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 三 礼
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现在“五经”中就只有《礼记》。但古时所谓《礼经》十七篇,却是专指《仪礼》,《礼记》不过是孔门弟子附在《礼经》后面的笔记。现在的《礼记》或称《戴记》,或称《小戴礼》,它原是汉朝初年河间献王从民间抄来献给朝廷的,后来刘向校阅政府藏书,又发现几种,合起来共二百十四篇,戴德加以删节,为八十五篇,称《大戴记》(《大戴记》现有残本,不在十三经以内),戴圣再删为四十篇,称《小戴记》,马融又增编几篇进去,合成四十九篇,就是现在的《礼记》。《周礼》也是河间献王抄来的,其中篇目是按照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分划的,缺《冬官》一篇,有人找一篇《考工记》来补足它,后来刘歆校理群书,才将这部书编入经籍,叫做《周官经》。这部书,早已有人怀疑它不是古本,但刘歆、郑玄相信它确系周公所作。从它的内容看,大约是战国时人,根据战国以前的行政制度写成的。《仪礼》原有两种本子,一种是汉高堂生所传,是今文,一种从孔宅壁中得来,是古文,东汉郑玄合并两种本子,就是现在流传的《仪礼》。《仪礼》据古文派经生说,也是周公所作。
《仪礼》的内容是冠、昏、丧、祭、朝、聘、燕享等等典礼的详细仪式,读了可以明白封建贵族的繁文缛节,可以考见古代宫室、舟车、衣服、饮食等日常生活的情形,以及宗教信仰、亲族制度、政治组织、外交方式等。《周礼》是儒家理想的官制,也包含了古代事实上的制度。所谓六官,是天官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好像现在行政院长一样。地官司徒掌邦教,布五典,安兆民,好像教育部兼财政部一样。春官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这是一个宗教宫。古代行政、祀神要占一大部分,所以特设一个大官来办理。夏官司马掌邦政,统六师,平邦国,这是陆军部。秋官司寇掌邦禁,诘奸慝,刑暴乱,就是司法部。冬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这是农工部。《礼记》的《王制》篇,也讲官制,和《周礼》大致差不多。我国历代官制,多半参考这种办法。满清政府的吏(管民政)、户(管财政)、礼(管祭祀及科举)、兵、刑、工六部,就是六官制度。《礼记》一书,对于风俗礼制方面,说得最多,也有理论文字,要研究封建时代的宗法制度和旧礼教,这是必读的书,如《内则》篇给妇女规定的行为标准,《少仪》篇给青年子弟规定的行为标准,直到近来,还对我国社会发生很大的支配作用。《礼记》中间有些精彩的文字,如《学记》篇的论教育,《乐记》篇的论音乐,《儒行》篇的论修养,《礼运》篇的论政治,现代人都非常赞美,时常引用。但我们须知这部书是汉朝人整理过或编写成的。(www.daowen.com)
又《礼记》中《大学》、《中庸》二篇,现已列入“四书”。《大学》相传为曾子所作,其中所记有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有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清朝人陈乾初怀疑《大学》不是孔门的书,著有专文论证。《中庸》相传是子思所作,其中谈天命、性、道,是宋儒理学重要根据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