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世纪哲学和艺术:《世界文化史》材料2的探索

中世纪哲学和艺术:《世界文化史》材料2的探索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材料2中世纪哲学和艺术经院哲学西欧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是经院哲学。教会文学和世俗文学在中世纪文学中,教会文学占有突出的地位。中世纪的世俗文学,主要是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图8-1十字军骑士图8-2骑士之爱骑士文学主要体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教会建筑、雕刻和音乐中世纪艺术是为神服务的艺术,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教堂建筑。

中世纪哲学和艺术:《世界文化史》材料2的探索

材料2 中世纪哲学艺术

经院哲学 西欧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是经院哲学。“经院”原意是“学院”。之所以称经院,是由于教会的学院只能讲授、论证《圣经》。经院哲学大致从8世纪至10世纪开始形成,10世纪得到发展,13世纪达到全盛。

经院哲学就是利用哲学来为神学服务,它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论证基督教义。经院哲学家们完全脱离实际,他们耗费大量的精力以烦琐的、形式主义的推论方法,成年累月去争论一些空洞无物的问题。例如,一个针尖上可以站多少天使,天堂里的玫瑰花是否有刺……人们称之为“烦琐哲学”。然而,经院哲学的争论中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哲学问题,如唯名论和唯实论的论战。这场争论持续了好几个世纪,争论的焦点是一般概念和个别实体之间的关系问题。

唯实论认为,一般先于个别实体而存在,是独立于个别实体之外的客观实在,它们来自上帝的原作,它比个别实体更根本更实在。唯名论与此相反,认为只有个别实体才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而一般仅仅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实体的名词或概念。由此可见,两者都把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割裂开来。不过唯名论具有唯物主义倾向,它对唯实论的批判,在当时有着进步作用。唯实论为教会正统教义进行论证,为罗马教会绝对权威作辩护。而唯名论往往成为反对罗马教会统治的“异端运动”的思想武器

集经院哲学之大成者是托马斯·阿奎那(约1225~1274),他创立了最系统的经院哲学体系。主要著作有《神学大全》和《反异教大全》。在《神学大全》一书中提出上帝存在的五种证明,从而论证基督教所有教条都是真理,肯定教权和政权都来自上帝,教权高于政权;宣称教皇是“基督全权代表”,位居世俗君王之上,他的哲学和神学体系被后世称为“托马斯主义”。1323年,罗马教皇承认托马斯·阿奎那是“圣徒”。1879年,教皇利奥十三世正式把他的哲学定为罗马教廷的官方哲学。

教会文学和世俗文学 在中世纪文学中,教会文学占有突出的地位。教会文学是教会用来宣传教义,进行宗教统治的文学。教会文学的体裁种类繁多,有圣经故事、圣徒传、祷告文、奇迹故事、赞美诗、宗教剧等。这些作品用寓意象征的表现手法,大力渲染上帝至高无上的权威,歌颂基督教的“英雄”人物,其主题几乎都是殉道、献身、赎罪等禁欲主义和出世主义思想,在艺术上流于公式化、概念化,缺乏真实性,文学价值不大。

中世纪的世俗文学,主要是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

骑士制度是封建制度的产物。最早的骑士来自中小地主和富裕农民。他们为大封建主效力而得到赏赐,从而成为小封建主——骑士。骑士是封建阶梯中最低的等级,11世纪开始的十字军东侵,却大大提高了骑士地位,形成了固定的骑士阶层和骑士精神。骑士的信条是“忠君、护教、行侠”,他们不仅要“文雅知礼”,把“荣誉”看得高于一切,而且以能为“心爱的贵妇人”去冒险取胜,博得贵妇人欢心作为最大的荣誉,这便构成了所谓的“骑士精神”。

img121

图8-1 十字军骑士

img122

图8-2 骑士之爱(中世纪骑士对贵妇人的爱慕和崇拜)

骑士文学主要体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抒情诗以《破晓歌》最为有名,描写骑士和情人在黎明前依依惜别的情景,尽管这些抒情诗大多雷同,但由于写的是现实生活感受,注意心理描写,语言生动形象,形式多样,所以在当时很受欢迎。叙事诗以描写不列颠亚瑟和他的圆桌骑士的作品居多。

骑士文学中最有名的作品是表现英雄的史诗,属于这类作品的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等。

形成于11世纪末的《罗兰之歌》是英雄史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全诗四千余行。主人公罗兰是查理大帝的重臣和侄儿,跟随查理大帝出兵西班牙与阿拉伯人作战,前后用兵7年。在查理班师回国途中,敌人伏击由罗兰率领的断后部队,罗兰英勇迎战,终因众寡悬殊而全军覆没,罗兰也壮烈牺牲。《罗兰之歌》是一部爱国主义诗篇,着重歌颂了罗兰忠君、爱国、敬爱上帝、英勇不屈的品质。在艺术上也比较完美,风格粗犷,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明快简洁。

《熙德之歌》约写于1140年,全诗共三首,3700余行。熙德是西班牙人反抗异族侵略的英雄。他英勇善战,功勋卓著,迫使异族(摩尔人)向西班牙国王臣服,他身上体现出忠君、爱国和反异教的精神,正是骑士精神的写照。

《尼伯龙根之歌》大约产生于1198~1204年,全诗上下两部,9500余行,描写尼德兰青年王子齐格弗里德的英雄业绩和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残酷的权势斗争,被誉为德国的《伊利亚特》。(www.daowen.com)

《伊戈尔远征记》成书于12世纪末,记叙罗斯王公伊戈尔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孤军出征,抗击敌人的英雄气概,指出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王者之间的内讧。史诗所表现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在当时具有现实意义。

img123

中古后期,西欧和北欧民间歌谣也很流行,成就最高的一组是英国的《罗宾汉谣曲》,描叙以罗宾汉为首的一批武艺高强的绿林好汉英勇机智劫富济贫、仗义疏财的侠义行为,故事性强,很有感染力。

城市文学是随城市的发展在民间文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取材于城市的日常生活,反映城市居民的思想感情,现实性强,具有强烈的讽刺和尖锐的批判精神。法国的《列那狐的故事》成就最高,这部作品产生于12世纪下半叶,它以兽喻人,将各种动物高度人格化、个性化,生动地反映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

教会建筑雕刻音乐 中世纪艺术是为神服务的艺术,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教堂建筑。先是罗马式(9世纪),继而发展为哥特式。

罗马式始于查理大帝时代的教会建筑,到了11世纪才得到正常发展而流行一时。罗马式源于罗马长方形会堂,加上两侧横翼成十字形平面,有圆顶大厅和圆顶拱门,多用石料筑成,墙面很厚,柱子粗短,窗户狭小,内部装饰雕刻和绘画,倾向于程式化和几何图形。其特点是坚固厚实,庄严凝重,以暗示神的伟大,人的渺小,因而给人以沉闷笨重之感。这类建筑以意大利比萨大教堂最为著名。

哥特式是13~15世纪流行于西欧的一种新的建筑艺术式样,法国是其故乡。“哥特”一词源于古代哥特人,但哥特艺术并非哥特人所创造。文艺复兴时人们所称的“哥特式”含有“怪野不文”的贬义,然而哥特式建筑却是中世纪最辉煌、最伟大的建筑艺术成就。

哥特式建筑以尖顶、拱券和垂直线为主,高耸、轻盈、华丽、精致,这种建筑样式就是细而高的尖塔,尖顶、尖屋脊、尖望楼、尖的拱门窗,整个建筑几乎没有墙壁。从内部看,既宽又高,窗上镶嵌着彩色玻璃,当光线透过彩色玻璃照到房中时,红红绿绿,五光十色,辉煌而又神秘,令人眼花缭乱,恍惚进入“圣土”,走向天国。从外部看,高耸入云的尖顶,有如挺立的蜡烛。巨大的窗孔玲珑剔透,好像放大了的金银首饰或镂空了的象牙雕刻。向来以稳定沉重为基调的建筑物似乎变得失去了重量,形成一种腾空而起的向上动态,引起人们产生向往天国飘渺虚幻的情绪。从为宗教服务的要求来看,哥特式给人们精神带来的威力确实不可低估。哥特式教堂以巴黎圣母院、英国坎特伯雷大教堂和意大利米兰大教堂最为著名。

img124

图8-3 巴黎圣母院(正面)[法国]

img125

图8-4 米兰大教堂[意大利]

除建筑外,中世纪的雕刻、绘画、音乐几乎都附属于教堂。雕刻是建筑上的装饰,一些教堂的前厅、门廊、神龛、圣坛,到处是雕像。在题材上以圣经故事为主,人物雕像多数是耶稣、天使、圣徒、魔鬼,人物构图没有深度和距离,人物的大小以其地位之高低而定,显得贫乏、单调,缺少感人的力量。但是11世纪初德国科隆大教堂出现的《十字架上的基督》却一反常态。基督已不再是庄严的神圣的形象,而是一个真正的贫苦的受难者,耶稣面容消瘦,腹部下垂,生命垂危,在十字架上承受难以忍受的痛苦,可以说是开辟现实主义新途径的先导。

中世纪的绘画也是附属于建筑的,但也见于各种圣器和手抄本里的插图。最初都比较呆板、生硬、僵直,缺乏写真技巧。到了中世纪后期,仅少数佳作具有现实意义。

在音乐领域里,音乐是为唱圣歌服务的。6世纪教皇格列哥利亲自确定“教堂歌调”,后人称为“平调”,即合唱出一串乐音而没有韵律,它在礼拜中被用作赞美诗和散文配乐。中世纪后期,出现了多声部的宗教歌曲,并在平调之上加上装饰的花腔歌曲。11世纪意大利音乐家吉图·艾路舒发明了五线谱,最初为四线,以后增至六、七线,16世纪末才确定为五线谱式,现为世界各国所通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