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是人文主义文学发源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者,被称为“文艺复兴三颗巨星”。
但丁和他的《神曲》 但丁·阿里盖里(1265~1321)是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过渡时期的代表人物,恩格斯称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出生于佛罗伦萨一个小贵族家庭,早年参加政治活动,因反对教皇干涉市政的政治斗争失败,而于1302年被没收家产,本人遭流放,客死他乡。使但丁成为不朽诗人的是他的著名长诗《神曲》。
图12-1 《神曲》天国第30歌插图
《神曲》由《地狱》、《炼狱》、《天堂》三篇组成,叙述诗人在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和他的恋人贝雅特丽丝引导下,遍游地狱、炼狱和天堂三界的故事。但丁笔下的地狱共分九层,形如漏斗,越往下越小,罪人的灵魂依照生前罪孽的轻重被分别放到不同层中受惩罚,罪行愈大者愈居于下层。第一层是听候审判的灵魂,他们生于基督之前,未经洗礼,在此等候上帝的裁决;第二层是好色之徒;第三、四层是贪食者和贪财者;第五、六、七层是暴怒者、异教徒和暴君;第八层为诗人所痛恨的、危害人民的恶棍,如淫媒和诱奸者、阿谀奉承者、贪官污吏、高利贷者、伪君子、诬陷者以及狡诈贪婪的罗马教皇等等;第九层是叛国卖主求荣者。炼狱是赎罪的地方,罪孽较轻,生前犯傲慢、嫉妒、忿怒、怠惰、贪财、贪食、贪色等七宗罪过的灵魂都在此忏悔,修炼、洗涤罪过,经过净化可以升入天堂。天堂是幸福精灵的住所,光辉明丽,幸福美好。(www.daowen.com)
《神曲》的内容复杂而矛盾,它既反映了中世纪的宗教世界观,又闪烁着新时代的精神。它用梦幻的形式、隐喻象征的手法写了一个宗教故事,充满神秘色彩,游三界的构想就是宗教观点的直接表现。但是,它的现实性又很强,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诗中猛烈抨击教会的黑暗腐败和封建统治者的残暴专横,表达了诗人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热情,歌颂了追求自由、理想、感情和知识的精神,绽发出人文主义的思想萌芽。
《神曲》全书分三部,每部33篇,加上序言共100篇,是用意大利语言写成的首部巨著,这有利于意大利民族语言的统一。《神曲》原名《喜剧》,后人冠以“神圣”,中文译为《神曲》。
彼特拉克的《歌集》和薄伽丘的《十日谈》 佛兰西思科·彼特拉克(1304~1374),佛罗伦萨著名诗人。他最先提出“人学”和“神学”的对立,被誉为“文艺复兴之父”。在他的带动下,意大利掀起了学习仿效古典文学的热潮。他以十四行诗著称于世,抒情诗集《歌集》是其代表作。诗中大胆倾诉了对少女劳拉的热烈的爱情,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了追求现世个人幸福的强烈愿望。在彼特拉克看来,古代和他所处的时代之间有一个黑暗愚昧的中世纪,他第一个从时代高度批判中世纪,这一全新的历史时代概念,在史学领域中有一定的影响。
乔万尼·薄伽丘(1313~1375),佛罗伦萨著名文学家,年轻时遵从父命经商、学法律,蹉跎岁月十二载。此后毕生献身于文学创作,曾任佛罗伦萨《神曲》讲座教师。《十日谈》是他全部创作中的最优秀作品,由此开创了欧洲短篇小说的先河。
《十日谈》一开头便交代了故事的缘由:1348年佛罗伦萨鼠疫流行,三男七女共十个青年到郊外一所别墅躲避瘟疫,为解除寂寞,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十天总共讲了一百个故事,故名《十日谈》。这些故事的题材广泛,分别取材于历史故事、宫廷传闻、街谈巷议、寓言轶事、东方的民间故事,以及当地的真人真事。薄伽丘把这些情节移到意大利,经过艺术上的再创造,使之成为反映意大利社会现实生活的杰作。
《十日谈》从人文主义立场出发,以幽默诙谐、尖锐犀利的笔锋无情地揭露了教会和教士的伪善、贪婪和淫荡,斥责贵族的腐朽、卑鄙和昏愤;称道商人、手工业者的机智、勇敢;歌颂爱情,提倡男女平等,热爱现实生活,反对禁欲主义,但也存有许多消极、不健康的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