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访遗失的古国——吐蕃国

探访遗失的古国——吐蕃国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七章格桑漫野的吐蕃国在中原王朝的大唐时代,吐蕃王国横空出世,一度变得非常强盛。松赞干布年仅13岁就即位,因为这一年吐蕃国王朗日松赞被人毒死。羊同地处吐蕃西部,国土东西有千余里,松赞干布击败羊同的入侵势力,并反攻羊同,羊同在松赞干布的强力打击下也臣服。

探访遗失的古国——吐蕃国

第十七章 格桑漫野的吐蕃

中原王朝的大唐时代,吐蕃王国横空出世,一度变得非常强盛。吐蕃的起源,也充满了神话色彩:“在天之中心之上,住着六父王天神,天神有一位王子,名叫弃端己,他有三兄三弟,共计七人。弃端己王子的三太子从天上下到凡间为人主……”美丽的传说打开了吐蕃神秘的大门……

成长在雪域中的天国

吐蕃国位于青藏高原,是一个充满了异域风情的古代王国。它建立于7~9世纪时,由松赞干布到达磨延续两百多年,也是西藏历史上创立的第一个政权。

这个偏安一隅的新兴政权,就像她的名字一样令人神秘难测,也如同她的出现一样,带有更多的神话色彩。在那个地方,关于吐蕃的来源有这样一个神话传说:

“吐蕃的创立者名叫弃聂弃,下到人间后做了六氂牛部的王,称弃聂弃赞普。弃聂弃赞普与神和龙族通婚,其子孙袭王位者均称赞普。……传到第八世号布袋革甲赞普,居琼巴之地,冶炼矿石,得银、铜、铁三物,又制木犁,用牛耕,开垦平原作田,引湖水灌溉,人类始有农业。……十七世赞普德朱波那木雄赞设大相以辅赞普,从此人间有了宰相。……第二十八世赞普弃业颂赞改进农业,兴修水利,牧地与农田相连,国力日渐兴盛。至三十二世赞普弃宗弄赞,又号松赞干布,继位时尚年幼,虽未成年,奋战不屈,终于严惩罪犯,所有至毒者皆族灭之。未几叛乱者又皆臣服。……与全孙波交兵,设谋用计,说之来降。养护无数户口,安居乐业。”

这段充满了神话色彩并出自吐蕃史书的记载,我们已无从推断它的真伪。或是夸大其词,或是虚无缥缈,只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史实已被人们所神化,直至最后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有关吐蕃的真实来源,我们只能从史书中寻找踪迹。《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羌族中的发羌和唐羌两个部落是最早进入西藏的,而上面神话传说中谈到的氂牛部,则是在他们之后进入西藏的。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吐蕃的真实来源,很可能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羌族。

在中国古代,羌族主要生活在西海(今青海)一带,主要活动范围在西部(因东面有汉族的阻碍)。早在战国初年,秦献公出兵攻打羌地,酋长昂为避秦军,率部向南方迁移,与青海诸羌隔绝。后来,酋长昂进入四川,羌族便子孙繁衍,各立部落,其中有个部落叫氂牛部,也称越巂羌,这应该就是吐蕃史书中所说的六氂牛部。

六氂牛部虽然是后进入西藏的,但是他们凭借自己的实力征服了羌族的其他各部,并最终统一吐蕃,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从此,弃聂弃自封弃聂弃赞普,赞普就是雄伟的丈夫的意思。而氂牛部酋长很可能就是神话中的三太子弃聂弃。

自从弃聂弃建立政权以来,吐蕃部落便形成经济政治文化逐步发展的国家。吐蕃史书中记载,到第三十世达布聂西赞普时,吐蕃已经成为当时西部最大的一个奴隶制政权,包括当时的拉萨河流域,都在它的势力范围之内。

到了7世纪初,吐蕃这个强大的奴隶政权在第三十二世赞普松赞干布的领导下,武力降服古代羌人苏毗、羊同等其他羌族部落,将首邑迁至逻些(今拉萨),正式建立吐蕃王朝。

吐蕃在松赞干布时期的崛起是非常显著的,从他们的疆域上明确显示了这一点。松赞干布时期吐蕃在兼并了苏毗、羊同等部的同时,向西征服了在今克什米尔地区的大、小勃律,向南取得了泥婆罗(今尼泊尔)等地,不仅统一了青藏、康藏高原,而且占有今四川西部、滇西北等地。8世纪后半期,墀松德赞为赞普时,吐蕃实力达到了鼎盛,吐蕃的疆域西起葱岭,东至陇山、四川盆地西缘,北起天山山脉、居延海,南至喜马拉雅山南麓。

吐蕃的国力在历经几代统治者的努力下,逐渐强盛起来,但是与之相对应的经济文化却落后很多,高原苦寒的地理环境一直在制约着吐蕃的经济发展。所以,从松赞干布开始,吐蕃以逻娑(即拉萨)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张领土,侵略农耕社会。吐蕃土地也从纯粹的高原类型增加了不少丘陵和平原。《新唐书吐蕃传》说吐蕃“东与松、茂、巂接,南极婆罗门(尼泊尔),西取四镇,北抵突厥,幅员万余里,汉魏诸戎所无也。”事实上,这描述得还只是唐高宗时吐蕃的领土,后来吐蕃疆域比这时候要大得多了。

就像任何王朝的发展过程一样,必然会存在新旧势力的对抗,以及与四周敌国之间的冲突。吐蕃经过了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蜕变,则更需要一个领军人物带领这个朝气蓬勃的国家来开拓山河。不是英雄成就了一个时代,而是时代造就了英雄。他就是年仅十三岁的弃宗弄赞,他的另一个名字可能更为我们所熟知——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领导下的吐蕃

松赞干布是吐蕃的第三十二世赞普,号弃宗弄赞。生于公元617年,13岁继位,公元650年薨。所谓乱世出英雄,松赞干布继位时,正是吐蕃内忧外患、生死存亡之刻。正是他长远的战略眼光和显赫的政绩带给吐蕃巨大发展,所以才被后人被称之为吐蕃历史上的第一位名主。

松赞干布年仅13岁就即位,因为这一年吐蕃国王朗日松赞被人毒死。诸族纷纷举兵叛变,西部的羊同部落乘势入侵,苏毗旧贵族也积极地进行“复国”活动。他们或许忽视了这位年轻少主的能力,但正是这位有着雪域天国的豪迈、骠悍雄霸之血、沉稳果敢之心的少年国王,以强硬手段应付叛乱,经过3年征战,终于稳定了局势,再次恢复了吐蕃的统一。并于贞观六年(公元632年)率部众渡过雅鲁藏布江,把都城迁到在拉萨河畔新建的拉萨。吐蕃史书记载“三十二世赞普弃宗弄赞,又号松赞干布,继位时尚年幼,虽未成年,奋战不屈,终于严惩罪犯,所有至毒者皆族灭之。未几叛乱者又皆臣服。”

此时,内乱已定,外患就是赢得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了。当时,对吐蕃威胁最大的是孙波、羊同,松赞干布一方面派兵讨伐,一边又派人前去说降和离间孙波内部,最后在这种巧妙的双攻战术下,孙波败下阵来。羊同地处吐蕃西部,国土东西有千余里,松赞干布击败羊同的入侵势力,并反攻羊同,羊同在松赞干布的强力打击下也臣服。

孙波、羊同被打败后,其他部落如达布、工布等也先后被征服。至此,吐蕃也终于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内乱外患解除,为强国赢得了宽松的环境,于是,松赞干布开始了他的强国建设。

旧唐书·吐蕃传》说松赞干布“骁勇多英略”。这一点从他治理国家的政策上就能看得出来。在松赞干布的统治期间,他制定法律,创制文字,并以长远的目光与外国结交,引入封建文化,连封建文化的佛教文化也一并引入吐蕃。可以说,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治策略,在稳固统治的同时,也为吐蕃日后的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松赞干布治理国家的第一步就是巩固王权,十七世赞普德朱波那木雄赞设立了大相(相当于汉族的宰相)。大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利象征,这成了王族和新臣领主们争夺的目标。从任命琳·芒波结尚囊为大相到任命王族噶尔·芒霞孙囊为大相,接着重用俄梅勒赞,再到东赞域孙成为大相。可见松赞干布时期大相人选的更迭有多频繁了。

第二步设立中央官制。中央官制分两类。一类为宰相,即大相,设大相一人,《旧唐书》中翻译为宰相平章国事,再设小相一人,相当于副宰相。同时还有兵马都元帅、兵马副元帅、宰相同平章事等;另一类为宰相僚属,有内大相一人,掌国内事务,整事大相一人,掌刑法,还有其他外交、财政等官员。众多官制中,大相最尊。各官都是父死子代。松赞干布以后,吐蕃国势强盛,官制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但基本上都沿用了松赞干布时的设置。

进一步巩固政权的表现就是制定法律。松赞干布创十善法律,用刑颇严。史书称“用刑严酷,人无敢违”。刑法有刖、劓、皮鞭、砍头、挖眼、剥皮等,虽小罪也不得赦免。其牢狱是在数丈深的地下牢窟,囚犯一般要蹲上二三年。除了罚恶外,松赞干布还有劝善的法律,史书记载的道德训条很多,有些还带有宗教色彩,如“皈依三宝,敬信勿疑;报父母恩,侍养勿怠;准时还债,言而有信;谋事勿信妇人之言;勿用大秤小斗……”也从侧面反映了佛教在松赞干布时代的流行。

在吐蕃的历史中,结绳记事一直是吐蕃族用来传递和记载信息的方式,到松赞干布创造真正意义上的吐蕃语言和文字之前,人们对他的评价或许只停留在骁勇善战、雄才大略之上。当吐蕃文在大吐蕃国境内传播开来的时候,人们才看到松赞干布不仅有勇有谋,还是一个可以肩负传承吐蕃文化大任的优秀领导者。吐蕃文的出现使得吐蕃境内羌族各部的文化融合有了坚实的基础。一直到后来吐蕃文发展成为藏族通行的藏文,吐蕃文也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另外,在经济上,松赞干布的贡献主要是改进农业、制定度量衡、发展商业等。

另一个重要的举措是在外交上,松赞干布采用和亲与外战两种策略。比如对唐朝,就先后采取了这两项策略,而且运用相当成功。

公元641年,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时只有25岁。这样一个年轻的国王,他是如何说服大唐皇帝把本国的公主嫁给他这个边远的蛮夷之国呢?面对强盛的大唐,他是如何做到不卑不亢的?其实,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过程,绝非史书上记载的那么浪漫,反而充满了血腥气。

公元634年,松赞干布听说突厥和吐谷浑均娶唐朝公主,也遣使赴唐沟通关系,可是求亲未果。据说大唐拒绝松赞干布的要求,是因为他说话太狂妄,惹恼了李世民。吐蕃史书记载,松赞干布要求娶唐公主一事时,说:“赞普致书唐主曰:若不许嫁公主,当亲提五万兵,夺尔唐国,杀尔,夺取公主”。如此大的口气,当然会惹恼唐太宗了。唐太宗肯定会想,这个蛮夷之国如此狂妄,竟然以这等口气和大唐商议联姻之事,结果拒婚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其实,提出和亲时的松赞干布只有18岁,羊同等还未征服,他口中的五万人应该是吐蕃对外作战的所有兵力了。如果真要提5万人攻大唐,那么吐蕃国内就只有施展空城计的份了。

松赞干布无非是想在大唐面前提高自己族人的颜面。吐蕃使者回去后,不敢实报,推说大唐拒婚是吐谷浑王离间所致。松赞干布信以为真,遂联合羊同率兵共击吐谷浑。当时正值唐太宗灭了东突厥,为了打通了西域的通道又派李靖征伐吐谷浑。638年8月,吐蕃军号称出动二十万人马进攻吐谷浑。吐谷浑王看吐蕃军攻势很猛,抵挡不住,就退到环海一带。随后吐蕃大军进屯唐松州(今四川松潘)西境,遣使进贡金帛,声称来迎娶公主,其实是想和唐朝叫板,争取对吐谷浑的控制。

事实上,吐蕃自身的兵力也就5万,其他的兵力来自羊同等国。但是,吐蕃的来势相当凶猛。再加上骄傲狂妄,使得唐太宗大为气愤,即派大将侯君集负责战事,反击吐蕃。唐军骑兵5万人于9月抵达松州,乘吐蕃军不备,连夜袭击,斩杀千余人,吐蕃这才迫其撤军。

松赞干布遣使到长安谢罪,并再次请求通婚。据藏族传说,此次派出的是大相禄东赞。这一次,唐太宗应允了。当然,唐太宗的金口哪能这么容易就开呢,这其中的故事便也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流传至今。

据说,使者禄东赞是个绝顶聪明的人。禄东赞在长安求亲的时候,各国来求亲的使者很多。唐太宗下了一道命令,要前来求亲的使者先解答五个难题。哪一国使者能够解答,就答允跟那国和亲。

第一道题目是要求把一根很细的丝线,穿过一颗有九曲孔道的明珠。禄东赞把丝线系在一只蚂蚁的腰部。蚂蚁带着丝线,爬过明珠的九曲孔道,丝线也就带过来了。

第二道题目是把一百匹母马和一百匹小马驹儿放在一起,要求辨认出哪匹马驹儿是哪匹母马生的。禄东赞把母马和马驹儿分开关了一天,断绝了马驹儿的饲料和水。第二天,再把它们放在一起。饿慌了的马驹儿分别奔到自己的母亲那里去吃奶。它们的母子关系也就认出来了。

禄东赞通过了一道道考试,最后一道是要从二千五百名美貌年轻的女子中,找出谁是文成公主。禄东赞凭他敏锐的眼力,一下子就把那仪态大方的公主认出来了。

这些传说或许不大可能是事实,但是这个流传在青藏高原人民心中的“五难求婚使”的动人故事,却反映了吐蕃人民对唐蕃友好的愿望和对完成这个使命的使者的赞美。

公元641年,24岁的文成公主在江夏王李道宗的护送下,动身到吐蕃去,送亲规格非常之高。松赞干布亲自率军远行至柏海(今青海玛多县境)迎候,并在逻些(今拉萨)边建造大昭寺,以示纪念。

其实松赞干布迎娶大唐公主也是双方政治上的一种互相妥协。唐朝与吐蕃之间虽然长期处于和战不定的局面,但两国的联姻使但双方交往密切,民间接触更为频繁,“金玉绮绣,问遗往来,道路相望,欢好不绝”渐渐成为是唐蕃关系的主流。

这一举措同时也促进了唐朝和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公主嫁入吐蕃后,两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起来,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陆续传到吐蕃。同时,吐蕃的畜产品及装饰、游艺等,也传入中原地区。

公元644年,松赞干布灭掉羊同国,统一了青藏高原。而羊同的旁边就是唐朝西域的四个属国——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在吐蕃逐渐强盛后,它的扩张势必会触犯到大唐的利益。于是,唐蕃之战也就不可避免了。

可歌可泣的大非川之战

松赞干布在世时虽然没有能力动摇大唐的强势地位,但是他在位时各项举措以及吐蕃的发展,已经为吐蕃的扩张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公元650年,松赞干布逝世,他的孙子芒伦芒赞赞普继承王位。其实这时候掌握大权的是大相禄东赞。禄东赞也是吐蕃史上划时代的大相,他不但协助松赞干布娶到了文成公主,还通过划分田界使吐蕃走上封建王朝的道路。他和大唐可没有什么亲戚的脸面可顾忌,首先就把扩张的矛头指向了吐谷浑。

公元670年,吐蕃进攻西域,吐谷浑大臣素和贵投奔吐蕃,吐蕃根据他提供的军事情报,派遣精锐骑兵突破吐谷浑黄河防线,占领了吐谷浑的主要军事基地。吐谷浑王带领妻子弘化公主被迫迁到了浩门河流域。吐谷浑可是大唐的西域重镇,为了援救吐谷浑,唐朝派兵驻扎在凉州和鄯州(今乐都),与吐蕃形成了对峙局面。到了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吐蕃又出兵西域取得了安西四镇,使大唐丧失了在西域地区苦心经营的四大军区。唐朝不要说河西地区,连三辅之地都有危险。为此唐帝国派遣大将军薛仁贵率兵从青海湖西岸向吐蕃发起反击。大非川之战由此拉开了帷幕。

大非川在今青海省共和县西南切吉旷原,位于青海湖南。东至碛石军,西至伏罗川,由此往西可至于阗,东北至赤岭,西北至伏俟城,南至乌海、河口,是青海重要的领地,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表面看来,大非川一役似乎只是高宗为了救援属国之战。实际上,这是大唐和吐蕃在西北边境上对战略领土争夺战的爆发。对此,唐高宗任命当时在朝鲜战场上声名赫赫、被誉为“三箭定天山”的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即拉萨)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大军讨伐吐蕃,以夺回安西四镇,控制河西走廊,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并“护吐谷浑还国”。

薛仁贵等率军向青海进发。之所以向青海进发,是因为唐政府认为吐蕃大举入侵西域,其国内必然空虚。因而攻取吐蕃之都城逻娑是其最终目标。这个“围魏救赵”之法,使得西域布置的兵力起到了牵制作用,战略部署不能说不高明。

薛仁贵率领十万之众长途跋涉,历经千辛万苦,经鄯州(今青海乐都)一路行军来到青海湖南之大非川。茫茫高原,道路崎岖、气候多变、水土不服、环境陌生等多种因素困扰着他们。薛仁贵便命令郭待封就地留守,说:“乌海地势险要,而且瘴气弥漫。我们进入死亡之地,非常危险,但抓住战机就能立功,稍一迟缓就会落败。大非岭宽阔平坦,可以设置两重栅栏,存放辎重,留下一万人守卫。我率军日夜兼程,奔袭敌军,如此则可以大功告成。”自己则带领轻骑奔袭去了。

其实,命令郭待封留守本来就非其所愿。就在薛仁贵抵达河口遇到敌军,杀敌无数,缴获牛羊数以万计,并乘胜进占乌海城,以待后援之时,他却得到了辎重尽失的消息。原来,郭待封自认为资历和官职都比薛仁贵高,不服从薛仁贵的调度,擅自率领后勤部队在茫茫草原上行进。由于托运粮草的车马在道路不便的地方行进非常缓慢,遭到了吐蕃军队的截击,薛仁贵只好退军大非川。8月,吐蕃军在钦陵指挥下,以40余万大军逼唐军决战。薛仁贵无险可据,更无粮草供应军需,大败,几乎全军覆没,薛仁贵等“与钦陵约和而还”(《通鉴》卷201)。这是唐朝开国以来对外作战中最大的一次失败。这一次战役也标志着唐朝帮助吐谷浑复国的计划彻底破灭。战后,吐蕃军占据了安西四镇。唐朝被迫撤销四镇建制,安西都护府迁至西州(治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吐谷浑亦并入吐蕃,成为其别部。

虽然吐蕃在此战中也大伤元气。但是这次战争也显示了吐蕃强大的战争能力,可以动员40万之众,这只有鼎盛时期的匈奴和突厥做到过。

吐蕃在大非川之战中取得的胜利,使其获得对西域诸羌的绝对控制权,但吐蕃兼并诸羌、扩张领土的脚步并没有就此停止。得到吐谷浑之后,泛滥的贪欲使其加紧了向东方和东南方扩张的脚步。虽然东方有巨人般的大唐王朝,但吐蕃总是前仆后继地向强大的唐朝争夺土地。

然而,盛唐王朝也绝不是好惹的。吐蕃的愈战愈猛已经大大刺激了唐朝敏感的神经。扩张与征服并不是只有吐蕃这样一个大唐眼中的蛮夷之国才有的专利。而且也只有强者与强者之间的较量才能使历史更加精彩。吐蕃虽然赢得大非川之战的胜利,但唐蕃之战只是拉开了序幕,大唐的反击战也即将开始……

大唐对吐蕃的反击战

虽然大非川之战最终以吐蕃的胜利宣告结束,但是,迫于连年战争造成的兵力衰弱,吐蕃或许也思索着暂时收敛一下嚣张的气焰。于是便派遣特使论仲琮到唐朝议和,希望双方罢兵。然而,唐朝方面似乎并没有议和的意思。

虽然吐蕃遣使议和,但并没有真的就此罢兵。吐蕃还是不失时机地侵扰大唐边境地区,可以说,两国边境人民一直就没有太平过。

公元676年,吐蕃大举进攻鄯、廓、河、芳四州。唐高宗得知消息非常愤怒,立刻派出周王李显和相王李轮率领诸多大将前去反击。两位王爷率领两路大军浩浩荡荡开向吐蕃,一场恶战一触即发。

但让唐高宗没有想到的是,两位王爷率领一大批名将,居然还是吃了败仗!在皇宫内坐卧不安的唐高宗得到吃败仗的消息,随即把还在朝鲜战场上厮杀的刘仁轨拉来抵御吐蕃。同时全国范围内颁发《举猛士诏》,在全国海选体格健壮、弓马娴熟的猛士充入军中服役。公元678年,唐高宗又继续任命中书令李敬玄代替刘仁轨的洮河道行军大总管的职务。李敬玄不习军事,刘仁轨偏要推荐他走马上任,主要是想让他丢人现眼。李敬玄当然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本想推辞,但唐高宗不予批准。同年,吐蕃又犯大唐边境。李敬玄带兵出战,任命左卫大将军刘审礼为洮河道行军司马,统领先锋部队,益州长史李孝逸、巂州都督拓王奉益调动剑南道、山南道的兵马配合洮河军的行动,18万唐军浩浩荡荡,开赴青海(今青海湖)前线。(www.daowen.com)

这次战役最后决胜负的地方还是在大非川,似乎命运作怪,这次失败的一方仍然是唐军,而且败得很惨。这次吐蕃的统帅是名将噶钦陵,他曾率四十万吐蕃军打败过大唐名将薛仁贵。这次,噶钦采取陵诱敌深入的策略,诱使刘审礼的先锋部队孤军冒进,陷入了吐蕃军的重重围困。工部尚书刘审礼战死,而主帅李敬玄是文人带兵,胆战心惊,没有办法,只得退至承风岭,利用泥沟结阵固守。而后面又有吐蕃追兵,唐朝大军几乎难以脱身。吐蕃军占据了有利地形,加上绝对优势的兵力,随时会发起猛烈攻击。

在此危急关头,作为堂堂的三军统帅,李敬玄再也威风不起来,唯有狼狈逃窜。此时幸亏旁边还有一员名将——左领军将军黑齿常之,他亲自率五百名将士,趁着月黑风高杀进了吐蕃军营。此时的吐蕃自以为唐军已是瓮中之鳖,军心懈怠,面对唐军的偷营劫寨,吐蕃军任何没有防范,顿时陷入大乱,唐军杀死300多人,吐蕃将领跋地设匆忙逃命,唐军主力终于化险为夷,得以返回鄯州(今青海乐都)。

虽然左领军将军黑齿常之偷袭取得了成功,但此举仅仅使得唐军残部撤退成功而已,唐军的反击战还是以惨败告终。又一次大非川之战,让唐军几近全军覆没,《新唐书》上说“敬玄仅脱”,大非川似乎真的成了唐军的伤心地!

唐高宗时期对吐蕃连战连败,史书也载他“儒仁无远略”。武则天把持天下后,继续与吐蕃之间的战争。

在对吐蕃作战方面,大唐又重新取得了胜利,而最先吹响胜利号角的是王孝杰。

王孝杰是唐朝有名的将领,京兆新丰(今陕西临潼)人。王孝杰少年时便从军入伍,随唐军四处征战。因屡立战功,很快便晋升为军官。公元678年,唐高宗派李敬玄、刘审礼等大将出击吐蕃时,王孝杰也跟随其中。后来被吐蕃俘虏,但因为王孝杰的长相酷似吐蕃芒松芒赞赞普,因而没有被杀害,并最终逃回大唐。

后来武则天当政,一直忙于巩固自己的政权,边疆各少数民族有了可乘之机,尤其是吐蕃,更是虎视眈眈。吐蕃与大唐的矛盾又日益尖锐起来,公元692年,大唐发兵欲收复西域。为了保证作战能顺利进行,武则天破例启用了对吐蕃军情比较了解的王孝杰为武威军总管,率西州都督唐休璟、左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以讨伐吐蕃。十月,王孝杰率兵从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出发,大破受吐蕃册封的西突厥可汗阿史那馁子。吐蕃军在噶钦陵率领下前往救援,也被王孝杰击退。随后,王孝杰率唐军转战数千里,直至于阗等地,大破吐蕃。二十五日,王孝杰乘胜一举收复龟兹、于阗、疏勒等镇。这次唐军大破吐蕃兵,取回四镇,唐朝重新将安西都护府更置于龟兹,屯兵镇守。

这回大唐可真是出了一口恶气。王孝杰则一战成名,取得了对吐蕃的大胜。武则天听到捷报大悦,谓侍臣曰:“昔贞观中贝绫,得此蕃城,其后西陲不守,并陷吐蕃。今既尽复于旧,边境自然无事。孝杰建斯功效,竭此款诚,遂能裹足徒行,身与士卒齐力。如此忠恳,深是可嘉。”王孝杰受到了重用。

王孝杰收复四镇后,又多次与吐蕃在西域和青海开战,各有胜负。公元695年(证圣元年),论钦陵、论赞婆举兵攻打滥洮,王孝杰以肃边道大总管讨伐,双方大战于素罗汗山,唐胜吐蕃败。王孝杰几乎成打吐蕃的专家了。

就在双方战火连天的时候,公元696年,唐朝接到了吐蕃大相论钦陵的请和要求。论钦陵要求大唐罢四镇兵,并分西突厥十姓的土地给他。武则天遣通泉尉郭元振出使到吐蕃交涉。

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就十姓突厥、四镇的归属问题各执一词。这些地方对双方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都不肯相让。吐蕃自然是为了自身的安全着想,唐朝又何尝不是呢?更何况唐朝已经成功收复了这些地方,焉有相让之理?西域一失,吐蕃控制沙碛,唐就无法渡过去,河西诸郡都将受到威胁,伊州、西州、北庭、安西等地将全部消失,唐也不可能放弃西域。所以双方始终都不肯让步。

此时,郭元振也向武则天上书,建议向吐蕃要回青海和吐谷浑的土地。既然吐蕃看重十姓突厥、四镇的地方,那唐朝就要回青海和吐谷浑的土地。郭元振向武则天献计说:“禄东赞一家三世为大相,立功甚大,但难免功高盖主。论钦陵专国事以久,诸弟皆才略沈雄,各领方面兵,吐蕃朝中君臣俱惮之。弃都松(器弩悉弄)赞普现已成年,我观此人也有雄才大略,必要收回权力。两者势成水火。现吐蕃因连年战事,民众负担徭役过重,早已厌战。论钦陵自忖战神,拥兵专权,独不愿讲和。我们只需每年派去和谈使者,让论钦陵每年都拒绝我们,如此吐蕃国人必然对他愈加不满。不满愈深,望和就愈切,论钦陵就是想大举用兵也难了。等到上下猜疑,吐蕃必发生内乱。我看到时候论钦陵自身都难保。”武则天深以为然,采纳郭元振的计策。

事情的发展也正如郭元振所料,果不其然,事后,论钦陵渐渐招致吐蕃权贵的不满,器弩悉弄便与大臣论岩等密谋,乘论钦陵外出之际,借口打猎,杀了他的亲党2000余人。论钦陵得知大惊失色,慌忙举兵对抗。但由于他已经大失人心,双方还没有开战,他的手下兵士便四散溃逃,论钦陵势单力孤、走投无路,最终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经此内乱,吐蕃实力消耗很大,暂时无力再对外扩张。以后唐蕃还发生过几次战争,但大多以吐蕃失败告终。值得一提的是,器弩悉弄赞普也是吐蕃历史上颇有作为的赞普,只是死得太早。他死后,继任的弃隶缩赞赞普只有7岁,根本无力与唐抗衡。此时的唐蕃之间,唐朝的实力已占据了绝对的上风。吐蕃只有表现出求和的姿态才能和唐朝这个宿敌继续周旋下去,这期间吐蕃向唐朝进献的良马、黄金不计其数。看来吐蕃是真的需要休养生息一下了。

吐蕃达到鼎盛时期

如果说松赞干布奠定了吐蕃走向鼎盛的基础,那么在弃隶缩赞赞普时代,吐蕃真正走向了鼎盛。这当然离不开前几代君王的功绩,但同时,弃隶缩赞赞普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一系列作为,以及他卓越的治国才能,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弃隶缩赞赞普在位于公元704年到754年,此时吐蕃已经逐渐从内乱带来的阴影中走出来了,有了一个较好的发展环境。713年,“归并绿地、灰地”,开始按土地肥瘠分别征税。718年,划分三如王田园田与草田的份地。719年,清算三如王田的份地数、草田数,划分大藏王田的份地。720年,清算大藏园田的份地。726年,合八个征税区为四个,财政统一。744年,造各地兵士的灰册(农牧民户口籍称红册,后改用黄纸造册)。这些措施,都表明吐蕃在进步。吐蕃史书中记载“弃隶缩赞王在位,万民安乐,王与大相悉诺逻恭禄谋议相合,亲征汉地,攻下瓜州等城镇。……南方下部,爨部白蛮王,其部颇不小,我王运其睿智奇谋,蛮王(南诏王)阁逻凤终于降附。”弃隶缩赞赞普造就了极盛的国势。

切合实际的政策给吐蕃带来了经济的大发展,但是在外交上,此时吐蕃和唐朝的关系只能说是和战参半。有和,比如再一次和亲,迎娶唐朝的金城公主;有战,比如吐蕃于公元714年(唐开元二年)率众十万大举攻打临洮。总归是有战有和,战和交错。但无论战还是和,都要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吐蕃和唐朝的关系,又怎么是一个“战”还是一个“和”来概括呢。

我们先来说说和的部分。弃隶缩赞赞普刚继位时,便派大臣悉董热固去唐朝求婚,尽管当时赞普还年幼。公元710年(唐景龙四年),唐中宗降金城公主嫁往吐蕃,吐蕃遣使迎公主入藏,中宗亲送至始平(今陕西兴平),《新唐书·吐蕃传》记载:唐中宗亲自送金城公主至始平县,“帐饮,引群臣及虏使者宴,酒所,帝悲啼嘘欷,为赦始平县,罪死皆免,赐民徭赋一年,改县为金城,乡曰凤池,里曰怆别。”并赠以锦缯、杂伎百工和龟兹乐,命左卫大将军杨矩持节护送至吐蕃,赞普为另筑城居。

说起金城公主远嫁吐蕃,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

传说吐蕃王朝三十七代赞普赤德祖丹的王后生了一个额宽鼻高的漂亮儿子。大臣们都说这是天神之子,大臣们建议:太子乃是天神之子,他长大后娶亲必要隆重。而当地的姑娘谈吐举止不雅,不如效仿前辈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那样,娶一位美貌贤淑、温柔大方、知书达理的唐朝公主。于是,赞普便派使者到唐朝京城长安求亲。唐中宗很快便应允了这门亲事。

可是金城公主离开长安尚未抵达藏区,江察拉温便不幸骑马摔死。金城公主进藏后听到这一噩耗,痛不欲生。在封建社会,嫁出去的姑娘如同泼出去的水,皇帝的女儿也不例外。金城公主无法回到长安,只能一辈子生活在吐蕃。藏族大臣们于心不忍,便左说右劝让她嫁给了江察拉温的生父——赞普赤德祖丹。赤德祖丹非常高兴,倍加爱怜,修书给唐中宗说:“我是外甥,你是舅舅,咱们是老亲戚了。我十分钟情金城,一定好好待她。”接着,就在自己的宫殿附近,专为金城公主建了一座“傍塘宫”。

其实弃隶缩赞赞普所娶金城公主乃中宗李显养嗣雍王之女,照理说和唐玄宗一个辈分,这显然是赞普自谦了。

但是,金城公主的这次和亲之旅一开始不但没能换回吐蕃与大唐的和平共处,反而引起了另一场战争。

金城公主下嫁吐蕃之后,吐蕃请求唐廷以河西九曲之地作为公主的陪嫁,理由是作为公主的汤沐之所。其实吐蕃这样要求是有自己的军事企图的,河西九曲在今青海西藏交界处,那里的拉加寺渡口等至今还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新唐书》上说“九曲者,水甘草良,宜畜牧,近与唐接。”很显然,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吐蕃如果得到这块土地,就会为他们下一步入侵唐本土提供一块踏板。

当时左卫大将军杨矩因护送有功,升鄯州(民和)都督,他受吐蕃重贿,请准中宗把“天下第一桥”也就是凤林关以西的黄河九曲之地,包括青海之循化、尖扎、同仁、贵德、贵南、共和、化隆及民和南部,划为金城公主“汤沐邑”,以其赋税奉养公主。唐廷不但答应了,中宗还下令在永靖县塔坪(王台镇属村)设了一处既加工粮食又能住宿休息的食宿站,作为汤沐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公主和来往使者供应膳食。今遗址尚存。

开战的日子终于还是到来了,公元714年(唐开元二年),吐蕃大将坌达延、乞力徐等率兵10余万进攻唐临洮(今甘肃临潭)、兰州、渭州(治襄武,今甘肃陇西东南)等地,消息传到唐廷,朝中上下大惊,杨矩立刻畏罪自杀。唐玄宗马上组织反击力量,派薛仁贵的儿子——左羽林将军薛讷率军抗击吐蕃军。

是年十月,薛讷与大仆少卿王晙率军至渭源,在武阶驿与吐蕃兵相遇,唐军主力并不固守城池,而是实施机动,寻机歼敌。薛讷与王晙互成犄角之势,夹攻吐蕃兵。吐蕃大败,退至洮水。薛讷与王晙猛追不舍,吐蕃见无路可退,于是背水一战,誓死抗争,双方又在长城堡大战一场。唐军先锋大将王海宾率先与吐蕃军遭遇,他一马当先冲入敌阵。因为吐蕃早已退无可退,便也拼命死战,王海宾军少,最后力战而死。

随后,薛讷率军赶到,见吐蕃军队不整,冲杀只凭血气,遂抓住有利时机,将吐蕃军分割开来,逐一包围,吐蕃全军覆没。《新唐书》记载,吐蕃军“相枕藉死,洮水为不流。”这一仗,唐军取得了大胜。捷报传至长安,朝野轰动,唐玄宗更是颇为高兴,派倪若水慰军记功,吊祭战亡将士,同时追赠王海宾为左金吾卫大将军。

经过此战后多年,唐巩固了河陇一带的防务。而吐蕃经此惨败,采取求和政策,金城公主也上书朝廷请求修好。从此之后,吐蕃与唐朝之间,终于有了短暂的和平。

但是弃隶缩赞赞普时期正是吐蕃国力最强盛的时代,他并不会因为这一次的失利就放弃继续扩张的雄心,来之不易的和平也将在统治者的策略下变得愈加短暂。不但吐蕃的国王不会放弃扩张疆域,连大唐国王,也不再任由吐蕃挑衅,慢慢地开始了一系列主动攻击。公元727年,吐蕃攻打唐瓜州城,准备再夺西域四镇。唐朝大将萧嵩则用反间计,大败吐蕃,杀吐蕃大将悉诺逻恭禄。公元729年,唐军从瓜州反击,击败吐蕃,一举攻下石堡城,并分兵据守各重要地点,拓境1000余里。

王海宾死后遗下一个9岁的儿子王训,唐玄宗将他收养在宫中,拜朝散大夫,并赐名忠嗣。此时王忠嗣已长大成人,730年,王忠嗣率军攻击吐蕃军。战前,王忠嗣侦察得知,弃隶缩赞赞普正在玉川检阅军队,决定率部攻其不备。没想到王忠嗣的这一战略遭到其他将领的一致反对,他考虑再三,决定坚持己见。随后仅率三百精骑,星夜出击,杀吐蕃个措手不及。吐蕃大败溃逃,弃隶缩赞赞普只身仓皇逃走。

此战是唐对吐蕃所取得的最大胜利,大唐与吐蕃的百年战争,唯有此次让唐军大呼痛快。而此时王忠嗣也不过二十多岁。

吐蕃眼见战争均以失败而告终,也真正认识到双方力量对比的悬殊,于是只好讲和,这才发生了皇甫惟明入藏的事情。而且金城公主入蕃30年,力促唐蕃和盟。此间,唐、蕃虽曾进行过多的次战争,但由于金城公主的努力,双方使臣往来频繁,终于在开元二十一年,既公元773年,唐、蕃在赤岭(今青海湟源西日月山)定界刻碑,约以互不相侵,并于甘松岭互市。

弃隶缩赞赞普创造了吐蕃的鼎盛,但是大唐确是他无法动摇的强大劲敌。也正因唐朝的强大,吐蕃扩张的雄心才始终未能真正实现。假如大唐就这样强盛下去的话,吐蕃可能也就更没有机会了。但是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一场“安史之乱”轰然降临,大唐乱了,唐蕃之势也陡然倾斜。

盛极而衰,吐蕃的崩溃

公元754年,吐蕃政权出现动荡。弃隶缩赞赞普遭遇政变,被臣下谋害,儿子弃松德赞继位。弃隶缩赞赞普无疑是吐蕃历史上继松赞干布之后的又一位杰出的君王,他辉煌一生,指点江山。但是当他带领吐蕃走向鼎盛之后,这场政变不仅使他失去了王位,还失去了生命。

然而,历史就是这样的机缘巧合。公元755年,唐朝“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仓皇出逃。作为一直有着扩张雄心的吐蕃,“安史之乱”带给唐朝的是灾难,而对于吐蕃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机会。

弃松德赞赞普继承王位,他首先着手消除政变带来的恶劣影响,处死叛乱的贵族,巩固王室权力,同时继续推行扩张战争,他最大的目标当然还是大唐。弃松德赞赞普看到了打败唐朝的最佳时机。

吐蕃的政变和唐朝的“安史之乱”前后相差只有一年,但“安史之乱”给大唐王朝带来了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打击,唐的衰败显得更为急剧。为了对抗反叛的安禄山,唐朝统治者不惜抽调陇右、河西两镇精兵防范叛军。这样一来,边防自然空虚,吐蕃乘虚而入,河陇、西域之地先后为吐蕃所占。而吐蕃的变乱并没有达到伤筋动骨那么严重,总体上打击力度不算太大,吐蕃的盛世因此也得以惯性地延续。所以吐蕃经常长驱直入唐境,唐都长安也处于吐蕃的威胁之下,甚至在公元763年还曾经一度攻占长安。大唐的处境真可谓是凄惨。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55~762年)结束,前后达7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

“安史之乱”使唐王朝一蹶不振,此后实际上统一的中央王朝已经无力再控制地方,唐朝镇守边关的两元大将也因“安史之乱”的影响而先后丧生。哥舒翰因“安史之乱”死于潼关,另一名因潼关之战而死的是高仙芝,两人都是在西域屡战屡胜的常胜将军。

两位大将先后离去,危如累卵的唐朝再也没有能阻挡吐蕃的将领了。到公元763年(唐广德元年)九月,吐蕃大举东进,唐边将向朝廷告急,宦官程元振置之不理,根本不向代宗报告。于是,吐蕃入大震关,然后长驱直入,取兰、河、鄯、洮等州。

至此,陇右地都被吐蕃所得,唐朝再也无险可守。

接下来,吐蕃继续东下,泾州刺史高晖投降,并引吐蕃深入内地,吐蕃一举攻下邠州(今陕西彬县),继续东进至奉天(今陕西干县)、武功(今陕西武功西),京师震动,唐代宗这才急急忙忙诏郭子仪为副元帅,带兵出战。

郭子仪虽然能征善战,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但由于受到排挤,久居京师,手下没有一兵一卒,虽为副元帅,却也只是挂名而已。仓促中临时凑集了人马到咸阳(有史载只有几百人),又如何是二十余万吐蕃大军的对手?终于,吐蕃攻陷了唐朝都城长安。《新唐书》道:“代宗幸陕,子仪退趋商州。高晖导虏入长安……”,而在吐蕃史书中则清楚地写着:“尚结息、论达扎(马重英)、尚息东赞、尚赞婆等引兵至(唐)京师,陷(唐)京师,唐王出逃……”

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的都城,被称之为天可汗之都的长安,就这样被一个少数民族攻陷了!大唐的繁华盛事在瞬间轰然崩塌,在一眨眼间就不复存在了。

虽然吐蕃攻陷了长安,但并没能守住,很快就撤离了。

关于吐蕃撤兵的原因,或许只有吐蕃首领才说得清楚。据说当初吐蕃攻入长安后,也立了一个皇帝,就是金城公主的侄子——广武王李承宏。他既是唐室正宗,也和吐蕃有关,作为傀儡皇帝再适合不过了。大军也进入长安城了,皇帝也立了,按理说可以昭告天下了,但是为什么吐蕃大军又撤退了呢?按照唐史记载,是郭子仪设疑兵,恐吓吐蕃军。当时,光禄卿殷仲卿在蓝田招聚了千人,吓唬吐蕃说:“郭令公军且来!”而少将王甫也每天伐鼓噪苑,于是吐蕃大震,惊慌起来,在长安据守了15天,便仓皇退兵了。这显然是不合常理的。真正的原因是吐蕃进入长安,甚至是从进入中土开始就遭遇了顽强的抵抗。而且吐蕃远离故土,并没有能力控制长安这样的大城市。从战略上考虑,吐蕃的撤兵也就不难理解了。

从这一回合的交锋来看,吐蕃无疑取得了大胜,但是,吐蕃的鼎盛似乎失去了继续下去的动力。弃松德赞虽然取得了他所有祖辈都未曾取得的辉煌,但一个国家的盛极而衰却是不可抵挡的历史洪流,直接导致吐蕃走下坡路的原因是内乱。

弃松德赞赞普后期,即公元786年左右,吐蕃开始由极盛转向衰弱。由于与唐、大食、回鹘为敌,战争负担远远超过现有的经济实力。民众困于兵役,又遭灾荒,民怨沸腾,而统治阶级根本不留意这个危机,却一心互夺权利,变乱接连发生。正如公元793年南诏王给韦臯信里所说“天祸蕃廷,降衅萧墙,太子兄弟流窜,近臣横污,皆尚结赞阴计以行屠害,平日功臣,无一二在”。尚结赞为首的一部分宦族,独揽大权,排斥异己,连赞普家庭也加以干涉。他居大相位将近二十年(公元796年死),造成了赞普失权的恶例,此后四十余年,赞普继承都由权臣安排,内部矛盾因而愈趋激烈。公元796年,弃松德赞赞普死,吐蕃内乱表面化,正式进入衰亡时期。

弃松德赞赞普有三子,死后,长子牟尼赞(足之煎)赞普继位。在吐蕃社会中,王室和贵族是奴隶主阶级,其余的人都是属民,属民包括平民和奴隶。8世纪中叶以后,属民反抗奴隶主阶级的斗争此起彼伏,王室和贵族之间的权力角逐也很激烈。牟尼赞三次平均百姓的财富,以缓和阶级矛盾,但始终未能改变现状。

9世纪初,吐蕃王朝相继大力发展佛教,王朝政务把持在佛教僧人钵阐布之手。当时吐蕃有一人出家为僧,有七户平民供养的制度保障,还制定了严刑峻法,镇压反佛势力,又极力与唐朝和盟,以抑制贵族势力,最后遭到崇信本教的贵族权臣杀害。其后,达玛在贵族势力的拥戴下即赞普位,厉行“禁佛崇本”的政策,不久就被一位僧人刺杀。这位吐蕃最后一位赞普因为灭佛政策,导致了王朝崩溃。

公元843年内战纷起,4年后平民起义。在经过一场席卷吐蕃全境的奴隶平民大起义之后,弃聂弃创立的吐蕃奴隶制政权全面瓦解。宋朝、元朝和明朝初年的汉文史籍仍泛称青藏高原及当地人民为“吐蕃”或“西蕃”。

由此可见,吐蕃历史上的影响力是如何深远。但无论如何,这个国家已经不复存在,只留下几许生动的传说在青藏高原上世代留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