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初至17世纪中的宗教改革,是一场大规模的社会政治运动,它导致天主教会的进一步分裂。在宗教改革过程中,依次形成路德教、加尔文教和英国国教三个新教宗派。从此,基督教出现了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分天下”的局面。
德国的路德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 宗教改革发端于德国,这是由德国政治、经济状况所决定的。
15世纪初,德国虽然资本因素加速成长,工业比较发达,商业也比较繁荣,经济发展较快,但整体上还落后于英法两国。另一方面,德国政治上四分五裂,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徒具虚名。全国有七大诸侯,200多个中小诸侯,1000多个小贵族,都割据一方,各自为政。各地关卡林立,妨碍国内统一市场形成,严重阻碍德国经济的发展。经济上的分裂,政治上的不统一,使德国成了教皇剥削的对象。教会在德国横行无忌,四处搜刮,因而德国有“教皇的奶牛”之称。同时教会本身极端腐化,神职人员生活荒淫放荡,引起德国社会各阶层的愤怒和反对,共同把矛头对准了教会。
1517年,罗马教廷到德国兜售“赎罪券”,马丁·路德(1483~1546)首先发难。路德出身市民,后来当了神父,在维登堡大学任神学教授,曾去罗马朝圣,亲眼看到罗马教廷的腐败和黑暗,决心进行宗教改革。1517年10月31日路德把自己的意见写成《九十五条论纲》,公布于维登堡教堂正门上,斥责贩卖赎罪券的无耻行径,意在引起神学辩论。但在当时革命形势下,这点星星之火迅即引起了燎原大火,酝酿已久的宗教改革运动终于爆发了。
路德宗教改革学说的核心是“因信称义”,即信仰可以获救,主张人们只要虔诚地信仰“上帝”,就可获救。人人有权读《圣经》,人人可通上帝,无须通过教会的中介。反对教会和教士的特权,反对繁琐的宗教仪式,要求“廉价教会”(节日少、仪式少、用钱少、专职僧侣少、工作日多),提倡在宗教仪式中使用民族语言。
路德的上述主张,反映了德国市民对宗教改革的愿望和观点,很快传遍全国,赢得了普遍的同情和支持。教廷将路德斥为异端,路德在人民支持下,继续撰文,发表演讲,进行反击。1520年路德当众烧毁了教皇斥责其论点为邪说的敕令,以示决裂。在这段时间里,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驱和领袖,在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
图12-14 马丁·路德焚烧教皇诏书
随着宗教改革的深入,路德退缩了。他投身于诸侯怀抱,反对德国农民战争,最后成了世俗诸侯的工具。
与路德同时代的另一位德国神父托马斯·闵采尔(1490~1525),是平民和农民的思想家和领袖,起初支持路德的观点,以后与之分手而另走自己的路。他认为信仰就是人的理性、人的思想,人人都可以通过思索而有信仰。人人都可以升入天堂,天堂不在来世,而应建立在现实世界上。他号召拿起剑来,用“大震荡”手段在世界上建立起一个“千载太平之国”。在闵采尔宣传组织下,1524年德国爆发了农民战争,1525年席卷全国大部分地区,有2/3的农民参加,由于力量悬殊,起义军失败,闵采尔被俘后壮烈牺牲。
德国农民战争是德国宗教改革的继续和高潮。在农民战争中,封建教会势力大受打击,中小贵族也被削弱,使极度分裂的德国出现各地大诸侯并立的局面,实现地区中央集权化,为全国的统一迈出了第一步。
农民战争后,路德派诸侯和天主教诸侯混战,直到1555年双方缔结奥格斯堡和约,确定“教随国定”原则,规定诸侯有权决定臣民的信仰,路德教才取得合法地位。在此之前,挪威(1536)、丹麦(1537)和瑞典(1541)先后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改奉了路德教。
加尔文教和英国国教会的产生与流行 宗教改革在西欧展开后,约翰·加尔文(1509~1564)曾追随路德的宗教改革,但比路德更激进。加尔文,法国人,因宣传宗教改革被迫害逃到瑞士。
1536年他发表了《基督教原理》,除了主张“因信得救”和“廉价教会”外,还提出“先定论”,认为人的得救不能靠斋戒、忏悔和赦罪,而是由上帝“先定”的。上帝自创世以来把人划分为“选民”和“弃民”两类,如果在现实活动中成功,就证明他是上帝的选民,必然得救;如果失败,即证明他是上帝的弃民,注定要下地狱。这种宗教学说更加适合新兴资产阶级发家致富的要求,迅速地取得成功。1541年,加尔文成为日内瓦的宗教领袖,并在此后25年间,把日内瓦变成一个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权力掌握在由教徒选举产生的长老会手中,这些长老都是富人和企业家。长老会对人民实行严厉统治,取消一切豪华的宗教仪式,反对施舍,取缔赌博,甚至跳舞娱乐也在禁止之列。人们的活动限于平时做工,星期天祈祷。
加尔文教在西欧流传很快。法国新教教派和天主教派经过30年的战争,争得了合法的地位。尼德兰新兴资产阶级在加尔文教的旗帜下,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此外,加尔文教在英国和德国也得以传播。
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是在国王领导下自上而下进行的。16世纪30年代,英王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争夺在英国的财权、教权,进行了一系列斗争,终于因他休妻再娶,遭到教皇干涉,导致同罗马教皇决裂。1533年,亨利八世下令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缴纳岁贡。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案”,把英国国王奉为教会最高首脑,拥有任免各级教职和解释教义之权。教会称英国国教会(现今称安立甘教或圣公会),在组织上脱离了罗马教廷的管辖,但其主要教义、宗教仪式以及主教制仍沿袭旧制。英国国教实际上是王权的一种工具。
由于英国宗教改革不彻底,不能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资产阶级利用加尔文教作武器,掀起“清教运动”。他们要求清除教会中的天主教残余,主张“纯洁”教会,建立“廉价民主教会”,故称“清教”。16世纪70~80年代清教徒人数激增,并脱离国教会,建立独立的宗教组织。英国统治者对清教徒大加迫害,使大批清教徒移居北美和荷兰。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产生的三个主要宗派——路德教、加尔文教、安立甘教以及后来从这些宗派中不断分化出来的更多宗派,统称新教。西方一般称作“抗罗宗”或“抗议宗”,我国通常称为“基督教”。新教对罗马公教(天主教)抱抗议态度,不承认罗马主教的教皇地位;以《圣经》为最高准则,不承认教会有解释的特权;强调教徒个人直接同上帝相通,否认神父的中介作用。新教主要分布在英、美、德、瑞士、北欧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www.daowen.com)
天主教的调整和改革 宗教改革运动强烈地冲击罗马天主教,天主教会开始以变应变,在内部进行了一次调整和改革。
1545年12月,天主教在意大利北部的特兰托召开会议,目的是反对宗教改革运动,维护天主教的地位。这是一次“马拉松式”的宗教会议,时断时续,历时18年,至1563年才告结束。会议决定:宣布所有新教教徒为异端;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全都正确,必须严格遵守;教皇是教会的最高权威,位在宗教会议之上;首次开列“禁书目录”,禁止教徒阅读。同时也采取整肃教会纪律、消除陋规恶习、创办神学院、加强对教士培训等自我改革的一些具体措施。
在天主教的应变过程中,耶稣会表现最为突出。1534年,西班牙贵族罗耀拉(1491~1556)在巴黎创建耶稣会,l540年获罗马教皇正式批准。耶稣会以“神圣的保卫者”自居,以重振天主教为己任。会内有严格纪律,一般会士必须绝对服从会长和教皇。会士可以不穿僧服,不住修道院,加强同世俗间的交往,兴办学校、医院,交结各国宫廷显贵,甚至担任官职,以维护巩固天主教的精神统治。
耶稣会积极开展海外传教活动,传教士的足迹遍及非洲、亚洲和南北美洲。例如明末清初,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曾到中国传教。这些传教士的传教活动,既把耶稣教的宗教信仰带进这些国家的政治和生活中,又带去了西方科学文化成果,对促进文化交流起了一定的作用。
讨论·研究·实践
◎ 思考与讨论
1.为什么说文艺复兴时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大变革时代?
2.有的历史学家把文艺复兴概括为“世界的发现与人的发现”。对此你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或另有新说,请举例说明。
◎ 品评赏析
1.展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艺术家代表作品,组织品评赏析。
2.自选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代表作,读后交流心得体会。
◎ 组织文艺演出
1.演示《哈姆莱特》片断。
2.朗诵剧本中哈姆莱特独白。
《哈姆莱特》这部悲剧集中地体现了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思想和特点,是人文主义者的一曲悲壮颂歌,是欧洲文艺复兴土壤里生长出来的一枝长开不谢的艺术之花。通过文艺演出,帮助同学加深理解人文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了解《哈姆莱特》剧在艺术上的独创成就,有助提高同学欣赏水平和工作能力,显示各自特长。
◎ 活动建议:
1.阅读剧本: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或任选)
2.观摩影视片段,学习表演技巧。
3.自愿和选拔相结合挑选演员,准备简单的服装、道具,邀请教师指导。
4.演出《哈姆莱特》剧片断,由同学打分评说。
5.条件不具备的学校,可由同学朗诵《哈姆莱特》剧中哈姆莱特独白。要求朗诵者领会原著精神,培养感情,进入角色,充分发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