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俞平伯: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学科通志第2卷的重要人物

俞平伯: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学科通志第2卷的重要人物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俞平伯于1929年受聘于北大任教,同时也在清华讲授《清真词》、戏曲与小说。1935年春,俞平伯等人正式组织成立谷音社,聘请吴梅为导师,俞任社长。[32]师承俞平伯的有艾治平与吴小如。吴小如于1945年成为俞平伯的入门弟子,他对俞平伯的承袭主要在戏曲实践的指导。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四小名旦、南麒北马关外唐、三鼎甲、南欧北梅,旦行、生行、净行、丑行,吴小如都广泛涉猎。

著名红学家。于1915年考入北大文科国文门,曾受教于吴梅,不仅向吴梅学习词曲文学理论与创作,还学唱昆曲

俞平伯于1929年受聘于北大任教,同时也在清华讲授《清真词》、戏曲与小说。1935年春,俞平伯等人正式组织成立谷音社,聘请吴梅为导师,俞任社长。翌年,谷音社演唱吴梅新谱《桃花扇》的《哭主》。谷音社的社员时常在北大、清华或燕大清唱或演出。1946年10月,北大于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回北平,俞任文学院教授。1952年2月转入北大文学研究所,1956年任北京昆曲研习社主任。俞于昆曲研究造诣深厚,在谱曲、字音诸多方面有独到见解,发表了不少论文,如《论作曲》[31]等。他对昆曲的生存有相当清醒的认识,在1957年就曾说过:“昆曲若不经过改革便不会有前途,非但谈不到发展并且谈不到保存。”[32](www.daowen.com)

师承俞平伯的有艾治平与吴小如。吴小如于1945年成为俞平伯的入门弟子,他对俞平伯的承袭主要在戏曲实践的指导。吴小如关于戏曲的述评极为广博、细致,从20世纪30年代就写戏评,至今约有60年,洋洋洒洒70余万字。其评述多涉及京剧,其次为昆曲,地方戏不多,但也谈到过地方戏的优秀演员,如“三陈”——川剧的陈书舫、汉剧的陈伯华、豫剧的陈素真,对她们评价甚高。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文革”后的著名京剧演员以及80年代末的个别优秀青年演员,吴的评述几乎都有涉及。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四小名旦、南麒北马关外唐、三鼎甲、南欧北梅,旦行、生行、净行、丑行,吴小如都广泛涉猎。吴的广博还表现在其评述的剧目极多,对京剧艺术、演员等的述评多有独到见解,对诸多名家的演唱不足处亦多直言。吴小如著作颇丰。1955年即出版了《中国小说讲话及其它》,后来又出版《古典小说漫稿》以及与人合撰的《小说论稿合集》。对话本小说、武侠小说、讽刺小说、公案小说也写过一些专题论文。关于戏曲写过《台下人语》、《京剧老生流派综说》和《吴小如戏曲文录》(曾获北京大学优秀文化著作奖)。他对古典诗词的研究也成绩卓著,先后出版了《诗词札丛》、《古典诗歌习作与欣赏》、《古典诗文述略》等专著。艾治平主要研究词,著有:《古典诗词艺术探幽》、《清词论说》、《花间词艺术》、《婉约词派的流变》等,成绩卓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