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20世纪中国文学学科通志第2卷:南卢北任的研究成果

20世纪中国文学学科通志第2卷:南卢北任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说卢前先生的同门任半塘、唐圭璋、钱南扬、王季思先生等皆以研究著述为主,卢前先生则同时为后人留下了极其丰富的诗文、词曲创作,在这一点上可以说与其师相似。卢前与任中敏并称20世纪中国散曲研究的开拓者。

20世纪中国文学学科通志第2卷:南卢北任的研究成果

吴梅大弟子任讷即得之于北大,卢前则得之于东南大学。陈敬之在《曲学巨擘吴梅》一文中说:“自吴梅的及门弟子而言,由于他生平任教南北各大学,多历年所,其春风桃李,遍布天下,固无待言;然其中于其卓绝一代的词曲之学,能够以心印心,其衣钵真传的则有两人:一为卢前,一为任讷,此即世人所称的‘南卢北任’。由于他们两人同系以发扬吴氏之业为其一生职志,而又由于他们继吴氏之后,分别在南北各大学讲授词曲之学,亦各得其传人,故不仅于吴梅的年谱之编撰及其专集的辑印,皆得完成于两人的分工合作;且使吴氏之学,至此而益加发扬光大,放射异彩,为有志于斯未完者,在其学的体认和实践上,自此更获有明确的诱导与迅捷的进展。”[11]

吴梅曾有诗曰:“寰中久已无新室,日下何劳补旧闻。不第卢生成绝艺,登坛鲍老忽空群。”诗中足见其看到学生有所成绩时的莫大欣喜。吴梅曾作《俞宗海传》,得知其学生饮虹也就是卢前曾撰《杨夫人别传》,则笑曰:“人谓君得余之曲传,实则君之文诚似我耳。”[12]任中敏辑曲集,唐圭璋辑《全宋词》。先生曰:“治学诚当如是。”[13]卢冀野辑《全元杂剧》,先生尝序曰:“冀野汇录各本得一百三十余种,此后海内或继续发现,而在今日,因以此书为最富且备也。忆余与冀野,共研此艺,历有岁年,余成《霜崖三剧》、《南北词谱》、《奢摩他室曲丛》。冀野亦有《饮虹辑曲刊》、《饮虹五种》之作,今复成此书。劳劳终岁,詹詹小言,我两人当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矣。”[14]

卢前(1905—1951),原名正绅,字冀野,自号饮虹、小疏。戏曲史家,江苏南京人。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曾先后受聘在金陵、河南、成都、暨南、光华、四川、中央等大学讲授文学戏剧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南京市文献委员会主任、南京通志馆馆长。卢前一生著作丰富,并搜集、整理、刊印了大量古籍。撰写、编译的剧作:《饮虹五种》、《楚风烈》传奇十六出。戏曲史论著作:《明清戏曲史》、《中国戏剧概论》、《读曲小识》、《论曲绝句》、《饮虹曲话》、《冶城话旧》。词学著作:《红冰词集》、《南唐二主词》、《温飞卿及其词》、《词学研究法》、《词曲研究》等。46岁逝世,但其短暂的学术生涯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称道的著述。如果说卢前先生的同门任半塘、唐圭璋、钱南扬、王季思先生等皆以研究著述为主,卢前先生则同时为后人留下了极其丰富的诗文、词曲创作,在这一点上可以说与其师相似。他的词曲创作主要有《琵琶赚》、《茱萸会》、《无为州》、《仇宛娘》、《燕子僧》杂剧五种(以上五种合称《饮虹五种》),《楚风烈》传奇一种以及散曲集《饮虹乐府》九卷。吴梅先生曾经说:“余及门中,唐生圭璋之词,卢生冀野之曲,王生驾吾之文,皆可传世行后,得此亦足自豪矣。”[15]其具体的研究也多属于“戏曲本身之研究”,偏重于音律、辞藻等,也与其师吴瞿安相近。

关于戏曲史研究。卢前是继王国维之后较早进行戏曲史研究的专家。1927年曾编《中国戏剧史大纲》,后又编写《明清戏曲史》,1934年又出版《中国戏剧概论》,与吴梅的《中国戏曲概论》相比,所涉的话题更为丰富,对清代戏剧的乱弹与近代话剧都有讨论,所以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戏剧史。还有《读曲小识》及《论曲绝句》四十首。他的戏曲史的研究,一是对近代“花部”的注意;另一点是除关注文人传奇剧本,对舞台演出本,特别是艺人手抄本也极为重视。(www.daowen.com)

在戏曲文献整理和校勘方面。卢前整理、刊印过规模很大的元杂剧集《元人杂剧全集》。此书汇集了臧晋叔雕虫馆《元曲选》百种、陈与郊《古名家杂剧》、罗振玉旧藏《古今杂剧三十种》、丁氏八千楼所藏《元明杂剧》、涵芬楼所藏关汉卿《绯衣梦》杂剧等多书,共得当时发现的元杂剧一百三十多种。除《元人杂剧全集》,卢前还自行刊刻过《饮虹簃杂剧丛刊》,此书包括元人杂剧《围棋闯》、清严廷中的《秋声谱》及汤贻汾的《逍遥巾》等三种杂剧,这三种杂剧一般研究者也都不容易看到。此外,经他校订出版的戏曲文献又有清蒋士铨《红雪楼逸稿》(包括《采樵图》、《采石砚》、《卢山会》三种,中华书局,1936年版),李开先《词谑》、《明杂剧选》等。

卢前与任中敏并称20世纪中国散曲研究的开拓者。他们二人也多有合作,如《散曲集刊》、《曲选》、《元曲三百首》、《曲话丛编》(世界书局)等。卢前也有专门的散曲研究著作,曾出版过《中国散曲概论》(有大东书局、世界书局两版本),在当时是国内出版的第一部散曲研究著作、第一部散曲简史,有草创之功。1926年,他以《散曲之研究》长文在《东方杂志》上连续发表,宣告了古典式散曲学的结束,后又略事补订,改为《中国散曲概论》。该书共二卷十节,1931年由中华书局铅印出版,后收入《散曲丛刊》。第一卷除“序言”外,还有“书录”、“名称”、“体段”、“用韵”和“作家”等五节,这部分重在考据,资料翔实。卷二有“作法”、“内容”、“派别”、“余论”四节,重在议论,阐发详尽明晰。此外还有《南北小令谱》[16]、《词曲研究》[17]、《广中原音韵小令定格》[18]、《曲韵举隅》[19]等著作。同时卢前对散曲作品进行搜集整理工作。从20年代起即着手元明清三代散曲的搜集整理工作,先后整理、编选的散曲集有《元曲别裁集》[20]、《曲雅》[21]、《续曲雅》[22]、《北曲拾遗》[23]、《乐府群珠》[24]、《元明散曲选》[25]、《朝野新声太平乐府》[26]等多种。还自费刊刻《金陵卢氏饮虹簃丛书》、《饮虹簃校刻清人散曲二十种》等大型散曲总集,前者包括元明两代五十多位散曲名家的近六十种散曲集和一部韵书。这些散曲选集的整理和印行,使得过去藏书家们视为珍本秘籍的散曲作品成为一般读者和研究者的易得之物。[2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