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具人类文化内涵的尖底瓶
JIJURENLEIWENHUANEIHANDEJIANDIPING
尖底瓶,是流行于我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的一种陶器。这种陶器一般为小口细颈、斜肩鼓腹、瘦长体尖底、腹部有对称双耳,也可称为小口尖底瓶。
它的产生年代大约在距今6500年前,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庙底沟二期文化中还能见到,所以它存续的时间至少有1500年。其分布范围西至甘、青地区,东至河南腹地,南及鄂西以北的汉水中游,北达内蒙古中南部。尖底瓶最早见于渭水流域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随后很快被以陕、晋、豫交界地区为核心分布区的庙底沟类型接受和改造,而且也主要流行于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这两个主要类型中。
近年,仰韶文化这种尖底瓶已被编入中学历史教材,但对其使用性质和范围说法不一,教材中沿袭了考古界、学术界多年来流行的对尖底瓶的理解和认识。但一些专家对此提出了疑议,希望引起有关部门和专家的重视,以便作出及时的调整和纠正。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漩涡纹双耳尖底瓶
登陆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新世纪课程网”就可获知如下信息:2001年4月28日北师大版历史教材“第一次送审就被评为一类一等,并有许多内容获得国家教委领导的一致好评,引起学术界、教育界、社会各界极大关注”,也是“同类教材中使用范围最大的一套教科书”。在互联网上可以搜索到不少有关“破解彩陶之谜”或尖底瓶的教案、教学探讨文章或心得、体会;关于尖底瓶,老师则着力引导学生注意和理解其特别的汲水功能、在汲水时会出现的“奇妙的现象”,即尖底瓶入水时会自动倾倒汲水,水满则陶瓶自动扶正,通过穿系陶瓶双耳的绳子提起陶瓶,完成取水任务。
中国科学院网站“科技之光·中国古代科技馆·机械”部分对尖底瓶的介绍是:“关于物体的重心及其应用,我国约在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所认识。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盛水陶罐,其结构为红陶质地,器形为小直口,细颈,长圆腹,尖底,肩部或腹部有对称的双系,用以穿绳。器表多有绳纹。汲水时由于重力作用,瓶口会自然向下,待水将满时,瓶身自动倒转,口部向上。这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www.daowen.com)
教育界、科技界对仰韶文化尖底瓶有如上的理解、认识和介绍;而且,文物考古界几十年来对尖底瓶的描述、理解和认识也大多如此。1957年在西安半坡遗址建立了我国第一座遗址博物馆,当参观者进入该博物馆时,会发现院内中央有一水池,池中小山上塑有一汲水少女形象:她腕戴陶环,身着麻布裙衫,手中正提着一只半坡类型的尖底瓶,蹲在池边,作欲汲水状。半坡博物馆内这尊醒目的少女形象,传递给观者的信息仍然是:尖底瓶是一种汲水器具。
辛店文化双耳尖底瓶
实验、研究证明尖底瓶并不单纯是汲水器。针对考古界以及科普读物中关于仰韶文化尖底瓶之流行说法,1988年,半坡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对馆藏的一批半坡类型尖底瓶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半坡类型绝大部分尖底瓶因盛水后重心高于瓶耳而倾覆,因此不能用来自动汲水”。1989年,他们又与北京大学力学系的专家合作,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半坡博物馆的7个样品尖底瓶进行仿真实验,同时还对一个石膏模型瓶做了数值模拟和实测,验证了这种方法和程序的可靠性。石膏模型瓶实验及数值模拟仿真实验结果一致,即“模型瓶空提起状态为底朝上倾斜,注水适中时,瓶底朝下,注水较多时,瓶底又朝上,水倒出”。上述研究表明,尖底瓶不可能是一种生活中实用的汲水器、盛水器。
沙井文化双耳尖底瓶
半坡博物馆和北京大学研究人员的实验、研究只是否定了尖底瓶为汲水器、有奇妙的取水功能这种流行说法,他们并未说明尖底瓶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器物,五六千年前仰韶文化的先民们制作尖底瓶到底有什么用,因何而产生,如何给它定性呢?笔者认为,它不但是一种汲水、盛水器,而且是一种礼器。理由有四:其一,绝大部分尖底瓶都只能盛装半瓶或少量液体才能正常提携,证明尖底瓶的设计和制作不是从生产或生活实用的角度去考虑的,它盛装的物品(水或酒,液体类)具有象征性、礼节性。其二,尖底瓶盛装液体后不能随便地置于平地或平台(因尖底必然倾倒),而只能提携、悬挂高处或抱在手上(仰韶文化中并无专门的尖底瓶器座),这种状态要求尖底瓶的使用者必须始终用手掌握尖底瓶,这种强制性的要求和设计亦暗含着尖底瓶使用状态中的严谨性、严肃性,它可能与宗教、礼仪相关。其三,半坡类型的尖底瓶是壶罐口,庙底沟类型的尖底瓶是双唇口,它们是区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与庙底沟类型的典型器类之一。壶罐口尖底瓶是“瓶上加瓶”,即口部做成很小的壶、罐或瓶、杯的形状;双唇口尖底瓶是“口中套口”,即将口唇部做成一小一大内外相套的样式。壶罐口、双唇口也都不是从生产或生活实用的角度去考虑的,即本没有必要将尖底瓶口设计和制作成壶罐形或双唇口。这种没有必要存在的壶罐口、双唇口恰恰与繁文褥节的礼仪需要相吻合。其四 ,早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遗址内,尖底瓶的意蕴已经开始有突破纯粹生活实用功能的迹象。尖底瓶作为在半坡类型遗址中常见的陪葬品,其摆放位置除了大多数情况下与其它器物放在一起外 ,更有放在高于墓底半米以上的填土中 ,或者在墓底的左下角挖一个坑埋下。这一现象说明尖底瓶在当时的埋葬习俗中具有某些特定的含义。
埋葬习俗最能体现古代人类的世界观 ,不同种族、不同时期的人类具有各自不同的人生观、生死观、灵魂观等。显然 ,随着时间的推移 ,仰韶文化的尖底瓶由主要用于汲水的日常生活用具,逐渐向着为满足埋葬习俗服务,直至上升到纯粹精神层面的象征物。仰韶文化尖底瓶功能上的演化生动地体现了造物艺术的发展规律,即实用先于审美。先有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物质创造,再有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工艺美术品 ,最后派生出纯粹鉴赏性的艺术品。
仰韶文化陶制尖底瓶以其独特的造型、科学的汲水功能,以及最后被先秦文献作为重要的礼器记载下来的器物,留给后人太多的思考。作为在黄土地上诞生的,集生产、生活实用与丧葬礼仪、最后上升到礼制的规范于一体的特殊器物,它具有丰富的人类文化内涵,隐含着人类造物过程中实用与审美的把握、形下之器与形上之道的关系等规律性内容,同样,仰韶文化尖底瓶的特征及其文化内涵也对现代艺术设计,特别是工业产品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