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汉画像砖精品赏析》: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汉画像砖精品赏析》: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画面中的三个力士重点用浮雕的形式来表现,简练、概括的轮廓和凸起的浮雕面表现出他们健壮的体格、强大的内聚力和搏击的活力。比如那个跳舞的女子,她身体的各部分轮廓和一些内部结构线以及手中舞着的两个飘带都呈“S”形曲线,这样就使得舞女的衣服和飘带与正在演奏的舞曲形成视觉上的通感,加强了舞随乐动的视觉感受。用在同一形象中的同一组线条,既表现了舞女优美的姿态,又暗示出悠扬的乐曲,取得了一举两得的艺术效果。

《汉画像砖精品赏析》: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一、形式和内容高度统一的佳作

作品名称:观乐

作品尺寸:高40厘米,宽48厘米

创作时间:汉代

出土地:四川成都市郊

现藏地:成都市博物馆

照片

拓本

出土于四川成都郊区的这块画像砖,在形式和内容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是汉画像砖中采用对比手法鲜明地塑造出人物性格和身份的较成功的作品。(www.daowen.com)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故能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他认为艺术世界中的一些看似技巧的问题其实都不是技巧本身的问题,而是不善于推陈出新的缘故,强调了推陈出新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笔者认为此画像砖的突出之处在于敢于尝试新的技法。在表现不同类型的人物时,往往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使画面在统一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有统一,有效地表现了不同层次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心理变化,使画像显得丰富而有内涵。

首先,作者把画面中的人物分成两类:一类是席地而坐的观乐和奏乐、跳舞的人,一类是玩杂耍的力士。画面中的三个力士重点用浮雕的形式来表现,简练、概括的轮廓和凸起的浮雕面表现出他们健壮的体格、强大的内聚力和搏击的活力。与之相对的观乐者、奏乐者和跳舞的女子则用较多的线条语言来表现,这种以线为主、以面为辅的表现方法,很好地再现了舞女窈窕的舞姿和观乐者娴静的姿态。

其次,作者在处理形象的轮廓线和形象内部线条的运用上也有独到的一面。比如那个跳舞的女子,她身体的各部分轮廓和一些内部结构线以及手中舞着的两个飘带都呈“S”形曲线,这样就使得舞女的衣服和飘带与正在演奏的舞曲形成视觉上的通感,加强了舞随乐动的视觉感受。用在同一形象中的同一组线条,既表现了舞女优美的姿态,又暗示出悠扬的乐曲,取得了一举两得的艺术效果。再如力士的外轮廓在手臂、足部等地方多用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楔形来表现其力量的穿透性,而其余的地方则多用饱含力度的弧形线来体现,很好地表现了力士内蕴的力量,这样就把力士的形象塑造得更加丰满。

另外,同是用线表现的形象中,观乐者和舞蹈者之间也存在着线条语言上的对比关系。舞蹈者身上的线条波折较大、动感较强,富有节奏和力度,而观乐者身上的线条则相对舒缓、松弛,这样就把舞女的张扬外露和观乐者的含蓄内敛很鲜明地表现出来。

在器物之间作者也有意无意地形成对比,如方形小几和圆形容器之间方和圆的对比,两个圆形容器之间大小的对比。众多的对比关系,使得画面显得生动而活泼,很好地表现出舞乐场景的热闹气氛。

画像砖作者为了制造画面不动而动的视觉感受,还做了许多动态暗示,如耍球力士手中舞动的圆球给人以滚动的动态感,两个形状相同而大小不同的圆形容器之间由小到大的对比从而暗示出的由远到近的空间推移感,两个方形几之间的形象呼应,舞蹈者身上的“S”形波浪线的旋律感和观乐者身上不规则曲线的流动感,等等。诸多的动态暗示,使得画面极富生活情趣,散发出强烈而浓郁的娱乐气息,仿佛整个空间都弥漫着悠扬的韵律。

此画面虽然运用了许多对比来丰富画面的层次内容,但丝毫也不显得杂乱,这主要是因为画面在丰富中有秩序。力士、舞女和奏乐者、观乐者三个层次的人分类地加以表现,使画面显得张弛有度,丰富而有序。此画像砖用不同的表现技巧对形象进行视觉分类,有效简化了不同人物间的层次,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避免了因人物众多、身份杂乱而造成的混乱。这种把人物进行象征性处理的表现手法值得我们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