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1993年版钱基博《中国文学史》的成书过程

1993年版钱基博《中国文学史》的成书过程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前1933年钱基博《明代文学》出版,作为其文学史的明代部分。则钱基博《中国文学史》1939年版未有清代部分。其所撰《清代文学史》并未发表。1959年,钱基博因食道癌病逝,将其手稿及1937年后的论学日记交付其女锺霞,1966年毁于动乱,录于日记中的《清代文学史》遂无一字遗留。[44]周振甫在后记中也提到钱基博1993年版文学史的成书。民国二十六年,钱基博赴浙江大学国文系任教。

1993年版钱基博《中国文学史》的成书过程

钱基博的《中国文学史》是他在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任教时编的教材,1939年出版。钱锺霞在《中国文学史》1993年版的后记中说“自一九三九年春至一九四二年秋,成《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唐代文学史》、《宋金文学史》、《元代文学史》”。“日本帝国侵略军一九四四年经长沙市大举南侵,偏师抄寇至湘乡县境内,去蓝田才百许里。前国立师范学院徙于溆浦。余侍先父暂寓安化桥头河。嗣亦到溆浦。播迁之际,板屋苦葺,一切苟简。《中国文学史》之著,不得不辍。抗日战争胜利,一九四六年秋,先父到武昌,先后任前私立华中大学、华中师范学院教授。续撰《清代文学史》,录于论学日记内,未及成书。”此前1933年钱基博《明代文学》出版,作为其文学史的明代部分。则钱基博《中国文学史》1939年版未有清代部分。其所撰《清代文学史》并未发表。1959年,钱基博因食道癌病逝,将其手稿及1937年后的论学日记交付其女锺霞,1966年毁于动乱,录于日记中的《清代文学史》遂无一字遗留。

文革”后,钱基博弟子欲重新出版其师的学术著作,但已难求一善本。钱锺霞后记中有详细记载:

先父弟子马厚文、周振甫、吴忠匡、彭祖年诸君求先父著述于焚燎之余,拟先印上述诸文学史,咸谓此书有独至之处。夫婿石声淮出其在蓝田之铅印教材,中有先父增损改易、命余缮写者。但阙《元代文学史》,宋金部分亦纸破多处。祖年君驰书大江南北诸同门蒐寻别本,不可得。最后于中南民族学院副院长严学宭教授处,得其夫人张志远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中转移保存之珍本,与声淮校订补苴之。续以先父一九三三年版《明代文学》商务印书馆印,收入《万有文库》第一集中。《明代文学》体例略异,今合为一书,亦称《明代文学史》,盖一九四二年,先父用为前国立师范学院教材,以接《元代文学史》也。马厚文诸君于此书刊行,关注甚切;而祖年君多方访求,俾成完璧,均为可感。又先父门人王绍曾君方于杂志上搜辑先父《清人文集叙录》,拟汇编付印,则先父之《清代文学史》著录于论学日记中者虽不可见,于《叙录》中可略窥大体矣。[44]

周振甫在后记中也提到钱基博1993年版文学史的成书。

这部《中国文学史》是钱师晚年在国立师范学院讲授时编著的,撰成从先秦到元代的文学史。钱师先已撰成《明代文学》,前有《自序》,今作为明代文学史列入。钱师的清代文学史,写在他的论学日记里,不及录出修订,在“文化大革命”中论学日记全部被毁。钱师在《现代中国文学史·编首》里叙述近代文学,其中有叙述清代文学部分,今用为清代文学纲要,附于后。钱师有《读清人集别录》,主要对清代桐城派作家作了较详的论述,属于清代文学史资料,附于后。也可见钱师对清代文学论述的一斑。[45]

附录一 钱基博小传

钱基博,字子泉,又字哑泉,别号潜庐,江苏无锡人。1887年阴历二月初二与弟基厚孪生。5岁从长兄子兰受书,11岁读完《四书》、《五经》和《古文翼》,皆能背诵;13岁时由伯父仲眉公教为策论,课以熟读《史记》、储氏唐宋八家文选。自十五六岁时,读司马光资治通鉴》和毕沅《续通鉴》,又精研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16岁撰《中国舆地大势论》,发表于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下笔,议论证据今古。”又仿陆机《文赋》,撰《说文》一篇,发表在刘光汉主编的《国粹学报》上。

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钱基博受当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影响,一心向往学习西学,与同邑吴锦如、沈西苑等80多人组织理科研究会,延请华实甫、顾绍衣等教师讲授物理、化学、博物、生理卫生和日语课程。两年后又独办一所理科学堂,自任讲师。

光绪三十二年,应无锡商界巨子薛南溟之聘,任家庭教师,为其子讲授算学。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江西提法使陶大均惊叹其文章,托廉泉介绍,以高薪招之入幕,任记室。不到一年,陶大均得疾暴卒,钱基博离职回乡。辛亥革命兴起,无锡光复,钱基博出任无锡军政分府秘书,并撰《光复志》。后应苏浙联军总参谋、邑人顾忠琛之聘,去安徽任援淮部队总司令部军佐、少校参谋。不久,南北议和成功后,援淮部队改编为第16师,钱基博任中校参谋,随部队驻镇江。

民国二年(1913年),第二次革命失败,钱基博出任无锡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文史地教员。之后谢绝了直隶都督赵秉钧的聘任,彻底投身教育。此后历任吴江丽则女子中学国文教员、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国文与经学教员及教务长、圣约翰大学国文教授、国立清华大学国文教授、第四中山大学中国语文学系主任、私立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校务主任等职。

民国十四年(1925年),钱基博在上海圣约翰大学任教时发生五卅惨案,校长美国人卜舫济阻止学生在校内降半旗为死难者致哀,激起全校师生的义愤。为了抗议卜舫济对我国国旗的侮辱,圣约翰大学华籍教师19人,学生500多人一同离开圣约翰大学。在上海各界人士的支持下,另行创办光华大学,钱基博也是光华大学的创建人之一,担任光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及文学院院长。钱基博在光华大学任教时间最久,著作亦多。《现代中国文学史》、《韩愈志》、《<周易>解题及其读法》、《<古文辞类纂>解题及其读法》、《<文史通义>解题及其读法》、《模范文选》、《古籍举要》等都是在此期间著成。

民国十六年(1927年)9月,因北伐军兴,无锡和上海之间交通受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校长唐文治特聘钱基博为教授兼校务主任。锡沪交通恢复后,便兼任两校课务,虽道途仆仆,殊以为苦,但好在教学相长,尚有兴味。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钱基博赴浙江大学国文系任教。抗日战争开始后,随浙江大学迁江西泰和,与浙大同仁创办《国命旬刊》,并亲自撰写《发刊辞》,宣传抗战;又与浙江大学顾谷宜教授合作,从英文版翻译了《德国兵家克劳山维兹兵法精义》。后由江西出版合作社于1942年11月出版。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钱基博到湖南安化县蓝田镇,任国立师范学院国文系主任。在此任教期间,编写《中国文学史》讲义,1939年出版。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应国民党南岳抗日干部训练班教育长李默庵之请,赴南岳为抗日将士讲说《孙子兵法》。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由于日寇长驱深入我腹地,风警频传,师范学院由安化西迁溆浦。钱基博以一介书生,自请留守,欲以身殉。其后,湘西雪峰山之役大捷,寇退危解,钱基博才前往溆浦任教。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钱基博出任武昌私立华中大学国文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将5万余册藏书全部赠给华中大学(后改为华中师范学院)。1952年,他又把历年收藏的甲骨、铜玉、陶瓷、历代货币书画文物200余件,捐赠给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现收藏在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物陈列室。此外,尚有碑帖字画1000余件、方志100余种,悉数赠与苏南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江苏泰伯文献馆。

1957年11月30日,钱基博因患食道癌病逝于华中师范学院,享年71岁。主要著作有《经学通志》、《现代中国文学史》、《韩愈志》、《韩愈文读》、《古籍举要》、《国学必读》、《读<庄子·天下篇>疏记》、《<名家五种>校读记》、《<文心雕龙>校读记》、《版本通义》、《骈文通义》、《明代文学》、《<四书>解题及其读法》、《<文史通义>解题及其读法》、《<周易>解题及其读法》、《<老子>解题及其读法》、《<孙子>章句训义》等。

钱基博“以硕学高文孚海内众望,其文章笔势雄健,意气凌云,典雅古劲,事理通明,其学熔裁经史,旁涉百家,堪为天下通儒”。(陈平原语)

附录二 钱基博学术著作目录

《中国文法说例》(又名《中国文字圈识则例》),油印本,1915年出版。

孟子约纂》,无锡辅仁中学,1919年出版。

春秋约纂》,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19年出版。

礼记约纂》,铅印本,1919年出版。

《语体文范》,无锡县公署三科,1920年出版。

《国学必读》(新中学教科书),中华书局,1924年出版。

《国文》,中华书局,1924年出版。

《<文史通义>解题及其读法》,中山书局,1929年出版。

《读<庄子·天下篇>疏记》,商务印书馆,1930年出版。

《国学文选类纂》,商务印书馆,1931年出版。

《<名家五种>校读记》,无锡国学专修学校,1931年出版。

《<文心雕龙>校读记》,无锡国学专修学校,1931年出版。

《古籍举要》(又名《后东塾读书记》),上海世界书局,1931年出版。

《现代中国文学史长编》,无锡国专学生会铅印,1932年出版。

《明代文学》,商务印书馆,1933年出版。

《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世界书局,1933年出版。

《版本通义》,商务印书馆,1933年出版。

《<周易>解题及其读法》,商务印书馆,1933年出版。

《<古文辞类纂>解题及其读法》,中山书局,1933年出版。

《骈文通义》,大华书局,1933年出版。

《<四书>解题及其读法》,商务印书馆,1934年1月出版。

《<老子>解题及其读法》,大华书局,1934年出版。

《韩愈文读》,商务印书馆,1934年出版。

《韩愈志》,商务印书馆,1935年出版。

《模范文选》,商务印书馆,1935年出版。

《经学通志》,中华书局,1936年出版。

《孙子章句训义》,精忠柏石室丛书,1939年出版,194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增订本。

《中国文学史》(上古至隋唐之部),湖南蓝田袖珍书店,1939年出版。

《中国文学史》(宋辽金之部),湖南蓝田公益书局,1942年出版。

《中国文学史》(元之部),湖南蓝田新中国书局,1943年出版。

《近百年来湖南学风》,湖南蓝田袖珍书店,1944年出版。

《<金刚经><心经>章句信解》,铅印线装本,1948年出版。

《清鉴》,台北启明书局,1959年出版。(www.daowen.com)

《韩愈文谈》(二册),商务印书馆出版,出版时间不详。(今藏复旦大学图书馆

《明鉴》,台北启明书局出版,出版时间不详(约初版于50年代中期)。[46]

(复旦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宋立英)

【注释】

[1]魏崇新、王同坤:《观念的演进: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第74页,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年。

[2]魏崇新、王同坤:《观念的演进: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第74页,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年。

[3]魏崇新、王同坤:《观念的演进: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第71页,第71页,第72页,第72~73页,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年。

[4]胡云翼:《新著中国文学史》,上海:北新书局,1932年。

[5]张长弓:《中国文学史新编》,上海:开明书店,1935年。

[6]魏崇新、王同坤:《观念的演进: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第71页,第71页,第72页,第72~73页,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年。

[7]魏崇新、王同坤:《观念的演进: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第71页,第71页,第72页,第72~73页,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年。

[8]魏崇新、王同坤:《观念的演进: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第71页,第71页,第72页,第72~73页,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年。

[9]郑宾于:《中国文学流变史》,上海:北新书局,1930~1933年。

[10]胡怀琛:《中国文学史概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

[11]刘麟生:《中国文学史》,上海:世界书局,1932年。

[12]胡云翼:《新著中国文学史》上海:北新书局,1932年。

[13]陆侃如、冯沅君:《中国文学史简编》,上海:大江书铺,1932年。

[14]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北京:朴社,1932年。

[15]刘大白:《中国文学史》,上海:开明书店,1933年。

[16]童行白:《中国文学史纲》,上海:大东书局,1933年。

[17]康璧成:《中国文学史大纲》,上海:广益书局,1933年。

[18]刘经庵:《中国纯文学史纲》,北京:著者书店,1935年版。

[19]张长弓:《中国文学史新编》,上海:开明书店,1935年。

[20]张希之:《中国文学流变史论》,北京:文化学社,1935年版。

[21]容肇祖:《中国文学史大纲》,北京:朴社,1935年。

[22]戴燕:《文学史的权力》,第36~37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3]见钱基博:《中国文学史》第二章,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24]钱基博:《中国文学史》,第3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25]周振甫为钱基博《中国文学史》所写后记。

[26]钱基博:《中国文学史》,第9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27]戴燕:《文学史的权力》,第32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8]魏崇新、王同坤:《观念的演进: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第77~78页,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年。

[29]董乃斌、陈伯海、刘扬忠:《中国文学史学史》,第31页,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30]戴燕:《文学史的权力》,第32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31]戴燕:《文学史的权力》,第31~32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32]吴忠匡为钱基博《中国文学史》所写后记。

[33]魏崇新、王同坤:《观念的演进: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第72页,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年。

[34]董乃斌、陈伯海、刘扬忠:《中国文学史学史》,第30页,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35]董乃斌、陈伯海、刘扬忠:《中国文学史学史》,第31页,第34页,第28页,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36]董乃斌、陈伯海、刘扬忠:《中国文学史学史》,第31页,第34页,第28页,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37]董乃斌、陈伯海、刘扬忠:《中国文学史学史》,第31页,第34页,第28页,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38]钱基博:《中国文学史》,第423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39]见周振甫为钱基博《中国文学史》所写后记。

[40]见周振甫为钱基博《中国文学史》所写后记。

[41]见周振甫为钱基博《中国文学史》所写后记。

[42]钱基博:《中国文学史》,第10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43]见吴忠匡为钱基博《中国文学史》所写后记。

[44]见钱锺霞为钱基博《中国文学史》1993年版所写后记。

[45]见周振甫为钱基博《中国文学史》1993年版所写后记。

[46]傅宏星:《钱基博年谱》,第256页,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