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繁荣——郭绍虞的贡献

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繁荣——郭绍虞的贡献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继20年代陈钟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之后,三四十年代,文学批评史的撰写也进入繁荣期。郭绍虞之所以集中研究中国文学批评史,与其对当时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认识有关。郭著《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下卷并不是同时出版的。此次出版共分四册,分别是《周秦两汉文学批评史》、《魏晋六朝文学批评史》、《隋唐文学批评史》和《晚唐五代文学批评史》。1961年,罗根泽去世后,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了罗著第三册,名之为《两宋文学批评史》。

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繁荣——郭绍虞的贡献

继20年代陈钟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之后,三四十年代,文学批评史的撰写也进入繁荣期。此期文学批评史的重要作品有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罗根泽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方孝岳的《中国文学批评》,及朱东润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郭绍虞(1893—1984),名希汾,江苏苏州人,语言学家、文艺理论家。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后曾在多所高校任教。《中国文学批评史》是其学术要著。此书1934年5月由商务印书馆印行。郭绍虞之所以集中研究中国文学批评史,与其对当时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认识有关。他本想写一部中国文学史,但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发现有许多文艺理论的材料没有引起大家重视”,于是,“就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个方面而写起中国文学批评史来了”。[40]郭著《中国文学批评史》还受到了陈钟凡书的影响。郭氏曾在《我怎样研究中国文学批评史》中承认其从事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受到陈钟凡的启发,并认为陈在文学批评史方面具有开创之功。

郭著《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下卷并不是同时出版的。其上卷(先秦至北宋),193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受战争的影响,其下卷(南宋至清中叶)分两册,直到1947年才出版。

郭著上卷出版,即已得到学界的赞誉。1934年10月的第九卷第四期的《清华学报》曾载朱自清《评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一文。在该文中,朱氏盛赞郭著在材料收集上下的功夫。他说:“郭君这部书,虽然只是上卷,我们却知道他已费了七八年工夫,所得自然不同”。并称郭著取材范围广大,“不限于诗文评,也不限于人所熟知的‘论文集要’一类书,而采用到史书文苑传或文学传序,笔记,论诗等;也不限于文学方面,……随时引证思想方面的事件”。朱自清还说,郭绍虞收集的诗话,他曾见过目录,“那丰富恐怕还很少有人赶得上的”,因此,他指出:“第一个人大规模收集材料来写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得推郭绍虞先生。”[41]

今人李平指出郭绍虞整理材料的一个特点:

在整理、考订材料时尽量贴近古人,做到根底无易其固;同时在分析、解释时又不失个人的见解,力求裁断必出于己。郭著《自序》有言:“我总想极力避免主观的成分,减少武断的论调。所以对于古人的文学理论,重在说明而不重在批评。……总之,我想在古人的理论中间,保存古人的面目。”但在具体的材料辨析过程中,他又总是本着由考订而史述、由史述而论断的原则,以小见大,从现象观本质。[42]

郭绍虞非常注重与文学理论相关的思想背景,他曾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中说:

文学批评又常与学术思想发生相互联带的关系,因此中国的文学批评,即在陈陈相因的老生常谈中也足以看出其社会思想的背景。

朱自清认为这已不是取材而兼是方法了,而郭正是以这个方法为基础,建立起全书的系统。[43]

郭著打破按王朝顺序分期的传统,系统地将文学批评史的发展状况分为不同的时期与阶段。郭绍虞将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分为三个主要时期。第一个时期为“文学观念演进期”,即上古期,此期自上古至南北朝,其间周秦为广义的文学时期,两汉为文学与学术开始分开的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内涵已经接近现在的文学观念。第二个时期为“文学观念复古期”,此期自隋唐直至北宋。其间隋唐五代为一阶段,北宋为一阶段。第三个时期为“文学批评完成期”,即近古期,此期自南宋至清代。其间,南宋金元为一阶段,明代为一阶段,清代为一阶段。

全书在论述文学批评史时,抓住一些主要的问题如“文学”、“神”、“气”、“文笔”、“道”、“载道”等,仔细分辨,并依据文学批评本身的特点安排节目,同时兼顾一些重要的批评家,做到既重之以史,又以史系“人”,不忽略“人”。

郭著的成就得到广泛的公认,朱自清早在《评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一文中就指出郭著“虽不是同类中的第一部,可还得算是开创之作,因为他的材料与方法都是自己的”。此书出版后,一直是高校沿用的教材,或称其为百年来第一部完整的、影响最大的文学批评史。[44]

郭著最大的不足在于仅以传统的诗文理论为文学批评史研究的核心,而将明清时期已经发达兴盛的小说戏剧理论置之不顾,这就使得此书实际上仅是中国古代诗文批评史,也使此书缺少了一个重要方面,更影响了它的论述广度,限制了它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质揭示的深度。[45]

罗根泽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周秦汉魏南北朝)与郭著上卷同年出版,时间上略晚于郭著。罗著1934年8月由北平人文书店印行,但是,其内容只限于周秦汉魏南北朝。罗根泽本拟先写作各个分册的文学批评史,然后再缩编一部简明文学批评通史。他曾在《中国文学批评史·重印序》中写道:

许多写书的同志大都计划着先由简略而后扩充到详赡,我最早却拟了一个相反的计划,打算“由博返约”,先写逢说就录的资料较详的分册出版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然后再根据这些资料写一本简明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纲要

此后,他沿着此书继续写作。1943年,商务印书馆将其前著与后续撰写的文学批评史再行出版。此次出版共分四册,分别是《周秦两汉文学批评史》、《魏晋六朝文学批评史》、《隋唐文学批评史》和《晚唐五代文学批评史》。罗根泽研究的下限延伸到五代时期。1957年,这四册书又经著者修订、合编,以《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名称,分为两册由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周秦、魏晋两本组成了第一册,隋唐、五代两本组成了第二册。1961年,罗根泽去世后,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了罗著第三册,名之为《两宋文学批评史》。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将前所出版罗著分为三册,重新刊行。著者既已作古,此书就只写到宋代,还算不上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材料的搜求与勾探是罗著的优长。罗著所论时代远较郭著短,但内容却远较郭著详。罗著仅仅写到两宋时期,字数已接近六十万,如果算上明清部分,估计字数可能会超过八十万。朱自清曾对郭绍虞的材料收集功夫极为称赏,郭绍虞却对罗著材料的搜求甄别深表叹服。郭曾在罗著《中国文学批评史》(三)的序言中写道:

他(罗根泽)搜罗材料之勤,真是出人意外,诗词中的片言只语,笔记中的零楮碎札,无不仔细搜罗,甚至佛道二氏之书也加浏览,即如本书中采及智圆的文论,就是我所没有注意到的。当文学批评史这门学问正在草创的时候,这部分工作是万万不可少的。而雨亭用力能这样勤,在荜路蓝缕之中,作披沙拣金之举,这功绩是不能抹煞的。……雨亭之书,以材料丰富著称。

罗著很好地将“文学”与“文学批评”进行了界别,总结出中国文学批评的特点,并将西洋的“文学批评”与中国文学批评的特点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对此,朱自清的评论比较详细:

写中国文学批评史,就难在将这两样(诗文批评和文学批评)比较得恰到好处,教我们能以靠了文学批评这把明镜,照清楚诗文评的面目。诗文评里有一部分与文学批评无干,得清算出去;这是将文学批评还给文学批评,是第一部。还得将中国还给中国,一时代还给一时代。按这方向走,才能将我们的材料跟那外来意念打成一片,才能处处抓住要领;抓住要领以后,才值得详细探索起去。罗先生的书除了《绪言》(第一册)似乎稍繁以外,只翻看目录,就教人耳目清新,就是因为他抓的住的原故。[46]

在体例上,罗著兼采纪事本末体、编年体、纪传体三体之长,创立了“综合体”。即先依编年体的方法,将全部中国文学批评史分为若干时期;再依纪事本末体的方法,对各期中的文学批评,根据文体的不同,以及问题的不同,再分为若干章;最后再依纪传体的方法,将各期中不同伟大批评家的批评,设专章叙述。遇有特殊情况,甚至并不拘泥体例。这样就避免了编年体带来的“割裂”、纪传体带来的“揉乱”、纪事本末体带来的“淆混”。

在批评的时候,罗著务求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著者希望做到章学诚所谓“尽其天而不益以人”的客观态度,力求写出一部客观真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著者曾在《旧序》中言道:

故今兹所作,不敢以一家言自诡;蒐览务全,铨叙务公,祛阴阳偏私之见,存历史事实之真,庶不致厚蔑古人,贻误来者。

罗著虽然并未写完,但是,这并不影响它成为一部文学批评史佳作。朱自清在《诗文评的发展》中称此书“编制渐渐匀称”,“论断渐渐公平”,“是一部值得细心研读的《中国文学批评史》”。

与郭著、罗著同年出版的批评史著作还有方孝岳的《中国文学批评》。方著1934年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属刘麟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八论”之一。这套丛书本来就是一套“史”性质的丛书,著者在《导言》中自称此书写作“大致是以史的线索为经,以横推各家的义蕴为纬”,实是一本中国文学批评史书。此书重点在探索各家批评理论,理论分析是此书之长,有新颖观点。

朱东润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出版时间晚于上述三书,1944年由开明书店出版,然其原稿完成早于上述三书。著者曾在序里说到此书成书经过:

一九三一年,我在国立武汉大学授中国文学批评史,次年夏间,写成中国文学批评史讲义初稿。一九三二年秋间,重加订补,一九三三年完成第二稿。一九三六年再行删正,完成第三稿。

1937年稿件刚开始排印,抗战爆发,稿件丢失,排印工作中止。直到1943年,才将第三稿的上半部与第二稿的第四部合并出版。此即朱著成书。其时,郭著下册还没有出版,罗著则是一部没有全部完成的书,方著又不以“史”为名,稍前的陈著只有七万余字,“史”的分量不够。而此书一直写到清代的陈廷焯。朱自清《诗文评的发展》称:“这还是第一部简要的中国文学批评全史。”

与其他批评史著作相比,朱著有许多独到之处。其一,“详近而略远”。著者在《自序》中说:“这本书的叙述,特别注重近代的批评家。”全书对清代文学批评的论述,占总数的三分之一。清末的曾国藩等都在论述之列。尤其是注意到明清以来小说戏曲理论在文学批评中应有的地位,如金圣叹李渔在书中各占一章,而袁宏道一章也特别指出他推重小说戏曲的理论。这些都显示此书的超卓之处。其二,全书大部分以个别的批评为标目,“所看到的,常常是整个的批评家”,“章目里只见到无数的个人,没有指出这是怎样的一个时代,或者这是怎样的一个宗派”。这对以前的批评史著正好是一个矫正和补充。其三,朱著既拥有自己的史观史识,又客观地选择批评家和批评材料。著者明言:“既然是史,便有史观的问题。作史的人总有他自己的立场,他的立场所看到的,永远是事态的片面,而不是事态的全面。”又说:“一切史的叙述里,纵使我们尽力排除主观的判断,事实上还是不能排除净尽。”从具体的历史叙述来看,朱著仍然倾向于客观分析。关于这一点,朱自清在《诗文评的发展》一文中曾明确说过:

朱先生的史观,似乎也只是所谓“释古”,以文学批评还给文学批评,中国还给中国,一时代还给一时代。这似乎是现代的我们一般的立场,不见其特别是朱先生主观的地方。

上述郭、罗、方、朱诸著,带来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第一个撰写高潮,以致朱自清称“我们二十年里,文学批评史却差不多要追上了文学史”。三四十年代的文学批评史著作还有1939年朱维之的《中国文艺思潮史略》,1946年傅庚生的《中国文学批评通论》等。

分体文学史的研究还波及到各种专题文学史、地方文学史等。如通俗文学领域,此一时期的文学史著就有陈汝衡的《说书小史》(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洪亮的《中国民俗文学史略》(上海群众图书公司,1934年)、郑振铎的《中国俗文学史》。其中,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影响最大。郑著1938年8月由商务印书馆印行。该书详细解释何谓“俗文学”,并对俗文学进行了分类研究。这些著作提高了俗文学在文学中的地位。女性文学领域,如梁乙真的《中国妇女文学史纲》(开明书店,1932年)、陶秋英的《中国妇女与文学》(北新书局,1933年)等。僧侣文学史,如张长弓的《中国僧伽之诗生活》(北平著者书店,1933年)。地方文学史,如蒋瑞珍的《吴江诗史》(约出版于1937年前后),陆树熳(曼炎)的《昆曲简史》(江苏研究社,1937年)等。

综上所述,30年代到40年代是分体文学史繁荣发达的时代,其中,又以30年代最为集中。1949年前出版的分体文学史一百一十余种,其中20年代出版的所占比例不足五分之一,40年代出版的则更少。30年代,无论是各种分体文学史涉及的范围,还是出版的数量,或者所取得的成就,都达到了历史的高潮。此时,诗歌、乐府、词、曲、戏剧、文学批评等各个领域中的重要的分体史著,如《中国诗史》、《词史》、《词曲史》、《散曲史》、《中国散文史》、《中国骈文史》、《乐府文学史》、《中国批评文学史》、《中国戏剧史》等,都出现了。

进入40年代,这种繁荣就已呈消减的态势。重要的分体史著也不多,只有《汉魏晋南北朝乐府文学史》等不多见的几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方志办 程方勇)

【注释】

[1]魏崇新、王同坤:《观念的演进——二十世纪的文学史观》,第4页:“第一部关于中国戏曲史的著作,开了分体文学史写作的先河,对后世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年。

[2]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1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3]参见郭英德:《戏剧史家周贻白》,选自陈平原编《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二编》,第184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4]郭沫若:《鲁迅王国维》,载《郭沫若全集》第20卷,第30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

[5]王钟麒:《中国历代小说史论》,原文载1907年《月月小说》第1卷第11期,转引自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4册,第25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6]原话出自吴梅《曲学通论·自序》,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原话还有:“亟欲荟萃众说,别写一书,因据王骥德《曲律》为本,旁采齐丹邱《词隐》,但明诸谱,及陶九成、王元美、臧晋叔、李笠翁、毛稚黄、朱竹垞、焦里堂各家之言,录成此书。”(www.daowen.com)

[7]陆侃如:《<古代诗史>自序》,北京:《国学月报》,1927年第2卷第1期。

[8]蒋寅:《中国诗学的百年历程》,《中国诗学》第6辑,第5页,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9]参见该书1956年改版自序:“胡适在《白话文学史》里的谬论,我们不止一次地移植了过来”。另,骆玉明《<白话文学史>导读》也指出,陆、冯《中国诗史》深受胡适《白话文学史》影响。

[10]参见罗根泽《郑宾于著<中国文学流变史>》,原话为:“‘五四’以后则泰半是用观念论的进化史观来从事著述,例如陆侃如和冯沅君合编的《中国诗史》”;选自《罗根泽古典文学论文集》,第5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1]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自序”,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

[12]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导论”,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

[13]董乃斌等:《中国文学史学史》第3卷,第36页,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14]赵敏俐:《20世纪汉代诗歌研究综述》,北京:《文学遗产》,2002年第1期。

[15]罗根泽:《乐府文学史·自序》,北京:北平文化学社,1931年。

[16]罗根泽:《乐府文学史·结论》,北京:北平文化学社,1931年。

[17]以上关于罗根泽部分的论述参见周勋初:《罗根泽在三大学术领域中的开拓》,选自陈平原编《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二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罗根泽:《罗根泽古典文学论文集》中《研究中国文学史的计划》、《我怎样研究中国文学史》等文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8]朱自清:《诗言志辨·序》,《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9]刘毓盘:《词史·自序》,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

[20]刘毓盘:《词史·自序》,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

[21]刘毓盘:《词史·自序》,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

[22]刘毓盘:《词史·自序》,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

[23]刘扬忠:《新中国五十年的词史研究和编撰》,北京:《文学遗产》,2000年第6期。

[24]参见龙榆生著,钱鸿瑛导读:《中国韵文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25]董乃斌等主编:《中国文学史学史》第3卷,第24~25页,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26]刘经庵:《中国纯文学史·序》,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

[27]卢前:《八股文小史·弁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28]瞿兑之:《骈文概论·序》,海口:海南出版社,1994年。

[29]瞿兑之:《骈文概论·序》,海口:海南出版社,1994年。

[30]陈柱:《中国散文史·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31]曹聚仁:《赋到底是什么?是诗还是散文》,《文学百题》,上海:生活书店,1935年。

[32]郭绍虞:《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上海:《小说月报》17卷号外,1927年。

[33]贺凯:《汉赋的新解》,北京:《文学杂志》,第1卷第3、4期,1933年。

[34]沛清:《论汉代的辞赋》,上海:《国闻周报》,第11卷第8期,1934年。

[35]朱杰勤:《汉赋研究》,广州:《文史学研究所周刊》,1934年。

[36]吴烈:《汉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上海:《国民文学》,第1卷第6期,1935年。

[37]参见刘麟生:《中国文学八论·中国文学八论编辑旨趣》,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38]参见胡从经:《中国小说史学史长编》,第439~442页,香港: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1年。

[39]阿英著《元人杂剧史》,刊在1954《剧本》月刊上;胡忌著《宋金杂剧考》,1957年由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周贻白著见前述。

[40]郭绍虞:《建立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下编),第53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41]朱自清:《诗文评的发展》,《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下),第54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42]李平:《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综论》,北京:《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第2期。

[43]朱自清:《评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下),第54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44]陈昌恒:《古代文论的百年研究与世纪前瞻》(之一),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9年第4期。

[45]参见董乃斌:《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成就与贡献》,选自王瑶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第335~336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46]朱自清:《诗文评的发展》,《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下),第54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