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非洲古代国家文化简介

非洲古代国家文化简介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材料1非洲古代国家及其文化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是世界第二大洲。撒哈拉以北地区通常称作北非;撒哈拉以南地区,其中赤道以北、乍得湖以东称东非,湖西称西非,赤道以南为中非和南非。随后阿拉伯人兴起,发动对北非地区的征战。这一经济措施,加速了北非阿拉伯化的进程。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古国古代东非在今苏丹、埃塞俄比亚境内,有两个主要国家:努比亚、阿克苏姆。

材料1 非洲古代国家及其文化

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是世界第二大洲。非洲地形北宽南窄,像个不等边的三角形,赤道穿过大陆中央,北部有撒哈拉沙漠横贯东西。撒哈拉以北地区通常称作北非;撒哈拉以南地区,其中赤道以北、乍得湖以东称东非,湖西称西非,赤道以南为中非和南非。

非洲大陆地大物博,历史悠久。非洲居民从远古时代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和发展。考古发掘表明,距今三百多万年以前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就是在非洲发现的。有的学者甚至认为,非洲可能是人类的发源地,即使不是人类的发源地,也是人类在其最初形成时期的主要活动地之一。

非洲居民以撒哈拉大沙漠为分界线,撒哈拉以北的居民为地中海人,属闪含语系。由于沙漠屏障,在历史上,北非人与地中海周围其他诸民族的联系更多。撒哈拉以南广大地区居民为黑人。黑人各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几个不同体质特征和语言文化的集团。大致可分为:(1)苏丹系族,肤色纯黑,分布在撒哈拉以南,赤道以北,从几内亚湾沿岸直到埃塞俄比亚以西地带;(2)班图系族,肤色浅黑,分布在赤道以南偏东广大地区;(3)科伊萨系族,包括布须曼人与霍屯督人,分布在南非地区;(4)居住在刚果和安哥拉密林中的俾格米人,身材矮小,一般不超过1.4米,人数很少,至今很少与外界接触。此外,还有埃塞俄比亚人,他们是北非埃及人与班图系族人的混血种族;马达加斯加人,他们是亚洲马来人非洲人的混血种族,体形上更像亚洲人。

img165

图11-1 非洲居民的分布

非洲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先后出现过许多国家,创造过光辉多彩的古代文化。

北非的阿拉伯化 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在北非东部。埃及以西的北非地区,通常称作“马格里布”,这在阿拉伯语中是“西方”的意思。它是今天的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和利比亚这一块北非地区的统称。

马格里布土著居民为柏柏尔人(也称摩尔人)[1],主要以游牧为生。这里先有腓尼基人建立的迦太基城(今突尼斯地区),后有罗马人建立的阿非利加省、汪达尔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建立的汪达尔王国,533年又成为拜占庭帝国的一部分。随后阿拉伯人兴起,发动对北非地区的征战。642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后继续向西扩张,710年整个北非置于阿拉伯帝国统治之下。

阿拉伯帝国是以军事征服为主的暂时联合体,并不巩固。756年分裂为阿拔斯朝(建都巴格达)和后倭马亚朝(建都科尔多瓦)。10世纪初,法蒂玛王朝兴起,吞并了马格里布的其他国家,并与阿拔斯朝争夺埃及。969年法蒂玛朝占领埃及,973年建都开罗,阿拉伯帝国遂成三大哈里发鼎立局面。

10世纪末是法蒂玛王朝极盛时期,领土包括北非的大部分、阿拉伯半岛的红海沿岸以及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成为版图最大的穆斯林帝国。11世纪中期,马格里布的柏柏尔人推翻当地法蒂玛王朝的统治,先后形成了三个独立国家:哈斯夫王国、马林尼王国、阿布德·阿尔·瓦迪王国,其疆域大体上相当于今天的突尼斯、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

丧失对马格里布统治权后的法蒂玛王朝日趋衰落,1171年为其部将萨拉丁所推翻。萨拉丁自称苏丹[2],创立埃及史上的阿尤布王朝。1250年,马木路克[3]的首领推翻阿尤布王朝,建立马木路克王朝。马木路克上层军事首领争当苏丹的斗争十分激烈,据统计,在二百多年里一共换了47个苏丹,1517年,为土耳其苏丹所灭。至此,除摩洛哥保持独立外,自埃及至阿尔及利亚都成了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

阿拉伯帝国统治北非最重要的后果是北非的阿拉伯化,通过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两条基本纽带,将帝国统治下的不同民族连结在一起。伊斯兰教在北非得以迅速传播,有政治经济和伊斯兰教本身诸多因素影响。阿拉伯统治者用免征人头税办法,鼓励北非居民改信伊斯兰教。这一经济措施,加速了北非阿拉伯化的进程。同时,阿拉伯语的推广,又为伊斯兰教的传播扫除了语言障碍。7世纪时,埃及没有一种全国通用的语言,而是希腊语(官方和知识界用语)、科普特语(基督教用语)与各种方言并用。在历史上,埃及与西亚交往密切,阿拉伯人曾大量来到埃及,阿拉伯语被宣布为官方语言,极其自然地流行通用起来。由于马格里布柏柏尔人和阿拉伯人部落组织有着共同的经济条件和生活习惯,这更有利于阿拉伯化。尽管这一地区存在着人种、民族差异,但人们的共同信仰、共同语言,使彼此之间有了更多的认同感。这是北非历史上成为阿拉伯世界一部分的渊源。

北非的阿拉伯化进一步繁荣了伊斯兰文化。开罗地处东西海陆路的转运中心,也是伊斯兰世界最重要的文化中心。在众多的伊斯兰教建筑中,开罗的爱资哈尔寺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它既是清真寺,又是伊斯兰教世界最高学府,建成于972年,11世纪便发展成为伊斯兰大学。这里学者云集,除教授伊斯兰学说外,也教授数学天文、工程、动植物、医学、解剖学自然科学。校内设有许多学院图书馆,建有学生宿舍,吸收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培养了不少学者,在伊斯兰世界享有盛誉。19~20世纪英法殖民时期,爱资哈尔保持了阿拉伯语言和伊斯兰文化传统,今天仍是闻名遐迩的伊斯兰文化中心和著名学府。

突尼斯的凯鲁万清真寺、摩洛哥非斯城的卡拉维因大学也都是当时的学术中心。突尼斯历史学家伊本·赫勒敦所著的《阿拉伯人、波斯人、柏柏尔人历史的殷鉴和原委》是一部观点鲜明、内容丰富的历史著作。伊本·赫勒敦被称为阿拉伯的“历史哲学家”。摩洛哥旅行家伊本·巴图塔先后四次去麦加朝觐,并游历了中国及东非海岸、西非、西亚、印度等地。晚年口述旅行见闻,由他人辑录成书,题名为《在美好国家旅行者的快乐》,是一部很有价值的游记

马格里布的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班牙的影响。在穆斯林统治西班牙期间,马格里布与西班牙之间交往频繁,这使马格里布的许多清真寺具有西班牙的建筑风格。

撒哈拉以南非洲(又称黑非洲)的古国 古代东非在今苏丹、埃塞俄比亚境内,有两个主要国家:努比亚、阿克苏姆。

努比亚,古埃及人称库施国,地处尼罗河第二瀑布以南至青、白尼罗河汇合处的广阔地带。努比亚居民是由以黑人为主的若干不同的部落混合形成的,历史进程比埃及缓慢。古埃及统治者经常远征努比亚,掠夺奴隶、象牙、黄金、木材和其他财富,努比亚一度沦为埃及的属地。大约在前8世纪,努比亚人统一了尼罗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并进兵埃及,创建了埃及第二十五王朝;史称“努比亚王朝”。约前661年,亚述人入侵埃及,努比亚的势力被逐出埃及。前6世纪努比亚迁都麦罗埃,史称麦罗埃王朝。

麦罗埃是古代非洲冶铁中心,在其遗址上现今留有两堆十多米高的炼铁炉渣和残余铁块。麦罗埃文化深受埃及影晌,曾经创造过象形文字,考古学家收集了800多件刻有古麦罗埃文的碑铭,至今无人释读。遗址上留有具埃及风格的金字塔、神庙和住宅。350年,努比亚为阿克苏姆所灭。

阿克苏姆位于今天的埃塞俄比亚北部,兴起于1世纪,在3~4世纪时强盛起来,成为东非洲大国。阿克苏姆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市场上有金、银、铜三种货币中世纪的国王和拜占庭结盟,接受基督教,成为非洲唯一的基督教国家,并利用阿拉伯字母创造了埃塞俄比亚文字,一直使用至今。现今的阿克苏姆城留有大量的古代建筑遗迹,最奇特的要数巨石圆头碑,目前已发现130个,每个碑由一块巨石制成,其中最高的达37米,可惜被毁,现存最高的为21米,碑上有饰刻,无文字,其作用难以断定,可能与宗教或帝王陵墓有关。13世纪,在阿克苏姆南部兴起的埃塞俄比亚王国,对外常与穆斯林各国交战,并不断扩大版图,形成了封建的埃塞俄比亚帝国。16世纪以来,帝国长期为外患内乱困扰,几度兴衰,直到1974年塞拉西一世被废黜,帝国才告灭亡。

在东非海岸现今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沿海一带,古代还出现过许多繁荣的城市,如摩迦迪沙、马林迪、基尔瓦等。这些城邦都实行奴隶制,一方面和非洲内陆有密切的商业文化联系,一方面和埃及、阿拉伯、印度、斯里兰卡、中国有贸易往来。中国瓷器在这里被视为珍贵的工艺品,在马林迪附近就曾发现了大批中国瓷器。从宋元以来,中国船队到东非的增多,其中最著名、规模最大的是明朝郑和船队。中国船队与东非国家十分友好,始终不曾发生过武装冲突。

西非在8~16世纪间,相继兴起加纳、马里、桑海三个主要古国。

加纳位于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上游地区,约于3世纪形成国家。11世纪中叶,加纳征服附近地区后达到强盛顶峰。这里盛产黄金,被称为“黄金之国”。国王非常富有,他的衣饰和用具都是金的。首都孔比萨列街道整齐美观,有专门的商城,建有清真寺。13世纪为马里所灭。

马里位于尼日尔河上游,原是加纳属地,大约于7世纪建国,13世纪灭加纳,领土东起尼日尔河中游,西至大西洋,北起撒哈拉,南抵赤道森林地区。境内的廷巴克图是经济、文化中心,有大学、图书馆。手工业纺织品著称,产品销往非洲各地。15世纪马里受到新兴桑海国以及其他小国的进攻,逐渐衰亡。

桑海在马里东方,7世纪时是尼日尔河中游的一个小国,11世纪迁都加奥,故称加奥王国。15、16世纪达到极盛,疆土超过昔日的加纳和马里。桑海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都有建树。加奥和廷巴克图城曾是非洲内陆著名的文化中心,那里学者众多,他们在大学里讲授《古兰经》,研究法律文学、历史、天文、数学。16世纪初,桑海发生内乱,国势衰微。16世纪末,摩洛哥乘机击败桑海,劫走大批黄金,许多文物遭受毁坏,曾经驰名欧亚的廷巴克图毁于一旦。

img166

图11-2 贝宁的象牙饰物

在西非海岸,还有两个著名的非洲文化古国——伊费、贝宁。伊费王国大约出现于8世纪,延续到15世纪。贝宁的历史可追溯到9世纪,到17世纪达到强盛。贝宁文化是伊费文化的延续,两个国家均以精美的青铜艺术和象牙雕刻闻名于世。

值得提及的是,撒哈拉沙漠绝非不可逾越的屏障。自古以来,西非和北非就有过往来,在北非诸国阿拉伯化后,撒哈拉商路迅速沟通。10世纪时,撒哈拉商路纵横交错,贸易点星罗棋布。当穆斯林商人深入西非后,伊斯兰教得到广泛传播。伊斯兰教不仅影响了西非人的信仰,也促进了西非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甚至连姓名、服装、家庭摆设、建筑和节日也打上了穆斯林的烙印。今天,西非地区的伊斯兰国家众多,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

在赤道以南的中非和南非,著名古国有刚果和津巴布韦。(www.daowen.com)

刚果王国位于刚果河下游,大约于14世纪立国。它全盛时期疆域西起大西洋,东至宽果河,南至宽扎河,北至刚果河以北。刚果王国有一套比较完备的国家组织,从中央到地方设有专门的官吏治理机构,传达国王的命令。奴隶在刚果盛行,奴隶主杀死奴隶无罪。商业经济活跃,出口象牙、毛皮等,进口食盐。1484年,葡萄牙借传教和“帮助”之名进行渗透,大肆掠卖奴隶。17世纪中期,双方发生战争,国王战死,王国解体。

津巴布韦是著名的南非古代文化中心,位于今津巴布韦维多利亚堡东南。“津巴布韦”一词在班图语中是石头城的意思。津巴布韦共和国即由此得名。这一地区有300多座规模不同的石头城,最大的、最有代表性的被称为大津巴布韦。

img167

图11-3 大津巴布韦遗址

大津巴布韦遗址有宫殿、神庙、高塔、住宅、库房、水井、地窖等。主要建筑是卫城和椭圆形建筑。卫城建在700米高的山顶上,依山傍崖,内有15米高的锥形石塔;椭圆形建筑是一个略呈弯曲的大椭圆石墙,墙高约10米,厚5米,周长约250米,整个建筑用花岗岩砌成,气势雄伟,坚固异常。从这里出土的陶器、骨牙制品、金饰品、铜铁制品和武器等文物,表明这一地区曾有发达的国家组织。根据学术界推断,津巴布韦文化始于10世纪后期,苏陀人是它的主人。13世纪马绍纳人在这里建立莫诺莫塔帕王国,津巴布韦是它的首都,卫城为王宫,椭圆形建筑是神庙。这里和南非各地盛产金银,冶金业发达。“莫诺莫塔帕”意即矿山之主。19世纪初,由于南方部族一再侵袭蹂躏,津巴布韦文化彻底被毁。

壁画、雕刻和面具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造型艺术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最具代表性的是岩壁画、雕刻和面具。

非洲的岩壁画遍及非洲各地,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与南非两大地区,这种艺术历史遗迹在东非也有不少。岩壁画分岩刻和岩画两种。岩刻是在岩壁上刻出很深的条纹组成的画;岩画是在岩壁上直接作画,有单色和多色之分。非洲岩壁画的形象主要是野生动物,有牛、长颈鹿、河马、大象犀牛等,也有描绘人类日常生活的舞蹈、狩猎、战争和宗教仪式的风俗画。这些艺术品有的刻画在露天的岩壁上,有的刻画在人类居住的洞壁上。值得研究的是,各时代的人往往在同一岩壁上作画,结果是画上作画,有时重叠达16层,很难确定它们的历史先后。西方学者采用动物命名分期法,把这些岩壁画分作牧牛人前期、牧牛人时期、牧马时期和骆驼时期四个时期,大致反映了非洲原始艺术发展的不同阶段。

非洲岩壁画是非洲原始人的智慧之花,通过这些岩壁画我们得以窥视非洲原始居民的心灵,了解他们当时的生活现实。

《长颈鹿》(岩刻)发现于利比亚费赞地区山谷,年代约在公元前8000~前6000年。画面是一对直立的长颈鹿,似在警觉前方的动向。轮廓线有磨尖的石制工具刻的槽痕,鹿身是用硬石凿出的斑点,再用磨石磨平、打光,使动物整体形象突现在岩石上,又给人以光滑的皮毛感,不仅造型准确,形象生动,而且富有美感。

《围猎大象》(岩画)年代不详。这幅画大象居中,画得很大,周围猎人画得很小,比例相差悬殊。但猎人形象特别生动:有奔跑的,有冲上去投矛的,有被击倒的,有逃窜的,还有一个猎人已失去了头和一条右腿。而大象身中四箭,表示猎人围袭的战果,大象四条腿被涂以浓淡不同色彩,表示大象意欲突围的动感,真实、生动地再现了非洲原始人狩猎的惊险场景。这幅岩画发现于南非开普省境内,出自布须曼人之手。布须曼人的壁画以善用色彩、画技熟练而闻名。在19世纪遭到殖民者迫害以前,布须曼的子孙从未停止过壁画创作。

非洲雕刻是非洲艺术的精华。雕刻题材大致可分三类:一是以体现精神为目的的神物、祖先雕像;二是以纪念为目的的国王、酋长雕像;三是装饰性的雕刻。雕刻种类有陶塑、铜塑、牙雕、木雕等。风格上有两种:一种以写实为基础,如实地塑造人与物;另一种则具有象征意味,是人与物的变形夸张。非洲雕刻不同于西方雕刻的造型准确、比例得当,而通常是造型怪诞、形态奇巧,具有一种感人的原始魅力,给人以纯朴、稚拙和粗犷之感。

1910年,德国民族学家佛洛伯纽斯在尼日利亚伊费城废墟发现了《伊费的头像》和许多赤土陶偶、石雕和青铜头像,伊费文化遂为世人瞩目。这件赤陶头像系全身像的一部分。雕像大概是位年轻国王或王子,圆润的面庞,厚厚的嘴唇,黑人特征明显。他头戴高耸的头饰,双唇紧闭,眼睛略向下视,安祥中荡漾出一种温和的笑容。颈部有三道斑痕,脸上刻有纹饰,反映了当时文身的习俗。整件作品具有完美的写实风格,与非洲古老民族雕刻风格迥异。

img168

《太后的塑像》是贝宁王国雕刻艺术高峰时的一件青铜雕像。贝宁文化曾一度深埋于地下,直到1897年进驻该地的英军发现青铜头像后,才受到世人重视。贝宁人对死后的国王、王后,有制作其像崇拜的习俗,这件王后雕像用青铜浇铸而成。王后头戴高高的冠饰,双目炯炯有神,浑圆的脸蛋和细长的颈脖极富质感,显示出女性的丰腴、健康和妩媚。造型的真实性和装饰性结合完美,寓精致于粗放,蕴灵动于含蓄,是原始艺术中的精品。

巴鲁巴族是刚果南方高地的部族,以特殊的木雕工艺而著称于世。雕像《巴鲁巴族的宝座》由三部分构成;上层为凳面,下层为圆底座,中间为两个手擎凳面的妇女。这两名妇女相背而跪,头上、颈脖、手臂和腹部都缀有饰品。人物变形而又夸张;脸型较长,下巴尖削;乳房偏上,丰满坚挺;手臂又长又粗,大腿又短又细。她们弯曲着胳膊用纤长手指平直地顶起凳面,看似所举较轻,但从粗壮的手臂和奇大的脚掌透露出她们承受的重压。这件雕像原始古朴,线条圆润流畅,技巧纯熟。其雕刻风格成了现代派艺术先驱们的艺术灵感之源。马蒂斯、毕加索、莫迪利亚等人都曾为这类雕刻倾倒,他们的作品和这类雕刻有着共同的艺术语言,古与今在这种艺术形式中找到了感情的接合点。

面具是非洲古代造型艺术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它既是雕刻工艺品,又是实用的道具,被称作“活雕塑”。面具源于原始时代图腾崇拜,以后被广泛用于礼仪、祭祀、执法和娱乐活动。面具种类有面部面具、顶饰面具、头盔面具、肩荷面具等,材料分骨质、金属、木料、皮革等,并缀以羽毛、植物纤维、贝壳、串珠等附加物。面具造型视用途而定,而且不同部族的风格也不相同。

图腾面具以神兽造型居多,专门用于宗教或祭祀仪式。羚羊是马里班巴腊族的图腾。他们制作羚羊顶饰面具构思独特,设计巧妙,把羊的头部完全图案化,而对羚羊的局部特征——角与耳朵加以夸张。两支尖角、一对耳朵高高耸立,形象鲜明,特征突出,英姿勃勃,富有生气。这是一种精神的体现,这具面具造就了它的精神。

img169

图11-4 巴鲁巴族的宝座

img170

图11-5 面具顶部的雄羚羊形象的装饰(班巴腊)

img171

图11-6 舞蹈者面具(刚果)

舞蹈面具用于喜庆节日的娱乐活动,它的特点是造型别致,不拘一格。面具加上附属装饰,形象滑稽可笑,富于娱乐性。在庆祝仪式上,带面具舞蹈者身着奇异装束,通过头部和身躯的连续动作,重现传说中的神话,同时伴和着音乐、鼓声、号声、观众的应和声,气氛热烈、群情亢奋,人们的真实情感得到了尽情宣泄。这类活动有时可延续数天之久。

巫师治病、祭司祈福都要带上面具。这类面具形象恐怖,令人生畏,据说唯有这样才能驱邪攘祸,求得神灵保佑。在一些部族的秘密会社里举行某种执法活动,也要制作特定的面具,使之更加神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