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方法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斗争实践,要求人们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进行的联词、造句、理解课文、复述课文以及写作练习等活动中,处处都有某些创造性因素,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有可能在这类活动中得到启发和锻炼,并日益具有现实性。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分析一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没有发展创造性因素的可能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方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斗争实践,要求人们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地求知,那还很不够,只有在求知的同时有所创造,我们的学习才能真正成为积极参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斗争的准备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进行的联词、造句、理解课文、复述课文以及写作练习等活动中,处处都有某些创造性因素,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有可能在这类活动中得到启发和锻炼,并日益具有现实性。所以,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有目的地启发诱导,那么从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一、阅读教学中的创造性因素

现代心理学对“创造力”、“创造能力”或“创造性”(creativity)作了大量的研究和论证。但从现有的材料看,对创造性的定义,心理学界还远未形成统一的看法。按照我们的理解,创造就是人们通过思维活动和体力活动产生出新颖、独特并具有一定意义的产品(思想、作品等)的活动。人们具有的从事创造活动的能力,就是创造能力。“创造性”则是指思维活动或者体力活动具有创造活动的特点或倾向,或者这些活动的产品带有一定的独创性(initative)。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儿童的创造能力,不能脱离他现有的经验和知识水平。一件作品对于全社会来说可能不具有独创性,但如果相对于儿童的知识和经验水平来说,具有一定的独创性,也应肯定它的创造性意义。创造性产品是创造能力的物化形式,是判断创造能力的客观依据。创造性产品的产生有一个过程,即创造过程。有人把这个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一)准备、积累阶段;(二)酝酿阶段;(三)灵感、顿悟阶段(或飞跃阶段);(四)完善、表达和检验阶段。也许把接受技术检验或实践的检验单独划分为第五阶段更准确一些。虽然在教学中儿童的创造性活动是常见的,但从全社会的角度看,教学活动则基本上属于创造过程的第一阶段,即准备和积累阶段。我们认为,现代教学论所要特别予以重视的,却恰恰是学生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水平上进行的各种不够成熟的创造性活动,或者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倾向。因为,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类个体,正是从这些活动中产生出从事创造活动的动机,形成有利于创造的思维定势(思维的求异性)和获得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初步经验和方法的。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创造能力跟智力、能力和技能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外用智力测验的方法对一些具有创造才能的人作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具有较高智商的人并不必然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但具有较强创造能力的人则必定具有相当高的智商(120以上)。这也许能够说明,创造能力并不是智力发展的必然后果,而是需要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有目的地加以培养和锻炼才能形成的。根据这些看法,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要使学生的知识、经验不断丰富和扩展,并把学生智力、能力和技能的发展,列入最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中。现代心理学还认为,创造性活动总是同个性心理特征相联系的,具有较强创造才能的人,大都具有一些共同的个性心理特征,如对新颖、奇特的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和探究精神;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和结论,喜欢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独立性强,不愿人云亦云,不迷信权威;顽强,不怕失败和挫折,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等等。根据这些看法,我们就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的个性并加以鉴别。同时,有目的地创造一种有助于发展创造性个性心理特征的环境和气氛,如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索的兴趣和动机,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爱护他们的首创精神和一闪即逝的灵感,消除他们对错误和失败的恐惧心理,鼓励他们勇于思考,勇于怀疑,不迷信已有的结论,哪怕是权威性的结论,等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看书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显然,这个目的中已经包含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一目标。对此,我们似不必多加赘述。但是,本文还要进一步提出在培养自学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因素,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自学能力的要求,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是否适当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分析一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没有发展创造性因素的可能性。以词语教学为例,学生要掌握词语,除了要掌握读音和字形外,最基本的就是掌握词义。大家知道,代表概念的汉语词语只是一种符号,是约定俗成的,并且带有一定的规定性,这对于小学生来说不存在创新的问题。但是,掌握概念本身却要求学生弄清概念的外延和内涵,这就要求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分析、综合和概括,即进行抽象逻辑思维。在这类思维过程中,就有可能表现出创造性思维的某些特征或倾向。在一次语文课上,老师给二年级学生讲“纸张”这个词,她让学生列举他们所知道的纸的用途。一开始小朋友们都踊跃举手,举出了“写信”、“做练习”、“印书”、“印报”、“画画”、“包东西”等纸的最普通的用途,以后举手的人数就大大减少了。直到一位小朋友说:“我能用纸叠飞机”,接着就有好几位补充了“叠灯笼”、“叠小船”、“叠青蛙”等许多类似的用途。后来又有一位小朋友提出“糊火柴盒”,接着就又有人说:“纸箱”、“信封”、“香烟盒”也是纸做的。这时全班学生似乎已经没有什么要说的了,但忽然又有一位小朋友迟疑地举起手来,说:“老师,我姐姐说纸还能做衣服穿,做茶杯和碗碟。”他的话引起了一部分同学的嘲笑,但老师却夸奖他说得好。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学生通过对纸的多种用途的了解,对“纸张”这个词所代表的概念认识得越来越全面、完整和准确了;另一方面还可以看到,在弄清概念的过程中,虽然大多数小学生受自己知识和经验的局限,还不能摆脱求同思维的约束,但的确有部分学生表现出了求异思维的倾向,如第一个提出纸的一种新用途的小朋友,在思维中显然作出了摆脱“常识”或“常规”的努力。可以肯定,这就是儿童进行创造思维活动的最初尝试。像这类创造思维的倾向或因素,在阅读句、段、篇,特别是在归纳段意、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中心思想、复述课文和口头、笔头作文练习中,有着较之在学习词语中更为大量的表现机会。学生从阅读中不仅可以获得新知识、新经验,还可以学到作者观察、想象和思维的方法,这些都为发展他们的创造性因素打下了日益丰厚、坚实的基础,他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开阔思路,活跃思想。例如,课文作者让桌子和椅子对话,这本来是不符合现实的。但由于学生理解了作者的创造性想象,这种不符合现实的现象不但没有妨碍他们对课文的正确理解,而且激发了他们自己发挥想象力的热情,也在作文中让电视机、电冰箱跟“孙悟空”对话,讨论起“现代化”问题来了。这些都说明,在阅读教学中创造性的因素的可能性是广泛存在的。我们认为,提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因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自学能力的要求,跟部颁教学大纲中提出的教学目的并不矛盾。可以把这个要求看作是对大纲中提出的教学目的的补充性说明。

二、观察、想象、思维和活动

我们认为,从课本到课本,教学过程单一化,缺少其他辅助性活动,是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大弊病。如果我们单纯地谈阅读,单纯地教学阅读,忘记了阅读活动背后还存在着一个广阔的、琳琅满目的现实世界,那我们的阅读教学就会变成一种缺乏生气的活动。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把阅读同观察、想象、思维、模仿以及各种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只有这样,阅读教学才能真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生如果缺乏实际观察的经验,要读懂课文是很困难的。因为他们头脑中缺乏形象积累,课文中用文字符号描写的关于事物的概念,无法在他们头脑中获得鲜明的形象支持,就很难理解。例如缺乏观察植物生长的实际经验的小学生,总感到像《爬山虎的脚》(五年制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第五册)这类课文很难理解,而有这种观察经验的小学生就觉得课文很生动,很鲜明易懂。形象积累的贫乏,不仅影响儿童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不利于发展他们的幻想和想象,这就势必使他们难于进行创造性想象。例如从事文学创作、科学幻想乃至高级的科学假想,都需有高度的创造性想象能力,而这种能力则是从儿童的幻想和想象中发展起来的。在小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形象思维处于优势地位,抽象思维在逐步形成中,随着年级的升高,抽象思维则越来越在学生的思维中占优势。但在任何时候,这两类思维始终是互相支持,而不能互相替代的。观察是积累形象的过程,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又要靠联想来建立。联想是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幻想和想象是联想的不同表现。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这是早已受到重视的,但在教学实践中,给学生提供的形象材料还普遍比较贫乏。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要加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向创造性想象的方向发展。这对于培养高质量的科技人才,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我们不能满足于使学生模仿着课文或课外读物的形式,在幻想和想象中“复制”出各种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来,而应当使他们的幻想和想象带有更多的科学性和理论性。当然,我们不是离开小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可能来谈科学性和理论性。事实上,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五年制)第三册中就有《天鹅、梭子鱼和虾》这样的课文,教师通过讲解,不但可以使小学生懂得“团结力量大”这个主题,实际上还可以为学生形成物理学上才有的“分力”和“合力”的概念打下形象基础。学了《海底世界》、《数星星的孩子》等课文,小学生们就会驾着幻想的潜艇飞船,到大海深处,到遥远的太空去漫游,这又是他们头脑里增加新的科学概念的好时机。教师如果将这样的时机白白放过,而用背记词语解释之类的缺乏生气的练习,挤掉他们对神奇的大自然进行遐想神游的时间,就会大大降低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因素的价值。

进行观察、想象和思维,需要有丰富的经验材料作营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努力引导学生把脑力劳动和手工操作的各种制作活动结合起来;把教室里的生活跟教室外的大课堂结合起来。有经验的教师很重视学生的课外和校外活动,经常组织他们去郊游;也经常给他们看动植物标本、模型等;或尽量利用图片、幻灯片来补充一些直观形象。这些活动虽然都是有益的,但还没有为大多数教师所效法。我们认为,还有必要努力推广,并且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活动领域。把创造性的劳动带到学校里来,把知识和疑问带到学校外面去。在培育植物、饲养动物、参观生产过程、制作小器具、小模型、发明小装置、采集动植物、矿物标本等各种活动中,去锻炼观察、想象和思维的能力。

三、鼓励学生的怀疑精神(www.daowen.com)

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教学中要让学生从小有敢于怀疑已成定论的东西,不迷信“常识”和权威,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教师首先要允许和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挑教师的错,跟教师争论。古人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怀疑跟学习和思考紧密相连,只有不学习、不思考的人头脑里才不会产生疑云。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就是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中取得的。完全没有疑问的学生,就是在学习上无所用心的学生。但并不是学生处处都能提出疑问来,因为提出疑问并不容易,要求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有时候,学生思维的触角达不到隐含在课文中的疑点,他们就提不出疑问来,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启发诱导,把隐含的疑点揭露出来。疑问提出来后,教师又需引导学生去解决疑问。从“无疑”到“有疑”,是提出问题的过程;从“有疑”到“无疑”,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两个过程循环往复,由低级、简单,向高级、复杂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创造性因素。虽然怀疑并不每次都引出疑问的创造性解决,但它仍不愧为最有可能打开创造之门的金钥匙。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可以从四个方面人手。

1.教师善于用提问启发学生。提问本身有着本质的不同。有些问题富于启发性,另一些问题则只引出同义反复,毫无意义。有人曾批评过“挤牙膏”式的提问方式,并指出这种提问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非但没有什么帮助,反而会养成一种被动地、机械地应付教师提问的“应答性行为”。教师的问题提得好不好,是一个教学技巧问题,是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的。但一般说来,教师不应当对表面的、学生很容易理解的东西提问,而应当针对课文的重点、难点提问,针对新旧知识的接合点提问,或针对学生理解中的错误或不完全、不确切之处提问。

2.鼓励学生自己提问和争论。小孩子总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他们脑子里有着数不清的“是什么”和“为什么”。教师如果能鼓励这种倾向,就会养成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小学生提问题提不到点子上,偏离教学目的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教师要善于疏导,把他们的思路引向课文的中心,同时又不挫伤他们提问的积极性。这同样也是一个教学技巧问题。

3.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一方面要在时间上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教师不要“满堂灌”,把时间全部都占了;另一方面,教师在讲解中不要把话说尽,嚼烂了喂给学生,不给学生留下回味的余地。教师的讲解只要起到指点门径,提示要略的作用就够了。主要的问题还是要靠学生自己动脑筋去发现、去解决。

4.要培养一点批判鉴别的能力。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对美与丑、是与非、善与恶、真与伪的识别能力,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教材的思想内容,熏陶和感染学生,使他们从小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保持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优良传统,逐步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从小养成对封建迷信和各种剥削阶级的腐朽意识具有识别和抵制的能力,使他们在形成马列主义科学世界观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四、爱护和培养灵感的嫩芽

灵感是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灵感预示着新思想的诞生。无论这思想是伟大的,还是细小的,它总是闪耀着夺目的光彩,因为那是艰苦的脑力劳动的结晶。“灵感,是由于顽强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列宾语)。灵感跟思想的懒汉是无缘的。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捕捉学生一闪即逝的“思想的火花”,把偶尔冒出来的火星引燃,烧成熊熊的火炬,照亮学生思维的路径。灵感的出现是学习和积累的结果,又是深入学习的开始。灵感就像攀登高峰时忽然碰到的扶手或台阶,使学生在艰苦的探索中有所依托,对焦虑的心情有所宽慰,并能点亮希望的明灯,引导他们努力向上。

在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时,都会出现那样一种情况,就是疑问或答案已经有了,但一时还无法形成明确的观念,学生想说,又说不出来,或说不明白。这就是所谓“愤”与“悱”的状态。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时机,加以指点,引导学生从混沌的迷雾中脱出身来,用明确的语句提出疑问,或作出回答。这里,往往是检验一个教师有无敏锐的教育机智的关键时刻。有的教师善于抓住这个时机,使学生的思路豁然敞通;有的教师却让大好时机悄悄地溜走了,把学生的思想留在若明若暗之中;有些碰上一个新的诱因可能猛然彻悟了,而更多的东西则永远消失在黑暗之中。对于以发展学生的智慧和才能为目标的教学活动来说,这才是真正重大的损失。

灵感的出现要学生长期勤奋努力,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也要学生热爱思考和想象,不断地产生“忽发奇想”、“灵机一动”式的念头。这些念头经教师的启发诱导,很有可能变成有理有据的联想和推理,为之赋予一定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因而成为科学假想或文学创作的最初尝试。另外,教师还应当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注意劳逸结合,在学习之余,积极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娱体育活动和文化科技活动,参加一点生产劳动和各种手工制作活动,这些都是培育灵感之苗的温床。还有,教师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要偏爱,即使对“差生”也不要把他们看死了。只要注意观察,在他们身上也能发现创造性思维的闪光。教师如果善于捕捉这种闪光,并加以引导,有时甚至会触发其微妙的契机,使一个“差生”在学习上发生突变,取得惊人的成绩。

(此文章与杨爱程合写,发表于《教育研究》1985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