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世界文化史:中世纪欧洲和基督教会

世界文化史:中世纪欧洲和基督教会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材料1中世纪的欧洲和基督教会西方历史学家通常把西罗马帝国灭亡到美洲大陆被发现这一历史时期称为“中世纪”,15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称为“文艺复兴时期”。在被征服的土地上,他充分利用基督教,强迫其他民族改信基督教,否则处以死刑。奥托一世在对外征战中,迫使丹麦、挪威、匈牙利等国人民皈依基督教。中世纪的教堂建筑更是基督教文化留给人类的极其辉煌的一项成果。

世界文化史:中世纪欧洲和基督教会

材料1 中世纪的欧洲和基督教

西方历史学家通常把西罗马帝国灭亡到美洲大陆被发现这一历史时期称为“中世纪”,15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我国史学界习惯于把476年西罗马灭亡到1640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前称之为中世纪。

中世纪历史长达一千多年,内容丰富,情况复杂,头绪纷繁。这段历史时期文化的显著特点是基督教会在欧洲封建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欧洲社会各方面都染上了宗教色彩。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乃至人们日常生活无不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和支配。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会为适应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发展了相应的思想体系和组织形式,成为维护封建制度的主要支柱。基督教会不仅是一个宗教组织,而且是最大的封建主和政治上的统治力量。

西欧封建制初期,王权微弱,封建割据严重,基督教乘机扩张。481年,基督教首先把异教徒法兰克国王克洛维吸收入教,接着,496年,克洛维的全体部众受洗入教,而后又使高卢人放弃对祖先的崇拜而皈依基督教。751年,法兰克王国宫相丕平为篡夺王位与教会勾结,教皇为丕平祝福涂圣油,册封他为法兰克国王,使丕平篡位合法化、神圣化。为酬谢教皇,丕平两次对意大利用兵,于756年把意大利中部地区赠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从此,政教合一的教皇国便产生了。[1]

丕平的儿子查理大帝继位后,继续推行封建神权统治。在被征服的土地上,他充分利用基督教,强迫其他民族改信基督教,否则处以死刑。800年,教皇为查理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以后教皇又伪造文件,杜撰“君士坦丁的恩赐”的谎言,宣称君士坦丁大帝时就把教权和西罗马的统治权赠给教皇,从而声称教皇对世俗政权拥有最高权力。

查理大帝死后,三个孙子同室操戈,843年订立凡尔登条约,三分帝国,大致形成现在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三国的雏形。10世纪初,德意志萨克森王朝奥托一世与教皇结成同盟。962年,教皇为奥托一世加冕,称其为“神圣罗马皇帝”,他的帝国称为“神圣罗马帝国”。奥托一世在对外征战中,迫使丹麦、挪威、匈牙利等国人民皈依基督教。在各封建国家的争夺中,罗马教会逐渐成为欧洲封建统治的最大堡垒和精神支柱。

教会是西欧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利用政治和宗教特权霸占和扩大领土,拥有基督教世界全部地产的1/3。教会向居民收什一税,又利用出卖“圣物”、“赎罪券”等多种迷信活动敲诈勒索,收敛钱财。(www.daowen.com)

教会是西欧的封建统治国际中心。按封建等级制的原则,教会建立了自已的教阶制度,有一套严密的组织系统。教皇之下设有大主教、主教等神职,主教各有辖区,管理本区宗教事务,在整个西欧建立一个严密的管理系统,足以同世俗君主抗衡。

从12世纪中叶至13世纪初,教皇权力达到极盛,教皇英诺森三世主张教权至上,自诩代表上帝,皇帝、国王都应服从他。他在意大利树立了霸权,皇帝也受其摆布,英国、瑞典、丹麦等国国王俯首称臣。他又发动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并大肆迫害异端,英诺森的权势不可一世,除西班牙受阿拉伯人统治以外,整个西欧都在教皇统治之下。

文化教育更是基督教的一统天下。当时一般人很少识字,文化教育全被教会所控制。教会推行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宣传恭顺服从,提倡禁绝一切欲望,牢牢地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政治、法律哲学文学都是神学的婢仆,一切学科都要为神学服务,任何不合正统神学说教的思想、学说都被斥之为“异端”。教会设立了宗教裁判所惩治异端,仅西班牙一地被宗教裁判所先后判罪的异端分子就多达38万人。

教会也是欧洲最富有侵略野心的政治力量。1096年至1291年,由教皇倡导和组织的八次十字军东征,是打着宗教旗号的侵略战争。教皇勾结西欧封建统治者,打着解放“圣地”的旗号,组织军队去东方抢劫财富和土地,并乘机吞并东正教。这场战争绵延近200年,700万人卷入浩劫之中,给中东、北非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西欧人民也遭到惨重的牺牲。十字军的侵略暴行和最后失败,使罗马教会建立世界教会的野心落空,威信空前下降。

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基督教在西欧封建社会占据统治地位有它的社会原因和基础。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然经济,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封建主四分五裂,各自为政。在这种分散和分裂的状态中,教会是唯一代表统一的力量,它既是最大的封建主,又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这样,维护整个封建制度的任务,就历史地落在教会的肩上。在看到基督教对社会发展消极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它对文化和社会所起的积极作用。教会是中世纪的文化中心,特别是一些修道院保存了不少珍贵的文献资料,对欧洲各地的文化发展起了积圾的作用。教会是学校的独占者,修道院和主教教堂都设有学校,教师由僧侣担任。学校在同一种管理系统下逐渐出现了分级教育制度,最初分小学和中学,小学教授拉丁语、祈祷和礼拜仪式,中学教授“七艺”[2]。到11世纪,又出现了大学,最早的是意大利波洛尼亚大学,以后有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等等。这是中世纪留给后世的重要文化遗产。

基督教为人类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圣经》对欧洲的文学、美术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历史上许多民族的文字就是从翻译《圣经》开始的。中世纪的教堂建筑更是基督教文化留给人类的极其辉煌的一项成果。近代音乐、美术大师们的作品也几乎无不烙上鲜明的宗教色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