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传承古典文化:李清照辛弃疾词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大学生传承古典文化:李清照辛弃疾词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多维视野下的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培养潘殊闲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精彩绝伦,受到海内外的高度赞誉。有的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一知半解,将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礼仪视为“老朽”,认为不合时宜。但从整个大学生传统文化修养的提高状况来看,并不乐观。大学在培养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方面的确肩负有重要的责任,但显然不是唯一的责任。

大学生传承古典文化:李清照辛弃疾词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多维视野下的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培养

潘殊闲

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精彩绝伦,受到海内外的高度赞誉。遗憾的是,国内不少观众反映看不懂,这当中,包括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甚至大学教师。2007年,国家将清明、端午、中秋增加为法定假日,不少大学生对这些传统民族节日的内容知之甚少,对我国相沿几千年的一些民俗文化一知半解,甚至对传统民俗十分冷漠,而对西方的愚人节、情人节、圣诞节等节日习俗却屡屡能道其详,并虔诚膜拜仿效。不少大学生对传统经典名著根本没有阅读过,所知道的一点皮毛知识,多半来自电视、网络或道听途说,而且还经常张冠李戴,错误百出。有的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一知半解,将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礼仪视为“老朽”,认为不合时宜。凡此种种,集中反映出我们在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欲就此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培养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几点认识误区

这些年,我们整个社会对培养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没有少关注,媒体、教育主管机关、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等,都在发表各自的高见。有的学校还将培养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写进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如四川大学在全校本科生中开设了《中华文化》必修课,学生反映很好。但从整个大学生传统文化修养的提高状况来看,并不乐观。究其原因,我认为,我们有几个认识误区亟待厘清。

第一,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大学生自己的事吗?

不少人认为,大学已经为学生开设了相应的传统文化类课程,大学生自己学习不努力,所以,修养总是不能提高。其实,教与学是两个方面,不能单单怪罪大学生学得不认真。事实上,教师本人传统文化修养的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培养成效。

第二,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仅仅是传统文化类课程教师的责任吗?

作为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教师,他们对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提高固然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其他教师,他们传统文化修养的水平也会对大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所谓“学高为师,身正是范”,言传身教是教师的本能,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在大学生传统文化修养的培养问题上,全体教职工都有责任。

第三,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仅仅依赖几门课程行吗?

在相当多的大学,大学生传统文化修养课程主要依赖《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少量的几门课程。这些年,《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和存在价值颇受怀疑。有人认为开设《大学语文》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语文能力,而有人认为《大学语文》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有人认为《大学语文》开设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文学修养。[1]其实,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不是一门或几门课程就能解决的,需要开设系列课程。

第四,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吗?

大学在培养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方面的确肩负有重要的责任,但显然不是唯一的责任。如果仅仅依靠学校的培养而没有社会的联动,可以说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

第五,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行吗,或者说仅仅上点课就能提高学生的修养吗?

其实,素质跟知识有很大的关系,但并不能简单地等于知识;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远不是一种知识能够囊括。而作为一种素质,就已经不再停留于知识的层面上,而是表现为一种综合的能力,因此,这不是简单的课堂教学就能完成的。

第六,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培养可轻可重,可深可浅,甚至可有可无。

一些大学对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认为它不影响学生就业,无关学校发展大局,可以灵活处理。他们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对民族素质、国家文化战略安全的重要意义,没有认识到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与国家发展的虚实相生的深刻道理。

二、培养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新思路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记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文化正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软实力”的代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说:“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又说:“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富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2]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又再次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任务,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又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3]

的确,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文化承担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大学生自身传统文化的修养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的进步。

中华文化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从未中断过的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滋养了中华民族,支撑了中华文明,为人类历史和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现象学,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的精神故乡,我们的精神基因,我们的安身立命之地,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身份识别系统。

对于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一宝贵遗产,我们一定要守护好,传承好,并使之不断发扬光大。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未来祖国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大学生,一定要有良好的传统文化修养,并成为传承民族文化,复兴民族文化的基石和先锋。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如何培养大学生传统文化修养方面,我们要鉴往察今,谋求新思路,寻求新办法,实现新境界。

第一,提高认识,统一规划,确保培养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政策基础和实施保障。(www.daowen.com)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活的生命。传统就是已经过去了的事物,就是长期以来积淀在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心理中,并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然发挥着影响和作用的一种现象,即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4]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可见,传统文化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在现实生活的强劲脉搏里,时时刻刻都能够感觉到它的存在。处于社会生活中的人们,总是从既定的历史传统、民族心理、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出发,并在这些因素的交互影响下成长和发展。尽管人们总是想摆脱旧的传统,抹去旧的烙印,创造新的生活和新的品德,但是总也无法克服传统的影响。在整个人类的各种传统的延续中,传统文化对人才培养和人才成长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因此,培养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不是权宜之计,不是个别学校,个别大学生的事,而是所有大学,所有大学生乃至全社会的事。因此,我们必须增强培养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战略意识。建议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培养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规划和具体措施,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课程纳入学生的必修课,从具体措施上确保培养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政策基础和实施保障。

第二,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重点。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人用《四库全书》的“经史子集”四部来概括,有人用姚鼐的“义理、考据、辞章”来概括,有人用传统的“文史哲”来概括。其实,不管用什么来概括,都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对大学生而言,传统文化的修养决不仅仅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辈子的学习修炼。就大学期间而言,我们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重点。我认为,中华民族精神、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礼仪、中华文化生态、中华文化历程等应成为大学生传统文化修养的培养重点。

比如,就传统美德而言,不论是在今天还是在将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规范都具有很高价值。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只是我国,在全世界各国都出现了人的道德素质下降的问题,这是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结果。市场经济使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获得了巨大的解放,也大大促进了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但同时又使人的利己心和贪婪欲得到急剧地膨胀,因而引起了对传统道德的剧烈冲突,出现了世界性的道德水准的下降。因此,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抑制人的利己心和贪婪欲的膨胀,做到克己利人,克己复礼,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中国传统美德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的东西,诸如:公忠为国的爱国主义思想、博爱大众的利民济世精神、成仁取义的献身精神、见利思义的重义精神、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尊老爱幼的公德精神、勤俭节约的勤俭精神、谦敬礼让的谦虚明礼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厚精神、乐群贵和的和合精神等,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应该很好继承的优秀传统,而传统文化类课程就应承担这样的历史使命。

第三,师生同修。

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不单是学生的事,应该是师生同修共进。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20世纪的一段时间里,因为受“左”的思想干扰,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采取了一种虚无主义的态度,将其不少内容作为封建糟粕予以铲除。在这种大背景下,决定了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人对祖国的传统文化普遍感到陌生。这批人如果作为教师,现在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当然,在后来的学习中,他们中的一些人已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对传统文化知识作了补习、扩充,有的已经卓然成家了。但毋庸讳言,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由于所学专业、所在学校、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以及个人的兴趣爱好等等的不同,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道得并不多,更不用说深刻,他们中有的甚至就在承担有关传统文化类的课程教学。试想,如果老师自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都比较肤浅,学生能从老师那里得到多少有价值的东西?一些从事传统文化类课程教学的老师,甚至没有通读过一本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所授传统文化课程要么照本宣科,要么泛泛而谈,甚至东拉西扯。对于这样的教学,希望学生能从课堂上得到多少收获,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师生同修共进,是当下不少高校培养大学生传统文化修养的理性选择。

第四,校院内外共同促进。

我们应该明确这样一个概念: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绝不是大学一家的事,它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促进。首先是大学自身。大家常说,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亦非校院面积之大。大楼、大校园确也是大学的要素之一,但并非最核心的部分。最核心的部分,一是有大师,二是有浓郁的文化氛围。大学要有大师,现在已是人所共知,此不论。这里仅就校园文化氛围,谈点个人看法。大学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传承文明的摇篮,这没有疑义。但在这样的摇篮,本身应该有怎样的文化品位和文化氛围,却并非所有大学都清楚,都做得好。有的大学只见一幢幢大楼和一块块草坪,却没有一点有文化味的路名、桥名、建筑物名、广场名。有的大学教师,自己对祖国的传统文化漠然无知,衣着打扮、言谈举止却十分轻佻、粗鄙甚至龌龊,开口就读错音,提笔就写错字,对传统文化的常识一知半解甚至盲目批评,刻意讽刺。有的大学的后勤职工素质甚低,恶语中伤欺侮穿着土气、囊中羞涩的大学生。凡此种种,都使以传承文明为己任的大学蒙羞受辱,受到学生和社会的诟病。因此,大学的全体教职员工都应自觉认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自觉成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维护者和传递者。同时,校园还应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让知识、礼仪、文明的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

在校外,对全体公民都应进行基本的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让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遗产濡染每一个家庭、单位、街道、社区,营造全社会高尚、高雅、高昂的文明新风尚。这样,大学内外,整体提高,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就有了宽阔的舞台和市场,我们的教育也才不是干瘪的、贫乏的和孤立的,我们教育的效果才真正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第五,开设系列课程,强调经典阅读。

现在一般大学有关传统文化类的课程主要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或者叫《国学概论》,有的教师把《大学语文》也当成传统文化的课程来讲授。这些课更多的是宏观面上的知识。其优点是宏观把握,有历史感,有面的广度。但由于这些课程一般都只有30多个教学课时,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给学生多大多深的收获,事实上是不现实的。因此,这类课程的普遍不足是缺乏深度,蜻蜓点水,泛泛而谈,难以有较大的吸引力,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各高校在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时,除了这种“面”上的宏观课程外,还应有意识地开设一些具有“点”的深度的专题研究课程,如《周易研究》、《道德经研究》、《论语研究》、《庄子研究》、《道家道教》、《佛教禅宗》、《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国传统休闲娱乐文化》、《中国传统节庆文化》、《中国传统祭祀文化》、《中国传统家族文化》、《中国古典诗词欣赏》、《中国古典小说欣赏》、《中国古典戏曲欣赏》等。在开设这些课程的同时,给学生布置相应的经典阅读要求,让大学生与传统文化的经典名著零距离接触。通过这样的努力,可培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真正在传统文化中发现真,体会善,感受美,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化在他们的血液里,增强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

第六,解决传统文化教学中点与面结合而导致的师资缺乏的瓶颈问题。

如果按照前述设想,在大学开设如此丰富的传统文化修养课程,师资缺乏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上,现在一些过去由理工农医等单科学院升格而成的大学,在传统文化类课的师资储备方面确实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不少这类院校传统文化类课程不敢向纵深方向发展,师资的匮乏是一个明显的瓶颈。

中国传统文化从某种角度讲就是我们今天热议的国学。目前,国内较有实力的一些高校,如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等已经开设了国学的本科、硕士和博士专业,一般下设经学、子学、国史、国文、国艺、小学以及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边疆研究七个二级学科。但由于教育部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尚没有确立“国学”这个专业名称,也就是说名分还没有得到认可,其学位只能挂靠在别的专业上。[5]不过,这不要紧。这些国学专业的学生(主要应是博士和硕士),应该是充实相关高校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教师的有力人选。如果国家有关部门经过充分论证,给予国学专业应有的“名分”,这一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应该是可观的。

第七,更新观念,改进方式,提高手段,用活当今时代各种资源,立体、全方位地打造培养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新机制、新渠道,实现新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历数千载风雨,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基,传统文化能否在新的世纪得到继承和发扬,事关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事关中华民族的文化安全。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后备人才,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接受与传播,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素质,也关系到我们民族的素质,更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因此,我们一定要更新观念,改进方式,利用一切先进的现代化的手段,用活当今时代各种资源,拓宽培养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新渠道,使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并形成一种长效的培养机制和培养氛围,实现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培养的新境界。

【注释】

[1]朱恒《不能承受之轻与不能承受之重——浅谈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光明日报》,2007年。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2012年。

[4]陈鼓应、赵建伟《周易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98页。

[5]《高校国学专业学位授予遇尴尬,专家议设独立学位》,《北京青年报》,2007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