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初期的佛教
“佛”是佛陀(Buddha)的省称,原义是“大觉”,兼有自觉及觉他的意义。在印度,从来一切觉者,通称为佛,到释迦牟尼出生,集过去一切佛的大成,为未来一切佛所宗仰,于是成为佛教的教祖。印度有四大门阀,第一等为婆罗门族,即僧侣,第二等为王族,第三等为农商,第四等为贱族,释迦出身于王族,反对婆罗门教,认为外道,佛教于是成立。释迦为族姓名,牟尼为出家后之字。释迦于公元前五六二——前五五二年间降生于印度之迦比罗皤窣都国,为净饭王的太子,曾纳三妃,生一子,但太子在青年时期,即悟到尘世苦恼,有解脱思想。年十九,出家修苦行,至三十五岁成道,到处说法传道,享寿八十而卒。释迦弟子很多,最著名的是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叶、阿那律、须菩提、富楼那、迦旃延、优波离、罗罗、阿难陀等十大弟子。佛灭度后百年,佛徒内部相争,分东西二派。当佛生时及其灭度后二百年间,佛教传播区域,还不出恒河流域以外。当时信徒多系商业的富人,与商业发生关系的王族,及婆罗门的脱落分子。大约在公元前三五○年至公元一五○年(中国东周显王一九年至后汉桓帝和平元年)之间,是原始佛教思想生长之期。当时印度社会,大体上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代表此期佛教思想的经典是《阿含经》。《阿含经》所表现的思想颇复杂,除解脱哲学外,还夹杂有万有灵魂论、图腾主义、祖先崇拜等原始的宗教要素。就其解脱哲学看来,第一,是认定生存为苦恼(无常观),力求解脱,而争取“无老无死无忧愁戚无秽污无上安稳涅槃”(涅槃译言圆寂,即永寂不动的精神境界);第二,是注重宗教的实践,而非难形而上学的思辨;第三,是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即一切生存的事物都随时生灭变迁,没有永恒性,而永恒存在的实体我,也是没有的),“因爱生苦”(爱即要求我的永恒之欲望),“无我(无爱)即无苦”为根本思想;第四,是以为“老死”的苦恼有一系列的条件(十二因缘),而最后为“无明”(即无知之意,指不明白佛理),佛教主旨在于断灭无明,解脱烦恼,而到达于无上安稳的涅槃;第五,所谓“诸法无我”,是说现实的我之中并没有常一主宰的我(灵魂),必须死后进入涅槃(即脱离轮回,不再投胎为人或变别的东西),然后才能到达于我的永远的生存;第六,有时又说“一切诸法均为实有”(“法”包括事物或思想等一切存在而言)。综上数点,可知原始佛教思想,是主观唯心论(认定精神的我可以永存),同时又掺杂了物心二元论(诸法也为实有)的成分。(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