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宝彩陶艺术鉴赏:泥巴的创造力与人类文明

国宝彩陶艺术鉴赏:泥巴的创造力与人类文明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序 言(二) XUYAN人类文明有许多起源,有一种或许是从泥巴开始的。“仁之方也”,这个方,就是方向。大地所生之物包括人,只有人的诞生,文明才会诞生,照亮黑暗世界。玉石指示着仁的方向。“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仁者,可以观其爱焉。”“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玩泥巴,也是守护“仁之方也”。“玩古知今,特可宝爱。”

国宝彩陶艺术鉴赏:泥巴的创造力与人类文明

序 言(二) XUYAN

人类文明有许多起源,有一种或许是从泥巴开始的。

文明一词在汉语中,就是以文来照亮,照亮什么?世界。文就是纹。最先,人处于黑暗中,恐惧野兽,恐惧洪水、风暴、闪电……人渴望获得自然界那些强大而神秘的力量以庇护自己,延续生命。“生生之谓易”,将大地无法把握的神力象征性地转移到人的自身,这就是文身。玩泥巴也是,起初,泥巴只是用来制作实用的容器,但画上花纹,泥巴就从一般的容器升华为神性的容器了,神性通过美暗示出来。美是一种图腾,它具有比实用的容器更神秘的力量。

陶的诞生,意味着泥巴被文明照亮了,文身了。

许多民族都有从玩泥巴开始的历史,但只有中国,将玩泥巴这件事一直玩下去,直到泥巴从陶器玩成了瓷器。到瓷器,泥巴已经超越了泥巴。瓷的伟大在于,它起源于泥巴,但经过千锤百炼的陶冶,它已经在品质上抵达了形而上。从泥巴之炉中脱颖而出,瓷是一种形而上的泥巴,泥巴的形而上。瓷升华超越于普遍的泥巴,但并没有抽象虚无,而是像矿石在冶炼之后,具有了金子的品质。瓷,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来自泥巴,但不再是泥巴,泥巴是大地自然而然的命名;而瓷这个词,只有文明才可以创造出来。文明虚构了瓷这个命名,又赋予它生命。

中国文明是一种崇拜大地的文明。道发自然,大块假我以文章,就是崇拜大地,崇拜泥巴。水火金木土,土是根基。“土,地之吐生物者。”(《说文》)。“百谷草木丽乎土”(《书·禹贡》)大地吐出的物不仅百谷草木,也是“大块假我以文章”,陶器、瓷器。后者就是文明。

如果青花瓷是崇拜大地之极致,彩陶就是大地崇拜之开始。陶瓷,先陶后瓷,从鸿蒙时代于黄河两岸玩泥巴开始到元代玩出瓷器,这一过程持续了大约7000年。

玩这个字在汉语中很有意思,20世纪以来,玩偏重于贬义。但在《说文解字》里面,玩的意思是:“玩天地于掌握之中。”(《淮南子·精神》)具体到一双手,玩天地始于玩泥巴。

玩字从玉,由玉和元组成,本义是以手玩弄(玉)。元就是开始。“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说文》)“仁之方也”,这个方,就是方向。“土以黄,其象方。”(《周礼·冬官考工记》)仁、五德、是从大地这个方向(水火金木土)被体会到的。“土,地之吐生物者。”(《说文》)大地所生之物包括人,只有人的诞生,文明才会诞生,照亮黑暗世界。“道可道,非常道”,非常道,只有人可以道。人能脱离野兽,靠的就是自己为自己文身。“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君子比德如玉。”(《礼记》)玉石指示着仁的方向。“仁者,人也。”(《孟子·尽心下》)“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韩非子·解老》)“仁者,可以观其爱焉。”(《礼记·丧服四制》)“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春初·元命苞》)爱心是先验的,“人之初,性本善”,但这个先验的人之初的“善”需要文明,否则就永远遮蔽在黑暗中。如果第一个人是野兽,爱、善心处于无明中,仁就是第二个人。第一个人是野兽,第二个人——仁,是文明之人,爱心觉醒之人,文身之人。仁者,就是被文明照亮了爱心、五德的人。(www.daowen.com)

玩,弄也。弄,玩也。玩弄什么?石之美者。通过对玉的把玩、深思、抚摸,“君无故,玉不去身。”(《礼记·曲礼》)体会文明之本源——仁。玩就是爱。先人创造的“愛”字中间本是有一个心字的,玩是要有心的。今日时代,去掉了心,玩只有贬义也是必然。玉来自土,从石之利者到石之美者,就是为石头文身,石头的升华。泥巴到陶,也是为泥巴文身,泥巴升华为彩陶,是一种玩,通过弄玉,体会“仁之方也”。玉后来成为一种象征,象征着国土、权柄。“将还玩吾国于股掌之上。”(《国语·吴语》)玩泥巴,也是守护“仁之方也”。无论玩泥巴还是玩玉,都有周而复始、回到、记住开始、本元的意思。通过玩把牢记事物的本真,记住“我们谁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才是玩。真正的玩物,是守真。玩物的这个物,不是财物货物人物之物,而是“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说文》)“玩古知今,特可宝爱。”(《颜氏家训·杂艺》)玩大物不是丧志,而是养志、守真,不忘“天地之数”。天地之数是什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中国人之玩泥巴,最上的制作当属甘肃的马家窑。马家窑彩陶,朴素深邃厚实,颇得大地浑沌之气,像一个个坛,升华于泥巴,照亮了大地被黑暗遮蔽着的精神性力量,充满诗意。就是现在看来依然令人震撼、沉思、敬畏。

马家窑彩陶具有一种母性的造型,母亲乳房般的丰硕感,女性怀孕之腹的包容感,也有对诞生于泥巴的大地之器的敬畏、惊奇而发生的庄重感、颤栗感。

陶器首先是实用的,它改变了人与世界的原始关系,一个陶罐支在火焰之上,食物熟了,熟使味不再仅仅是野味,进入文明之味道。食物不仅仅是饕餮,还要味道。味道要鲜美,鲜已不够,还要美,美味必须有陶。陶诞生,人从此可以味道了。道是一个金字塔而不是平面,品位有高低深浅,文明有灿烂、辉煌、幽暗、晦涩。民以食为天,陶之诞生其天意乎?天人合一,天是泥巴,人是陶器。陶器升华于泥巴,但不脱离大地,泥巴轱辘,依然是大地之物,形而上之道的无与形而下之器的有天人合一。大道之行,其始于陶乎?陶的实用性在最初就指向道。因此先人并不仅仅满足于实用的陶器,他们要在陶器上表现出他们体会到的道行,因此有彩陶。彩陶上的线条、花纹,都是表现性的。中国文明的这种强大的表现之流在文明之初就已经发端,文字、水墨无不可以追溯到这些泥巴上的线条。马家窑彩陶上的图案是一种早期的文字,那时代文字与图画还没有分道扬镳。这些神秘的线条要表达什么呢?无。彩陶上的彩就实用来说是无用的,有无相生,彩陶的出现表明,马家窑的初民意识到无的存在。

陶与瓷都是大地之器,但瓷过于雅驯,与大地已经有形而上的距离,而陶依然保持着与大地的血肉联系,刚刚从大地出炉。大地之无在于容纳,只有虚怀若谷的容才有万物之有。道生一,道是无。无中生有,大地本身就是有无相生的结果,野兽只能生活在物质的有中,永远意识不到无的存在。初民觉悟到无的伟大力量,伟大的包容,这种力量在陶的造型上被有力地表现出来。陶器为大地的那种不可见的、非物质的、空无的包容性、生殖性力量创造了一个具象的象征。陶的诞生是大地隐藏在黑暗中的原始的、包孕性的力量向天空、世界的敞开。瓷器则对大地的认识、把握、抽离。陶器是诗意的,瓷则是理性的。陶器充满魅力,瓷器则是祛魅的。陶器如黎明,黑暗将尽未尽,处于微明,在大地的黑暗与光明之间,陶器是一个祭坛,敞开升华着大地的伟力。陶器是神性的产物,每一个陶器似乎都来自祭神的现场,人类创造的器皿,没有什么比陶更具有神性了,陶是巫器,制造者依靠的是神的力量。这是开天辟地的时刻,一个陶器从火焰中诞生,泥巴获得了新的生命。它成为另一种容器,将大地生生不息的力量敞开到更广阔的空间中,生命之暗夜被陶器解放出来,大道之行,始于陶乎?

我去年游兰州,遇到王海东先生,他三十多年一直在收集彩陶,耗资不菲。文革破旧立新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民族之审美能力的丧失。美德,美之能力的丧失,必是德之丧失。此时代文明不明,文化唯利是图,人们对世界的见识野怪黑乱,一切只在物的占有,因此在美上留下大漏,古代中国创造的美被成吨地视而不见,或毁灭,或无视。王海东当年闯进史前留在大地上的博物馆,如入无人之境,这些彩陶竟不如“泡菜坛子”,他因此得以收到不少珍品,于2011年开办了兰州市首家民办博物馆——兰州彩陶艺术博物馆。他最近将收藏的彩陶出一本册子,请我说上两句。我去年曾在他的博物馆小驻,看到不少远古的原作,颇有心得,就把那时想到的说出来,是为序。

于 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