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古典诗词现代观照:李清照辛弃疾论文集

古典诗词现代观照:李清照辛弃疾论文集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典·多元观照·互动孙慧近些年来,社会的浮躁功利之风侵袭大学校园,专业无用论、爱情至上论、社会体验论等甚嚣尘上,考研热、国考热、考证潮、出国潮等热浪袭来,置身众语喧嚣的精神围城之中,大学生不知何去何从,没有实际目标的奋斗,有如无头苍蝇乱飞乱撞。

古典诗词现代观照:李清照辛弃疾论文集

经典·多元观照·互动

孙 慧

近些年来,社会的浮躁功利之风侵袭大学校园,专业无用论、爱情至上论、社会体验论等甚嚣尘上,考研热、国考热、考证潮、出国潮等热浪袭来,置身众语喧嚣的精神围城之中,大学生不知何去何从,没有实际目标的奋斗,有如无头苍蝇乱飞乱撞。于是,死磕书本,唯分数至上的怪现状在大学校园频繁上演。学生疲于应付课程,对学科知识囫囵吞枣,无形中阻碍了学生独立学术品格的塑造,更不用说复合型人才的培育了。因而,面对当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如何立足于华夏文明,积极引导大学生使用中华民族的话语去看西方,以此提高自身审美鉴别力,是21世纪外国文学教学在实践过程中应该思索的问题。

外国文学内涵相当丰富,从时间上看,从远古文明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时间跨度大;从空间上看,囊括了欧美、亚非五大洲的文学文化,地域涵盖广;从内容上看,涉及经济、政治、哲学、历史、宗教艺术、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学科领域宽口径交叉。所以,在有限的课时中讲解外国文学知识,难免有顾此失彼之感。因而,学习外国文学,我们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从哪里入手,应该学些什么?对此,先哲已经给我们指明了道路。18世纪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谈到学习哲学要回到“从那些哲学思想的首创人那里”。[1]无独有偶,当代美学家李泽厚先生也明确提出要“回到原典”研究中国哲学和美学问题。虽然二位哲人讲的是哲学和美学学习的问题,但他们的这一观点同样适合外国文学的学习。具体而言,在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我们讲解的对象应该是那些大师们留下的经典文本。

20世纪意大利著名后现代主义大师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要读经典?》中对经典作品下了12条定义。在此基础上,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李衍柱先生,结合自己的研究心得,总结出经典文学作品或理论著作应具备“独创性、典范性、实证性、永久性”等四个特征,进而对文学经典文本做了界定:“是指在中外文学史上那些由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优秀作家所创作的具有独创性、典范性而又有永久性艺术魅力的原作。”[2]文学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优秀的文化传统,代表了所产生时代的最高思维水平同时也是一个时代文明和文化的最好注脚。

外国文学历史悠久,流派纷呈,文学思潮迭起,其经典文本也是卷帙浩繁,但如何做到披沙拣金,精益求精,择取最具代表性的经典进行讲解,是对高校教师的考验与挑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应科学遵循“点面结合”的原则,既要全面掌握外国文学教材所有相关的知识点,又要细致挖掘某一知识点,理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找出它们的纽结点,打造知识点的网络结构,由点及面,全面掌握外国文学的知识体系。具体到经典文本选读,既要选择每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而且影响巨大的文学家的代表性作品,又要择取对人类文明发展特别是对外国文学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著作。例如赫西俄德的《神谱》,这部最早系统整理古希腊神话谱系的叙事诗,是古希腊文学的代表性著作。古希腊文学以其思想和艺术的首创性与希伯来基督教文学并称为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其中神话史诗所塑造的神话人物、故事原型已累淀进而演化为一种文化层面的审美感受,内孕成后世文学创作者的集体无意识,成为西方文学艺术宫殿的砥柱。当学生研读《神谱》,以点带面,进而了解古希腊文学,由此触摸到西方文学的发展走向。希腊神话人神同形同性,神与人对自然、命运的反抗张扬了人的主体意识和自由意志,由此奠定了西方文学的人道主义传统。因而,学生通过经典文本的细读,便可以此管窥西方人性观发展演变,为整体掌握西方文学的发展脉络有所裨益。

当然,任何经典文本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其真理性、正确性与片面性都是带有时代印迹的。因而,在研读经典的过程中,我们应引导学生持辩证态度,既不因其经典性便奉若神明去盲从它,也不因其时代局限性而否认其艺术价值,而是通过经典的研读有新发现、新阐释、新理解。总之,我们要读出经典外国文学名著的新意。重温经典,细致研磨这一过程本身,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术能力,培养其审美判断力,提升其审美鉴别力。

“经典文本具有深邃性、多面性和多层性的特点”,[3]为后人提供了多层次、多维度、多视角加以研究、评判、承继和发扬的多元立体的空间。加之经典文本的诞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土壤,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读者也都会从其所处的时代和国家民族的需求以及社会环境,依据自我知识体系的认知结构、审美期待视野,并受心境等因素的影响去阅读、理解和评价经典文本,这就为我们诠释外国文学经典名著加大了难度。如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司汤达的《红与黑》这部传世经典,从其出版之初便引发了诸多争议。有学者认为这是一部阴谋爱情小说,讲述了以爱情为手段来追求个人功名与幸福却不幸误入歧途的年轻人个人奋斗的故事;有学者则认为这是一部政治小说,于连的悲剧是反抗封建制度的平民的政治悲剧;有学者从作者同情法国大革命,拥护共和政体的政治倾向出发,认为这部小说是作者司汤达的自传,于连的奋斗经历则是作者信奉的格言“不自由,毋宁死”的形象诠释。由此,学术界对于小说主人公于连的形象也出现了多重解读,概括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种观点:“于连是反抗封建制度的平民英雄、于连是受社会压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于连是个人奋斗者的典型、于连是极端利己主义者的典型、于连是一个无信仰的现代个人主义者……”等。面对这样的学术争议,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解读,就必须认真阅读原典,仔细辨析那些观点各异的理论依据,从经典文本的实际出发,站在新时代的高度,于多元观照中实事求是地评价它。

基于课程性质,外国文学课程采用考试考核方式,因而在教学中离不开教材的使用。但长期以来,我们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则忽视了经典文本的细读,过分注重教材通史式的介绍,学生所接触的内容仅限于教材的知识。同一课程有不同教材,学生可能只知道上课所使用的教材怎么说,却不知道其他教材怎么说;面对课程教材时,学生可能只知道教材的编者怎么说,却不知道作者怎么说;面对文学作品时,学生可能只知道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却不知道原典怎么说。这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脱离文本的“空洞”现状和“静态”阅读,而经典作品的阅读更无从谈起。(www.daowen.com)

教材中的经典作品往往以故事梗概示之,加之现行外国文学教材的编写是“以史为纲”,试图全方位展示文学史的发生发展的过程,知识面涵盖广,但对学生而言,由于历史久远,难免会产生一定的阻隔;而从空间上看,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所产生的文化与心理差异的问题,则会造成学生在文本接受上的阻斥与隔膜。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不是一个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创造性的文学批评中才能获得增值的意义空间,要做到由经典的解读进而理解西方文学的发展,则需要我们使用教材时,突破教材全知全能的叙述者的思维模式,带领学生回归到原典,立足经典文本本身,让学生在熟读原典的基础上,学会用文学批评方法去精读,一方面在文艺批评中挖掘出外国文学名著新的内涵,另一方面,外国文学名著也提供给文学批评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赋予其新的批评品格,而学生在文学批评与作品的互动中对外国文学经典进行多元观照,更加立体理解了经典的丰富内涵与美学积淀。

那么在阅读外国文学名著过程中,我们究竟该从何入手?怎样去读?这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作为高校外国文学教师,首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回归到经典作品本身。经典文本是一个时代最高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当时人类思维的最高水平,因而经典文本是阅读的首选。每次开设外国文学课程之初,教师都应该给学生开列必读书目,让其阅读有的放矢。其次,引导学生踏实认真地重读经典。不偷奸耍滑,不以第二手、第三手材料为研读对象;不道听途说,不带着任何先入为主的见解去研读;不心浮气躁,不以急功近利的态度去研读,真正回到作家创作的第一文本或是经其弟子记载下来最原始的文本。一切从零出发,清空自己混乱的阅读经历,“排除一切传统的见解和个人已经形成的一些固定的看法,要像读一本从未读过的著作那样,去读原著。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检验和反思传统的观点和个人的认识,检验和反思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具有多大程度的真理性”。[4]

以《荷马史诗》研读为例,荷马的史诗滋养了希腊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精神文明,凝结了西方文化发展的重要因子,其影响深远而巨大。从古希腊叙事诗人赫西俄德《神谱》对荷马史诗“生活宗教”的纠正到抒情诗人品达对荷马史诗英雄的礼赞,从文学作家对荷马史诗的传承到哲学家对荷马史诗的扬弃,从荷马史诗诞生之日起,直至后来的维吉尔、西塞罗、拜伦、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托尔斯泰、卡夫卡、乔伊斯等人对它的研究,荷马史诗泽被西方二千多年,其研究之路也成为外国文学文明进展的真实写照。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每一次引领学生重温经典,都会有些新的启发与感悟。为了让学生真正去接触这部西方文明的开端之作,在讲授《荷马史诗》之前,可提前布置学生去查找相关资料,亲力亲为让其对史诗形成过程有初步了解,并留出较为充分的课外时间给学生让其细读原典。学生最初往往以了解《荷马史诗》的基本内容就结束了阅读任务,其实,这仅仅是细读原典的开始。为了将学生的兴趣牵引回来,可通过小组讨论交流阅读心得的方式,理解《荷马史诗》所反映的古代社会战争观念、英雄观念和道德观念,进而对史诗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有深刻的体认。为了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学术研究兴致,可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三次阅读,教师可引导启发学生,站在时代的高度去实事求是地辩证评价《荷马史诗》,为之后形成其独立的学术判断力进行必要的历练。总之,外国文学是人类引以为傲的精神宝藏之一,而只有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去细读原典才能真正领略这座宝藏的弥足珍贵。

经典文本是外国文学教学必备的前提,多元观照经典文本,形成理论与作品的互动,则是外国文学教学的方法。纵观人类历史,科技的进步推动思维的更新,思维的更新促进文学的发展。20世纪是媒介革命的世纪,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类信息交流的模式,从封闭被动地接受转向开放主动地获取。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日益多样化、接受信息的模式更为立体多维化,作为高校外国文学教师,应积极重视这一现状,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从经典作家作品出发,积极引领学生多元观照经典文本,大胆突破传统的注重“通史”的叙述方式,进行开放式的引导,让学生在文艺批评与作品的互动中提升审美素养,以此激发大学生独立创新的精神,将理论付诸实践,内化为自己的学术能力,拓展审美视野,为以后的延伸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注释】

[1][德]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18—19页。

[2]李衍柱《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7页。

[3]李衍柱《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页。

[4]李衍柱《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