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人图腾“娃娃鱼”
LEIRENTUTENG ' WAWAYU '
1958年收集于甘肃甘谷县西坪乡的双耳鲵鱼纹彩陶瓶,泥质橙黄陶,通体磨光,是先民们盛水用的器皿。彩陶瓶腹部两侧有对称桥形耳,在瓶肩部以下至近底处用黑彩绘一条鲵鱼,鲵鱼的头扁平,生动可爱,双眼圆睁,大口露牙,身躯两侧饰爪形纹,尾大而扁,体上有斑纹,图案完整,曲线优美,在目前已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瓶中是较为罕见的。
其实关于这件彩陶瓶上的动物形象,考古界也有争论,一种意见认为纹饰就是娃娃鱼的真实图案;还有学者分析图案是人首蛇身,可能是伏羲氏的形象;还有人认为是龙的原始图形,鲵鱼的脸酷似人形,两只眼睛炯炯有神,身躯卷曲似在游动,两只前肢彷佛在支撑着身体,使头昂起,像是在呼喊着生命,又像是跃动着自由,所以人们认为这种人面鲵鱼应该是中国最早的龙纹饰。但不论是何形象,这件彩陶都让人们充分领略了彩陶的无穷魅力和幽远意境。
鲵鱼,因为“声如小儿啼”,所以又叫“娃娃鱼”,在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都有分布,但甘肃省只见于天水、武都两个地区,此瓶正好发现在这一范围之内。而从出土的彩陶来看,有鲵鱼纹饰的也主要分布在渭水和汉水流域,即天水、陇南一带,这正说明在古代,鲵鱼这种动物是人们经常、大量见到的,也说明了古代生态环境不错,适合喜温暖的鲵鱼生活。仰韶文化是农业文化,他们所描绘的动物主要是鱼、蛙和鲵鱼纹,他们在河边生活,所描述的也多是水里的东西,可能是先民们热爱或者崇拜这种动物。瓶体上的图案准确地表现了鲵鱼的特点,反映了远古人类对生活观察的细致和艺术再现水平的高超。(www.daowen.com)
仰韶文化倪鱼纹双耳瓶
鱼纹的形象已由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具象绘画逐渐演变为概括性的抽象或半抽象图案画。具象和抽象的成分比例在各种文化类型中都不尽相同,甚至在同一文化类型的不同器物上也有所差异。鱼纹的表现形式,有单体鱼纹、复合鱼纹和局部鱼纹数种。鱼纹的位置常施用于器物内外立面的宽展处和陶器的内底部,即静态视觉的最佳位置。可见鱼纹在彩陶早期基本上是作为主体纹饰来使用的。
由于鲵鱼具有类人的特点,因此易被氏族人们视做神物,而彩陶上的鲵鱼图像被神化了,还进一步加以人格化。甘谷县西坪出土的彩陶瓶腹部的一面上,绘着鲵鱼的单独纹样,鲵鱼纹的头部似人面,在脸面下部有用直线绘出的胡须,身上饰有表示鳞甲的网状花纹。由于这件彩陶瓶出土于甘谷,而这一带正是传说中的伏羲氏的诞生地,因此人格化的鲵鱼纹被认为是“龙身而人头”的伏羲氏的雏形。这件鲵鱼纹彩陶瓶,由于表现了中华民族始祖神的原始面貌,而且还显示出纯熟的绘画技巧,是中国彩陶中具有象征意义的代表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