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风格介绍

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风格介绍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材料5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风格17、18世纪欧洲的艺术流派纷呈,风格多样,具有普遍影响的是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由贝尔尼尼修建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是巴洛克艺术风格的杰作。图13-1鲁本斯:掠夺里西普的女儿图13-2委拉斯开兹:教皇英诺森十世巴洛克艺术风格在法国得到充分的发展,凡尔赛宫是巴洛克艺术的中心。上行下效,王公贵族也放纵享乐,于是巴洛克艺术风格演变为洛可可风格的艺术。

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风格介绍

材料5 洛克洛可可艺术风格

17、18世纪欧洲的艺术流派纷呈,风格多样,具有普遍影响的是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

巴洛克风格及其艺术创作“巴洛克”一词在葡萄牙和西班牙文中意为“不圆的珍珠”,后来引申具有“异常的”、“奇妙的”、“夸张的”、“怪诞的”等多种含义。作为艺术风格,它源于16世纪末意大利教堂建筑中出现的一种新风格,后来迅速流传,影响及于欧洲各国。从时间上说,巴洛克流行于17世纪至18世纪初,首先表现在造形艺术上,使建筑、雕塑、绘画艺术出现了新的风格,后来转移到音乐上,使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为之一变。

巴洛克艺术风格一反文艺复兴盛期的严肃、含蓄、平衡,而倾向于宏伟壮丽、豪华浮夸,追求动势与起伏,显得自由活泼、情绪激动、充满活力,反映了专制君主、贵族的豪华富足和资产阶级的享乐情趣。

巴洛克艺术开创者首推意大利的贝尔尼尼(1598~1680)。他生于那不勒斯,是位一身兼备建筑家、雕塑家画家秉赋的“多面手”。他打破建筑、雕刻、绘画之间的界限,使三者相互渗透、融合,造成一种建筑、雕刻、绘画的混合物,这种“非驴非马”的艺术被古典传统艺术家讥为“巴洛克”(奇形怪状),因此而得名。

由贝尔尼尼修建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是巴洛克艺术风格的杰作。他注重装饰,强调运动感,大量运用波浪起伏的曲线,椭圆形列柱长廊、螺旋形圆柱和摇摇欲坠的雕塑,使这一宏伟建筑富丽堂皇,令人眼花缭乱,诱发人们的神奇遐想。

他的雕塑代表作《圣苔列莎》、《阿波罗达芙妮》等,设计新奇,技巧娴熟,造型生动、富有戏剧性,充分体现了巴洛克艺术风格所追求的新、奇、特的效果。

巴洛克艺术在绘画方面的代表人物是佛兰德斯的鲁本斯(1577~1640)。他不但具有非凡的绘画才能,而且精通七国语言,善于办理外交,曾担任过大使,自称为“业余大使”。他一生从未停止过绘画创作,是位多产的画家。他的作品色彩对比强烈,富丽堂皇,人物热情饱满,健壮有力,善于通过动感较强的结构来表达激动的场面,《掠夺里西普的女儿》是他作品中巴洛克风格的一个典型。整个“抢婚”画面都在动乱中,两匹马,两男两女交织在一起,马头马脚、人手人足像爆开的花朵一样向四面射出去,给人一种情绪激动的感染力。《苏珊·芙尔曼》画的是他第二个妻子的姊妹。芙尔曼体态丰满,大眼传神,洋溢着勃勃生机,同时借助飘动的发丝、帽子上装饰的羽毛和衣服的褶纹创造出巴洛克艺术特有的动势。

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开兹(1599~1660)虽然身为宫廷画师,但其作品坚持现实主义精神。他的《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画,把一个富有而又威严、狠毒而又伪善的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极其充分。他的《纺纱女》描绘了宫廷纺纱女工的真实生活,她们的健美、辛苦和不幸尽在画中。

以伦勃朗(1606~1669)等画家为代表的荷兰画派独具风格。为满足荷兰市民的需要,这些画家创作了大量风俗画、静物画、肖像画,促进了美术风格的题材的多样化。他的《夜巡》、哈尔斯(1580~1666)的《吉普赛女郎》都是这个画派的代表作。

img207

图13-1 鲁本斯:掠夺里西普的女儿

img208

图13-2 委拉斯开兹:教皇英诺森十世

巴洛克艺术风格在法国得到充分的发展,凡尔赛宫是巴洛克艺术的中心。它从路易十三开始建造,经路易十四、十五两代君王近百年的不断改造,最后于1756年建成。凡尔赛宫可容纳万人集会和宴乐,室内装饰极其豪华富丽是一大特色,大理石厅和镜厅是最为突出的两处。

img209(www.daowen.com)

图13-3 凡尔赛宫镜厅(巴洛克式)

大理石厅内,厅堂的墙面和楼梯都用彩色大理石镶成各种几何图案,厅内的浮雕壁画、塑像千姿百态,交相辉映,灿烂夺目。镜厅装有17面镜子,人们看厅堂便感觉扩大了一倍,加上各种装饰灯光,造成一种豪华奇特的意境。它不仅是帝王宫殿、国家政治中心,而且是当时法国社会风尚和生活方式的体现。华丽的巴洛克风格从建筑艺术、音乐、美术一直深入到家具、服饰各个领域,受到了欧洲各国宫廷的欢迎。

文化史上,有人把整个17世纪说成“巴洛克时代”。事实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艺术风格差异很大,即使同一个国家也有各种风格并存。法国这一时期就有以普桑(1594~1665)为代表的古典主义风格和勒·布朗(1619~1690)倡导和体现的学院派风格。

洛可可风格及其艺术创作 18世纪的法国,路易十五对民间疾苦熟视无睹,无动于衷,整日歌舞升平,荒淫无度。他的一句“名言”是:“我死之后,哪管它洪水滔天。”上行下效,王公贵族也放纵享乐,于是巴洛克艺术风格演变为洛可可风格的艺术。

img210

洛可可一词源于法语,含有“贝壳形”、“七歪八扭”之意,最早用来形容17世纪末法国建筑装饰风格,18世纪法国贵族在追求享乐的欲望下把它推向极端。其特点是小巧玲珑、精美雅致,具有纤细、轻巧、华丽和烦琐的装饰性,喜用C形、S形或漩涡形的曲线以及轻淡柔和的色彩。这种艺术风格为路易十五所崇尚,也叫“路易十五风格”,流行于欧洲各国,成为风靡一时的艺术风格。

法国画家华托(1684~1721)擅长描绘贵族的宴饮游乐、谈情说爱、歌舞弹唱,被认为是洛可可风格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多数是上流社会的写实画,代表作有《发舟西苔岛(爱情岛)》、《热尔桑画店》等。不过华托的作品优雅明丽而不庸俗轻佻,格调较高而又耐人品味。

当时最受推崇的洛可可画家是布歇(1703~1770)。他是路易十五宫廷首席画家,并被冠以“巴黎之光荣”的头衔。他笔法熟练,色调浮华,以希腊、罗马神话为题材画了许多裸身谈情说爱的画,以迎合王公贵族们享乐的需要。

18世纪,洛可可风格虽然风行法国,却不能一统天下。启蒙思想家尤其是狄德罗对这种奢靡的风格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提出艺术必须真实,面向人民,为崇高的道德服务。在启蒙思想运动影响下,一批具有民主意识和现实主义倾向的艺术家相继出现。夏尔丹(1699~1779)是18世纪法国画坛上一颗明星。他笔下的人物朴素,画面构思的情节逼真,其代表作《午餐的祈祷》描绘了一个准备午餐的母亲,正关切地看孩子们祈祷,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狄德罗对此大加赞赏。

格瑞兹(1725~1805)的《破壶》借少女手腕上的一把破壶,暗喻失去童贞的少女。画家的本意是给人以“教育作用”,但是展现的却是一个可爱多姿的妙龄淑女,应该说这是一幅不成功的主题画,可在展出时却引起公众强烈反应,提高了他在画坛上的地位。

令18世纪法国艺术焕发光彩的还有现实主义肖像雕塑家乌东(1741~1828)。他一生中塑造了许多名人肖像,《莫里哀》、《伏尔泰》、《富兰克林》、《华盛顿》等是其杰出的典范。

英国的绘画从18世纪起才真正地自成学派。雷诺兹(1723~1792)和庚斯博罗(1727~1788)是英国画派的奠基者,他们都擅长肖像画,庚斯博罗的《蓝衣少年》举世闻名。

img211

图13-4 格瑞兹:破壶

img212

图13-5 庚斯博罗:蓝衣少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