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艺术起源及发展规律——《艺术考古学》

中国古代艺术起源及发展规律——《艺术考古学》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艺术考古学又是一门与艺术学有着密切联系的交叉学科,它不但为古代艺术史的研究提供了许多确实可信的研究资料,弥补了艺术史研究资料的缺陷,而且对探索中国古代艺术的起源和造物艺术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田野考古学得到的证据显示,至迟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艺术已经产生。艺术考古学恰恰能够为这样的探索活动,提供确实无误的资料,昭示史前艺术由萌芽、成形乃至发展、成熟的历史轨迹。

中国古代艺术起源及发展规律——《艺术考古学》

艺术考古学又是一门与艺术学有着密切联系的交叉学科,它不但为古代艺术史的研究提供了许多确实可信的研究资料,弥补了艺术史研究资料的缺陷,而且对探索中国古代艺术的起源和造物艺术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艺术考古学研究与艺术起源的探索

人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而来的,但人类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不同,人类除了具有与自然界其他生物体基本相同的诸如饿了会找吃的、困了要睡觉、繁殖后代等各种本能外,人类还是地球上“唯一有理智、有思维、有技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从事实践的和观念的对象性活动的存在物”[71]。从自然界的动物群体中,演化为有自主意识和思想、有创造能力的社会性的人类,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72]

从猿到人的演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的祖先从使用简单的天然工具如石块、木棒等开始迈开了开拓人类历史新纪元的步伐。当他们在某一个偶然的活动中,敲打出第一件粗糙的石器工具时,人类的创造性开始萌芽了,人与猿开始分道扬镳,能够制造工具成为人与猿之间一道鲜明的分界线,“没有一只猿手曾经制造过一把哪怕是最粗笨的石刀”[73]。以打制石器为特征的旧石器时代,历时数十万年,甚至上百万年,在长期对生产工具的制作过程中,美感意识和艺术形式终于觉醒。田野考古学得到的证据显示,至迟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艺术已经产生。

在中国学术界,一般提到艺术的起源,马上联想到的是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或者是北京山顶洞人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发现的石、骨、蚌珠等连缀成的串饰。它们毫无疑问是人类史前时期的艺术品,但它们已经是相当成熟的古代艺术品了。特别是彩陶,不但造型优美、色彩绚丽,甚至突破了单一的绘画、雕塑艺术手法,部分作品已经综合了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艺术形式。如1958年陕西宝鸡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网纹彩陶船形壶,将生活日用器具塑造成船形,腹壁两面以赭黑色彩绘出长方形网纹,造型别致、制作精巧,是半坡类型彩陶中的艺术精品[74](图162)。然而,追溯艺术的起源,不能局限于距今1万年左右的比较成熟的艺术形式,而更应该溯源至人类的远古时期。艺术考古学恰恰能够为这样的探索活动,提供确实无误的资料,昭示史前艺术由萌芽、成形乃至发展、成熟的历史轨迹。

图162 陕西宝鸡北首岭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址出土彩陶船形壶

中国境内的旧石器文化遗址主要有云南元谋猿人、陕西蓝田人、北京周口店北京人、山西阳高许家窑人和襄汾丁村人等。元谋猿人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左右的华南地区,其遗址仅出土了三件制作简单的刮削器,打制而成;陕西蓝田猿人遗址出土了20多件石制品,类型有厚尖状器、刮削器、砍斫器和石球,年代为距今110万~115万年;北京猿人遗址出土的石器多达17 000件,使用砸击法、锤击法、碰砧法三种方法打制而成,除了常见的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晚期还出现了石锥、雕刻器和石球等,北京人生活的年代为距今70万~20万年之间;许家窑人生活在距今10万年前左右,其遗址出土的石器类型较多,有各种形式的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石砧、石球等,其中以刮削器和石球的数量最多;丁村人的石器主要是砍斫器、刮削器、大三棱尖状器和石球[75]。云南元谋猿人、陕西蓝田人、北京周口店北京人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址,石器的制作都比较原始,器形也不规整,但在北京人遗址中,已经出现了石锥、雕刻器和石球等新品种;山西阳高许家窑人和襄汾丁村人已进入了旧石器时代的中期,石器类型复杂多样,特别是石球的数量很大。考古发掘出土的石器资料形象地展示了远古先民走过的造物之路。(www.daowen.com)

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石器虽然粗糙,根本无美感可言,但它们却是人类遗留下来切实可信的最早的人造物,成为区别人与动物的最显著的标志之一。随着时间的缓慢推移,人类创造石器的技术也逐渐进步,表现在石器造型的丰富、形制的日趋规整、使用范围的扩大,“原始人经过漫长的岁月在寻找着最顺手的和最能发挥器物功能的形体。于是,找到了(或者说在实践中逐渐总结出)对称形和圆形”[76]。北京人遗址出现的石球,在许家窑人和丁村人生活的年代已经大规模出现了,许家窑人打制的石球比丁村人制造的形制显著规则,“球面已敲打得匀称滚圆”;丁村人使用的三棱大尖状器,手握部分宽厚,尖端锐利对称也呈三棱形[77]。山西朔县峙峪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出土的石器,如尖状器,“加工都比较精致,器形规整,常呈三角形”;还出现了一件石镞,用很薄的长石片制成,尖端周正,肩部两侧变窄似呈铤形[78]。对称形和圆形体现了艺术形式美的规律,普列汉诺夫认为对称的规律:“它的意义是巨大的和不容置疑的。它的根源是什么呢?大概是人的身体的结构以及动物身体的结构:只有残废者和畸形者的身体是不对称的,他们总一定使体格正常的人产生一种不愉快的印象。因此,欣赏对称的能力也是自然赋予我们的。但是,这种能力不是由原始人的生活方式本身所巩固和培养起来,那么它是怎样发展的,就不得而知了。我们知道,原始人大都是狩猎者。我们已经清楚,这种生活方式使得从动物界汲取的题材在他们的装饰艺术中占着统治的地位。而这使原始艺术家——从年纪很小的时候起——就很注意对称的规律。”[79]

对称和圆形是原始人类从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对美的共识。人类在制造生产工具时,首先关注的是,如何让打制出来的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得心应手,如丁村人使用的三棱大尖状器,作为砍砸器要求砍砸的接触面锋利,手握部分宽平,以便于打击之用;石球是原始人的狩猎武器,为保证投掷的准确、受力,尽量做成圆球,这种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对工具顺手合用的快感,对获得圆满结果的喜悦之情,很有可能引发对这些器具的审美感受,从而逐渐形成以对称和圆形来美化生活的艺术形式。却不说旧石器晚期山顶洞人遗址出土的穿孔石珠是近圆形的装饰品,就是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玉器造型,绝大多数也是由圆形和对称形组成,很难找出一件与对称性和圆形无关的器物。此外,对称形和圆形还被广泛地应用于新石器时代陶器的装饰,彩陶的装饰纹样除了本身就有圆圈纹、网格纹等对称的几何纹外,动植物的纹样也是有规律地对称布局,如1955年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内壁用黑彩绘出人面纹和鱼纹各两个,两两相对,相间排列[80];陶器的纽(或系)的安置,更是遵循了左右对称的规律。对称形和圆形的造物艺术规律,萌芽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虽然当时人类打制的石器,很难与古代艺术品联系起来,但它们却已经部分地具备了作为艺术品造型艺术的美的形式,艺术起源的探索不能忘却这些看似粗糙的器物所隐含的美和艺术的因素。

二、艺术考古学研究与造物艺术发展规律的探索

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实用或功利性目的的特征,就如张道一先生在《实用美术概述》一文中指出的:“任何艺术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有其一定的功利目的,但考其作用,却可分出一是在精神意识上,一是在实际应用上。虽然后者也带有前者的因素,可是毕竟有所侧重。”[81]在漫长的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生产主要是对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繁衍。人类创造的生产工具首先是为了实用的目的,为了在采集和狩猎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工具的效用。因此,即使对打制石器进行加工处理,甚至进入新石器时代对石器工具进行磨光,也并非仅仅是为了让它们美观,而是为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顺手合用。

在新石器时期,尽管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工艺美术等艺术形式都已相当完备,岩画、蚌塑、泥塑、陶塑、彩陶、玉雕等古代艺术作品的考古发现和发掘,再现了史前原始艺术取得的巨大成就,但通过对这些艺术品的研究发现,它们在当时都带有实用的功利性目的,并不只是简单地供人欣赏。无论是史前艺术品所表达的内容题材,还是它们所运用的艺术形式,实用性与审美欣赏性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岩画的题材貌似与原始人的生产方式、生活环境相适应,大多表现狩猎的内容,但有很多画面隐含着原始巫术的信息,祈求物质生活资料的丰收和子孙的繁衍;彩陶艺术品虽然图画了动植物、抽象几何纹等图案,只有很小部分具有宗教巫术的含义,绝大部分出于审美欣赏,但彩陶图案的布局又受制于作为日常生活用具的功能性约束,一般集中在人的视线所及。

进入阶级社会,以史前原始艺术为代表的本元文化中,分离出了专门为宫廷贵族服务的宫廷艺术、封建文人提倡的文人艺术和为宗教宣传呐喊的宗教艺术,本元文化则以民间工艺美术的形式,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代代相传。民间工艺美术品是本元文化的直接继承者,较少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包含了许多有关艺术起源和发展规律的内容。我们以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富有代表性的尖底瓶为例,半坡类型出土的是葫芦口尖底瓶,庙底沟类型出土的是双唇弇口尖底瓶,王湾遗址出土的小口尖底瓶有的还用作葬具[82]。1971年甘肃陇西出土的旋纹彩陶尖底瓶,喇叭形口,宽沿,长颈,宽肩,腹部斜收,尖底,腹部两环形耳,施加黑彩,是一件用作汲水的容器[83]。双耳位于腹部便于系绳灌水,又不至于让水灌得太满;瓶的尖底除了便于汲水之外,还可以直接插入松软的黄土地面,比平底的器皿更加稳定(图163)。这种器物的造型主要是适应了原始人类的生活环境,因此在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遗址内有较大数量的出土。然而,当人类的居住环境发生改变,如对居住地的表面加以夯平,尖底瓶就需要配备相应的托座,在日常生活中就显得不怎么方便,于是,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尖底瓶的实用地位便下降了,相反,由于其独特的造型和令人着迷的汲水特点,被礼制所采纳、放大,作为人的行为规范的象征,依样铸成青铜器,置于座右,被称为“欹器”——宥坐之器。孔子曾对这种器物加以记载:“吾闻有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并感慨道:“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84]从新石器时代实用性很强的陶质尖底瓶,演变为失去了实用价值,仅仅是象征人类品质的欹器,表明人类的造物由最初的强调汲水功用,发展到经过彩绘装饰的集实用与审美于一体的彩陶工艺品,最后,由于奴隶主贵族礼制的推动,演变为丧失了实用性的纯粹观赏艺术品,造物艺术的发展史从艺术考古学的研究中找到了规律:即实用先于审美,先有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物质创造,再有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工艺美术品,最后派生出纯粹鉴赏性的艺术品。这就是通过对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分析研究后,得出的一条造物艺术发展的重要规律,印证了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85]

图163 陕西临潼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姜寨遗址出土陶尖底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