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古代印度文学源远流长。《吠陀》是它的源头。
吠陀原为知识、学问的意思,后来转化为婆罗门教经典,是古代西北印度关于神的颂歌和祈祷文的汇总,包括吠陀本集及其附属文献。
吠陀本集共四部:1.《梨俱吠陀》是吠陀文献的中心,价值最高,成书于公元前1500~前1000年间,它所反映的时代称“早期吠陀时代”。全书诗歌1028首,主要是对诸神的赞歌,也有世俗诗歌,十分逼真地反映了雅利安人的生活。2.《娑摩吠陀》是为《梨俱吠陀》中的赞歌配上曲调的歌曲集。3.《耶柔吠陀》是对祭祀仪式的说明。4.《阿闼婆吠陀》是巫术、咒语的汇集。后三部吠陀成书较晚,它们所反映的时代称“后期吠陀时代”。
解释这四部《吠陀》的附属文献有《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等。特别是《奥义书》以思辩的方法探讨宇宙和人生奥秘,人和自然、神的关系等哲学问题,富有哲理,被认为是吠陀文献的精华。
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在古代印度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集中反映了古代印度生活和文学成就。两部史诗皆源于民间口头创作,后经文人加工整理而成。前者定型于前5~前4世纪,完成于前4世纪;后者定型于前3世纪,完成于前2世纪末。
《摩诃婆罗多》诗18篇,107000颂(每颂两联),为荷马两大史诗总和的8倍多。史诗描写了氏族公社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两大王族——居楼族和般度族为争夺王位而进行的战争,两军激战18天,结果居楼族失败,般度族得胜为王。史诗对哲学、宗教、法律、寓言、神话、童话等都有描述,深受印度人民喜爱,得以长期流传。
《罗摩衍那》诗7篇,约24000颂,描写英雄罗摩遭异母迫害被放逐森林,又因得罪魔王而被抢走妻子悉达。罗摩在猴王哈罗美帮助下,远征锡兰,杀死魔王,救出妻子,登上王位。这部史诗反映了印度雅利安人向南印度扩张的过程。
图5-3 《罗摩衍那》中悉多(达)被劫
图5-4 神猴哈奴美拜罗摩(《罗摩衍那》)
印度文学中的《佛本生经》、《百喻经》、《故事海》、《五卷书》等是印度民间故事和寓言的汇集,为研究当时社会提供了大量有参考价值的材料,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世纪杰出的戏剧家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是世界古典文学中最优秀的诗剧之一。该剧描写仙女沙恭达罗与国王豆扇陀的爱情故事,热情地歌颂了纯洁美好的爱情。情节曲折,构思严谨,人物塑造极有功力,场景设计独具匠心,融现实杜会与神话世界为一体,产生了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造型艺术 印度的艺术与宗教息息相关,佛教艺术在阿育王时代最兴盛,代表作是佛塔和石柱。
佛塔,梵文音译“窣(sù)堵波”,本是佛教徒保存佛骨的地方,有的发展为寺庙和佛教中心地。据说阿育王曾建塔84000个,其中马尔瓦附近的桑奇大窣堵波最具代表性。它最初以砖砌成,以后扩大砌以石块,系一半圆形的复钵式的塔,顶端为平台,平台上造一方坛,坛上矗立着伞形柱。佛塔附近有环形道路,并围以石栏杆和大门。桑奇窣堵波四面各有一个石门,每个门上都布满着以佛教为题材的精美雕刻。
阿育王皈依佛教后,致力于强化精神统治,在全国颁布敕令和教谕,刻制于摩崖和石柱,称作“法敕”。石柱高达10米左右,柱身刻有诰文。柱头精心雕刻狮子、牛等动物雕像,象征国王的权威。
图5-5 桑奇佛塔
图5-6 印度阿育王独石柱柱顶
佛像的建造始于贵霜帝国,当时的犍陀罗艺术独具风格。犍陀罗在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及其相邻的阿富汗东部,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入侵该地,带来希腊化的艺术影响。前3世纪阿育王派人来此传播佛教。1世纪大月氏人入主该地建立贵霜帝国,国王迦腻色迦提倡佛教,犍陀罗艺术家吸取古希腊、罗马艺术精华,塑造各种佛像,其特点是姿态生动、线条简练、衣纹质感强,为希腊和印度艺术交融的结晶。不过,佛陀的世容,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面貌和风度。中国所风行的那种丰满、慈悲、寂静的正立或端坐的佛像,在印度艺术中比较少见。
图5-7 佛陀(犍陀罗艺术)
图5-8 苦行的释迦(印度犍陀罗艺术雕像)
石窟艺术是印度艺术宝库中另一成就。阿旃陀石窟位于海特拉巴省的文迪亚山脉中,开凿在一个长550米新月形的悬崖上,动工于公元前1世纪,完成于公元7世纪,共29窟。石窟保存了大量的佛教艺术珍品,形象地描绘了佛的生平故事和印度古代宫廷生活,也有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场景。《持莲花菩萨》是阿旃陀壁画的代表作。菩萨头戴宝冠,臂饰金钏,手拈莲花,双目沉思,身姿三屈,极具艺术魅力。阿旃陀石窟是古代印度的佛教圣地,也是融建筑、雕刻、绘画三者为一体的典型代表。
中世纪是印度教艺术全盛时期。印度教的艺术突出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律动感和极强的色彩刺激感。印度教神像的雕刻常常奇形异状,有的多臂多面,姿态活泼,身体作曲线扭动,男女皆以丰胸、细腰、宽肩为理想形,《湿婆神像》就是其极佳的艺术创造。湿婆神彩飞扬,舞姿优美,律动圆柔,喻义多多,整个形体被塑造得精妙绝伦。印度神庙十分重视装饰,常常将所有的空间完全用人像和花纹填满,令人目不暇接。可以说印度教艺术是印度宗教哲学的图解、象征和隐喻,它崇尚生命活力,追求宇宙精神。(www.daowen.com)
图5-9 湿婆神像
值得指出的是:11世纪以来,伊斯兰教势力深入印度,印度文化在多方面深受伊斯兰教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其建筑艺术出现了印度—伊斯兰建筑风格,泰姬陵是其杰出的代表作。泰姬陵全称泰姬·玛哈尔陵,位于德里东南100多公里外亚格拉城的地方,是莫卧儿帝国第五代君主沙·杰汗为爱妻建造的陵墓。这座建筑体形雄浑高雅,轮廓简洁明丽,富于哲理,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建筑之一。
图5-10 泰姬陵
早期吠陀时代,印度人就测定月亮的盈亏,编制天体图,把1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每隔5年加1个月,后来又吸收了希腊天文学的知识,使之更加完备。
在数学方面,印度人发明了现在仍然通用的计算数字符号,5世纪又发明了“0”,为计算带来的方便无法估量。这些数字符号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丈量土地、建筑祭坛的实践,促进了几何、三角知识的产生,印度人在开方、解方程、求圆周率等方面也都有较精深的知识。
古代印度医学也较发达,吠陀经中已有关于解剖学、病理学和治疗学的资料。公元前出现的《寿命吠陀》,列举了约760种药物;以后又出现内科、外科、眼科等分科治疗的记载。
古代印度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世界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讨论·研究·实践
◎ 思考与讨论
1.为什么说古代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提示:可以从哈拉帕文化发现的时间、地点及意义加以阐述。)
2.试述印度种姓制度的特征及其对印度社会发展的影响。
◎ 列举
古代印度的艺术及建筑雕刻与绘画成就突出,曾在世界上产生过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它主要通过宗教尤其是佛教向境内外传播、弘扬和扩散的。正所谓宗教神话为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宗教思想通过艺术形象又得到广泛传播。据此请列举事例论证:(多少不限)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作者 作品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1 2 3 4
中国佛教石窟: 1 2 3 4
中国佛塔: 1 2 3 4
东南亚的佛教名胜古迹(参阅本书)
1.柬埔寨 2.印度尼西亚
3.缅甸 4.泰国
【注释】
[1]到现在为止,印度河流域已发现古代大小城镇遗址200余处。
[2]“瓦尔那”原意是指颜色、品质。
[3]达萨:敌人。
[4]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成佛后的悉达多尊称。“释迦”是族名,“牟尼”的意思是仁,合起来的意思是释加族的仁德之人。他还被称为佛陀,简称佛,意为觉悟者。
[5]法:梵语“达摩”(Dharma)的意译。这里泛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佛经中所说“一切法”、“诸法”,就是“一切事物”或“宇宙万有”的意思。此外,佛宣示的言教也叫做法,或称佛法。
[6]三法印加上“一切皆苦”亦称四法印。
[7]三藏,佛教典藉的总称。“藏”的原意是盛放东西的竹箧,佛教用此概括全部佛教典籍,义近“全书”。共有三个部分:经藏、律藏、论藏。通晓“三藏”的僧人称“三藏法师”。如唐玄奘被称为“唐三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