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 启蒙运动是欧洲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运动,也是继文艺复兴以来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它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为了向封建阶级夺取政权,确立资本主义统治而作的舆论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准备。启蒙思想最早产生于英国,然后传到法国并获得发展,逐渐形成体系。18世纪的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从18世纪20年代兴起,到60年代达到高潮。
法国是典型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路易十四当政时代(1661~1715)是“全盛”时期。路易十四穷兵黩武,独裁横暴,公开宣称“朕即国家”、“国王就是法律”,国王权力发展到顶点。他的曾孙路易十五继位后,昏庸无能,整天寻欢作乐,沉缅于酒色之中,王权随之衰落。此时,法国由于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有很大增长,在18世纪中叶便成为欧洲工商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一个富有的、强大的、先进的资产阶级在法国形成,他们强烈要求进行改革和革命,扫除封建制度这一障碍。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结成联盟,形成一股强大的、广泛的反对封建制度的革命力量,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从18世纪20年代起,法国先进思想家就猛烈抨击封建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提出各式各样的政治主张,启发广大人民的革命觉悟,为法国革命作了思想准备。他们的共同点就是用“理性”这个尺度来衡量一切。所谓“理性”,简单地说就是合乎自然、合乎人性,实际上是资产阶级意志和愿望的表现。启蒙思想家本身非常革命,他们高举“理性”的旗帜,以唯物论彻底否定宗教信仰;以自由、平等、博爱等所谓自然权利,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特权;他们要求把过去一切不合“理性”的东西统统扔进历史的垃圾堆,重新建立起一个符合“永恒真理”、“永恒正义”的“理性王国”。当然,这个理性的王国,正如恩格斯所说“不过是资产阶级理想化的王国”。
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和孟德斯鸠 伏尔泰(1694~1778),出生于巴黎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年轻时思想倾向自由,曾因抨击朝政、讽刺封建贵族两度被关进巴士底狱,后被驱逐出境,流亡英国。他是启蒙思想家的卓越代表,也是一个多才多艺多产的作家。他在哲学、历史、文学以及自然科学方面,都留下了令人惊叹的成就,影响之广遍及全欧。他的重要著作有《哲学辞典》、《路易十四时代》、《论各民族的风俗与精神》等。
伏尔泰笔锋犀利,语言辛辣,他把锐利的讽刺武器首先指向作为封建专制支柱的天主教会。他认为宗教的根源是无知、狂热和欺骗,天主教是“文明的恶棍”、“两足禽兽”、“卑鄙的流氓”和“社会败类”,一部教会史就是一连串的迫害、抢劫、谋杀和胡作非为的肮脏的历史。
伏尔泰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是自由和平等,认为这是自然赋予人类的权利。他要求实现信仰、言论、出版自由和贸易自由,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提倡实行“开明专制”,倾向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伏尔泰思想又是矛盾的。他不屈不挠地反对宗教,但又认为为了维系人心,巩固社会秩序,仍然有必要保留宗教。他有一句名言:“即使没有上帝,也要创造出一个来。”他一方面鼓吹自由平等,一方面又认为财产不均、贫富有别、社会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他对人民抱有很大的偏见,甚至怀有恐惧心理,不相信人民群众有管理自己的能力,认为“当黎民被容许议论(国事)的时候,一切都将毁灭”。
伏尔泰为法国启蒙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影响了整个一代人。
查理·路易·孟德斯鸠(1689~1755)出身贵族,曾任波尔多市法院院长,1726年辞去公职,游历欧洲各国,考察各地社会政治制度和风土人情,专门从事著述和社会活动。作为最早一代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虽然猛烈抨击天主教和封建专制制度,但并不否定宗教,不主张用暴力推翻君主专制政体。他的理想是建立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孟德斯鸠的主要精力用于研究政治制度的改革,他用22年心血写成的巨著《论法的精神》是他一生辛勤研究的最高成果,也是他全部政治思想的展现。这部著作重点探讨了资产阶级的法学,论证了国家和法的本质、起源、职能,阐述了三权分立学说。他指出任何国家都有三种权力,即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这三种权力必须分开,使其相互平衡、相互牵制,才能实现社会公民的政治自由。他主张立法权属民选的议会,司法权属选举产生的、不可撤换的法官,行政权则留给君主。可见三权分立学说是以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为核心的,其目的是用分权来限制王权。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进步作用,对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政治制度的建立影响很大。(www.daowen.com)
新一代启蒙思想家狄德罗和卢梭 狄德罗(1713~1784)代表的“百科全书派”是新一代启蒙思想家,因编纂出版一部长达35卷的《法兰西科学、艺术和工艺百科全书》而得名。其代表人物除狄德罗外,还有拉美特利(1709~1751)、爱尔维修(1715~1771)和霍尔巴赫(1723~1789)等。
百科全书派拥有一批杰出的唯物论和无神论者,他们的唯物论达到了机械唯物论发展的高峰,他们的无神论思想则无情地揭露了教会的残暴、教士的愚昧和宗教神学的荒谬。狄德罗公开宣称“上帝是没有的,上帝创造世界是一种妄想”。在政治思想方面,他们运用“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论”批判封建专制制度,论证资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合理性。但是他们害怕“自下而上”的革命,希望通过“开明君主”来实现社会的改革。
百科全书派的主张在启蒙运动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影响巨大。在传播唯物论,宣传科学思想,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斗争中起过巨大的进步作用。他们的局限性在于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和在社会历史观方面仍是唯心主义的。
18世纪后半期法国启蒙思想家另一位著名代表是让·雅克·卢梭(1712~1778)。他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家庭,自幼漂泊流浪,做过学徒、杂役、家庭书记、教师、流浪音乐家等,饱尝了人间的辛酸。因此他的思想更为激进,富有战斗性和革命性,他的重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卢梭思想的中心是探讨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及其克服的途径。他反复证明自由、平等是人类的自然本性,是天赋人权。认为在原始社会的“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平等、自由的,没有私有财产,没有罪恶,那是人类的“黄金时代”。当出现私有财产后,一些人成为富人,另一些人成为穷人,造成社会的不平等,一切罪恶也随之而来。他断言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和一切罪恶的根源。但是他并不主张消灭私有制,而是要求均衡贫富,保护小私有制。
卢梭的政治理论的核心是“社会契约论”和“主权在民论”。他认为国家是人们为了保障自己的自由和权利而彼此缔结契约的产物。这种根据契约而形成的国家,权利是属于人民的,国家是代表人民的最高的共同意志,即“公意”。如果国家违反“公意”,破坏契约,人民便有权推翻它。他理想中的国家制度是以私有制为基础,以“小国寡民”为前提的民主共和国。
卢梭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对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激进的雅各宾派把卢梭奉为思想先驱,并以他的思想作为行动纲领。
反映劳动大众意志的思想家 在启蒙运动中,反映劳动大众意志的思想家有梅叶(1664~1729)、摩莱里(生卒年月不详)和马布里(1709~1785)等人。他们不仅反对封建主义,而且反对私有制,认为私有制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主张财产共有,人人平等。梅叶在《遗书》中认为人生来都是平等的,理想的社会应该是人人都做有益于社会的工作,人人都以平等的权利共同享受一切财富。摩莱里在《自然法典》中认为在理想的社会中公民都从事劳动,都享有休息、受教育和依靠公共财产维持生活的权利。马布里提出的理想共和国是“大家都富足,大家也都贫穷,人人平等,人人自由,一切人都是兄弟,禁止占有财产是这个共和国的第一条法律”。这些思想无疑具有激烈的革命性,但也带有平均主义和空想的色彩。
法国革命前夕,第三等级各个阶层的启蒙思想家在动员革命群众、启发革命觉悟、推动革命运动方面都起了不同程度的作用,他们的思想影响了欧美许多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