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汉画像砖精品赏析:酣酒奏大风,肩高与动感灵动

汉画像砖精品赏析:酣酒奏大风,肩高与动感灵动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三人不知是被人请来演奏在进行演前排练,还是在自娱自乐。另外,三人的肩部高度不同,身体与地面的接触点位置高低也不同。另外还有斜放着的三个耳杯,就像席子的“和弦”,又沿同一方向加强了因斜线而产生的动感。

汉画像砖精品赏析:酣酒奏大风,肩高与动感灵动

四、酣酒奏大风

作品名称:奏乐

作品尺寸:高40厘米,宽39厘米

创作时间:东汉

出土地:河南新野后岗

现藏地:新野汉画像砖博物馆

照片

拓本(www.daowen.com)

画面左下方,置一樽和三个耳杯,沿耳杯的方向斜向铺展一条状席子。三位乐者沿席子跪坐于地,左边二人在吹奏乐器,右边之人在鼓瑟。屋顶下设有帐幕用来装饰,说明演奏的地点还比较讲究。此三人不知是被人请来演奏在进行演前排练,还是在自娱自乐。从摆放酒器来看,场面应该比较轻松愉快。

中间那个吹奏乐器的人,表情凝重,演奏得非常认真,似乎整个人都沉浸在音乐之中。而左边之人则更有激情,只见他竭尽全力地吹奏,腮帮子都鼓了起来。右边之人高挽双袖正轻拨琴弦,动作优雅而有情致。看这三人多变的体态,可以判定左边的是男性。右边二位应该是美女,她们身材窈窕,体态优美,腰肢纤细,一看就有楚地风韵,“楚王好细腰”嘛!

画面中的三人虽说都是跪坐着,却呈现出强烈的运动感,其产生原因如下:

首先,人物动态各异,自然使画面显得较为活跃。中间之人身体前倾,左边之人向后仰,而右边之人侧身、扭腰、转头呈现优雅状。再加上三人的头部又分别呈正侧面、正面、半侧面,也显得富有变化。另外,三人的肩部高度不同,身体与地面的接触点位置高低也不同。诸因素相加,就会产生变化不定的动态感。

其次,这种动态美感的产生在于画面高明构图艺术。三个人头顶的连线与画像砖的上边沿的方向是一致的,并且是平行的。而身体的下边则有两条斜线交叉而成的倒三角形,与头顶的平行连线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不稳定的动感。从形式美的因素看,斜线是富有动感的直线,穿越画面的斜线可以有效地给画面带来动感。再看人物身下的席子,就像一条粗壮的直线斜放着,也给人以动态感。另外还有斜放着的三个耳杯,就像席子的“和弦”,又沿同一方向加强了因斜线而产生的动感。另外,右边之人鼓的瑟,也是一条斜直线,且方向与席子斜线接近垂直,一是斜线,二是方向转变,这双重作用下的画面更加动感十足。

最后,三人衣服呈现的形态给人造成动态感。美学上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衣语”也可为情语,“衣语”还可以是音乐的节奏,使画面产生动感。画面中三个人的衣服轮廓线多为富有动感的圆弧线,本身就给人以张力感。中间之人的双衣袖都与竖直细腰有一定夹角,使两个衣袖就像钟摆一样产生一种摆动的感觉。右边之人的衣袖和肩部结合在一起,本身就形成一组高低起伏的波浪线,也很具动感。而两位女子的裙子都拖着一个楔形的长尾,也很有穿透力和动感。更有意思的是,中间人物的裙摆伸展到了右边人物的身下,如此一来,两个本是各自孤立的形象却自然地联系起来,从而产生联动效应。

此画面是静态的,但却使我们感到强烈的动感,听到音乐的节奏。这又是一个能够同时调动视听觉的优美画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