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思(1906—1996),原名起,浙江温州人,是中国戏曲史家。1925年,王季思考入东南大学中文系,受业于吴梅。同时参加吴梅组织的“潜社”,从事诗词和散曲的创作。吴梅曾对他写的两个杂剧进行评改和题署:“永嘉王起初稿,长洲吴梅点定。”[53]毕业后历任浙江大学、浙江文理学院、中山大学教授。著有《王季思诗词录》、《西厢记校注》、《玉轮轩曲论》、《玉轮轩古典文学论集》等,主编有《中国戏曲选》、《元明清散曲选》等。
王季思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是:
1.文学史与戏曲史方面。1962年,和游国恩等一起主编《中国文学史》。著有《西厢五剧注》(被权威人士认为是超过金圣叹批点本)、《从莺莺到西厢记》、《西厢记校注》、《玉轮轩曲论》、《王季思诗词录》、《玉轮轩戏曲新论》、《玉轮轩前集》、《玉轮轩后集》等。其中尤令人震撼的是王季思在81岁高龄时整理出版《全元戏曲》,被人民出版社称为“镇社之宝”,继之出版《王季思自选集》,被评为全国社科研究成果一等奖。
关于《西厢记》研究,王季思是在吴梅的指导下,几十年来不断地对这部古典名剧做系统研究。1944年,浙江龙吟书屋出版了王季思的《西厢五剧注》。这部书一出版就受到广泛关注,直到现在仍在不断再版,是最通行、最权威的本子。日本学者作了《王季思校注<西厢记>索引》,把它作为工具书备查。《西厢五剧注》是王季思从事学术研究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奠定了他一生的学术地位。他的学生康保成的评价是“以注经的态度和方法注戏曲”。首先,比勘版本全面而详善。以凌濛初《西厢五剧》为底本,参校王伯良、毛西河、汲古阁、雍熙乐府等版本,“反复比较、择善而从、纠错勘误、详加注解”。[54]另外,《西厢五剧注》对剧本中提及的舞台术语和元时的方言俗语,借宋元文献,作了详注,方便了读者。对一直存有的关于《西厢记》的争议性问题提出了有力的论断。如《西厢记》作者问题,如《西厢记》五本二十一折是否是一个整体。先后发表《关于<西厢记>作者的问题》、《关于<西厢记>作者问题的进一步探讨》两篇论文,挖掘出“从王著出世到明代中叶的两百年间有关戏曲史的重要文献”,以此证明王实甫对《西厢记》的著作权,并分析了在当时出现“同一个作家笔下”有“不同风格、不同成就”的情况是十分自然的,故而《西厢记》五本二十一折为一个整体。在他三十多年坚持不懈的研究下,《西厢记》在戏曲史以及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的重要价值被彰显出来。
2.初步建立了我国自己的民族悲喜剧理论体系。“文革”后王季思受教育部委托,举办全国高校中青年教师古代戏曲研讨班,主编《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朝着探讨民族戏剧的审美特色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他绝不照搬套用西方的悲喜剧理论,总结出了我国古典悲喜剧的特色。在《悲喜相乘——中国古典悲、喜剧的艺术特征和审美意蕴》一文中,从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两个方面,挖掘了中西悲、喜剧不同特征的产生根源,并且进一步指出:喜剧中有悲剧意蕴,悲剧中有喜剧情趣,不仅丰富了戏曲的表现手法而且也符合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要求,悲喜相乘、阴阳碰撞,可以产生更强烈的艺术效果。
3.主编《全元戏曲》。《全元戏曲》是王季思在世的最后十年组织编校的。全书十二卷六百万字,收录完整的杂剧二百一十种,南戏十九种,残折、散出和佚曲若干。
王季思还具有自我批评精神,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晚年时曾对当年受时代和历史潮流所左右下而产生的一些成果作了深刻的反省和“自我批判”。王冠亚指出:对自己半个多世纪的研究成果、权威性的论述来一个“自我批判”,“在古典文学领域”中王季思是“第一位”(1992年11月23日给王季思的信)。宁宗一在收到王季思关于元杂剧《谢天香》的信,看到王季思的自我批判时,说:“我从老人家身上真切了解到一位前辈学者的心胸、眼光、为人、学识,觉得他的心总是和我们这些后学的心息息相通的。”[55]
4.培养戏曲学者。王季思本着爱学术、爱人生、爱学生的基本准则,以他的认真、严谨、谦虚、豁达的为人为学态度,播下了古代文学尤其是古代戏曲研究的种子,培养出一个学术梯队,至今成为全国大学中硕果仅存的古代戏曲研究队伍。在纪念王季思从教七十周年时,在中山大学工作的王季思的及门弟子送给老师的匾额上写着这样八个字:“经师可得,人师难求。”王季思为阐扬中国戏曲,非常注重对新一代戏曲学者的培育。诸如赵瑞蕻、徐朔方、胡雪风、张桂生、徐顺平、陈纪业等常从他那里吸取教益。自50年代开始,王季思便和中青年学者合著《桃花扇校注》、《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元散曲选》、《中国戏曲选》等,培养了一大批学者,继续元明戏曲的研究。兰州大学的宁希元校勘元刊杂剧,吴国钦的《关汉卿全集》校注,以及《全元戏曲》都从他的卡片中受惠。
他从50年代起就和学生辈合作。如50年代的《桃花扇》校注、明代传奇的整理、车王府曲本的整理,80年代《中国戏曲选》、《元杂剧选注》、《元明清散曲选》、《全元戏曲》、《十大悲喜剧集》的整理。另有一系列论文,如与萧德明合写的《从<昭君怨>到<汉宫秋>》,与萧善因、焦文彬等合写的《十大悲剧集前言》,与黄秉泽合写的《十大喜剧集前言》,与康保成合写的《<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补正》等文章。可以说,在古典文学研究界,王季思是同后辈合作时间最长、项目最多、收效最大的一位学者。在这些合作中,学生得到无穷受益,学会了做学问、搞研究。中山大学研究古代戏曲的学术梯队,就是在这种合作中培养起来的。王季思说:“我为青年一代付出了心力,也从青年一代的美好心灵中吸取精神营养,感受到青春的气息。看到青年一代成长,我感到由衷的愉快。”[56]
如今,当年王季思生活和工作过的中山大学已崛起一批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典戏曲方面的学术精英,如黄天骥等,中山大学已成为中国古典戏曲的研究重镇,全国各地的高校及研究单位也有许多王门弟子在秉承王季思的学术思想不断耕耘。
(黑龙江大学 胡元翎)
【注释】
[1]王兆鹏:《用学案体研究学术史的思考》,2004年12月在黑龙江大学与《文学评论》联合举办的“二十世纪古代文学学科通志”研讨会上的发言,后主要观点在《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会议综述中有专门介绍。
[2]②王卫民:《吴梅和他的世界》,第167页,第294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3]钱基博著,傅道彬点校:《现代中国文学史》,第284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4]王卫民:《吴梅年谱》,见《吴梅评传》,第317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5]王卫民编校:《吴梅全集·南北词简谱卷》(下),第781~782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6]汪经昌:《吴梅》,原载《中国文学史论集》四,1958年4月初版,转引自王卫民编《吴梅和他的世界》,第196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7]王卫民:《继往开来 独树一帜》,《吴梅和他的世界》,第303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8]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第282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9]饮虹(卢冀野):《奢摩他室逸话》,重庆:《时事新报》,1939年4月16日。
[10]徐益藩:《师门杂忆——纪念吴瞿安先生》,上海:《大美报》晨刊,1939年5月15日。
[11]陈敬之:《曲学巨擘吴梅》,原载《首倡民族主义文艺的南社》,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年。转引自王卫民《吴梅和他的世界》,第225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12]饮虹(卢冀野):《奢摩他室逸话》,重庆:《时事新报》,1939年4月16日。
[13]饮虹(卢冀野):《奢摩他室逸话》,重庆:《时事新报》,1939年4月16日。
[14]饮虹(卢冀野):《奢摩他室逸话》,重庆:《时事新报》,1939年4月16日。
[15]王卫民编校:《吴梅全集·日记卷》,第667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16]卢前:《南北小令谱》,开封:河南大学,1931年油印本。
[17]卢前:《词曲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
[18]卢前:《广中原音韵小令定格》,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
[19]卢前:《曲韵举隅》,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
[20]卢前:《元曲别裁集》,上海:开明书店,1927年。
[21]卢前、任中敏编:《曲雅》,成都:存古书局,1930年。
[22]卢前:《续曲雅》,上海:开明书店,1933年。
[23]卢前、任讷:《北曲拾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www.daowen.com)
[24]卢前:《乐府群珠》,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25]卢前:《元明散曲选》,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
[26]卢前:《朝野新声太平乐府》,长沙: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年。
[27]见朱禧《卢冀野评传》与蔡永明、解玉峰《二十世纪前期的曲学名家卢前》,南京:《艺术百家》,2003年第3期。
[28]钱南扬:《自传》,《钱南扬先生纪念集》,南戏学会,南京大学中文系,内部刊物,1989年。
[29]程千帆:《闲堂自述》,北京:《文献》,1991年第2期。
[30]周勋初:《纪念程千帆先生》,南京:《江苏文史研究》,2000年第3期。
[31]俞平伯:《湖楼小撷》,武昌: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
[32]刘广林:《北大与戏曲之缘》,北京:《北京大学校报》,2002年5月20日。
[33]顾随:《顾随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34]顾随:《顾羡季先生诗词讲记》,台北:桂冠出版公司,1992年。
[35]顾随:《顾随:诗文丛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1997年又出了增订版。
[36]顾随:《顾随说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37]顾之京:《学者顾随——先父的学术研究与治学道路漫议》,泰安:《泰山学院学报》,2005年2期。
[38]邓乔彬:《叶嘉莹词学研究的“兴发感动”说》,湘潭:《中国韵文学刊》,2005年1期。
[39]夏悲:《使中国古典文学走向世界和永生的人》,北京:《国际人才交流》,2000年2期。
[40]见吴梅《瞿安日记》,或毕华珠《怀念吴瞿安姨丈》,引自《吴梅和他的世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41]王小盾、李昌集:《任中敏和他所建立的散曲学、唐代文艺学》,北京:《文学遗产》,1996年第6期。
[42]王小盾、王福利:《从任半塘先生看中国戏剧研究的意义和趋向》,扬州:《扬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7期。
[43]以上参考《纪念任中敏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扬州:《扬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44]单汝鹏:《人文界:曲学大师吴梅与唐圭璋的师生情》,北京:《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2月4日。
[45]黄霖、王水照在“唐圭璋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会”上发言,北京:《文学遗产》,2002年2期。
[46]王兆鹏:《论唐圭璋师的词学研究》,《唐宋词史论·附录》,第35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47]唐圭璋:《词学论丛》,第12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48]王兆鹏:《论唐圭璋师的词学研究》,《唐宋词史论·附录》,第351页,第353~35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49]王兆鹏:《论唐圭璋师的词学研究》,《唐宋词史论·附录》,第351页,第353~35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50]唐圭璋:《词学论丛·附录》,第80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51]王兆鹏:《论唐圭璋师的词学研究》,《唐宋词史论·附录》,第36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52]王季思:《悼唐圭璋先生》,北京:《人民日报》,1991年3月9日。
[53]康保成:《王季思先生的为人与为学(代序)》,《王季思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
[54]康保成:《王季思先生的为人与为学(代序)》,《王季思文集》,第4页,第5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
[55]宁宗一:北京:《戏曲艺术》,1988年第2期。
[56]王季思:《王季思自传》,《王季思学术论著自选集》,第706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