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衡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主流之外的一个超越于政治党派之见的独立的学术派别。这个学术团体以东南大学为阵地,以《学衡》杂志为平台,主要成员有吴宓、梅光迪、刘伯明、马承坤、胡先骕、萧纯锦、邵祖平、徐则陵、柳诒徵等。此外,一批为《学衡》供稿的作者,如吴芳吉、刘朴、赵思伯、缪凤林、胡梦华、陆维钊、林损、景昌极、刘永济、汤用彤、钱念孙等人认同《学衡》的宗旨,一般也被归到这个学术派别之中。
《学衡》杂志创刊伊始,柳诒徵就在《弁言》中提出四项准则:“诵述中西先哲之精言以翼学”,“解析世宙名著之共性以邮思”,“籀绎之作必趋雅音以崇文”,“平心而言不事嫚骂以培俗”。[1]在此基础上,吴宓提出:“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无偏无党,不激不随。”“以切实之功夫,为精确之研究,然后整理而条析之,明其源流,著其旨要,以见吾国文化有可与日月争光之价值。”[2]这是《学衡》“同人之根本思想与公共主张”[3],也可以看做学衡派治学论事的基本态度或者核心准则。在新文化运动思潮中,学衡派的宗旨确实显出其不同凡响、特立独行的特质。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以西方的新人文主义为学理体系,在融化西方新知的理论基础上“昌明国粹”;二是坚持学术独立,拒绝参与政治,摒弃党派的偏激情绪,以学术为生存真义,以阐求真理为终极目的;三是以中正、中庸之原则进行文化、文艺批评,从而继承和维护具有普遍、永恒的人文价值的中西方传统文化。在这一宗旨的指导下,学衡派就中国文化各个层面的问题展开了探讨,如儒学的核心价值问题,中西文化的冲突、对立问题,包括西方的文化和文学的基本状况等。他们还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动向进行了激烈而持久地批判,内容涉及文言与白话的优劣问题、新旧文学观念问题、传统文化的扬弃与继承问题、历史的进化的文学观问题等。(www.daowen.com)
谈到学衡派,周作人在1934年说:“只有《学衡》的复古运动可以说没有什么政治意义,真是为文学上的古文殊死战,虽然终于败绩,比起那些人来要胜一筹了。”[4]从政治的角度看,学衡派是保守的,但他们在存续中国传统文化、肯定中国古代文学成就等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