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东欧文学研究的深入探索:欧美诸国文学研究学术历程

东欧文学研究的深入探索:欧美诸国文学研究学术历程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东欧文学的研究,也正是从那时起,开始呈现出崭新的局面。在新时期10多年间,东欧文学研究也取得了客观的成果。这是项开创性的艰巨而庞大的学术工程,它将是一项填补东欧文学研究领域空白的工作。这是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东欧文学研究室成立之后,在学术研究上的一次集体亮相。而此时,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东欧文学研究者已渐次进入老年,翻译和研究队伍显

东欧文学研究的深入探索:欧美诸国文学研究学术历程

新时期之后,中外文学的交流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外国文学作家作品和思潮流派在大量被译介进入中国的同时,在社会文化生活中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对当时中国文学创作也发挥了重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特别是在新时期之初,正是丰富多彩的外国文学,引领着一批中国作家逐步走上了创作之路。同时,东欧文学的研究,也正是从那时起,开始呈现出崭新的局面。

这种研究局面的展开,除开放的文化交流政策推动外,专业人才队伍的壮大、研究机构与期刊出版的兴盛也是重要的推动。如上节所述,北京外国语大学东欧语系(现更名为东欧语言文化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东欧文学研究室,是东欧文学研究的重镇,随着新时期的教学与科研日渐走上正轨,“文革”前的老一辈学者重新焕发热情与“文革”后培养的新一代学人的渐次崭露头角,专业的翻译与研究队伍也不断壮大。同时,以《世界文学》、《外国文艺》、《译林》等杂志为代表的外国文学期刊对东欧文学的译介也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还有相关研究机构出版的研究集刊,更是专业研究的发表平台。如北京外国语学院东欧语系(北京外国语大学东欧语言文化学院前身)在1982年创办了《东欧》杂志(季刊),1987年起刊物由内部出版改为公开发行,直至1999年改刊为《国际论坛》之前的17年间,一直是国内唯一一家专门刊载东欧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期刊。吉林师范大学外文系苏联与东欧文学研究室也曾在新时期初出版《苏联文学与东欧文学》年刊(1979年、1980年两期)。另外,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于1981年创办的《苏联东欧问题》,1993年改名为《中欧东亚研究》后公开发行,现更名为《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双月刊,它虽是一份以政治国际关系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研究刊物,但也部分涉及了东欧文学与文化的译介。

在新时期10多年间,东欧文学研究也取得了客观的成果。

首先应该提及的是研究资料的编撰。东北师范大学苏联东欧文学研究室李万春、胡真真编辑的《东欧文学资料索引》,油印本,16开,220页,1981年印行。编者李万春也是俄苏文学翻译和研究者,该索引收录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翻译出版的东欧文学作品以及研究书目,包括新中国成立到1981年6月大陆主要报刊发表的东欧文学作品译文和评论文章,新中国成立前的《新青年》、《译文》、《东方杂志》和一些译文集中有关东欧文学的条目。条目“分东欧文学综合参考”、“东欧各国分国资料”、“东欧各国电影戏剧参考”三个部分。尤其对1950年代至1960年代我国东欧文学翻译评价的资料目录做了详尽的收录,不仅是当时最完整的东欧文学译介研究资料索引,之后也没有人做过类似的工作。该索引虽然没有公开出版,但在专业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许多研究者都从中受益。

其次,除报刊发表的许多译介与研究论文外,一系列东欧文学史、作家评传的译著、专著得以问世。译著有勃兰兑斯的《十九世纪波兰浪漫主义文学》(成时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巴拉伊卡·吉希·帕莱尼切克的《捷克斯洛伐克文学简史》(星灿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论著中首先是孙席珍的东欧文学史遗著,经蔡一平编辑整理后,改名为《东欧文学史简编》,1985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另外还有王荣久的《东欧文学名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郑恩波的《南斯拉夫当代文学》(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还有兴万生著的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评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20],冯植生、张春风著的匈牙利作家莫里兹的评传《莫里兹:1879—1942》(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此外,叶君健(《南斯拉夫散记》,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陈模(《南斯拉夫游记》,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等作家的东欧游记,虽非直接介绍东欧文学,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介绍了东欧国家的当代生活,有助于读者了解东欧文学的背景。

最具标志性的东欧文学研究成果,是两卷本《东欧文学史》。自1980年代初开始,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东欧文学研究室,开始酝酿和筹备《东欧文学史》的撰写工作。这是项开创性的艰巨而庞大的学术工程,它将是一项填补东欧文学研究领域空白的工作。经过有关专家和学者们的艰苦努力,终于1980年代中期完稿。至1990年,这部50多万字的著作作为“东欧文学丛书”的一种,由重庆出版社印行。全书分上下两卷,1022页。按年代顺序分为四编,不仅囊括了东欧所有国家的文学发展史,而且根据具体情形,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既有宏观概括,也有微观描绘,既涉及基本历史和文艺思潮,也兼顾作家论述和文本细读,还关注到其他艺术种类与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参与撰写者都是通晓东欧有关国家语言的学者,所依据的全部是第一手材料。这是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东欧文学研究室成立之后,在学术研究上的一次集体亮相。撰写的分工是:林洪亮和张振辉负责波兰文学部分;蒋承俊和徐耀宗(唯一外单位的作者)负责捷克斯洛伐克文学部分;兴万生、冯植生和李孝风负责匈牙利文学部分;王敏生负责罗马尼亚文学部分;陈九瑛和樊石负责保加利亚文学部分;高韧负责南斯拉夫文学部分;郑恩波和高韧负责阿尔巴尼亚文学部分。这是自孙席珍的筚路蓝缕之作后,由通晓对象国语言的专业学者所撰写的第一部“东欧文学史”,到目前为止,这依然是最全面、最权威的东欧文学史方面的著作。

1989年底,东欧国家先后发生剧变,原执政党相继退出政府。这一剧变深刻影响并改变了东欧国家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模式。这种影响和改变自然也会波及东欧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文学。同样,在东欧剧变后,我国东欧文学研究者再一次面临困境:中外学术交流机会锐减,资料交换机制中断。一时间在国内也难以看到对象国的报刊和图书,看不到必要的资料,更没有出访机会,这对于文学研究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北京外国语大学东语系主办的《东欧》杂志,也在1999年改名为《国际论坛》,成为一家国际问题研究期刊,基本放弃了原来对东欧文化与文学专业性办刊方针。这一改刊似乎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这种局面持续了好几年,到后来才逐渐得到改观。而此时,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东欧文学研究者已渐次进入老年,翻译和研究队伍显露出青黄不接状态,曾经相当活跃的中国社科院东欧文学研究室,也随着最后一位研究者的退休而不复存在。不过,这对东欧文学的研究而言,毕竟是一种外在的条件。从另一方面看,北京外国语大学培养的新一代专业人才不断加入译介和研究,中年学者的研究也正是收获的季节,他们的重要或者代表性成果也相继问世。东欧剧变虽然使国内的相关研究一时受到影响,但总体上没有影响,而且,到世纪之交,随着东欧政局的逐渐稳定,中国与东欧关系的正常化,双方的文化交流也得到了恢复。相关研究期刊、集刊和著作的出版也体现了丰硕的成果。到2005年,《欧洲语言文化研究》创刊,这份学术集刊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东欧语系主办,至今已经出版了8辑。这份集刊,接续了原《东欧》杂志的学术传统,也是对后者的发展。2009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原东欧语系的基础上,成立组建了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成为国内目前培养东欧语言人才,进行东欧文化与文学研究的最重要的机构。(www.daowen.com)

在东欧剧变之后至今的时期里,东欧文学研究成果丰硕。

首先,在东欧文学史综合研究方面,具有标志性的成果是吴元迈主编的《20世纪外国文学史》(五卷本)的东欧文学部分。吴元迈主编的《20世纪外国文学史》全书近290万字,由凤凰出版社、译林出版社2004年出版。这是由吴元迈主持的“20世纪外国文学史”课题最终成果。它在1996年被立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1997年被立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九五”规划重大资助项目,1998年又被确立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精品战略”第一批重点管理课题,于2002年7月结项。它是一部集体撰写的大型文学史著述,参与编撰的学者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以及北京、南京、上海和香港等地的其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其中的东欧文学部分,由冯植生、林洪亮、蒋承俊、陈九瑛、高韧、高兴等东欧文学学者承担,他们将东欧文学史叙述的下限延伸到1990年代。至此,东欧文学从古至今的基本面貌,在我国学者的笔下得到了初步呈现。

其实,在这部集体参与的史著之前,已经有众多国别文学史、专题文学史研究著述的出版。其中对东欧文学史做综合叙述的有:张振辉等著的《东欧文学简史》(上、下册,海南出版社,1993年)、林洪亮著《东欧当代文学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杨敏著《东欧戏剧史》(文化戏剧出版社,1996年)。国别文学史包括:冯植生著《匈牙利文学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林洪亮著《波兰戏剧简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张振辉著《二十世纪波兰文学史》(青岛出版社,1998年)、易丽君著《波兰战后文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冯志臣著《罗马尼亚文学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利用自身优势,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于1999年前后推出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史丛书”。作者大多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师,活跃在外语教学和文学研究第一线。丛书包括《保加利亚文学》(杨燕杰著,2000年)、《波兰文学》(易丽君著,1999年)、《捷克文学》(李梅、杨春著,1999年)和《罗马尼亚文学》(冯志臣著,1999年)。这套丛书以大学生为读者对象,注重通俗性、概括性、生动性、便捷性,每本都在10万字左右,属于文学简史,是很好的外国文学史入门书,对普及东欧文学史知识,提供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线索,都有一定的作用。易丽君、冯志臣等长期在东欧语系工作,有着深厚的外文和中文功底,教学之余,从事翻译和研究,成就斐然。

之后,还有蒋承俊著《捷克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冯植生主编的《20世纪中欧、东欧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等相继问世,所有这些著作,都表明东欧文学史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拓展。

高兴所著的《东欧文学大花园》(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虽非系统的东欧文学史论著,但也别具特色。作者出于东欧文学翻译家、研究者立场,尤其是期刊编辑的视角,对东欧诸国的文学重新进行了梳理和认识,从中国接受者的立场,将观照重点放在今天看来特别有价值有意义的作家作品上。出于种种缘由,在很长一段岁月里,东欧文学被染上了太多的艺术之外的色彩。一些作家和作品被夸大了,另一些作家和作品又被低估了,还有一些作家和作品根本就被埋没了。随着时代变迁,接受者眼光也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因而,重新阅读、重新评价、重新梳理,成为一件必须的事。例如其中对捷克作家哈谢克的论述。作者认为,哈谢克在写作的《好兵帅克历险记》的时候,并不刻意要表达什么思想意义或达到什么艺术效果。他也没有考虑什么文学的严肃性。很大程度上,他恰恰要打破文学的严肃性和神圣感。他就想让大家哈哈一笑。至于笑过之后的感悟,那已是读者自己的事情了。这种轻松的姿态反而让他彻底放开了。这时,小说于他就成了一个无边的天地、想象和游戏的天地、宣泄的天地。作家借用帅克这一人物,对皇帝、奥匈帝国、密探、将军、走狗等都给予讽刺和批判。读者,尤其是捷克读者,读得也很过瘾,很解气,很痛快。幽默和讽刺于是成为有力的武器。而这一武器特别适用于捷克这么一个弱小的民族。哈谢克最大的贡献也正在于此:为捷克民族和捷克文学找到了一种声音,确立了一种传统。正如《理想藏书》的编著者皮沃和蓬塞纳所说:“士兵帅克不仅是捷克人精神和抗敌意志的永恒象征,而且还是对荒诞不经的权势的痛彻揭露。这位反英雄是幽默的化身,而这幽默是对我们千变万化时代的唯一可行的应答。”而哈谢克作品的现实批评意义以及在捷克和东欧文学史上的意义,这是读者和研究者所理解与概括出来的。本书不仅内容丰富,立意新颖,可读性也颇强,不仅对专业读者有参考价值,也使读者看到较小的国家同样有精彩纷呈的文学景观。

最后,在东欧经典作家研究、文学史专题研究方面也有重要的成就。一批东欧经典作家的评传出版或修订出版。他们有:林洪亮著的《密茨凯维奇》(重庆出版社,1990年)和《显科维奇:卓尔不群的历史小说大师》(长春出版社,1999年),张振辉著《莱蒙特:农民生活的杰出画师》(长春出版社,1995年)、《显科维奇评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和《密茨凯维奇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外文出版社,2006年),冯植生著《裴多菲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辽宁人民出版社,2007年),还有范炜炜译《欧洲精神:围绕切斯拉夫·米沃什,雅恩·帕托什卡和伊斯特万·毕波展开》(莱涅尔—拉瓦斯汀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天海蓝著《安德里奇传》(时代文艺出版社,2012年),等等。文学史专题研究的著作有:蒋承甫著《哈谢克和好兵帅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陈九瑛著《重轭下的悲歌:保加利亚爱国诗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赵刚著《波兰文学中的自然与自然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宋炳辉著《弱势民族文学在中国》(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茅银辉著《艾丽查·奥热什科娃的女性观与创作中的女性问题》(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丁超著《中罗文学关系史探》(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刘勇著《百年中罗关系史》(时事出版社,2009年)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