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昌古城遗址的介绍分析

高昌古城遗址的介绍分析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存古城遗址是高昌回鹘时期在唐代高昌城基础上改建增筑的。内城主要为宫城及寺院建筑;外城有寺院及民居遗址。二是外城北部中间建筑基址群,规模较大,与宫城关系密切。四是外城西南部四合院式寺庙遗迹,残存有多层龛的塔基及一些附属建筑残迹。现存北、西墙城门遗迹。

高昌古城遗址的介绍分析

四、城市遗址

1.雅尔湖故城

城址位于吐鲁番雅尔乃孜沟村,是十六国至唐代高昌郡、县城遗址。故城建于西汉,是车师前国的都城。十六国至北朝期间为高昌国的交河郡城,唐贞观十四年(640年)以后为高昌郡的交河县城,一度是安西都护府所在地,高昌回鹘时为交河州治所。19世纪末以来,外国人先后到此城进行调查盗掘。1928年以后黄文弼曾多次考察。1956年新疆文物干部训练班又对城址进行考古调查、测绘。1993—1996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联合发掘。

交河故城沟西墓地地表标志

(引自《考古》2006年12期)

古城建在雅尔乃孜沟中间的土崖上,土崖高距现代水面约30米。沟水在土崖北端分流,在南端合流,故汉代称此地为“交河”。城址利用天然地形作为屏障,无高大城墙。城址东西最宽处约300米。在城的东侧和南端各保留一处伸延到崖下的路口,应是古城原来的出入通道。东侧通道路口两侧崖壁高约5米以上,两侧崖壁上凿有对称的安装门额的方孔,门外是循崖上下的坡道。崖上建筑群外侧没有城墙围绕,只在较低的西南崖边有一段断续的土墙。建筑群中央有一条南北长约350米、宽约10米的大街。大街北端是城里最高大的寺院,大街南端和东侧各有巷口通往城外。大街两侧是高而厚的土墙,没有向街的门户。由大街分支出的纵横小巷将建筑群分割为若干区,只在小巷两侧才有院落的门户。中央大街以西以北是寺院集中的区域。各个寺院的建筑大都左右对称,中央的殿堂里都有坛座或龛柱。中央大街以东的区域,院落既不方正,房间也很狭窄,各院落的建筑物更少对称的布局,推测可能是居民区。

城址的建筑技术是在土崖地面上挖去墙与台基以外的生土,使之形成墙与台基。城中建筑物多用生土墙支撑屋顶。多层建筑物则在相对的墙面上对称地挖出椽孔,用木椽承接楼板。有的下层是生土墙或券顶窑洞,上层以版筑泥垛起来的墙壁支撑木构顶架。屋顶多用泥土覆盖,极少用瓦。城内散布陶片甚多,大多为灰色印纹和附加堆纹,也有少量彩绘夹砂粗红陶。在城西南1.5公里的河水右岸有一处佛教寺院,有并列的洞窟7座,窟内尚存壁画和回鹘文题记。

城西与城南隔河有交河世族的墓地。墓地依姓氏分别茔域,地面上用自然石块垒成茔墙和坟丘的标志。高昌至唐代的墓葬都是有墓道的洞室墓,埋葬习俗和墓志风格与晋唐之际的墓葬相似。[20]

2.高昌古城遗址

高昌城址位于吐鲁番二堡乡哈拉和卓村旁边,占地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前凉时在此设立高昌郡,460年成为高昌国都城。贞观十四年(640年)唐朝在高昌城设西州州治,扩建了城市规模。9世纪中叶为高昌回鹘国都。元代为哈喇火州宣慰司治所。高昌故城地处交通要冲,是丝绸之路北道的门户,在中西交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现存古城遗址是高昌回鹘时期在唐代高昌城基础上改建增筑的。遗址分内城、外城。外城周长约10里,平面略呈不规则方形。城墙夯筑,墙有弧线及内凹现象;墙外筑有较密集的马面,遗存5座城门缺口,个别的还有瓮城残迹。内城大致位于外城中间,城周长约7里,平面略呈南北长方形。内城主要为宫城及寺院建筑;外城有寺院及民居遗址。残存遗迹中较重要者约有4处:一是内城中间偏北的堡垒式建筑,平面略呈不规则椭圆形,周长约700余米。内有残高约15米的土坯塔及一些殿基残迹,俗称“可汗堡”,似为宫城。二是外城北部中间建筑基址群,规模较大,与宫城关系密切。三是外城东南部塔基和残窟,窟内残留壁画。四是外城西南部四合院寺庙遗迹,残存有多层龛的塔基及一些附属建筑残迹。

城内遗物种类繁多,回鹘时期摩尼教壁画、经典、文书,佛教壁画、塑像、经典及不同文种的文书数量多、价值高。“北凉承平三年且渠安周造寺功德碑”价值也很高。

3.北庭都护府城址

都护府遗址位于新疆吉木萨尔县的护堡子,俗称“破城子”。唐代为庭州,北庭大都护府设于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下辖金满、轮台、蒲类(后改后庭)、西海4县。贞元六年(790年)吐蕃攻占北庭,唐对北庭的统治结束。北庭大都护府的建立,加强和巩固了唐王朝对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的统治。城址约于明代初年废弃。1979—1987年,在城西700多米处发掘的一座高昌回鹘时期的佛寺遗址中,发现了大批泥塑像和精美壁画。

故城分内城、外城,平面均呈不规整的长方形。外城始建于唐代初年,后经两次修补,周长4596米。墙基夯土筑成,夯层平整坚实。北城城门保存尚好,门宽8米,有瓮城。其余三面城门无存。现存马面34个,间距约60米。西墙中部偏南,存有敌台1座,顶部存房址残迹。外城四角原有角楼,西北角台基残存。护城壕宽30~40米,深2~3米。内城位于外城中部偏东北,约建于高昌回鹘时期,周长约3003米。现存北、西墙城门遗迹。城墙外现有马面14个,间距50~70米。东、西墙中部各有敌台一座,东南、西北、西南角楼残基尚存。城壕宽10~30米,深1~ 3米。

城内残存多处大型夯土台基,散布有残砖断瓦及陶片。陶器主要为夹砂红陶和泥质灰陶,器形有双耳罐、瓮、盆、盘、碟、盂等。砖有莲瓣纹方砖、素面方砖及素面长方砖3种。瓦有筒瓦、板瓦,瓦当为圆形,饰莲花纹。此外还有少量钧瓷、影青瓷残片,并采集到石狮、铜狮、刻花石球、葡萄纹镜、蒲类州印及大量唐代铜币等。还发现一些高昌回鹘时期或元代的陶瓷器。(www.daowen.com)

在城西2公里处有高昌回鹘时期的王室寺院1座。平面呈长方形,分为南北两部。北部为正殿,有大型佛像,殿外北、东、西三面有洞窟环绕。南部为庭院,东西有配殿、僧房、库房。洞窟和配殿内塑有佛像。配殿和东面洞窟绘有壁画,主要为经变、供养、故事画和供养比丘、供养人等。壁画和塑像旁有回鹘文和汉文题名、题记。

4.安西都护府城址

公元640年唐朝在西州(高昌)后在龟兹设立安西大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

安西都护府故址可能在今天库车县东郊皮朗旧城,即汉代龟兹都城——延城故址。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工作者曾经在皮朗旧城哈拉墩调查、试掘。早期文化层是新石器时代后期、铜石并用阶段,出土石器、骨器、彩陶、铜器;晚期文化层出土陶罐一组,排列有序,总数达33个,高度在55~150厘米之间,还有莲纹铺地花砖,篮纹砖、筒瓦等。砖的形制、纹饰与唐长安城大明宫麟德殿铺地砖相似,同时出土建中钱、大历元宝、开元通宝等。

城墙部分残存,范围基本可见,周长约7公里,与《大唐西域记》记述的龟兹都城规模也相符合。

5.若羌米兰吐蕃遗迹

公元7世纪—8世纪,若羌一带是吐蕃的活动范围。建国初期和1973年,考古工作者对米兰戍堡做过调查和发掘;1989年再次考察。戍堡南面是米兰河,处在古代丝绸之路的南道上。

戍堡是一个军事性质的小堡,呈不规则形,堡墙残高7米左右,四角有角楼。城堡东北角有一较大建筑物,是堡内的主要建筑;城堡南墙有一高土台,可能是烽燧设施。堡内房屋多集中在北部,多是半地穴式,清理房址43间,屋顶较平,随地势逐层盖砌,符合《新唐书·吐蕃传》所记载的“屋皆平上,高至数丈”。

遗址先后出土过汉文资料、吐蕃文资料和开元通宝等。吐蕃文木简和文书约有300多件,涉及小麦种植、分占耕地、丝绢服饰等,有关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出土武器有木弓、刀鞘、三棱形铁镞、骨镞、漆皮甲片等,还有大量日常生活用品铜镜、料珠、木质骰子等,都具有民族特色。遗址内有大量牛、马、羊粪和骨骸以及麦穗、糜子、葫芦籽、核桃壳、鸡蛋等,可以想象农牧业的情况。有相当数量的卜骨出土,已经过烧灼,大多数是羊肩胛骨;其中见到有吐蕃文卜辞,表现了吐蕃苯教信仰“占卜推算”的遗制。

吐蕃墓葬位于戍堡以南,属于竖穴掏洞式。墓葬一种是侧身屈肢葬,周身用毛毡、毛布和麻布包裹;另一种是将头骨、胸骨、肢骨、足骨等分别用毛毡等包裹,按顺序排放,头发保存得很好,为单辫或双辫。毛毡、麻布等与戍堡出土的完全一样,应是戍堡中人的墓葬。

若羌当时也有回鹘等民族的活动。古堡遗址就发现过回纥人的汉文诗稿和其他汉文诗抄多件,是研究汉族、回纥、吐蕃关系的重要资料。

6.锁阳城址

城址位于甘肃瓜州桥子乡南,分为南北两城。北城比较残破,南北开门。南城较完整,城中筑有南北向隔城一道,将城分成东西两部分,西大东小,形如算盘。建筑遗迹有城墙、角墩、马面、瓮城等。城内、城周围遍布柽柳、白刺灌丛沙堆。城垣上存有众多礌石,表面粗糙,鹅卵形。城址周围地面散布陶瓷片、五铢钱、开元通宝等。锁阳城汉代是冥安县城,唐代为瓜州及晋昌县城。2002年,曾经对城址进行发掘,收获较大。

7.铁卜卡古城

城址位于青海省共和县,是吐谷浑都城伏俟城遗址,正处在古代中西交通要道上,西通若羌,东联西宁兰州。城址分为内外两城,外郭城墙由砾石垒砌,略呈长方形,南墙长约1400米。内城位于外城西部中央,城墙夯筑,近似方形,边长约200米,南墙开一门,发现房屋基址。内城靠近西壁有方形台基,可能是宫殿遗址,台基向东有大道直通城门。宫殿向东开门,可能与“以穹庐为舍,东开向日”的习俗有关系。吐谷浑“虽有城郭而不居”“人民犹以毡庐百子帐为行屋”,这也说明了古城址地面遗迹稀少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