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勤奋治学: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学科通志第2卷

勤奋治学: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学科通志第2卷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鲁迅治学又以勤苦谨严著称。[166]郑振铎指出:“不麻胡,不苟且,从根本上做工夫,这便是他治学的精神。”[3]李长之:《文学史家的鲁迅》,北京:《人民文学》,1956年11月号。本篇系鲁迅1924年7月在西安讲学时的记录稿,经本人修订后,收入《国立西北大学、陕西教育厅合办暑期学校讲演集》

勤奋治学: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学科通志第2卷

鲁迅治学又以勤苦谨严著称。鲁迅曾将中日两国的人民做了一番比较,认为“中国四万万的民众,害着一种毛病。病源就是那个马马虎虎”,“就是那随它怎么都行的不认真

的态度”,而“日本人的长处,是不拘何事,对付一件事,真是照字面直解的‘拼命’来干的那一种认真的态度”,“中国把日本全部排斥都行,可是只有那认真却断乎排斥不得。无论有什么事,那一点是非学习不可的”。[161]在他看来:“中国没有肯下功夫的人,无论什么事,如果继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162]

周作人指出,“鲁迅向来勤苦作事,为他人所不能及”[163]

许寿裳指出:“鲁迅无论求学,做事,待人,交友,都是用真诚和挚爱的态度,始终如一……他的勤苦耐劳,孜孜不倦,真可以忘食,忘寒暑,忘昼夜。在广州住白云楼的时候,天气炎热,他的住室,阳光侵入到大半间,别人手上摇着扇子,尚且流汗,可是他能在两窗之间的壁下,伏案写稿,手不停挥:修订和重钞《小约翰》的译稿;编订《朝花夕拾》,作后记,绘插图;又编录《唐宋传奇集》等等。”[164]

鲁迅逝世时,蔡元培赠送的挽联是:“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太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165]

钱玄同指出:“他治学最为谨严,无论校勘古书或翻译外籍,都以求真为职志,他辑《会稽郡古书杂集》与《古小说钩沉》,他校订《嵇康集》与《唐宋传奇集》,他著《中国小说史略》,他翻译外国小说,都同样认真,这种精神,极可钦佩,青年们是应该效法他的。”[166]

郑振铎指出:“不麻胡,不苟且,从根本上做工夫,这便是他治学的精神。”[167]他又指出:“鲁迅先生的辑佚工作,和他的创作及翻译是‘三绝’……鲁迅先生在‘辑佚’这一方面的成功,也便是他博览和细心校辑的结果。在这里,他所费去的时间并不在少数。我们看他自己‘糟’钞的几个辑本,都可看出他在校辑时是不啻三易稿而后写定的。”[168]

丽尼《要学习的精神》也指出:“工作,不断地工作,而且,不只是工作,还应当忠实地,精细地,谨慎地,负责地工作——先生所留给我们的伟大的成绩是我们应当学习的,而那种精神,那种不苟且的精神,更可成为我们每一个青年人底榜样。”[169]

(黑龙江大学 赵琳)

【注释】

[1]立华:《日本文艺界编<鲁迅全集>——聘茅盾等为编辑顾问 第一集现已出版》,天津:《庸报》,1937年2月26日。今见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上卷),第299页,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重印本。

[2]李长之:《文学史家的鲁迅》,北京:《人民文学》,1956年11月号。

[3]李长之:《文学史家的鲁迅》,北京:《人民文学》,1956年11月号。

[4]冯雪峰:《鲁迅生平及其思想发展的梗概》,转引自许怀中:《鲁迅研究我国古典小说史论著中的“史识”》,鲁迅研究学会《鲁迅研究》编辑部编:《鲁迅研究》(4),第157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5]张若英:《作为小说学者的鲁迅先生》,上海:《光明》,1936年11月25日第1卷第12期。转引自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上卷),第288页,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重印本。

[6]何幹之:《鲁迅思想研究》,第199~200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0年。此外,徐森玉在《和鲁迅在教育部同事》一文中也回忆说,“那时,鲁迅对中国小说史的研究,其观点的正确和论点的新颖,实在使我们折服”。原载上海:《上海文学》,1961年10月号。见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月刊》选编:《鲁迅回忆录:散篇》(上册),第73页,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7]唐弢:《纪念鲁迅先生》,原载《作家》月刊,1936年第2卷第2期。见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月刊》选编:《鲁迅回忆录:散篇》(中册),第658页,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8]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序言》,《鲁迅全集》第9卷,第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20世纪初,先于《史略》产生的小说史著作有:张静庐《中国小说史大纲》,上海:泰东书局,1920年6月。郭希汾(绍虞)编译《中国小说史略》,上海:中国书局,1921年5月初版。但前者实为作者准备写作的“中国小说史”的第一编“总论”且缺乏应有的学术水准,后者“译自日人盐谷温所著《支那文学概论讲话》中之一节”(郭希汾编译:《中国小说史略·序》,上海:中国书局,1921年),皆不能以系统的中国小说史视之。

[9]《史略》中的《题记》、《序言》和《后记》并非一时所作。《序言》作于1923年10月7日,《后记》作于1924年3月3日,《题记》作于1930年11月25日。

[10]郑振铎:《鲁迅的辑佚工作——为鲁迅先生逝世二周年纪念而作》,原载重庆:《文艺阵地》,1938年10月16日第2卷第1期。见《郑振铎文集》第4卷,第44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11]〔日〕山上正义作,李芒译:《谈鲁迅》(摘录),薛绥之主编:《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四辑,第293页,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日文稿原载日本《新潮》月刊,1928年3月号。中译稿原载北京:《鲁迅研究资料》,1977年11月第2辑。

[12]张若英:《作为小说学者的鲁迅先生》,上海:《光明》,1936年11月25日第1卷第12期。转引自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上卷),第289页,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重印本。

[13]唐弢:《纪念鲁迅先生》,原载《作家》月刊,1936年11月15日第2卷第2期。见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月刊》选编:《鲁迅回忆录:散篇》(中册),第658页,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14]鲁迅:《书信·351105致王冶秋》,《鲁迅全集》第13卷,第24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15]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附录》,《鲁迅全集》第9卷,第30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本篇系鲁迅1924年7月在西安讲学时的记录稿,经本人修订后,收入《国立西北大学、陕西教育厅合办暑期学校讲演集》(二),西安:西北大学出版部,1925年3月。

[16]张若英:《作为小说学者的鲁迅先生》,上海:《光明》,1936年第11月25日第1卷第12期。转引自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上卷),第289页,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重印本。

[17]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第176~177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重印本。

[18]张若英:《作为小说学者的鲁迅先生》,上海:《光明》,1936年第11月25日第1卷第12期。转引自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上卷),第289页,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重印本。

[19]鲁迅在《且介亭杂文·序言》(1935年12月30日)、《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1935年12月18~19日夜)等文章中多次提到“知人论世”的问题。见《鲁迅全集》第6卷,第3、42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20]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第3卷,第50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21]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1935年12月18~19日夜),《鲁迅全集》第6卷,第43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22]孔嘉:《鲁迅先生整理中国古文学之成绩》,重庆:《理论与现实》,1939年11月15日第1卷第3期。见李宗英、张梦阳编:《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第255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23]孔嘉:《鲁迅先生整理中国古文学之成绩》,重庆:《理论与现实》,1939年11月15日第1卷第3期。见李宗英、张梦阳编:《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第259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此外,赵景深在《<中国小说史略>的评价》中也说,“鲁迅谈到各类小说的兴起,总要先叙明其所以兴起的社会原因。例如《世说新语》一类书的起来”。见湖南人民出版社编:《鲁迅研究文丛》(1),第22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24]孔嘉:《鲁迅先生整理中国古文学之成绩》,重庆:《理论与现实》季刊,1939年11月15日第1卷第3期。见李宗英、张梦阳编:《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第263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25]鲁迅:《且介亭杂文·随便翻翻》(1934年11月2日),最初发表于上海:《读书生活》月刊,1934年11月第1卷第2期,署名“公汗”。收入鲁迅:《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6卷,第13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26]参阅孙昌熙:《鲁迅的比较文学观及其研治古典文学的成就》,中国鲁迅研究学会《鲁迅研究》编辑部编:《鲁迅研究》(6),第275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27]鲁迅:《坟·科学史教篇》(1907年),《鲁迅全集》第1卷,第2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28]鲁迅:《两地书·第二集 厦门——广州·六六》(1926年11月1日),《鲁迅全集》第11卷,第18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29]〔日〕增田涉:《支那文学史·译者的话》,东京:东京赛棱社,1935年。转引自胡从经:《中国小说史学史长编》,第427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30]孔嘉:《鲁迅先生整理中国古文学之成绩》,重庆:《理论与现实》,1939年11月15日第1卷第3期。见李宗英、张梦阳编:《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第255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31]赵景深:《<中国小说史略>的评价》,《鲁迅研究文丛》(1),第25、21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32]张若英:《作为小说学者的鲁迅先生》,上海:《光明》,1936年11月25日第1卷第12期。转引自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上卷),第289页,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重印本。

[33]详见鲁迅:《书信·320815致台静农》、《书信·340524致杨霁云》、《书信·340529致杨霁云》,《鲁迅全集》第12卷,第102~103页,第427页,第43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鲁迅:《书信·340108(日)致增田涉》、《书信·340531(日)致增田涉》、《书信·340607
(日)致增田涉》、《书信·340627(日)致增田涉》,《鲁迅全集》第13卷,第551~554页,第577~579页,第581~58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34]〔日〕增田涉:《支那文学史·译者的话》,东京:东京赛棱社,1935年。转引自胡从经:《中国小说史学史长编》,第427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35]赵景深:《<中国小说史略>的评价》,《鲁迅研究文丛》(1),第22、23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36]张若英:《作为小说学者的鲁迅先生》,上海:《光明》,1936年11月25日第1卷第12期。转引自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上卷),第290页,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重印本。

[37]张若英:《作为小说学者的鲁迅先生》,上海:《光明》,1936年11月25日第1卷第12期。转引自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上卷),第290页,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重印本。

[38]张若英:《作为小说学者的鲁迅先生》,上海:《光明》,1936年11月25日第1卷第12期。转引自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上卷),第290页,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重印本。

[39]阿英:《关于<中国小说史略>》,《文艺报》,1956年第20号。转引自齐裕焜:《独创与通观——中国古代小说论集》,第12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40]参看赵景深:《<中国小说史略>勘误》(载《银字集》)。据齐裕焜:《独创与通观——中国古代小说论集》,第12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41]张若英:《作为小说学者的鲁迅先生》,上海:《光明》,1936年11月25日第1卷第12期。转引自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上卷),第290页,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重印本。

[42]阿英:《关于<中国小说史略>》,《文艺报》,1956年第20号。转引自齐裕焜:《独创与通观——中国古代小说论集》,第12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43]参看赵景深:《<中国小说史略>勘误》(载《银字集》)。据齐裕焜:《独创与通观——中国古代小说论集》,第12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44]《听刘文典讲<关于鲁迅>》,《正义报》,1949年7月14日。转引自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上卷),第362页,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重印本。

[45]刘扬忠:《文学专史撰著的百年回顾》(下),北京:《文史知识》,2003年第7期。

[46]胡适:《白话文学史·自序》,第5~6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该序作于1928年6月5日,胡适《白话文学史》由上海新月书店1928年初版。

[47]钱玄同:《我对周豫才(即鲁迅)君之追忆与略评》(1936年10月24日),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月刊》选编:《鲁迅回忆录:散篇》(上册),第95页,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原载北平:《世界日报》,1936年10月26、27日。

[48]郑振铎选编:《文学论争集·导言》(1935年10月21日),见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影印本),第17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49]郑振铎:《永在的温情——纪念鲁迅先生》(1936年10月25日),原载上海:《文学》月刊,1936年11月1日第7卷第5期。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月刊》选编:《鲁迅回忆录:散篇》(中册),第559页,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50]郑振铎:《中国小说史家的鲁迅》(1949年10月13日),北京:《人民文学》,1949年创刊号。

[51]赵景深:《中国小说史家的鲁迅先生》,最初发表于上海:《大晚报》,1936年10月22日。后收入赵景深:《小说戏曲新考》,第98页,上海:世界书局,1943年10月再版。

[52]郭沫若:《鲁迅与王国维》(1946年9月14日),《文艺复兴》,1946年10月1日第2卷第3期。见李宗英、张梦阳编:《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第588、592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53]〔日〕增田涉:《支那文学史·译者的话》,东京:东京赛棱社,1935年。转引自胡从经:《中国小说史学史长编》,第427~428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54]〔日〕增田涉著、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组译:《鲁迅的印象·绪言》,第1~2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76年。

[55]〔日〕山上正义作、李芒译:《谈鲁迅》(摘录),日文稿原载日本《新潮》月刊,1928年3月号。中译稿原载北京:《鲁迅研究资料》,1977年11月第2辑。收入薛绥之主编:《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四辑,第292~293页,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

[56]刘扬忠:《文学专史撰著的百年回顾》(下),北京:《文史知识》,2003年第7期。

[57]郑振铎:《鲁迅先生的治学精神——为鲁迅先生周年纪念作》,上海:《申报》,1937年10月19日。见《郑振铎文集》第4卷,第43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58]张若英:《作为小说学者的鲁迅先生》,上海:《光明》,1936年11月25日第1卷第12期。转引自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上卷),第288页,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重印本。

[59]〔日〕增田涉:《支那文学史·译者的话》,东京:东京赛棱社,1935年。转引自胡从经:《中国小说史学史长编》,第427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60]〔日〕增田涉著、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组译:《鲁迅的印象·绪言》,第1~2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76年。

[61]赵景深:《中国小说史家的鲁迅先生》,原载上海:《大晚报》,1936年10月22日。见赵景深:《小说戏曲新考》,第101页,上海:世界书局,1943年。

[62]张若英:《作为小说学者的鲁迅先生》,上海:《光明》,1936年11月25日第1卷第12期。转引自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上卷),第290页,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重印本。

[63]沈从文:《中国小说史·绪论》,暨南大学出版室印,约于1930年前后刊行。系国立暨南大学“中国小说史讲义”之一。转引自胡从经:《中国小说史学史长编》,第389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64]谭正璧:《中国小说发达史》,上海:上海光明书局,1935年。

[65]据胡从经:《中国小说史学史长编》,第391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66]郭箴一:《中国小说史》,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年。该书系王云五、傅纬平主编《中国文化史丛书》之一。

[67]顾梁:《书评》,《华声》半月刊,1945年第1卷第5期。转引自马幼垣:《郭箴一<中国小说史>的来源》,《中国小说史集稿》,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0年初版。

[68]马幼垣:《郭箴一<中国小说史>的来源》,原载《中国时报·人间》,1978年7月1日。收入《中国小说史集稿》,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0年初版。

[69]胡从经:《中国小说史学史长编》,第400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70]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第42页,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

[71]最初收入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辑:《鲁迅全集》第8卷,上海:鲁迅全集出版社,1938年。又有《古小说钩沉》(上、下),上海:鲁迅全集出版社,1939年初版。

[72]鲁迅:《古籍序跋集》,《鲁迅全集》第10卷,第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73]顾农:《<古小说钩沉>的成书过程》,长春:《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74]鲁迅:《古籍序跋集》,《鲁迅全集》第10卷,第8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唐宋传奇集>序例》,最初发表于上海:《北新周刊》,1927年10月16日第51、52期合刊,后印入《唐宋传奇集》上册,上海:北新书局,1927年12月。收入鲁迅:《唐宋传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

[75]参见苏茵:《鲁迅整理祖国文化遗产初探(上)》,《鲁迅研究文丛》第3辑,第438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亦可参见:顾农著《<古小说钩沉>的成就与遗留问题》,沈阳:《社会科学辑刊》,1984年第3期。林辰著《鲁迅计划中<古小说钩沉>的原貌》,北京:《光明日报》,1960年10月30日。

[76]郑振铎:《鲁迅的辑佚工作——为鲁迅先生逝世二周年纪念而作》,原载重庆:《文艺阵地》,1938年10月16日第2卷第1期。见《郑振铎文集》第4卷,第44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77]许广平:《研究鲁迅文学遗产的几个问题》,原载重庆:《新华日报》,1945年10月19日。见许广平:《欣慰的纪念》,第3~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版。

[78]鲁迅:《华盖集续编·厦门通信(三)》(1926年12月31日),《鲁迅全集》第3卷,第39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79]鲁迅:《两地书·第二集 厦门——广州·四二》(1926年9月20日),《鲁迅全集》第11卷,第11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80]鲁迅:《两地书·第二集 厦门——广州·七五》(1926年11月18日),《鲁迅全集》第11卷,第20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www.daowen.com)

[81]⑤鲁迅:《华盖集续编·厦门通信(三》)(1926年12月31日),《鲁迅全集》第3卷,第39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82]鲁迅:《三闲集·鲁迅译著书目》,《鲁迅全集》第4卷,第18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83]鲁迅:《书信·350330致郑振铎》,《鲁迅全集》第13卷,第9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84]鲁迅手书《三十年集》著述目录。手迹影印件载天津:《天津师院学报》,1978年第4期封三。

[85]这个本子缺一篇序言,后来戴望舒《<古小说钩沉>的校辑和逸序》一文中首先从绍兴《越社丛刊》1912年2月第一集中抄存了《<古小说钩沉>序》。唐弢编:《鲁迅全集补遗》(上海:上海出版公司,1946年)和16卷本《鲁迅全集》,都收录了《<古小说钩沉>序》。《<古小说钩沉>序》今见《鲁迅全集》第10卷,第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86]郑振铎:《鲁迅的辑佚工作——为鲁迅先生逝世二周年纪念而作》,原载重庆:《文艺阵地》,1938年10月16日第2卷第1期。见郑振铎:《郑振铎文集》第4卷,第44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87]赵景深:《评介鲁迅的<古小说钩沉>》,广州:《宇宙风》,1938年10月16日第77期。转引自袁良骏:《鲁迅研究史》(上卷),第430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88]林辰:《鲁迅辑录的<古小说钩沉>的成就及其特色》,北京:《文学评论》,1962年第6期。

[89]余嘉锡:《余嘉锡论学杂著》,第28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重印本。

[90]郑振铎:《鲁迅的辑佚工作——为鲁迅先生逝世二周年纪念而作》,原载重庆:《文艺阵地》,1938年10月16日第2卷第1期。见《郑振铎文集》第4卷,第44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91]郑振铎:《中国小说史家的鲁迅》,北京:《人民文学》,1949年创刊号。

[92]孔嘉:《鲁迅先生整理中国古文学之成绩》,重庆:《理论与现实》,1939年11月15日第1卷第3期。见李宗英、张梦阳编:《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第267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93]赵景深:《中国小说史家的鲁迅先生》,原载上海:《大晚报》,1936年10月22日。见赵景深:《小说戏曲新考》,第100页,上海:世界书局,1943年10月再版。

[94]林辰:《鲁迅<古小说钩沉>的辑录年代及所收各书作者》,北京:《光明日报·文学遗产》,1956年10月21日。

[95]林辰:《关于<古小说钩沉>的辑录年代》,北京:《人民文学》,1950年第3卷第2期。

[96]知堂:《关于鲁迅》(1936年10月24日),原载上海:《宇宙风》,1936年第29、30期。今见于周启明:《鲁迅的青年时代》,第123页,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

[97]《鲁迅全集》第10卷,第18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该书于1927年12月、1928年2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分上、下册出版,1934年5月合为一册,由上海联华书局再版,后收入1938年版《鲁迅全集》第10卷。

[98]《<唐宋传奇集>序例》作于1927年9月10日,最初发表于上海:《北新周刊》,1927年10月16日第51、52期合刊,后印入鲁迅:《唐宋传奇集》上册,上海:北新书局,1927年12月。收入鲁迅:《唐宋传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今见于鲁迅:《古籍序跋集》,《鲁迅全集》第10卷,第8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99]《<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作于1927年8月22日至24日,最初印入鲁迅:《唐宋传奇集》下册,上海:北新书局,1928年2月。收入鲁迅:《唐宋传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今见于鲁迅:《古籍序跋集》,《鲁迅全集》第10卷,第9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100]鲁迅:《<唐宋传奇集>序例》,见鲁迅:《古籍序跋集》,《鲁迅全集》第10卷,第8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101]俞元桂:《鲁迅辑录古籍的成就及其对创作的影响》,中国鲁迅研究学会《鲁迅研究》编辑部编:《鲁迅研究》(7),第362页,第363~364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102]俞元桂:《鲁迅辑录古籍的成就及其对创作的影响》,中国鲁迅研究学会《鲁迅研究》编辑部编:《鲁迅研究》(7),第362页,第363~364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103]赵景深:《中国小说史家的鲁迅先生》,原载上海:《大晚报》,1936年10月22日。见赵景深:《小说戏曲新考》,第100页,上海:世界书局,1943年再版。

[104]孔嘉:《鲁迅先生整理中国古文学之成绩》,重庆:《理论与现实》,1939年11月15日第1卷第3期。见李宗英、张梦阳编:《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第273~276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105]鲁迅:《鲁迅全集》第10卷,第1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本书最初于1926年8月12日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有序。1935年7月经作者增补,由上海联华书局再版,有《再版序言》。后收入1938年版《鲁迅全集》第10卷。

[106]鲁迅:《<小说旧闻钞>再版序言》,《鲁迅全集》第10卷,第15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107]俞元桂:《鲁迅辑录古籍的成就及其对创作的影响》,中国鲁迅研究学会《鲁迅研究》编辑部编:《鲁迅研究》(7),第364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108]鲁迅:《<小说旧闻钞>序言》(1926年8月1日),见鲁迅:《古籍序跋集》,《鲁迅全集》第10卷,第7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109]赵景深:《中国小说史家的鲁迅先生》,原载上海:《大晚报》,1936年10月22日。见赵景深:《小说戏曲新考》,第99页,上海:世界书局,1943年再版。

[110]孔嘉:《鲁迅先生整理中国古文学之成绩》,重庆:《理论与现实》,1939年11月15日第1卷第3期。见李宗英、张梦阳编:《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第279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111]郑振铎:《鲁迅的辑佚工作——为鲁迅先生逝世二周年纪念而作》,原载重庆:《文艺阵地》,1938年10月16日第2卷第1期。见《郑振铎文集》第4卷,第44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112]孔嘉:《鲁迅先生整理中国古文学之成绩》,重庆:《理论与现实》,1939年11月15日第1卷第3期。见李宗英、张梦阳编:《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第253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113]〔日〕增田涉著、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组译:《鲁迅的印象》,第61~62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76年。

[114]赵景深:《<中国小说史略>的评价》,湖南人民出版社编:《鲁迅研究文丛》(1),第25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115]《鲁迅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116]李长之:《文学史家的鲁迅》,北京:《人民文学》,1956年11月号。

[117]金灿然:《鲁迅与国故》,延安:《鲁迅研究丛刊》第一辑。转引自袁良骏《鲁迅研究史》(上卷),第434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118]时萌:《<汉文学史纲要>札记》,北京:《文学遗产》,1983年第2期。

[119]鲁迅:《而已集》,《鲁迅全集》第3卷,第50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本文记录稿最初发表于广州:《民国日报》副刊《现代青年》,1927年第173~178期,改定稿发表于《北新》半月刊,1927年第2卷第2号。

[120]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见《鲁迅全集》第3卷,第50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121]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见《鲁迅全集》第3卷,第513页,第516~51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122]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见《鲁迅全集》第3卷,第513页,第516~51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123]何幹之:《鲁迅思想研究》,第209~210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0年。

[124]鲁迅:《日记·癸丑日记》(1913年10月15、19、20日),《鲁迅全集》第14卷,第77~7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125]鲁迅:《日记·乙卯日记》(1915年7月15日),《鲁迅全集》第14卷,第17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126]鲁迅:《日记·日记第十》(1921年2月12日,3月2、8、20日),《鲁迅全集》第14卷,第410~41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127]鲁迅:《日记·附录 一九二二年日记断片》(1922年2月16、17日,8月7日),《鲁迅全集》第15卷,第326、32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128]鲁迅:《日记·日记十三》(1924年6月1、3、6、7、8日),《鲁迅全集》第14卷,第499~50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129]鲁迅:《日记·日记二十》(1931年11月13日),《鲁迅全集》第14卷,第90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亦可参阅鲁迅校勘《嵇康集》手稿。

[130]张抄本现存,详情另见张宗祥:《我所知道的鲁迅》(1961年),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月刊》选编:《鲁迅回忆录:散篇》(上册),第66页,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原载长沙:《图书馆》杂志,1961年第4期。

[131]《<嵇康集>序》作于1924年6月10日。据鲁迅:《日记·日记十三》,《鲁迅全集》第14卷,第50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但篇末所署日期为“六月十一日”。今收入鲁迅:《古籍序跋集》,《鲁迅全集》第10卷,第6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132]《<嵇康集>跋》作于1913年10月20日。据鲁迅:《日记·癸丑日记》,《鲁迅全集》第14卷,第7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今收入鲁迅:《古籍序跋集》,《鲁迅全集》第10卷,第2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133]《<嵇康集>逸文考》当写定于1924年6月之前,原题《<嵇康集>逸文》,无标点。后附入鲁迅校本《嵇康集》末。收入1938年版《鲁迅全集》第9卷时,据《<嵇康集>序》中所称改为今题。今见于鲁迅:《古籍序跋集》,《鲁迅全集》第10卷,第5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134]《<嵇康集>著录考》当写定于1924年6月之前,后附入鲁迅校本《嵇康集》之末。今见于鲁迅:《古籍序跋集》,《鲁迅全集》第10卷,第5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135]《<嵇康集>考》作于1926年11月14日,今见于鲁迅:《古籍序跋集》,《鲁迅全集》第10卷,第7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136]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第42页,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

[137]郑振铎:《鲁迅的辑佚工作——为鲁迅先生逝世二周年纪念而作》,原载重庆:《文艺阵地》,1938年10月16日第2卷第1期。见《郑振铎文集》第4卷,第44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138]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而已集》,《鲁迅全集》第3卷,第50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139]刘大杰:《鲁迅谈古典文学》,原载《文艺报》,1956年第19号。见周建人、茅盾等著:《我心中的鲁迅》,第297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

[140]鲁迅:《准风月谈·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鲁迅全集》第5卷,第25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141]黎烈文:《一个不倦的工作者》,原载《中流》半月刊,1936年11月5日第1卷第5期。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月刊》选编:《鲁迅回忆录:散篇》(中册),第643页,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142]知堂:《关于鲁迅》(1936年10月24日),原载上海:《宇宙风》,1936年第29、30期。今见周启明:《鲁迅的青年时代》,第122、124页,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

[143]知堂:《关于鲁迅》(1936年10月24日),原载上海:《宇宙风》,1936年第29、30期。今见周启明:《鲁迅的青年时代》,第122页,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

[144]鲁迅:《书信·350430(日)致增田涉》,《鲁迅全集》第13卷,第63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145]周芾棠:《记绍兴一中的鲁迅故居》,北京:《人民日报》,1963年10月19日。薛绥之主编:《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一辑,第204页,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

[146]蔡元培:《鲁迅先生全集序》(1938年6月1日),原载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辑:《鲁迅全集》,鲁迅全集出版社,1938年。转引自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上卷),第327~328页,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重印本。

[147]郑振铎:《中国小说史家的鲁迅》,北京:《人民文学》,1949年创刊号。

[148]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第21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149]唐弢:《纪念鲁迅先生》,原载《作家》月刊,1936年11月15日第2卷第2期。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月刊》选编:《鲁迅回忆录:散篇》(中册),第658页,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150]鲁迅:《书信·320815致台静农》,《鲁迅全集》第12卷,第10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151]李长之:《文学史家的鲁迅》,北京:《人民文学》,1956年11月号。

[152]郑振铎:《鲁迅的辑佚工作——为鲁迅先生逝世二周年纪念而作》,原载重庆:《文艺阵地》,1938年10月16日第2卷第1期。见《郑振铎文集》第4卷,第445~44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153]郑振铎:《鲁迅先生的治学精神——为鲁迅先生周年纪念作》,原载上海:《申报》,1937年10月19日。见《郑振铎文集》第4卷,第439页,第437~43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154]郑振铎:《鲁迅先生的治学精神——为鲁迅先生周年纪念作》,原载上海:《申报》,1937年10月19日。见《郑振铎文集》第4卷,第439页,第437~43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155]高寒:《鲁迅的学术上的新精神》,原载《新动向》,1939年10月15日第3卷第3期。收入《刁斗集》,交通书局,1947年。转引自袁良骏:《鲁迅研究史》(上卷),第440~441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156]杨义:《杨义文存》第六卷《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第511页,第514、51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157]杨义:《杨义文存》第六卷《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第511页,第514、51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158]杨义:《杨义文存》第六卷《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第447页,第517~51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159]杨义:《杨义文存》第六卷《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第447页,第517~51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160]齐裕焜:《鲁迅是中国小说史研究的开拓者——读<中国小说史略>》,原载兰州:《兰州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见齐裕焜:《独创与通观——中国古代小说论集》,第1~13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161]〔日〕内山完造著、雨田译:《鲁迅先生》,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月刊》选编:《鲁迅回忆录:散篇》(下册),第1493页,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原载上海:《译文》月刊,1936年11月16日新第2卷第3期。

[162]许广平:《札记》(1936年),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月刊》选编:《鲁迅回忆录:散篇》(中册),第524~525页,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原载《新文学史料》,1993年第1期。

[163]知堂:《关于鲁迅》(1936年10月24日),原载上海:《宇宙风》,1936年第29、30期。今见周启明:《鲁迅的青年时代》,第121页,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

[164]许寿裳:《鲁迅的思想与生活·鲁迅的生活》(1936年12月17日),见《亡友鲁迅印象记》,第150页,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

[165]转引自袁良骏:《鲁迅研究史》(上卷),第426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166]钱玄同:《我对周豫才(即鲁迅)君之追忆与略评》(1936年10月24日),原载北平:《世界日报》,1936年10月26、27日。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月刊》选编:《鲁迅回忆录:散篇》(上册),第96页,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167]郑振铎:《鲁迅先生的治学精神——为鲁迅先生周年纪念作》,原载上海:《申报》,1937年10月19日。见《郑振铎文集》第4卷,第44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168]郑振铎:《鲁迅的辑佚工作——为鲁迅先生逝世二周年纪念而作》,原载重庆:《文艺阵地》,1938年10月16日第2卷第1期。见《郑振铎文集》第4卷,第44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169]丽尼:《要学习的精神》(1936年10月19日),原载《光明》,1936年11月25日第1卷第10号。收入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月刊》选编:《鲁迅回忆录:散篇》(中册),第527页,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