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宝彩陶艺术赋予文明进程

国宝彩陶艺术赋予文明进程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鼓作为乐器是从周代开始,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首领,鼓的文化内涵博大而精深,雄壮的鼓声紧紧伴随着人类从远古的蛮荒一步步走向文明。陶鼓又称土鼓,是用陶土烧制成鼓框,再蒙上动物的皮革做成的。以打击乐器为代表的陶鼓,是我国远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原始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是我国远古文化繁衍进化的主要标志之一。

国宝彩陶艺术赋予文明进程

陶鼓伴随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

TAOGUBANSUIRENLEICONGMANHUANGZOUXIANGWENMING

据考证,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了陶鼓的制作。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一直沿用至今,随着乐器制造业的发展,笨重的陶鼓逐渐被轻便的木鼓所取代,因此,陶鼓绝迹了。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陶鼓

远古时期,鼓被尊奉为通天的神器,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在狩猎征战活动中,鼓也被广泛地应用。鼓作为乐器是从周代开始,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首领,鼓的文化内涵博大而精深,雄壮的鼓声紧紧伴随着人类从远古的蛮荒一步步走向文明。俗可以是民间的欢庆锣鼓,雅可以进入庙堂祭祀和宫廷宴会。从原始的陶鼓、土鼓、皮鼓、铜鼓,一直发展到种类繁多的现代鼓,鼓是最为人们喜爱和广泛应用的乐器之一。

陶鼓又称土鼓,是用陶土烧制成鼓框,再蒙上动物皮革做成的。历年来,陶鼓以其苍劲、恢弘、厚重、质朴、粗犷、豪迈的气势深得人们的钟爱,进而代代相传,历久不衰。以打击乐器为代表的陶鼓,是我国远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原始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是我国远古文化繁衍进化的主要标志之一。

单面陶鼓的大头,是蒙置革面受击发声的重要部位。其中腔与小头部位,除了具有共振与扩音作用外,在佩挂演奏时还起着平衡作用。它们所共有的两个环形耳,是穿挂绳索用以背携演奏或置放的具体部位。究竟起源于何时,难以考证,从出土的实物分析,至少可以说在原始社会后期,鼓已基本定型成熟。这些鼓在型制和大小上虽有所不同,但均由三部分组成,即鼓口、鼓身和喇叭形口,鼓口形式多样,有罐形口、盘形口、曲颈形口等;鼓身为圆筒状,个别鼓在中筒上置有装饰部件,喇叭形口的外沿约1厘米处均匀置有6个至12个数量不等的倒钩,是用来蒙置鼓面的。在鼓体同一侧两端的适当部位设有环形耳,可以系绳携挂。器表有的施彩,有的素面。施彩的均以黑、红彩绘图案,主要纹样有网纹、平行线纹、锯齿纹、三角形纹、漩涡纹组成。(www.daowen.com)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陶鼓

陶鼓的使用范围并不仅限于舞乐活动,它还具有多种职能,比如,先民们可利用它的节奏配合生产;狩猎时,可借助它的声音激发成员们出击的勇气和力量,同时也可用它那恢宏雄伟的音量阻止猛兽对人类的袭击;在部落之争中,陶鼓能传递消息和鼓舞氏族成员们的斗志;在进行原始宗教活动时,陶鼓又能起到召集氏族成员的作用;先民们可以借用它那雄厚的音色给天、地神灵传达人间的信息,沟通人与神之间的联系等等。

总之,原始的鼓,它以其特有的高亢激越的旋律在原始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喧嚣的战争中,用语言指挥千军万马,兵卒是听不见的,所以常规是以击鼓为进军号令,鸣金则为收兵讯号;用各种颜色的旗帜指挥士卒作战,可以使士卒在大范围内看得清楚,行止明确,这样军队的行动就统一了。勇猛的战士不可单独前进,怯懦的战士也不得后退,这是指挥大部队战斗的有效方法。所以,夜间作战要多用火光和战鼓,白天作战则以旗帜指挥。由此可见,鼓在远古是号令,是权威。在古代的衙门公堂上,就有“击鼓升堂”的法规,就连那些脱离红尘的寺观净土之地,也有钟、鼓二楼,以“晨钟暮鼓”而课修。

由此看来,鼓在我国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不论社会如何发展,王朝怎样更替,鼓始终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并不断发展演变、广为流传。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陶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