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三章左联的文化策略与报告文学的崛起左联,是中国报告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左联存在的六年,正好与我国报告文学由自发而至称名崛起的时期相契合。左联促进了报告文学的发展,而报告文学的实绩,丰富了左联的文学内存。政治化的左联所生成的文本,成为特定历史时段报告文学发展的一种基础性的文体资源。
左联,是中国报告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关键词。芦焚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报告文学》卷(1927—1937)的序言中明确地指认:“报告文学由‘左联’的号召而兴起。”[1]这个观点是符合文学史实情的。30年代以前,“历史上已经有报告文学”,但它尚处在自发的阶段,并未取得独立的文体地位。“报告文学正式在中国新文学中确定了地位,成为中国新文学底一分支”[2],是在30年代。30年代是中国报告文学由无名到定名,从蛰伏到突起的重要时期,而30年代报告文学的定名突起,正是左联大力倡导与积极实践的直接的结果。对此,许多研究者多有确认。早在40年代,以群就说:“一九三二年以后,在中国革命的文学团体底有计划的推进之下,报告文学与‘文艺通讯员’运动相结合,它底作者范围及于专门文艺工作者以外的”各类人物,从而使这一时期的作品“更真实、更深刻、更动人地写出了中国人民大众生活底惨重与艰辛,同时也说明了中国报告文学底进一步跃进”[3]。以群所说的“中国革命的文学团体”,就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酝酿于1929年秋,成立于1930年3月2日,于1936年春,为建立更广泛的统一战线组织而自动解散。左联存在的六年,正好与我国报告文学由自发而至称名崛起的时期相契合。这种“正好”,并不是一种历史的耦合,而是在特定的社会生态中,由于左联的专门倡导与特别实践而造就的。左联促进了报告文学的发展,而报告文学的实绩,丰富了左联的文学内存。政治化的左联所生成的文本,成为特定历史时段报告文学发展的一种基础性的文体资源。(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有关文化生态视镜中的中国报告文学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