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年前我国西部的“湿地说”
4000NIANQIANWOGUOXIBUDE' SHIDISHUO '
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农民在种地时发现了一只罕见的大象造型的陶壶,该陶壶为泥质红陶,整体造型为直口壶,直口前端有形似大象鼻子的长壶嘴,象鼻上方有两个以“乳丁”状堆塑的眼睛。陶壶腹部鼓圆,腹下部为柱状高足,直口至下腹部有一宽扁的把手,把手上以“剔刻”手法装饰有人面纹,其眼、鼻、嘴等线条都非常清晰。该陶壶距今约44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类型。
该陶壶的出土说明,早在4400年前,我国西部地区就有大象等热带动物生存。此大象形陶壶虽是一个无纹饰的素陶,却比一般的彩陶更为珍奇。因为,该陶壶独树一帜地以“堆塑”手法生动地再现了大象的形象,而其“乳丁”做出的眼睛和剔刻在把手上的人面纹饰,较以往的考古发现也极为罕见。整个陶壶造型小巧玲珑,工艺精湛,整体磨光,形状独特,实属陶中精品。
珍品彩陶欣赏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折线昆虫纹上下单耳罐
以往的考古发现证实,陶器上的各种纹饰、图案或整体造型往往与当时人类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此次发现的大象形陶壶特征突出,形象逼真传神,说明4400多年前的我国西部地区很有可能已有大象这种热带动物繁衍。因此,该陶壶的发现不但对陶文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还可以为古生态环境的研究提供相应资料。
大象喜欢栖居在气温较高、空气湿润、靠近水源、植被生长茂密的热带地区。大象的食量大得惊人,每天要吃100公斤到150公斤的新鲜植物,喝60公斤左右的水,因此,它在野外需要占据几十平方公里的活动或取食领域。它们通常三五成群,或是结成几十只的大群,每个群体都由一个或多个“家庭”组成,彼此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大象可以繁殖到50岁,三至五年才生育一仔,孕育期达22个月。大象的寿命为60岁至100岁。(www.daowen.com)
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就有大象频繁出没,上古大禹役象的传说,不是没有根据的。甘肃和政县出土的黄河象化石,其年代约在距今约50万年至1000万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年均温度较现在高2~3℃,冬季最冷月的平均气温较现在高5℃以上,茂盛的植被和遍布的湖沼为野象的生活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当时不仅有象氏族,还驯养野象,有时打仗便出动象军,《吕氏春秋》载:“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象不仅是家畜之一,同时以象牙为原料的手工业也很发达,在乐器中有象管,在舞蹈中有象舞等。象的分布还反映在地名上,河南的古称“豫”为象形字,就是一人牵象,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安宁。
齐家文化大象形单耳壶
据说古时候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活跃着大量的大象,后由于气候转寒,大象们因为不能适应骤变的温差,或迁徙南方,或死在当地,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和政县出土的大量古黄河象化石,就充分证明在很早以前甘肃地区气候异常炎热,湖泊遍地,水草茂密,适合热带生物生存。后人对大象的理解,只能通过民间的传说和对大象留下骸骨来思索了。于是乎人们把对大象的揣摩称为想象,并引申出把具体的事物称为具象,属性的概念称为抽象;天体变化称为天象,政治活动称为政象;好的称为瑞象,坏的称为乱象;外部的称为现象,本质的称为真象(相)等等,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象”文化,给中国文学烙下了深深的印象。
在历史上,傣族人民驯养和役用大象使西双版纳以“乘象国”“象耕”和“象战”而闻名于中原;也因历代土司向天朝上贡驯象、象齿而加强了与“天朝”的联系和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因而在各种文学艺术中把大象作为重要的描述对象,以艺术手法重视它的特性以及寄托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大象与其他群居动物不同的是,领头者均为成年雌象,其他成员都按年龄大小、体质强弱排列秩序,不幸受伤的个体通常被伙伴们夹在中间,一起前进。首领的作用最大,平时,由它决定整个群体的行动路线、时间安排、觅食场所、休息地点等日常生活,同时承担着保卫象群的重要责任。如果头象死亡,它们就会在短期内重新选出一个新首领,继续统一指挥象群。大象族群都非常团结,也非常恩爱。野生大象都有自己的家族墓地,老象死了,其他大象会用长长的鼻子将死者卷到墓里。不仅如此,活着的大象还经常跑到墓地里对着死去的大象的白骨进行“缅怀”。
那么,在距今约4000年前,先民们就能制作出如此精美的大象造型的陶壶,便可以理解了。
珍品彩陶欣赏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园点纹双耳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