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博尔赫斯研究的学术历程与作品分析

博尔赫斯研究的学术历程与作品分析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之后,博尔赫斯的小说集、诗集大量出版。1990年代以后,博尔赫斯的研究逐渐增多。截至目前,中国的博尔赫斯研究文献已经相当庞大,难以尽数。这三部作品围绕博尔赫斯的生平和创作展开,对博尔赫斯创作历程、思想脉络以及作品涉及的主题等有深入的分析。

中国对博尔赫斯作品的介绍始于1970年代末,《外国文艺》、《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报道》和《外国文学》等刊物先后介绍了博尔赫斯的作品以及相关信息。整个1980年代,博尔赫斯作品源源不断地被翻译介绍,但只是作为被介绍到中国的众多世界作家之一,并没有引起太多评论家的关注。这一时期国内的博尔赫斯研究主要是一些西班牙语学者,他们在翻译作品的同时也写一些分析作品的文章,如陈凯先的《博尔赫斯和他的短篇小说》(《当代外国文学》,1983年第1期)、远浩一的《有情轮回,犹如车轮——读〈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选集〉》(《读书》,1983年第7期)以及陈光孚的《对博尔赫斯创作的解析》(《外国文学》,1985年第5期)等。

198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王央乐翻译的《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可以说正是这个集子开启了博尔赫斯在中国广泛流传的大门,很多评论家、作家和读者都是通过这个集子与博尔赫斯结缘并为之倾倒的。之后,博尔赫斯的小说集、诗集大量出版。1999年,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了王永年等译的《博尔赫斯全集》,这是对博尔赫斯作品全貌较为完整的展现。值得一提的是,1990年代以来博尔赫斯的作品在中国一直畅销不断,2006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再版了精装本的《博尔赫斯全集》,几个月内各大书店纷纷售罄,各类旧书网上博尔赫斯作品的价格也是居高不下。由此可见博尔赫斯在中国的持续“热度”。

1990年代以后,博尔赫斯的研究逐渐增多。从各类期刊杂志关于博尔赫斯的文章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的博尔赫斯研究人群相当广泛,有专业的西班牙语研究者,非西语专业的评论家、作家以及其他行业的各色人群,比如介绍博尔赫斯在中国翻译、出版以及研究概况的重要文章《博尔赫斯在中国》(《当代外国文学》,1999年第1期)的作者是一个供电局职员,该文的责任编辑正是中国著名的博尔赫斯翻译者之一的陈凯先先生。在很多研究者眼里,博尔赫斯是个典型精英作家、文学先锋,从作品的流传来看,博尔赫斯又是个十分“大众化”的作家,可见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之间其实并没有无法逾越的鸿沟。

截至目前,中国的博尔赫斯研究文献已经相当庞大,难以尽数。这里我们首先来看看关于博尔赫斯研究专著、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的情况,这些作品基本反映出目前国内博尔赫斯的研究思路及其所达到的水平。

中国博尔赫斯研究不但研究者广泛,而且论文的主题也相当分散,大部分的研究期刊论文都是围绕一部短篇小说展开的,关注的话题也大相径庭,因此,我们下面从三个方面对中国的博尔赫斯研究进行的梳理,也只是管中一窥。

一、博尔赫斯生平研究

博尔赫斯被称为“作家中的作家”,对其作家身份的研究一直是个引人关注的话题。可是因为他像虚构小说一样虚构自己的经历,关于博尔赫斯生平及创作存在很多争议。目前国内一共出版了三部关于博尔赫斯生平及创作道路的专著,分别是冉云飞1998年出版的《陷阱里的先锋:博尔赫斯》、申洁玲2000年出版的《博尔赫斯是怎样读书写作的》和陈众议2001年出版的《博尔赫斯》。这三部作品围绕博尔赫斯的生平和创作展开,对博尔赫斯创作历程、思想脉络以及作品涉及的主题等有深入的分析。

《陷阱里的先锋:博尔赫斯》的作者冉云飞是中国当代先锋诗人,其诗人的身份在这部博尔赫斯的传记里也表现了出来,行云流水的文字、不拘一格的叙述,使得本就神秘的博尔赫斯多了一层飘忽。该书虽说是博尔赫斯的“传记”,但并不遵循一般传记的逻辑,而是把博尔赫斯“主观”地分成几块,然后再具体阐述。全书介绍了博尔赫斯的家世、国家以及成长中的一些趣事,试图在这种叙述中让人们了解博尔赫斯作品主题的渊源。在对博尔赫斯小说创作进行介绍时,作者从“博尔赫斯怪圈”、“突破文体疆域”和“文本干涉的美学企图”三个方面展开,这其实就是后来博尔赫斯研究中关于迷宫叙事、元小说以及“互文性”的最初表述。此外,作者还特地介绍了博尔赫斯的“阴暗面”,使我们了解到一个多面的博尔赫斯。

申洁玲的《博尔赫斯是怎样读书写作的》围绕“阅读”与“写作”来书写博尔赫斯。该书把博尔赫斯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20年代的诗歌创作;二是1930年代至1940年代的小说创作;三是1950年代以后的口授阶段的创作,主要以诗歌和散文诗为主。贯穿全书的一个逻辑是:博尔赫斯既是文学家,更是哲学家,他已经逃离了文学中关于“现实”与“梦幻”、“写实”与“虚构”的桎梏。

陈众议的《博尔赫斯》是作者在多年阅读、整理博尔赫斯作品以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全书分为“家世”、“童心”、“传奇”、“鼎新”、“幻想”和“奈何”六篇,每篇又分为三个主题,囊括了博尔赫斯的成长、创作、成就以及影响。该书介乎“传记”与“作品研究”之间,全面揭示了作者创作经历以及各类作品的丰富内涵。以“童心篇”为例:作者从“老虎”、“镜子”和“迷宫”三个与作者童年密切相关的意象入手,分析了这一系列与这三个意象相关的作品。该书的最大特点在于作者并不局限于客观叙述,而是在大量旁征博引的同时加入自身的体验,这种双重的存在感让全书多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视角。在“童心篇”的“镜子与梦魇”这一节,当谈到童年对博尔赫斯创作的影响时,作者有感而发,“不光是为了博尔赫斯,对文学的崇敬或眷恋使我们这一代人从小无意识地有一种留住童年的本能(有时甚至是朦胧的极意)。这种童年既包括遥远的恶作剧与或真或假的恶作剧念头,当然也包括善良而真诚的憧憬与抱负。但童年稍纵即逝,我们使童年留驻或留住童年的目的也就多半随着生活的变迁永远地付之阙如了”。[39]

二、博尔赫斯文学思想研究

博尔赫斯是20世纪当之无愧的文学大师,他的诗歌写得像散文,散文写得像小说,小说写得像……,像什么呢?像哲学论文,像数学推理,像神秘教派的咒语,像饮者醉醺醺时自相矛盾的述说……就是这样一些奇奇怪怪并显示出特色的文字,构成了博尔赫斯的文学大厦,是的,文学!博尔赫斯以他的创作实践启迪深化了全世界对文学的认知,那么,博尔赫斯的文学观是怎样的?关于文学他有哪些言论?这些言论反映出作者怎样的创作心态?这些创作心态是如何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这些问题都指向一点,那就是对博尔赫斯文学思想的研究。文学思想其实是很笼统的说法。可以这么说,所有关于博尔赫斯文学作品的研究都是对博尔赫斯文学思想的研究。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博尔赫斯的文学思想的研究”,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学观;二是叙述策略;三是作品主题。我们这里对国内关于“博尔赫斯文学思想的研究”将围绕上述三方面进行介绍。

陈博的《博尔赫斯的文学思想研究》是目前国内最为系统地研究博尔赫斯文学思想的论文,也是目前国内博尔赫斯研究的两篇博士学位论文之一。该文首先研究了博尔赫斯文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在对其文学之路的分期论述中,作者认为博尔赫斯的文学思想经历了由古典主义到表现主义、极端主义、现代主义、幻想主义再到现实主义的发展之路。文章同时还研究了博尔赫斯文学思想的哲学基础和宗教渊源。作者从希腊哲学,贝克莱、休谟经验论以及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来论述他的哲学基础。在宗教渊源上,作者认为博尔赫斯受到了诺斯替教、希伯来神秘哲学、伊斯兰的苏菲派、佛教以及道家等中国神秘文化的影响。随后,作者分别研究了博尔赫斯文学思想的出发点,博尔赫斯对“作家”的认识,对文学观念的革新,博尔赫斯关于“书与作品”概念的解释以及博尔赫斯在文体和叙事方面的贡献,最后研究了博尔赫斯文学思想的影响。从作者对博尔赫斯丰富的文学思想的展示中我们可以看出,“博尔赫斯对文学观念的更新”是博尔赫斯文学思想的核心。下面我们详细谈谈作者这一点的研究。

博尔赫斯曾经说过,“文学即游戏,尽管是一种严肃的游戏”。[40]很显然,博尔赫斯这里说的游戏并不是指娱乐意义上的游戏,而是“在同现实、神话、迷宫、意识形态和文学传统手段进行游戏”。对于博尔赫斯来说,文学即游戏首先表现为“文学是模仿的游戏”,这在博尔赫斯的创作中充分体现出来,他的作品有很多是对别人作品的改写,“模仿的游戏使博尔赫斯发现了流淌在作家和作家、作家和作品、作品和作品之间的承继关系,也让他找到了一条灵活多变的创作之路”。[41]博尔赫斯的文学游戏说还表现为“文学是幻想的游戏”,他认为幻想能够创造出事实,而且是比现实更为真实的事实。在游戏说的指引下,博尔赫斯创造出一个个“迷宫游戏”、“时间游戏”以及“自我游戏”,这构成了他作品的本体。关于博尔赫斯文学即游戏的观点,相关的研究论文还有张笑伟的《博尔赫斯的小说创作游戏观》。该文从博尔赫斯的小说入手来论述其创作如何体现了他“文学即游戏”的观点。作者论述的第二个博尔赫斯的文学观念是“文学是有引导的梦”,文中从思维方式和创作形式两个方面展开论述。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对博尔赫斯“文学观念”的研究只是根据他谈论文学的其中几句话来延伸论述,这些只言片语是否就能代表博尔赫斯的文学观念,值得商榷。

韦燕的《博尔赫斯的文学观》(上海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是又一篇研究博尔赫斯文学思想的硕士学位论文。该文主要从博尔赫斯对文学与现实、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以及文学作品中的叙事的看法三个层面来研究博尔赫斯的文学观。此外,陈为艳的《互文性与“博尔赫斯”的双向阐发》、张媛媛的《博尔赫斯小说文体中的时空形式研究》、王佩的《博尔赫斯诗歌隐喻研究》、任宗瑶的《方寸世界大迷宫——博尔赫斯短篇小说的空间意识探析》等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博尔赫斯的文学思想。

接下来我们来看几篇期刊论文,看看它们是如何论述博尔赫斯的文学思想的:

高尚的《博尔赫斯小说中的对称结构》是较早关注博尔赫斯小说整体结构的一篇文章。巴尔加斯·略萨曾说,正是因为博尔赫斯,拉丁美洲文学才获得了国际声誉,掌握了简洁优美的文体。可以说,博尔赫斯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影响,是拉美“文学爆炸”的预热。而他对小说文体的创新,更是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博尔赫斯在其小说创作的总格局中,调遣和操纵着形形色色的小说形式与手段,其中既有对古典的承袭与翻新,也充满现代的创造与冥想。”[42]而对“对称”结构的追求,就是博尔赫斯小说理念的形态之一。文中通过对《玫瑰色街角的汉子》等作品的分析,强调指出博尔赫斯的小说存在时空、行为、实物和数序等多向度对称结构。此外,“时空的双向对称”也是博尔赫斯小说结构的重要特点之一。从作者细致入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博尔赫斯的小说是一个个精心雕琢的城堡,看似随心所欲的布局中包含着匠心独运的意蕴,这或许就是博尔赫斯所谓“严肃游戏”的特质之一吧。

袁文平《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诗学体现——博尔赫斯小说后现代主义诗学特征初探》(《理论导刊》,2007年第10期)从“后现代主义文化”这一视角来分析博尔赫斯小说的创作特色。作者认为博尔赫斯创作于20世纪前期的作品表现出了20世纪后期盛行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所具备的诗学特征:虚幻性、杂糅性、文本间性及迷宫性。该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了博尔赫斯的小说,一是宇宙主义与玄学;二是真与假,写实与虚幻;三是缝合与杂糅、反体裁与颠覆叙述;四是文本间性;五是迷宫性。

关于博尔赫斯文学思想研究的文章还有很多,比如蒋书丽的《博尔赫斯小说的故事性元素分析》和姚新勇的《被遮蔽的博尔赫斯——沉默历史的讲述与凝听》等。总之,博尔赫斯的文学思想是个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www.daowen.com)

三、博尔赫斯与中国关系研究

“博尔赫斯与中国关系的研究”一直为国内的研究者关注,尤其是《博尔赫斯全集》首次出版以后,相关的论文越来越多。这一课题之所以备受关注,原因有二:首先是因为博尔赫斯的作品中很多地方谈到了中国,其次是因为博尔赫斯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两方面。

(一)博尔赫斯与中国文化关系的研究

博尔赫斯虽然没有到过中国,但是他了解了大量关于中国文学与文化的书籍,并在他的很多作品中体现出来,其中最为著名是短篇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虽然博尔赫斯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掺杂了很多想象的成分,他所理解的中国文化和实际的中国文化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然而,对他作品中的“中国”进行深入分析,还是能够得出许多有意义的启示。目前关于博尔赫斯与中国文化的研究有硕士学位论文三篇:赵世欣的《博尔赫斯与中国文化》(天津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蔡乾的《博尔赫斯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广西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和姜攀的《博尔赫斯的中国想象》(中南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主要的期刊论文有张汉行的《博尔赫斯与中国》(《外国文学评论》,1999年第4期)、王则蒿的《博尔赫斯的“中国”》(《五邑大学学报》,2001年2月)和周暾的《后殖民话语中的博尔赫斯与他的“中国叙事”》(《理论与创作》,2008年第4期)等。

张汉行的《博尔赫斯与中国》是较早关注博尔赫斯与中国文化关系的文章,文中详细梳理了博尔赫斯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路径,一是翟理斯著的《中国文学史》(1901年);二是《道德经》的英、德、法以及西班牙语译本;三是《易经》的英译本;四是翟理斯译的《庄周》;五是乔治·马戈里埃(George Margouliès)编法文版《中国散文选》;六是翟理斯译《聊斋志异选》;七是《红楼梦》英、德语译本。同时作者还列举了直接论及中国的博尔赫斯作品,其中包括:《女海盗》、《长城和书》、《漆手杖》、《皇宫的寓言》、《交叉小径的花园》,同时还谈了博尔赫斯关于中国佛教的讲座。这种梳理对厘清博尔赫斯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十分重要。它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实证材料。但是作者只作抛砖引玉式的列举,并未对这些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赵世欣的《博尔赫斯与中国文化》探讨了博尔赫斯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博尔赫斯阅读了许多中国的古典名著,包括《易经》、《庄子》、《道德经》、《红楼梦》、《水浒传》和《聊斋志异》等,并在《女海盗金寡妇》和《小径分岔的花园》等小说中涉及了“中国形象”,还发表了许多关于中国文学的评论。这一系列事实表明中国文化的基因已经渗入到博尔赫斯的精神之中。该文主要论述了《小径分岔的花园》和《皇宫的寓言》与中国的关系,探究小说中来自中国又并非中国的诸多因素及其背后隐含的文化“误解”。最后该文还重点讨论了博尔赫斯与老庄哲学的关系,分析他们之间的差异和共通之处,揭示其影响与接受的关系。

蔡乾的《博尔赫斯小说中的中国形象》从博尔赫斯的作品(主要是小说)出发分析其中的中国形象。文章从“神秘化、边缘化的中国时空”、“恶棍式的中国人物形象”和“凝滞的中国文化象征物”三个方面探讨了博尔赫斯小说中中国形象的特点。最后从形象学的角度对博尔赫斯笔下的中国形象进行追根溯源。

纵观目前博尔赫斯与中国文化关系的研究,文章虽然不少,但整体上来讲大同小异,多停留在博尔赫斯对中国文化的吸纳及其表现的梳理上,视角比较单一。但是这一课题研究刚起步,还存在很大的阐释空间。

(二)博尔赫斯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博尔赫斯是1980年代介绍到中国的众多拉美作家之一,他并不像马尔克斯那样在短时期内即引起轰动,但其影响却更加持久,更加潜移默化。

目前研究博尔赫斯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的文章已经很多,而且角度比较多,涉及的话题也比较广,这与“中国文化对马尔克斯的影响”研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相关的硕士学位论文有三篇,分别是赵瑾的《博尔赫斯对先锋派小说家格非的影响研究》(四川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秦利利的《论博尔赫斯对中国先锋小说的影响》(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和范箐箐的《博尔赫斯与新时期中国小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期刊论文方面,重要的有季进的《作家们的作家——博尔赫斯及其在中国的影响》(《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3期)、张学军的《博尔赫斯与中国当代先锋写作》(《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和汪震的《博尔赫斯与残雪的文学思想》(《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等。

赵瑾的《博尔赫斯对先锋派小说家格非的影响研究》从格非创作中的“博尔赫斯因素”出发,探讨了格非的写作形式从博尔赫斯那里得到的启发。具体表现为“迷宫叙事”、“元小说”以及“互文”等手法的运用。但是格非并没有停留在博尔赫斯的“幻想小说”之中,而是创造性地将“博尔赫斯的手法”运用到“回归现实”的写作中,从而显示其独特的魅力。

秦利利的《论博尔赫斯对中国先锋小说的影响》论述了博尔赫斯对先锋小说在小说观念、小说文体以及叙述方式三个方面对博尔赫斯的借鉴,结合具体作品对这些借鉴展开了细致的分析。范箐箐的《博尔赫斯与新时期中国小说》详细分析了各个时间段内博尔赫斯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影响,诸如先锋小说的迷宫艺术,晚生代小说的结构艺术以及21世纪小说的幻想艺术。同时也指出受博尔赫斯影响的小说本身存在的不足,比如原创性的缺失,没有哲学深度等。

关于博尔赫斯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为研究者谈论较多的有对作家残雪的影响。汪震的《博尔赫斯与残雪的文学思想》正是立足于此展开论述的。

残雪的《解读博尔赫斯》可以说是博尔赫斯对中国当代文学影响的一个典型案例。博尔赫斯的小说创作常常从书本取材,因此博尔赫斯的很多小说其实是对已有故事的“重写”,残雪的《解读博尔赫斯》以叙述作品情节为主,除了对主题作必要的点拨之外,很少有长篇大论的评析,可以说,作为一个作家的残雪,她是在用博尔赫斯的方式评论博尔赫斯,这是一部灵光闪闪的向博尔赫斯致敬之作。她对博尔赫斯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已经绕过了博尔赫斯,产生了新的意义。作家残雪深知,每一种叙述都是一次改写,是一次全新的阐释,正是基于这一点,残雪对博尔赫斯的一系列短篇进行了独特的诠释。或者,这是她从博尔赫斯那里得到的最高启示。

《俘虏》讲述的是时间的连续性。凡内心体验过的,都永远不会忘记时间的这种顽强的记忆力可以超越一切,使过去、现在和未来交叉。完全可以设想,即使这个俘虏已经死了,他的孩子回到故乡,仍然认出了父亲与之发生过情感交流的那些东西。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的灵魂是不死的,每一个人身上都满载着我们祖先的古老记忆。[43]

上述是残雪对博尔赫斯的短篇《俘虏》的解读,短短数言,有主题的点拨,有格言式的发挥,也有浪漫的想象及其伴随的意义升华,这是残雪“解读博尔赫斯”采用的普遍策略。阅读这部别具一格的作品,除了对博尔赫斯小说故事的复述部分之外,很难看出那是在解读小说,残雪更多的是通过博尔赫斯来阐发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艺术观。严格来讲,残雪的博尔赫斯研究更像是以博尔赫斯的作品为出发点的再创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