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研究院”,或“清华国学研究院”,正式的名称应是“清华学校研究院国学门”。兹事于1924年初即开始酝酿,清华学校校长曹云祥于2月22日曾致函胡适,拟请“先生担任筹备大学顾问”及“研究院院长”。[1]1924年10月22日,曹云祥校长主持校务会议,正式讨论清华由留美预备学校向正规大学改制事,决定成立大学部,次年招收本科学生,同时仿照国外著名大学筹办研究院。1925年2月9日,吴宓(1894—1978)应曹云祥校长之聘由东北大学调来清华,着即任研究院筹备主任。研究院导师人选,初由胡适提议请王国维(1877—1927)、梁启超(1873—1929)、章太炎三人,以章不愿应聘,乃于王、梁外,由吴宓推荐增聘陈寅恪(1890—1969)。16日,曹云祥电聘陈寅恪。21日,吴宓谒王国维,其后吴多次往访王国维,商研究院章程、缘起、出招生考试题等事。[2]22日,曹云祥、吴宓赴天津,面聘梁启超为导师。同年6月又聘赵元任(1892—1982)为导师。3月6日,校务会议议定清华研究院章程。其《缘起》曰:
学问者一无穷之事业也。其在人类则与人类相终始;在国民,则与一国相终始;在个人,则与其一身相终始。今之施高等教育专门教育者,不过与以必要之预备,示以未来之途径,使之他日得以深造而已。故东西各国大学,于本科之上更设大学院,以为毕业生研究之地。近岁北京大学亦设研究所。本校成立十有余年,今即新设大学部,复以地处京师西郊,有交通之便,而无嚣尘之烦,故拟同时设立研究院。良以中国经籍,自汉迄今,注释略具,然因材料之未备与方法之未密,不能不有待于后人之补正。又近世所出古代史料,至为夥颐,亦尚待会通细密之研究。……至于欧洲学术,新自西来,凡哲理文史诸学,非有精深比较之考究,不足以挹其精华而定其取舍。……本校有鉴于此,因念大学院之成立尚须四五年,乃设立研究院,先开办国学一门,延名师,拓精舍,招海内成学之士,凡国内外大学毕业者,与现任教育事业,或闭户自修,而有相当之学力者,入院肄业,分门研究,冀于世界文化有所贡献。[3]
关于培养目标,《章程》第三条“科目”曰:
本院拟按照经费及需要情形,逐渐添设各种科目。开办之第一年(民国十四年至十五年)先设国学一科,其内容约为中国语言、历史、文学、哲学等,其目的专在养成下列两项人才:
(一)以著述为毕生事业者;
(二)各种学校之国学教师。[4]
关于学期的规定,《章程》第五条“学员”有曰:
学员研究期限,以一年为率。但遇有研究题目较难,范围较广,而成绩较优者,经教授许可,得续行研究一年或二年。[5]
在诸导师中,王国维于4月18日最先到校,“研究院一切规划均请示先生而后定”(赵万里《王静安先生年谱》),其后有梁启超、李济(1896—1979)等到校。初期研究院教职员,有如下诸人任职[6]:
在诸教授中,梁启超(生于1873年)时年53岁,王国维(生于1877年)49岁,陈寅恪(生于1890年)36岁,赵元任(生于1892年)34岁,主任吴宓(生于1894年)32岁。梁启超推王国维为首席导师。[7]稍后又聘马衡、梁漱溟、林宰平等为教员。8月,又补赵万里为助教。次年8月,助教章明煌辞职;增聘浦江清、杨逢时、蒋善国为助教。
4月下旬,《清华周刊》第347期发表研究院“选考科目表”,共设25学科,其中有“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学史”等学科。“中国文学史”科的考试课目共6门:经学甲,小学甲,中国史甲,中国史乙,中国文学甲,中国文学乙。“中国文化史”科的考试课目有6门:经学甲,小学甲,中国史甲,中国史乙,中国哲学甲,世界史。
1925年7月6日至8日,第一届招生考试。27日,发表录取新生名单,“正取”30名,“备取”2名:刘盼遂、吴其昌(子馨)、程憬(仰之)、徐中舒、余永梁(华栍)、杨鸿烈(宪武)、王庸(以中)、关文瑛、刘纪泽、周传儒(书昤)、杨筠如(德昭)、孔德(肖云)、方壮猷(欣庵)、蒋传官(柱筠)、王镜第(芙生)、高亨(晋生)、裴学海(会川)、李绳熙(念祖)、杜刚百、闻惕(惕生)、史椿龄(静池)、赵邦彦(良翰)、陈拔(晓岭)、王竞(啸苏)、冯德清(永轩)、李鸿樾(玉林)、姚名达(达人)、黄淬伯(涧松)、谢星朗(名霄)、余戴海(寰宇)、何士骥(乐夫)、汪吟龙(衣云)。
9月14日,研究院“普通演讲”开始,由王国维教授开讲第一课:“古史新证”。9月26日,由梁启超教授开讲“中国历史”。
11月19日,研究院召开教务会议,议决本院设古物史料陈列室,同时计划赴各地作考古考察。
1926年3月,清华校长曹云祥发表文章《清华学校之过去现在及将来》,文中说及研究院,谓:“与大小本科同时开设之研究院,此际有应特别注意者。近年教育既日趋欧化,旧有之文化艺术,遂日见沦丧。夫国家精神,寄于一国之宗教哲学文词艺术,此而消亡,国何以立?谓宜以西洋治学之方法,整理之,发扬光大之,则国学研究,不容缓也。本校延名师,设专院,招海内成学之士,讲贯肄习焉者,竟在是也。”[8]
1926年6月23日,公布第一届毕业生名单及成绩表,分甲乙丙3等,其中甲等9名,乙等15名,丙等5名。甲等依次为:杨筠如、余永梁、程憬、吴其昌、刘盼遂、周传儒、王庸、徐中舒、方壮猷。
1926年7月8日,陈寅恪教授到校任职,为四教授中来校最晚者。[9]
1926年8月11日,录取第二届新生24名:谢国桢(刚主)、刘节(子植)、陆侃如(衎庐)、毕相辉、郑宗棨、陈守寔(漱石)、高镜芹(远公)、侯堮(芸圻)、朱芳圃(耘僧)、谢念灰、王耘庄、陈邦炜(彤伯)、宋玉嘉、戴家祥、吴金鼎(禹铭)、司秋沄(庸帆)、王力(了一)、全哲(雪帆)、朱广福(右白)、颜虚心、龚澹明、马国瑞(仲翔)、卫聚贤、管效先。不久又增加录取4名:徐继荣、黄绶(元贲)、姜寅清(亮夫)、陶国贤(元麟)。
9月8日,研究院发布修订后的“教授及教学大纲”:
本院现时专任教授为王国维(静安)、梁启超(任公)、赵元任、陈寅恪先生,讲师李济(济之)先生。
本院制度,略仿昔日书院及英国大学制,注重个人自修,教授专任指导。故课程方面,分为普通演讲,及专题研究二项。普通演讲,为本院学生之所必修,每人至少选修四门。由教授择定题目,规定时间,每星期演讲一次,或两次。范围较广,注重于国学上之基本知识。专题研究,则于各教授所指定之学科范围内,就一己志向、兴趣、学力之习近,选定题目,以为本年内之专题研究。学生于报考时,即须认定学科范围(如中国文化史等)报考。录取入校后,即于所报考学科内,与教授商定专修题目,即时至教授处请业。题目不得随意更换,以免有旷时杂之弊。[10]
同月,讲师李济等与美国学者毕士博合作,赴山西考古发掘,得文物76箱,于次年初运抵清华。
1927年6月2日,王国维教授投昆明湖自尽,享年51岁。
1927年6月7日,第二届学生毕业,共30人,不分等。其中包括首届学生延期一年研究者5名:刘盼遂、吴其昌、姚名达、赵邦彦、黄淬伯。其余25名为:谢国桢、刘节、陆侃如、王力、杨鸿烈、卫聚贤等。
1927年8月8日,录取第三届新生11名:王省、吴宝凌(云阁)、叶去非、罗根泽(漱冰)、蒋天枢(秉南)、葛天民、储皖锋(逸盫)、张昌圻(弘伯)、门启明、蓝文征(孟博)、马庆斋。9月20日,梁启超教授率研究院新旧学生,往王国维墓地致悼,其悼词曰:“若说起王先生在学问上的贡献,那是不仅仅为中国人所有,而是全世界的。其最显著的实在是发明甲骨文。和他同时因甲骨文而著名的虽有人,但其中许多重要著作都是他一个人做的。以后研究甲骨文的自然有,而能矫正他的绝少。这是他的绝学。”[11]同日,聘首届毕业生余永梁任研究院助教。
10月以后,梁启超因病不再来清华上课;次年6月19日,辞去清华职务。(www.daowen.com)
1928年6月14日,研究院举行第三届学生毕业典礼。
1928年7月,研究院教务会议同意颜虚心、罗根泽、蒋天枢等10名学生,继续留院研究一年。
同月,录取新生三名:裴占荣、徐景贤、王静如。
1928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清华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学,任命罗家伦为校长。清华大学校务会议决定停办研究院,但已入学学生继续学业,直至毕业。
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病逝于北平协和医院。各界悼念活动不多,吴宓谓:“梁先生为中国近代政治文化史上影响最大之人物。其逝也,反若寂然无闻,未能比于王静安先生受人哀悼。吁!可怪哉!”[12]
1929年6月7日,清华大学举行欢送毕业同学大会,《清华周刊》载文:“清华大学部成立四年来,今年系第一班毕业。旧制之最后一班,与国学研究院之最终一班,亦均于今年毕业。故本届毕业之情景,有空前绝后之意味存乎其中。”6月底,清华留美预备部与研究院,同时宣告结束,研究院教授、讲师等,下学期转入大学部各系任职。清华研究院自1925年夏正式创立始,至此历时四年整。关于研究院停办原因,有一种说法认为,一因教学上研究院与旧制、大学部两大部分“脱节”,二因失去王国维、梁启超两大导师,三因学生人数至第三、四学年锐减,四因它成立之初即是清华当局为“争夺”第二批“庚款”的一种“权宜之计”,故办学决心不坚。[13]
研究院开办期间,除讲授课程、个别指导外,又有师生茶话会及参观考察等活动。第一次茶话会1925年9月9日举行,上午开学典礼,下午即开茶话会。除陈寅恪外,王、梁、赵三教授和各教师及学生皆到会,吴宓宣布开会宗旨,为联络师生情谊。然后梁、王、赵三教授及李济讲师相继讲话,关心修业,勉励学习。又由吴宓宣布学生须知诸事项,最后由梁启超讲《旧日书院之情形》。[14]其后,每月举行一次茶话会,坚持将三年。
又,研究院虽属初创,而亦有国际学术交流。如1926年1月11日,荷兰雷登大学(欧洲汉学重镇)东方学家戴闻达教授来清华访问研究院,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等出面接谈交流。
研究院开办期间,师生著述不少,论文主要发表于以下诸刊物:
(一)《清华周刊》。此为清华学校校方认可之学生主办刊物,每星期五出版。主要刊载校内各部门情况通报及纪事,同时也登载全校教职员学生言论及所撰评论文章,间有较短研究论文、文艺创作发表。梁启超于各种场合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国庆纪念会”等,讲话甚多,记录常发表于此周刊。王国维讲课记录,亦有发表于此周刊者,如《王静安先生古金文字讲授记》(周传儒记录)。
(二)《清华学报》。此为全校综合性学报,创刊于1924年6月,每年出版二期。研究院成立后,师生成为学报重要作者。如《清华学报》第二卷第二期(1925年12月出版)共刊载10篇文章,其中有研究院师生所撰4篇:梁启超《中国奴隶制度》,李济《幽兰》,赵万里《旧刻元明杂剧二十七种序录》,刘盼遂《唐写本<世说新书>跋尾》后二篇皆与古典文学研究相关。
(三)《国学论丛》。研究院主办的正式学术刊物,创刊于1926年9月。“《国学论丛》为本院定期出版品之一,内容除各教授著作外,凡本院毕业生成绩之佳者,均予刊载。由梁任公先生主撰。”[15]第一卷共印四期,第二卷共印二期。
(四)《国学月报》。此由“学述社”所编,该社成立于1924年5月,成员有陆侃如、杨鸿烈、徐嘉瑞、卫聚贤、储皖峰、游国恩、刘节等,同时发行该刊。刊物受胡适等人“整理国故”影响较深,《发刊引言》中谓:“我们是极恨这种‘顽固的信古态度’及‘浅薄的媚古态度’的。我们宁可冒着‘离经叛道’的罪名,却不敢随随便便的信古;宁可拆下‘学贯中西’的招牌,却不愿意随随便便的媚古。”主要登载成员研究成果。该社成员后来多数入清华研究院学习,而刊物继续出版,至国学研究院结束。
(五)《实学》月刊。创刊于1926年4月。此刊由研究院学生刘盼遂、杜刚百、余戴海、汪吟龙、高亨、闻惕、吴其昌等组成之“实学社”编,以发表研究成果为目的,以“实事求是,整理国故”为宗旨。创刊号发表曹云祥校长题词,王国维《黑鞑事略跋》等。其后每月出版一期(除假期)。《国学月报》与《实学》在治学方针上强调重点不同,前者有“疑古”派的影响,后者则重在“实事求是”。在人员组成上彼此基本上也无重合,“实学社”成员主要由研究院第一届学生组成,而“学述社”成员多是第二、三届学生,无形中存在一条界线,并形成竞争关系。《实学》月刊共出七期,至1926年11月,其后随着首届学生大部分毕业离校,遂停刊。
以上为校内刊物。研究院师生在校外刊物发表文章不少,而以《学衡》杂志最为引人注目。
(六)《学衡》。此是东南大学(南京)主办学术刊物,创办者有刘伯明、梅光迪、吴宓等。《学衡》宗旨为“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无偏无党,不激不随”[16],提倡人文主义,与胡适等“新文化运动”派相对抗,为当时著名“文化保守主义”派别。吴宓后虽入清华,仍兼任《学衡》总编辑,以故清华研究院教授王国维、梁启超等,皆在该刊发表文章,而以王国维发表尤多,来清华任教授后,自第四十期(1925年4月出版)起,几乎每期皆有王国维文章。如著名文章《高宗肜日说》(第四十期)、《肃霜涤场说》(第四十一期)、《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第四十五期)、《蒙文元朝秘史跋》(第四十九期)、《辽金时代蒙古考》(第五十三期)、《中国历代之尺度》(第五十八期)等,皆刊载于《学衡》杂志。
研究院导师著作,出版有:
王国维《古行记四种校录》(1925年)
王国维《古史新证》(1925年)
王国维《蒙古史料四种校注》(1926年),此书为“清华国学研究院丛书”第一种
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1927年)
陈寅恪《大宝积经论》(1927年北京图书馆刊行)
李济《西阴村史前的遗存》(1927年)
赵元任《现代吴语的研究》(1928年)
至于历届学生在学期间所发表论文数量甚多,兹不烦赘举。要之,师生在短短数年内努力学业,兼事著述,“无论如何,比北大国学研究所之成绩要漂亮得多了”[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