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3 现代西方文学流派
20世纪西方文坛各种文学力量并存,现实主义文学、苏联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彼此对立而又互相影响。大体上说,20世纪前期现实主义文学仍在流行,现代主义文学异军突起,并日益成为主导力量,它标志着20世纪西方文学发展的重要趋势。苏联文学则是在特定时期、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现代主义文学尚处于兴起之际,现实主义文学仍是这一时期的主流。这一流派的作家继续从事创作,活跃于文坛,同时又有新的后起者出现。他们坚持面向现实,关注当代重大问题,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世界大战的惨祸,同情不幸的人群。这种文学不同程度地表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和民主思想,具有不可抹煞的社会、文学价值。萧伯纳、罗曼·罗兰、高尔基是这一时期最负盛名的大作家。
萧伯纳一生创作了51部剧本。他的剧作具有社会问题剧的特点和幽默讽刺的喜剧特色,被称为英国现代戏剧奠基人。
罗曼·罗兰前期作品鼓舞人们为崇高理想奋起抗争,《约翰·克里斯朵夫》是其代表作;后期作品呼吁和平,反对战争,并亲身参加国际反法西斯运动,被誉为和平战士。
高尔基来自社会底层,自学成才,跻身文坛。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取材于他少年时代的生活,是他自传体三部曲。他亲身参加革命运动,以工人示威事件为素材,1906年写成的小说《母亲》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作品,他也因此成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及其流派 现代主义文学是现代西方文学思潮中各种文学流派的总称,它是20世纪西方社会的时代产物。
从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主义文学发展迅速,先后出现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小说、存在主义、荒诞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等等。现代主义文学强调艺术是表现、是创造,而不是再现,更不是模仿。重主观表现,重艺术想象,重形式创新,通常采用自由的联想、荒诞的隐晦、离奇的暗喻、象征的烘托等艺术手段来表达人物内心活动以及人物在某一瞬间的感觉、印象和精神状态。有的作者还利用字母拼写、文章排列作某种暗示,甚至制造废缺语句,不用标点符号,以示标新立异。
现代主义文学是具有鲜明倾向和艺术特色的文学,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对资本主义有所揭露和批判,有一定的社会认识和教育作用,但其中也渗透了个人主义、虚无主义、悲观主义、神秘主义等消极情绪。这里仅就现代派文学影响较大、成就较高的几个流派作一简要评介。
1.以“艺术是表现”为口号的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兴起于20世纪初,盛行于二三十年代,先出现于绘画,后被引进文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出现表现主义文学运动,德国成为表现主义中心,在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产生了大批有影响的作家,影响遍及奥、俄、美、北欧诸国。
表现主义反对“复制世界”,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主张表现事物内在的实质。他们的口号是“艺术是表现,不是再现”,表现主义即由此得名。
表现主义的先驱是瑞典作家斯特林堡,他的著名剧作《鬼魂奏鸣曲》让人鬼“同台献技”,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倾轧、互相欺骗的关系作了深刻的揭露。捷克作家恰佩克、美国剧作家奥尼尔都是表现主义代表人物。最负盛名的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1883~1924),他的短篇小说《变形记》可以说是表现主义的典型之作。小说通过描述小职员格里高尔一夜之间变成大甲虫的遭遇和内心感受,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的悲剧。小说将荒诞的情节和真实的细节描写结合起来,把重大主题寄寓在离奇荒诞的描写之中,含蓄、深沉,很有寓意。
2.意识流及其创作
意识流是西方文艺创作中广泛运用的一种技巧,20世纪20年代在小说领域形成独立的流派。“意识流”最早是美国心理学家、实用主义哲学家威廉·詹姆士提出的,他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不是片段的衔接,而是如一条“河”不断地流,因之称为“思想之流”、“意识流”或“主观生命之流”,它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意识流被引进文学后,在小说创作上突破了现实主义传统,主张如实地展现人们内心深处的活动,要求“作家退出小说”,让主人公直接表白其思想意识,将感受、思虑、回忆、反省、欲念和憧憬等自觉的或下意识的心理活动汇成意识的流程,呈现在读者面前。采用的手法通常有两种:一是“时间颠倒”,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者互相颠倒,交叉重叠;二是“自由联想”,把即将发生和可能发生的一切,通过主观想象以及内心独白、旁白等表现出来。
意识流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家和作品,有法国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美国的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英国沃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到灯塔去》。爱尔兰作家乔伊斯(1882~1941年)被推崇为意识流大师,他的代表作《尤利西斯》集700多页材料于一日,描写了“最能代表每天的那一天”。小说叙述都柏林三个平庸卑微的人物,在1904年6月10日这天18小时内的平凡琐碎的生活经历。作家成功地运用自由联想把各种人物、事件交织在一起,采用内心独白、倒叙、时空错乱等手法,把三个主人公内心的意识流动,充分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3.存在主义和荒诞戏剧
存在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20世纪30年代末首先在法国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盛行于欧洲各国,影响遍及全世界。法国的萨特与加缪是主要代表人物。
1938年萨特发表长篇小说《恶心》奠定了存主义文学的基础,40年代萨特的文学成就达到高峰,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有戏剧《苍蝇》、《禁闭》、《肮脏的手》以及长篇小说《自由之路》三部曲等。这些作品形象地体现了萨特存在主义的哲学观点与创作思想,例如在《禁闭》一剧中,写一男二女三个幽灵在地狱里争风吃醋,每个人都成为“别人的陷阱”,“我们当中的每个人都是另外两人的刽子手”。这正是萨特的名言“他人便是我的地狱”的最好注脚。加缪的《局外人》刻画了一个对一切事物无可无不可的青年莫尔索,他糊里糊涂地来到这个荒诞的世界上,又莫名其妙地被荒诞世界所吞噬,充分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谬”的观念。
以存在主义哲学为核心形成的“荒诞派”戏剧,是50年代初出现在法国的一种新的戏剧创作流派,随之盛行于西欧北美,成为当今最重要的艺术流派之一。
荒诞派戏剧没有通常的戏剧冲突,题材是超现实的,内容荒诞不经,常用夸张、象征、寓意、跳跃等手段来表现社会现实与人类命运的荒谬可笑。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揭露作用,但也带有某种消极悲观情绪。
1950年法国剧作家尤内斯库的成名作《秃头歌女》首次公演,被看作荒诞戏剧诞生的标志,他本人则被视为荒涎派戏剧创始人之一。该剧通过两对夫妇之间的闲谈和争吵来揭露人生和社会的荒涎,反映战后西方人的惶恐和迷惘心情。全剧既无歌女,更无秃头者,剧名与内容无关,尤见荒诞。尤内斯库另一部代表作《犀牛》揭露了人的精神堕落,人的异化问题,1959年在西德连演1000多场,轰动欧美剧坛。
法国剧作家贝克特是荒诞派戏剧重要代表人物。1952年他的名剧《等待戈多》问世,1953年公演,标志着法国荒诞派戏剧的最后形成。该剧场景在荒凉的乡间路旁,人物是两个流浪汉:狄狄和戈戈。他们在乡村路口前言不搭后语地闲谈,同时作出莫名其妙的动作,等待戈多,无限期地等待!至于戈多是谁,为何要等他,约定何时、何地见面,剧中均无交待。西方评论家认为该剧是“揭示人类在一个荒谬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它是荒诞派戏剧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作,1953年在巴黎演出引起轰动,连演300场,贝克特身价倍增,并于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4.反传统创作的新小说派(www.daowen.com)
新小说派是继存在主义之后,在法国出现的一种新的小说创作流派,又称“反小说派”。它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盛行于60年代。它的影响扩展到西欧、北美、日本和东南欧国家。
传统小说故事情节完整,作者从全知的观点出发,关注并操纵小说中各种人物的命运。新小说派强调读者参与意识,“作家退出小说”,对现实、对人物采取不干预态度,有意淡化人物和情节,而只提供若干侧面、层次,任凭读者去理解、揣摩,使小说的阅读过程变成读者再创作的过程。
新小说派主要代表作家和作品有格里耶的《窥视者》、娜塔丽·萨洛特的《生与死之间》、布托的《变》、西蒙的《弗兰德公路》等。西蒙成就突出,198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5.“愤怒的青年”和“垮掉的一代”文学流派
这是20世纪50年代在英国和美国分别出现的两个文学流派,是两国青年一代对现实不满和愤怒在文学上的反映。
“愤怒的青年”以小说和剧作对英国的社会制度、现存秩序进行了全面的、猛烈的抨击,言词激烈,讽刺辛辣。60年代后这一流派分化,很快销声匿迹。
“垮掉的一代”一词,不免使人联想起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美国出现的“迷惘的一代”。1926年海明威发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写出了战后一代苦闷、彷徨、迷惘、失望时的情绪和幻灭感。因扉页上有一句题辞:“你们是迷惘的一代”,于是出现了“迷惘的一代”文学名称。三年后,海明威又以同一主题写出《永别了,武器》(1929),艺术风格更加成熟,更具代表性。他的代表作品还有《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等。他的文学成就和独特的文风享有国际声誉,195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30年后的“垮掉的一代”以“脱俗”方式进行反抗,他们自己和作品主人公一样,以吸毒、酗酒、颓唐、放纵的生活方式来表示对传统道德和生活方式的反叛。反映了美国青年在文化和精神上的茫然、困惑和失望。这一流派于60年代逐渐分化,存在时间不长,但其社会影响不可忽视。
6.美国的“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黑色幽默是英文Black Humour的直译,另一说法是Sick Humour,Sick有病态之意,在一定程度上说出了这种“幽默”的实质。这一流派用幽默手法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人的压抑,表现环境和自我之间的不协调,并把这种不协调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形,使之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反常无理,甚至丑恶可憎,令人感到沉重和不安。
这一文学流派起源于美国,有它历史的、民族的和社会的原因。美国是个移民的聚合点,最初的移民在争取生存的斗争中,常常以一种幽默感面对严酷的现实,以取得心理平衡,这种幽默最早可以追溯到卓别林等人的喜剧电影。这些电影表现的是小人物的倒霉和失败但还不成为流派。60年代美国经历了经济复苏,也遭到可怕的经济危机,人们觉得个人在强大的现实面前显得那么无奈,这种病态幽默才真正形成。
美国黑色幽默文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被誉为当代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作者因此一举成名。
《第二十二条军规》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空军一名轰炸手尤索林满怀正义之情投入战争。他在目睹周围虚妄、荒诞、疯狂、残酷现实之后,感到受骗,决心逃离这个“世界”,于是装病逃避飞行,但未能如愿。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规定,凡是发疯的人可以停止飞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同时又规定,凡是能够提出申请的人,一定不是疯子,应继续执行飞行任务。他深感对这个疯狂世界无能为力,最终逃往瑞典,成为一名悲剧式的“反英雄”。作者在这部作品中以丰富的想象力使事物极端变形、反常、荒涎、滑稽可笑,同时寓有深刻的哲理思考,让人们在哭笑中和哭笑不得中去回味、去思索。
7.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
这是拉丁美洲作家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影响下,融合古老文化传统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它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40~50年代有了很大发展,逐渐风靡文坛,涌现出一大批作家和优秀作品,成为拉美文学创作中的一个主流,因而被称作“爆炸文学”。
魔幻现实主义通常以历史和神话为素材,把幻觉、梦境、神话、传奇和历史、现实交织在一起,采用时空倒错、喻意、象征等手法构成一幅色彩斑斓、充满魔幻般的画面,折射出拉丁美洲的历史进程和社会现实。这一流派的作家众多,并有一批代表作品流传。
危地马拉作家阿斯图利亚斯的《总统先生》,借印第安人宗教中的食人恶神,对拉美的寡头独裁专制作了极深刻的剖析。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交叉小径的花园》,讲述一起国际间谍案,通过朦胧奇特、变幻莫测的场景,寓意“人生犹如迷宫”的哲理。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弗的《佩德罗·巴拉莫》,通过一群亡灵的追叙,揭露庄园主佩德罗·巴拉莫的罪恶一生。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描述居住在马贡多小镇的布恩迪亚一家五代人的神奇而坎坷的经历,以及小镇的变迁和兴亡,反映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进程。小说充满光怪陆离的情节和人物,具有浓烈的神秘主义色彩,被评论界冠以“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在拉丁美洲出现绝非偶然。这片神奇大陆有种种奇特的自然景观,有印第安人的古老宗教和神话。同时,现实生活在独裁统治下,人们思想、言论被禁锢,作家在创作中不得不用曲折、影射的手法揭露、鞭挞现实社会的黑暗,从而形成“变现实为幻觉而又不失其真”的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是拉丁美洲文学对世界文学的一大贡献,备受国际文坛的高度赞赏和评价,1945年至今已先后有4位拉美作家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注重反映生活的苏联文学 苏联文学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在特定时期、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从十月革命到战后初期30多年中,产生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和作品,如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法捷耶夫的《毁灭》、富尔曼诺夫的《恰巴耶夫》(旧译《夏伯阳》)、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和阿·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三部曲)等。这些作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苏联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真实生活和精神风貌,具有重要的文学、美学价值和政治历史价值。
肖洛霍夫于1922~1940年创作的4卷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以广阔的画面、磅礴的气势展现了1912~1922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至苏联国内革命战争期间,顿河哥萨克地区革命与反革命的生死博斗和新旧事物间的尖锐冲突。小说着重描写这一时期,中农葛利高里·麦利霍夫的彷徨和动摇,通过一系列鲜明的艺术形象表现人民的命运,堪称苏联文学中史诗式的巨著。
1953年斯大林逝世以后,苏联文学界“解冻”,出现揭露斯大林时代的错误和缺点的作品,引起过激烈的争议。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索尔仁尼琴的《第一圈》和《癌病房》等就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他们分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时期,苏联文学发展相对活跃,1957年肖洛霍夫发表的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揭示了普通人在战争中遭受的苦难和心灵上的创伤,产生过强烈的影响。在它之后,出现了一批从新的角度,用新的调子反映战争和爱情为主题的作品,受到读者普遍好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