超,回旋的余地很大。

人们常说“话不要说满,事不要做绝”,当然是有道理的。事情做绝,不留余地,不给别人机会,不宽容别人,处理事情下狠手都是不理智的行为。无论矛盾有多深,最好都不要说出“势不两立”之类的话,否则日后万一有合作的机会,一定会左右为难,尴尬万分。时时处处留有余地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进可攻,退可守,这才是成功的做人之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