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求平安、幸福之器——响铃壶
QIQIUPINGANXINGFUZHIQI——XIANGLINGHU
马家窑文化是我国西北地区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约5000年。从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到半山类型再到马厂类型,跨度有1000多年,这期间出土过一些响铃壶,但数量很少。新石器时代的齐家文化期,彩陶已走向衰落,但素面陶器却有显著发展,流行篮纹、绳纹、弦蓖纹、附加堆纹、划纹等纹饰,并有少量镂空工艺陶器的出现。一些造型奇特、素面光滑的细泥质陶器十分精美可人,齐家文化出土的响铃壶数量比较多。
1975年出土于庄浪县韩店乡西面源头的齐家文化龙纹镂空响铃壶,为细泥橘红陶,轮制,磨光,镂空。通高14.8厘米、口径9.5厘米。敞口,圆唇,高领,折腹,平底。肩部阴线刻蛇形龙纹缠绕其间,龙为蛇首,细长身、卷尾,龙身刻箭矢状鳞纹。线条流畅秀丽,为齐家文化陶器中以蛇形为其主体的龙纹雏形,学者们则称为“蛇龙变化”。器腹有“〈〉”形镂孔4处,罐底中间镂空风扇状“/\”孔。罐内隔开为上下两层,上层可盛水,下层内置陶丸两只,摇之有声,清脆悦耳,不盛水和装满水时声音各异,妙不可言。这件陶器融绘画、线刻、镂空、实用与观赏为一体,是研究齐家文化陶器中龙的演变及制陶工艺的珍贵实物资料,属国家一级文物。
齐家文化镂空双耳响铃壶
2000年甘肃广河县出土了二件齐家文化素面响铃壶,一件高15厘米、口径9.5厘米。敞口,圆唇,高领,折腹,平底。器下腹有“и”形镂孔4处,罐内隔开为上下两层,上层可盛水,下层内置陶丸两只。另一件高14.8厘米、口径9.5厘米。敞口,圆唇,高领,折腹,平底。器腹部没有镂空,罐内也隔开为上下两层,上层可盛水,下层内置陶丸两只。(www.daowen.com)
2006年瑞典国家博物馆和中国故宫博物院联合举行中国彩陶展,其中有一件齐家文化的素面响铃壶引起很大反响。
那么这些陶壶又是干什么的呢?这要和当时原始生产力的发展情况、男女婚配制度、祭祀习惯等联系起来。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十年九旱,是靠天吃饭的年代,人们多把抗御旱灾的希望寄托于神灵,于是就有了祈雨祭祀活动。据考证祭祀过程有“启户”“迎神”“参神”“献馔”“读祭文”等,其中在“献馔”时就使用响铃壶。祭坛执事人员将酒倒在响铃壶里,然后摇动响铃壶,使响铃壶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告知神灵人们在祈求什么。
内婚制能保持原始人群的相对稳定,所以内婚制在人类历史上延续的时间甚长,这正是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的症结所在。婚配的男女之间血缘关系太近,致使繁育的后代易患先天性疾病,或体质不良,智力低下,与自然界抗衡的能力减弱,诚如《左传》所言:“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甘肃考古研究所在一次古墓葬群的发掘中发现,有30岁至35岁成年女性一次葬,15岁至17岁年轻女子及另一个30岁至35岁成年女性的二次葬。一次葬的成年女性随葬4件钵和弦纹罐、绳纹罐、小口尖底瓶各1件。二次葬的成年女性随葬3件钵和1件碗,还有骨笄、骨珠、骨针、蚌刀各1件。年轻女子的随葬品最少,只有1件钵。这是两个女性长辈和她们的同性晚辈合葬墓。两个女性长辈的身份均高于年轻女子。据对194具人骨的鉴定,20岁至40岁之间死亡的人最多,计106人,占统计总数的54.6%强。只有25人能活到40岁至50岁,仅占总数的12.8%。当时没有一个人能活到60岁。所以在氏族部落“做生”就比较盛行,“做生”,就是过生日。多数是满60岁才祝寿,满36岁时才请客“做生”。做生时也用响铃壶饮酒。
每个母系亲族都供奉自己的祖先,但是没有固定的崇拜偶像,而是以火塘上方的锅桩石为代表。传说祖先死后去北方,但是灵魂还常返归故里,住在锅桩附近。所以每日三餐都要向祖先献食。逢年过节,还要杀猪祭祀,躬请祖先回归。届时,以猪血染红11根树枝,9根放在房顶上,树枝尖端朝向北方,另两根则弃置于房后。习惯认为,这些树枝是指引祖先归来的标志。还有些祭品抛在野外,将酒倒在响铃壶里,然后摇动响铃壶,使响铃壶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召唤先民灵魂回归故里,祭品如被老鹰或动物吃掉,则认为大吉大利。否则还要另选吉日再祭。这些祭品在供奉祖先后,由亲族成员分食。
珍品彩陶欣赏 辛店文化鸟形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