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4400年前发明的兰州拉面,揭示谷子与黍子的秘密

4400年前发明的兰州拉面,揭示谷子与黍子的秘密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表明,在古代面条样品中,保存有大量的谷子和黍子的典型壳体植硅体颗粒和淀粉颗粒。壳体植硅体的含量之高,达到每克样品中含有近10万粒以上。在分析古代面条样品中,还分析出少量的油脂、类似藜科植物的植硅体以及少量动物的骨头碎片,抑或,这就是我们祖先在4400多年前发明的牛肉拉面。

4400年前发明的兰州拉面,揭示谷子与黍子的秘密

兰州拉面找到了祖先

LANZHOULAMIANZHAODAOLEZUXIAN

据媒体报道: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在主持发掘我国著名的青海省喇家新石器遗址时,在齐家文化喇家类型的文化层中发现了一只倒置的陶碗,在碗底保存有面条,长约50cm,直径约0.3cm,粗细均匀,颜色鲜黄,与现在的拉面形态相似,提供了我国先民在4000多年前已经制作面条的最直接的证据。

面条是世界上许多国家人们的主要食品,据统计,亚洲各国每年收获的约百分之四十的小麦被用于制作面条。但是,面条是软体的,又是极难保存的材料,所以,在此以前世界上还没有发现早期面条的直接证据。

出土的拉面(www.daowen.com)

为了研究距今约4400年前面条的粮食组成和制作过程,据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吕厚远课题组,用自然科学的手段对我国西北地区大量的现代农作物和野生植物的果实进行了植硅体和淀粉形态分析,掌握了大麦青稞、小麦、高粱、燕麦、谷子、黍子、狗尾草等近80多种植物果实中植硅体和淀粉形态特点,进一步对古代面条样品进行了植硅体和淀粉形态的分析。研究表明,在古代面条样品中,保存有大量的谷子和黍子的典型壳体植硅体颗粒和淀粉颗粒。壳体植硅体的含量之高,达到每克样品中含有近10万粒以上。在显微镜下面条淀粉的光学性质显示,大量的淀粉颗粒还没有完全糊化。

这项研究说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在4400多年前已经用谷子和黍子混合做成了世界上最早的面条,与目前一般用小麦做面条的原料是不同的。同时也说明先民当时已经有了较完善的工艺对这些植物果实进行脱粒、粉碎达到足以可以制成面条的面粉。而且,这些面条不是扁的,是圆的,不是用擀面杖擀出来的,好像是用手工拉出来的。尽管当时面粉的质量还比较粗糙,但是,这些证据对于新石器农业考古和古代食品文化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青海省喇家遗址属于新石器晚期的齐家文化,在距今约4400年前被一次灾难性的地震洪水毁灭或淹埋了,这样一个突发的事件,保存了许多其他考古遗址难以保存的史前人类生活的遗存和灾难的场景。正是由于地震、洪水的发生和装有面条的碗被翻倒在地,并被随后的泥沙密封,造就了近4400多年面条没有腐烂分解的不可思议的罕见环境,保存了这碗还没有完全煮熟的面条。在分析古代面条样品中,还分析出少量的油脂、类似藜科植物的植硅体以及少量动物的骨头碎片,抑或,这就是我们祖先在4400多年前发明的牛肉拉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