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日本佛教和神道教在《世界文化史》中介绍

日本佛教和神道教在《世界文化史》中介绍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材料2日本的佛教和神道教佛教在日本的兴起与发展产生于印度的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地。1945年12月,日本政府明令废止国家神道,实行政教分离,神道教还原为一般宗教。佛教、儒学和神道教是日本封建制度三大精神支柱。

日本佛教和神道教在《世界文化史》中介绍

材料2 日本佛教神道

佛教在日本的兴起与发展 产生于印度的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地。这条路线所传佛教主要是大乘教派,称作北传佛教。

538年,朝鲜的百济国圣明王遣使向大和国赠送佛像、经论、幡盖等,佛教自此传入日本。594年推古天皇诏令“兴隆三宝[5]”,贵族纷纷响应,竞相建造佛舍。604年圣德太子摄政期间制定《十七条宪法》,其中第二条规定“笃敬三宝”,并亲自宣讲佛经、兴建佛寺、举办佛教救济事业,为佛教在日本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奈良时代,唐代佛教各宗先后传入日本。其中,法相宗为唐玄奘创立,传入日本后,得到朝廷支持,成为奈良、平安时代最有势力的宗派之一。律宗注重授戒仪式及戒律。中国高僧鉴真经过十年发愿,五次受挫,754年实现东渡宏愿,在东大寺授戒传律,开创日本律宗。平安时代留学中国的僧人最澄、空海又开创了“平安二宗”,即日本的天台宗和真言宗。

佛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日本得以传播和繁荣,关键在于它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日本佛教公开宣称拥护王权、“镇护国家”,为统治阶级服务,因而得到统治阶级大力扶植和提倡,迅速成为当时日本社会的主要宗教。同时,为了适应日本民族文化心理,便于人们接受佛教思想,佛教僧侣又巧妙地糅和佛教和神道思想,提出“本地垂迹说”,把佛陀的真身称为“本地”,把佛陀随机说法的化身称为“垂迹”。“本地垂迹说”认为日本天照大神就是大日如来的化身,佛陀为了拯救迷茫民众便降生到日本列岛,化身为各地神,从而神归于佛,促进了神佛的结合,为以后的神道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了适应社会,佛教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地转换自已的形态,使佛教日益简易化、世俗化、大众化。镰仓至安土桃山时期,是日本历史上动荡不安的年代,也是佛教开始转换的时期。先后出现的新的佛教宗派有净土宗、净土真宗、日莲宗以及流行于这一时期的禅宗。这些新宗派和旧有佛教各宗相比较,明显地具有入世的人间气息。

净土宗主张“称名念佛”,只要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即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净土真宗(又名真宗、一向宗)主张不分老少贵贱善恶,只要坚定信仰都可成正果。在戒律上允许僧侣娶妻食肉。日莲宗以创始人日莲的名字命名,是日本独创的佛教宗派,也是最具日本特色的宗派。该宗倡言众生只要诚心皈依本尊,口诵“南无妙法莲华经”就有得救之道。日本现代佛教的新兴教团有70%属于日莲宗,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创价学会就是其中之一。禅宗以专修禅定而得名,主张“佛向心中求”,提倡自证自悟,不必修行、布施便可顿悟成佛。这些易行道是佛教诸宗中最易成佛的法门。由于仪式简单,修习方法简便,深受武士和平民的欢迎。

江户时代推崇朱子理学,佛教的影响日益缩小,但在民间还有潜在力量。明治维新后,为了适应天皇亲政需要,1868年颁布了“神佛分离令”,发动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废佛毁释运动,佛教寺院遭到严重破坏,僧侣也备受摧残。直到1889年日本政府颁布宪法,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佛教才又恢复了合法地位。(www.daowen.com)

日本民族宗教——神道教 日本佛教融进中国儒家思想,逐步深入社会的各个阶层,渗透到文化的各个层面。特别是佛教刺激了日本神道教的形成和发展,对日本民间习俗和国民心理的形成至为密切。

神道教是从日本原始宗教发展而来的民族宗教,最初以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要内容。5、6世纪佛教和儒学传入日本后,神道教吸收其中的某些教义和伦理道德观念,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宗教体系。

神道教信仰多神,特别崇拜作为太阳神的天照大神,尊之为日本民族的祖神,宣称日本民族是“天孙民族”,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皇统就是神统,日本国是“神国”。神社是神道教的祭祀场所,地位较高的叫神官,神职人员称祠官、祠掌等。神道教在日本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起过重要作用,在今天的国民生活中仍有重大影响。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神道、神社神道、国家神道、神社神道与教派神道并存的四个阶段,它的教义和地位随着统治阶级的抑扬而不断地变化。

奈良时代佛教广为流行,神道教既无经典,又无完备组织,处于从属地位。平安时代出现的“本地垂迹说”,主张神归于佛,“佛主神从”。镰仓时代有些神道学者反其道而行之,否认神道附庸于佛教,提出系统的以神道为主体,以儒佛为从属的“神主佛从”的神道理论。江户时代儒学盛行,部分学者将神道与朱子理学相结合,倡导神儒结合的神道,主张“神儒一致”。他们推崇儒学,旨在强调尊皇忠君之道。江户后期又出现“复古神道”,依据日本古代经典阐述神道教义,反对神道依附儒佛,却又利用儒佛学说和某些西方神学思想来解释神道教义,主张孝道最重要,最大的孝是敬父母、敬神和忠于天皇。鼓吹以日本为中心,建立神道教为统治思想的世界秩序,这对明治维新和王政复古产生了很大影晌。

1868年明治维新后,统治者为了巩固皇权,统一国家,强令神佛分离,建立了“神皇一体”、“祭政一致”的国家神道,神社从属于国家,神道教的地位非同一般。1869年明治天皇下令建立“招魂社”,l0年后改名“靖国神社”,专门祭祀历次侵略战争中的亡灵,每年春秋两祭,由天皇或派使者致祭,政府官员参拜,至今仍是神道活动的重要内容。神道教也竭力宣扬国家主义和神国思想,为日本军国主义对外扩张服务,这种情况大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5年12月,日本政府明令废止国家神道,实行政教分离,神道教还原为一般宗教。

佛教、儒学和神道教是日本封建制度三大精神支柱。这是外来文化和日本本土文化交流、融合和斗争的结果。从本质上说,三者都有利于封建统治,由于它们在不同时期、不同层面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各个时期的统治者对它们的利用也有所侧重。早期佛教受到特别庇护,其间儒学得到过恩宠,后期神道教备受垂青。佛、儒、神道三者之间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它们对日本的文化发展、社会进步应该说起过积极作用,但其消极、迷信的思想成分也窒息了人的个性,阻碍了日本社会的健康发展。近代日本军国主义者把神、儒、佛等封建糟粕加以改造,注入国粹主义、国权主义、国家主义等思潮,发展为天皇制法西斯主义,鼓吹侵略战争,给亚洲各国人民造成巨大灾难,同时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屈辱,这是日本民族的不幸和悲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