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稷:最早的旱农作物标本及国宝彩陶艺术鉴赏

稷:最早的旱农作物标本及国宝彩陶艺术鉴赏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地湾在距今8000年前便有人定居,并且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着色陶器和一些粟的碳化遗迹,研究人员认为,粟是当地的主要农作物,但却不足以阐明其驯化过程。这一发现表明,稷是最早的旱作农作物标本,粟农业加速了中国中北部地区最重要的早期文明的崛起。

稷:最早的旱农作物标本及国宝彩陶艺术鉴赏

稷——最早的旱农作物标本

JI——ZUIZAODEHANNONGZUOWUBIAOBEN

大地湾一期出土的炭化稷标本,与国外最早发现的希腊阿尔基萨前陶器地层出土的同类标本时代相近,它不仅将我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时间提前了1000年,而且表明我国北方最早种植的粮食品种为稷,然后才是粟的推广。

稷和粟都是东亚半干旱、半湿润区最古老的旱作农作物,也是小麦水稻在该区广泛传播以前古代人类最重要的食物;稷粟的驯化、栽培对人类文明起源、特别是对中华民族文明发展进程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稷和粟至今仍然是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经常种植的粮食作物,也是气候干旱背景下重要战略作物资源。长期以来,有关稷、粟是如何起源的,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起源等问题,吸引了诸多学者的研究目光。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吕厚远课题组通过对磁山遗址窖穴中的47个植物炭化样品的植硅体分析,结合9个用炭化粮食遗存测定的碳14年代结果,发现在距今约10300年至8700年的样品中,全部是稷的植硅体,而在距今约8700年至7500年期间,开始出现少量粟的植硅体,但粟的含量一直没有超过3%,依然是以稷为主。同时,将现代稷、粟样品和考古样品的分子生物学成分进行对比分析,也证明磁山遗址的农作物主要是稷,说明在中国北方半干旱区,距今约10000年前就已经驯化出世界上古老的稷旱作农作物;说明磁山遗址不仅可能是世界粟的发祥地,更可能是稷的起源地。

英国剑桥大学的考古学家最新发表的一份报告中说,黍稷类作物很可能是最早在中国培育种植,然后逐渐传播到西方的。(www.daowen.com)

中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农耕遗址上发现的炭化的谷粒表明,早在8000年前当地就种植小米了。在随后的1000年间,小米开始出现在欧洲。在此期间,从黑海西岸到东欧和中欧的20多个不同地点,都发现了小米的遗迹。它证明,稷类作物首先在中国培育出来,逐渐西传。它比同一时期中国的另一个主要作物,稻米的传播更广。更重要的是,它比小麦和大麦从两河流域向东传播早了2000年。

通过对大地湾的古代农业的研究表明。大地湾在距今8000年前便有人定居,并且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着色陶器和一些粟的碳化遗迹,研究人员认为,粟是当地的主要农作物,但却不足以阐明其驯化过程。

研究小组发现,动物骨骼中的同位素信号随着年代而变化。在人们定居于大地湾的第一阶段——距今7900年至7200年前,猪只吃C3植物,而当时的大多数狗骨则具有C4信号,表明后者以粟为食(此阶段的人骨无法用于分析)。但在第二阶段——距今6500年至4900年前,所有的人骨和狗骨,以及大部分的猪骨,都表现出了强烈的C4信号,说明这三个物种的食物中都包含了大量的粟。

这一发现表明,稷是最早的旱作农作物标本,粟农业加速了中国中北部地区最重要的早期文明的崛起。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植物纹双耳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