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宝彩陶艺术:郭沫若《西江月·颂陶》篇

国宝彩陶艺术:郭沫若《西江月·颂陶》篇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且依就郭老《西江月·颂陶》,为兰州彩陶艺术博物馆赋词半阙:新馆古陶协调,窑火水车交响。

国宝彩陶艺术:郭沫若《西江月·颂陶》篇

郭沫若西江月·颂陶》

GUOMORUO〈XIJIANGYUE·SONGTAO〉

土是有生之母

陶为人所化生

陶人与土配成双

天地阴阳酝酿

水火木金协调

宫商角征交响

汇成陶海叹汪洋

真是森罗万象

在“在人类进步的道路上,发明与发现是层出不穷的”,制陶技术虽然晚于石头、树皮纤维、兽骨头和鱼骨头等天然材料的被人利用,但因为它是经过古人长期观察、试验而发明的“水、火既济而土合”(宋应星《天工开物》)的前所未有的人造新材料,广衍推演,沿用至今,算得一门“盛族”,很早就有“华夏之光”的美誉。(www.daowen.com)

从古代文献看,“舜陶河滨”“昆吾作陶”以及书本上看到的因制陶而闻名的“陶唐氏”“陶人”“陶均”等等,虽然语焉不详,但对陶器出现在“河滨治陶”以及利用转盘成器的记载,则是很明确的。此后,随着近代考古学在中国取得的成果,不仅进一步断定中国制陶已有近万年的

历史,而且在技艺方面还获得新的发现和解释。这方面,大家在读郭沫若先生于1973年写的《西江月·颂陶》就会一目了然:“土是有生之母,陶为人所化生,陶人与土配成双,天地阴阳酝酿。水、火、土、金协调,宫、商、角、徵交响,汇成陶海叹汪洋,真是森罗万象。”在兰州彩陶博物馆中陈列的与其说是陶艺,还不如看做“陶土与人配成双”后,酝酿而成的和谐“天地阴阳”。化生酝酿者正是我们聪慧的先民。

郭沫若生活照

我们的先民从天地阴阳中寻找灵感,在自然万物中获得艺术神韵的载体;又将天地阴阳通过土、水、火酝酿成高尚的情感、奇妙的情趣,达到以陶传情、以陶传神的艺术境界。

写到此处,不禁兴起。且依就郭老《西江月·颂陶》,为兰州彩陶艺术博物馆赋词半阙:

新馆古陶协调,

窑火水车交响。

匠心独运有芬芳,

真是人间绝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