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临洮境内战国秦汉长城遗存,发现28段墙体,长约14.3公里

临洮境内战国秦汉长城遗存,发现28段墙体,长约14.3公里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临洮境内的战国秦长城,2006年调查共发现墙体28段,可见墙体、墙基长约14.3公里。此外,在长城内侧沿线设有城障及烽火台。河西汉长城根据地理条件和物产,在不同地段其修筑方法和保存状况各有不同。敦煌境内的长城,西部保存情况较东部为好。

临洮境内战国秦汉长城遗存,发现28段墙体,长约14.3公里

四、战国秦汉长城遗存

1.战国秦长城

(1)甘肃境内

甘肃境内的长城主要有战国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此外,十六国、北宋、清等时期,出于战争或其他目的,在河西走廊及庆阳、定西、陇南、甘南等地也修筑了很多烽火台,这些烽火台构成较完整的军备体系,总量有1000多座。

战国秦长城起自临洮县新添镇三十里铺南坪望儿嘴,经过临洮县全境,再经渭源、陇西通渭静宁入宁夏西吉、固原和彭阳县后再进入甘肃境内镇原、环县和华池,穿越了甘肃境内8县及宁夏境内3县,长约640余公里。

临洮境内的战国秦长城,2006年调查共发现墙体28段,可见墙体、墙基长约14.3公里。墙体多为黄土夯筑,大部分墙体能够看出分段夯筑的痕迹,夯层平均厚度约在5~12厘米。部分地段为削挖式、断崖式、外削内湮式。[34]修筑年代与陇西郡的设置年代基本同时,主要在秦昭襄王时期,即昭襄王三十七年(前270年)“灭义渠”后所筑。

(2)宁夏境内

宁夏境内的秦长城由甘肃静宁县进入宁夏西吉县境后,经固原县城北10里,从彭阳孟源进入甘肃镇原县境,全长200余公里。墙身分层夯筑,残高2~15米、基宽6~8米,内缓外陡。连接在长城上的敌台,高3~20米,间距200米左右。长城经过的交通要道和险要山口,一般建置较大的城址。此外,在长城内侧沿线设有城障及烽火台。

2.汉长城及相关设施

甘肃境内的汉长城建于武帝时。为防御匈奴,“汉始筑令居塞以西”(《史记·大宛列传》),即指修筑河西地区汉长城。它的兴筑是随着汉武帝对河西的开发和河西四郡的建置分段进行的。为了维护中原西域交通的畅通,保障河西军屯和郡县移民垦殖的安全以及确保河西成为经营西域的前进和后援基地,分五次逐段兴筑了障塞烽燧。第一次在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由令居筑塞至酒泉。第二次在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年),由酒泉筑塞至玉门关。第三次在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由张掖筑塞至居延泽和由休屠城筑塞至休屠泽。第四次在天汉初(前100—前99年),由敦煌西筑亭燧至盐泽。第五次在宣帝地节三年(前67年),由媪围筑塞至揟次。此外在南山(今祁连山)北坡,为防备羌人,在兴筑各段北塞的同时也筑有障塞烽燧[35]

西汉长城根据地理条件和物产,在不同地段其修筑方法和保存状况各有不同。从历次调查的资料来看,以酒泉为中心,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乌鞘岭以东为黄土高原,地势狭窄,并有山地河谷起伏;乌鞘岭以西,黄土由东向西逐渐变薄,戈壁、沙漠已呈逐渐扩大态势,故长城塞防结构以壕堑为主。黄土夯筑仅在个别地带,其结构形式多样。另一种类型即利用山峰、河流、湖泊等天然屏障为防线,筑烽燧以报警。

酒泉以西,汉塞结构主要是壕堑与墙垣相结合,沿河流并充分利用沿岸的沼泽、湖滩、风蚀台地等形成的复杂地形为屏障,构筑塞防。在开掘壕堑的同时,在壕堑外侧利用芦苇、红柳、沙砾等分层叠筑墙垣。在不同地区,塞垣结构又不尽相同。在敦煌、安西和玉门境内,除构筑塞垣外,还充分利用了疏勒河沿岸的湖沼、碱滩等复杂地形。

河西走廊内,大黄山(焉支山)、黑山、宽滩山将走廊分为三个主要的区域,每个区域与一条内流河流域相对应。从东向西,有武威—永昌区、张掖—酒泉区、玉门—敦煌区。对应的内流河流域分别是石羊河水系、黑河水系、疏勒河水系。

(1)疏勒河流域汉长城及相关设施

疏勒河流域的长城始建于汉元狩二年(前121年)。从玉门饮马农场西端蜿蜒向西,经布隆吉、桥湾、双塔水库、小宛、安西新城南5公里处,再经西湖、东沙窝、南沙窝越过柳敦公路入敦煌北境的哈拉诺尔、大月牙湖、小月牙湖、大碱沟、西洋水、烟筒梁、苦豆泉、条湖坡、青土崖子、老崖子、宾草湖、素油土、波罗湖、大方盘城、小方盘城,城北l公里盐池湾折向西南。再经墩墩湾、马圈湾、后坑、二十里墩、大破墩,达榆树泉盆地东缘止,全长约400公里。

敦煌境内的长城,西部保存情况较东部为好。小方盘以北盐池湾至马圈湾段约11公里的20~26烽燧之间,长城残高多在1米以上,最高处达2.95米。长城向西进入榆树泉盆地之后,连接10号烽燧,折向南2公里。最后到达一高大的风蚀台地。虽然以西的马迷兔、土豁洛、天桥、湾窑15公里范围之内仍有烽燧建筑,但已见不到塞墙的痕迹。

玉门、安西境内的汉长城,除安西西部几段保存较为完整外,可能由于风力作用,很多地段皆已倾圮,成为鱼脊形,有些则仅在地面留下一点痕迹。但也有几段保存相当完整,如南沙窝的“红柳长城”,以红柳树枝、沙砾为原料,层层叠砌而成,现存高2米,长200米。其北,17号烽燧东面1公里的“红柳长城”也很壮观雄伟,坍塌虽然严重,但尚有4米的高度。

位于南沙窝的18~19号烽燧之间,有一段长城从一障内穿过,这种建筑形制尚属首见。障内可能是驻兵用的。调查中所见之障城多建筑在长城内侧,与长城保持一定距离,在长城线上修筑障城尚属仅见。障与塞墙,建筑结构上有较大区别。塞墙为红柳、沙砾所筑。障则为夯筑,遗留地面的陶片,几无二致,很难区分时代的早晚。

疏勒河流域汉代长城烽燧,结构独特,保存完好,虽经历两千多年沧桑变迁,有些高大的烽燧和塞墙至今仍难以攀越。在数以百计的烽燧遗址中,发现了丰富的汉代遗物,其中带有墨迹文字的简牍成为研究汉代边陲屯戍、中西交通和西域各国历史的珍贵资料。

汉武帝下令修建长城时,对长城的测量极其精确,而且夯筑质量极好;修筑方法、技能及材料的选用也是极为合宜的。材料选用皆为就地取材,具体做法是:(1)多用当地生长的芨芨草编成长方形筐槽,铺在长城基础之上,然后再用芨芨草层层叠砌,其上填以黄土或沙砾夯筑,至顶部用芨芨草覆盖夯筑。(2)用当地生长的芦苇与黄土或沙石逐层夯筑。(3)林木多的地段,则用粗壮的木头排列整齐,横铺在地,作为长城基础,再用黄土或沙砾逐层夯筑而成。(4)无草木时,就用黄土夯筑。(5)有的地段用黄土做成土墼,然后用土墼垒砌。(6)有的地段用土墼、芦苇或芨芨草逐层垒砌。(7)在盐碱地段,则用盐碱与草木搅拌,层层叠砌,用这种方法修筑的烽燧极其坚固。[36]

①马圈湾候官烽燧遗址

马圈湾遗址即D21号烽燧,位于小方盘城西11公里处,马圈湾与盐池湾之间的戈壁走廊上。遗址东侧为盐池湾碱湖滩,西侧为马圈湾碱湖滩。1907年斯坦因调查时遗漏,1979年调查时发现并进行发掘。遗址分为四期,由烽燧、堡、畜圈、灰层堆积组成。烽燧为长方形,底基7.6米×8.35米,残高1.85米。三层土墼一层芦苇垒砌。烽燧东南角砌有登顶台阶。堡墙与烽燧的东壁和南壁相连,夯土版筑,向西开双重堡门。堡内有过道和套房三间,房内均有灶,北房内有土炕。堡南22.3米处有东西向的长方形牲畜圈,以苇篱墙筑成。分为东西两间,北门开。时代相当于第一、二期。烽燧遗址曾先后于不同时期进行过3次大的改建修筑。遗址灰层堆积中出土汉代简牍1221枚,其他遗物343件,计有丝毛麻织品、木器、竹器、草器、铁器、铜器、粮食、狩猎工具、玩具、毛笔、石砚、麻纸、木版画、印章、封泥柙、辟邪人面画杙、料珠、五铢钱、陶纺轮、漆器、牛角器、帛书等。出土的纪年简最早者为西汉宣帝本始三年,最晚为王莽时期始建国天凤四年。根据烽燧遗址的保存情况和出土简牍内容分析,马圈湾遗址似即玉门候官治所,燧名为“候官燧”,其屯戍活动,以西汉宣帝时期最为兴盛,其后遗址规模日渐缩小,至王莽时仅有烽燧南侧的一间小房及其周围的数间附属建筑。大约在王莽地皇三年(22年)以后,全部废弃[37]

敦煌马圈湾遗址平面图

(引自《河西汉塞调查与研究》)

由于马圈湾遗址建在三面均为湖滩的松散沙质戈壁上,后期因雨水冲刷等多种因素,地形、地貌曾发生很大变化。因此,出土简牍反映的建筑规模与现存遗迹,存在很大差异。

②小方盘城障城遗址

小方盘城是D25(T14)号障城的俗称,又称玉门关。位于敦煌市西北90公里的西戈壁。汉武帝元鼎六年置,并设有都尉。障城南北两端另筑塞墙,南达阳关,北连长城。丝绸之路故道由障城北门外通过。夏鼐1944年在小方盘城北一高地上发掘,获“酒泉玉门都尉”简。

障城方位正南北,夯筑,方形。早期障门位于北壁,晚期西壁重开一门。障城南北长15.7米,东西宽15.3米,墙高9.7米,夯层厚0.9~10厘米。北门宽2.5米,高度不详。西门宽2.1米,高2.85米。障城墙底宽5.1米、顶宽3.6米。顶部女墙高0.9米。登越顶部台级位于东南角,台级已塌毁。台级夹道宽1.5米。障顶东南角建瞭望台,台残高1.5米。西北角障墙有一道裂隙,裂隙内保存残苣一件。障的东面115米处有一道由南向北的坞墙,残长75米;东西坞墙残存18米。东坞墙内有文化层堆积。[38]它是西汉玉门都尉、东汉玉门候官治所。

譻訛大方盘城仓储遗址

大方盘城是33号河仓城的俗称。位于小方盘城D25(T14)东北11公里处疏勒河南岸的风蚀台地上,北距疏勒河800米,为汉代仓储遗址。根据马圈湾遗址出土汉简,汉代似名“昌安仓”。仓城长方形,夯筑,东西长132米,南北宽17.8米,墙高6米、宽1.5米,墙的外侧有2米宽的人行道环绕四周。南北墙上下部有三角形孔道,北墙在上,南墙在下。孔高1.3米、宽0.8米,下层孔可能是输出粮食通道,北墙上部三角孔可能是自然通风孔。(www.daowen.com)

仓城周围筑坞墙,坞门位于南墙中部,南坞墙较完整,北墙残缺不全。北墙现存烽燧(瞭望台)4个。仓城西南角有一烽燧特别高大[39]。1944年,夏鼐、阎文儒在大方盘城附近进行试掘,出土一件西晋石刻。以此推测,大方盘城仓储遗址或至东晋五凉时仍在使用。

④敦煌甜水井汉代遗址

甜水井位于敦煌与安西之间、敦煌城东北约60公里处,遗址在疏勒河以南、甜水井以北的戈壁滩上。Ⅰ号遗址似一城堡,长方形,有大体相连续的沙堆环绕。沙堆内外两层,层间相距约3米。沙堆似为土墙残基。遗址东南角、西南角均作外凸状。在西南角外凸部分的中部,两层沙堆皆中断,似为一出入口。遗址中心偏北,有一近圆形的土台。出土遗物包括铜器、铁器、陶器等,多为碎片,成形者较少,其中铁块、铁片、陶片最多。

Ⅱ号遗址也似为一城堡,近方形,西北角处内凹成直角转折。四周有沙堆环绕,沙堆断续相连,形成内外两层。遗址近中心处,有一近圆形的土台,土台中央有下凹的圆形坑。土台东有3个相连的方形坑,作南北向排列。遗址西南角有3处大体相连的烧土痕迹。遗址外也有烧土痕迹。遗址西北角沙堆有明显的中断,地势向北渐低,可能是出入口。

甜水井两处遗址有许多相似之处,说明这两处遗址的时代、性质是相同的。根据遗物判断,遗址的时代应是汉代。遗址中的某些遗物与新疆罗布泊一带发现的同类器物非常相似,表明汉代河西的敦煌与新疆的罗布泊地区联系是很密切的。遗物中有大量铜镞、弩机零件等,说明两处遗址都是军事上驻守用的。而在遗址内与武器一起发现了农具如铁镰等,则又表明兼营农业生产。据此,可以推测两处遗址可能是屯田的戍卒居住的城堡。

有人认为,汉效谷县故址“当在敦煌东北百余里”。若此说能成立,那么汉效谷县故址与甜水井遗址的位置是大致相近的。[40]

⑤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

悬泉置遗址位于敦煌和安西两市县交界处,地处山前冲积扇缓坡台地上。南依三危山余脉火焰山,北临西沙窝盐碱滩,与北面的疏勒河和汉长城烽燧线遥遥相望。东南入悬泉谷直通悬泉水。遗址东南山顶有魏晋烽火台,西北平地有清代烽燧线,形成了汉、晋、清三个时代烽燧的交织网。遗址地处交通要害处,又有水源供给,是张骞通西域、李广利出大宛的必经之地。两汉时期特别在西汉,是东西交通大动脉的重要中转站。1990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开始正式抢救性发掘。

经调查该遗址包括主体建筑、灰区、马厩及其附属建筑。坞院坐西向东,是呈正方形的院落,门向东。土坯砌筑,墙内外抹草拌泥,并涂白色。东北和西南转角处筑角楼,正方形,筑法与坞墙同。坞院内沿坞墙四周均有房屋建筑。马厩位于坞院南墙外依墙搭建,由东、西两部分构成,靠东一组前、后两间。靠西为一大通间,与西南角楼相连。用土坯砌筑,厩内残留部分木桩,坚硬的马粪土层最厚处达0.5米。灰区堆积主要分布在坞院西墙外和东门口及北侧等地点。西墙处最为丰富,东门口次之,北侧则较简单,汉简等文物大都出于西墙堆积中。

遗物大多数为小件残损器物,大件完整器物少见。其中以生活、生产用具为主。以大量简牍、陶片、麻纸、皮革、丝织品和马、牛、鸡等骨骼为主。

河西走廊两汉遗址甚多,主要是长城烽燧防御系统的建筑,与居延防线一样有都尉府、候官、部、燧、关隘等遗址。居延汉简中还有一种称作“置”的机构,往往与军事系统的烽燧联建在一起,是烽燧线上主管传递信件的一个单位。以往发掘的如玉门都尉府小方城、居延甲渠候官、居延甲渠第四部第四燧等是以障和烽火台为中心在四周筑成的小院落。院内房屋构造较简单,规模也较小。而悬泉置占地面积大,建成带有对称角楼的坞堡院落,院内四周均建有各种不同规格的房舍,院外建有大型马棚。这与简文所载不同级别的人必须按规定住宿用餐,以及厩啬夫主管驿马、传车的制度非常吻合。悬泉置是建立在河西要道上的一处集传递邮件、传达命令、接待宾客为一体的综合机构,即传置。悬泉置在汉代创设并长期使用,魏晋时期已废弃,被改作他用。遗址延续220余年,与两汉河西历史的发展相吻合。[41]

(2)黑河流域长城及相关设施

①山丹境内汉长城

从整体来看,汉长城主要有两道,均呈东西走向。第一道起于山丹县城东北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交界处,从独峰顶北侧绕过,顺龙首山走向在山梁上延伸,至照壁山,过庙岭子塘,上赤山疙瘩,延续至清泉镇地域北山的大洼、南洼山峦至红寺湖,上龙头山,继续西进,至烟洞沟,进入张掖境内的平山湖。第二道东接永昌县水泉子,经绣花庙,穿峡口谷,上金山子,向西北过两截窑、新河、三十里铺、二十里铺、十里铺,途经山丹县城北侧两公里,由城北、十号、北湾、静安、小寨、东乐、西屯北折直抵北山烟洞沟,越山向张掖挺进。

长城一般是因地制宜修筑而成,多平地挖壕,内侧筑土垄,垄上筑烽燧、亭障,相连构成。2006年调查了二十里铺至新河段的汉长城及其附属建筑,共调查主体5段。墙体整体保存状况较差,可见墙体较少,多位于壕堑内侧,为黄土夯筑。[42]

在永昌、山丹县境内除以龙首山、东大山及其余脉北大山和以洪水河、山丹河以及揟次海、髹涂泽为天然屏障外,在山地和河谷坡地上,采用在山坡掘壕、一边堆垄构筑塞壕;在河岸台地、山麓和戈壁中,采用中间掘壕、两侧堆垄构筑壕堑。

山丹境内汉代长城以壕堑为主,延续性强,跨度大。烽燧筑在壕堑内侧土垄上。土垄就是长城的墙体,它应该是河西常见墙体形式的一种。就2006年调查来看,汉代长城墙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夯层清晰的墙体,另一种即是踩踏而成的土垄。

山丹汉代长城的大致防御体系,从建筑形制上暂且将其分为两类,由外至内依次为:壕堑、墙体、烽燧、城障;或者为壕堑、土垄、烽燧、城障。从功能上看,墙体和土垄都具有相同的防御功能。

②肩水金关遗址

肩水金关是一座烽塞关城,位于金塔县天仓北25公里、额济纳河上游谷地北口的东岸。取名“金关”,即含有“固若金汤”之意。关城的主体建筑关门是两座对峙如阙的长方形夯土楼橹,楼橹中间的门道宽5米,门道上面曾有过桥或门楼建筑。关门内外和阙柱外侧发现虎落尖桩,呈正方形排列。坞在关门内西南侧,东南角敞开,或是坞门所在。坞西南角残存烽台和方堡,南北毗邻。堡内发现灶台、印章、砚、木刻偶像、简册等。台、堡周围有虎落木桩。整个建筑有被火烧过的痕迹。

金关出土实物很多,有货币、兵器、积薪、农具、生活器具、粮食、文具、木板画、麻纸等。金关地区早在武帝中期就有政治、军事活动。昭帝时已称金关或金关燧,同时又名“通道厩”。屯戍的衰落约在王莽末年,建武初年相当冷落。[43]

譻訛甲渠候官遗址

候官是戍守汉王朝边疆的军事组织,汉代兵制分为正卒和戍卒两大类。戍卒系统由边郡太守节制,由都尉统率,下有候、候长、燧长。都尉称府,候的治所为候官,一个候下辖数个候长,候长居一燧,统辖数个燧长,燧长负责1个烽燧。

根据居延汉简材料,张掖郡在太守之下有居延都尉和肩水都尉,分别戍守张掖郡沿边地区,每个都尉下辖数个候。甲渠候官即居延都尉下辖之甲渠候之治所(即候这一级的军事机构)。另有农都尉负责戍卒中之屯田者。候为县令(长)一级的军官,候官则为县一级的军事机构。

额济纳旗甲渠候官遗址平面图

(引自《河西汉塞调查与研究》)

甲渠候官遗址位于额济纳旗南24公里的地方,俗名破城子。1931年,西北科学考察团进行调查并作了小规模的发掘。1973—1974年甘肃居延考古队进行了发掘。甲渠候官遗址由障、坞组成。障是一座土坯筑城的方堡,障内堆积可分上、下(晚、早)两层,障内西侧有早期房址2座及晚期房址1座。早期障门在障城的东南角,后被堵死,障门内西侧有登上障墙的阶梯形马道。障门东南侧下层发现一堆存放整齐的河卵石。

坞在障的南面,和障相连。坞城平面略呈长方形,为土坯砌成,坞门开在东墙南段,并有瓮城。坞墙外四周3米以内埋设四排尖木桩,呈三角形排列。坞城内编号的房址33间,均为夯土筑墙、草泥地面,残毁严重。坞遗址内出土木简3400多枚,证明这里是甲渠候官的遗址。甲渠候就驻扎在这里,障和坞的许多房屋遗址是当时甲渠候的属吏和戍卒的住所。坞墙外四周的尖木桩就是“虎落”。

在坞南50米处有一烽燧遗址,为夯土筑成,平面方形,附近有积薪、烽干(信号旗杆)遗存。在甲渠候官遗址以南5300米发掘1座烽燧遗址。烽燧方形,夯筑,烽燧南为坞。坞墙外三面有尖木桩。这里出土的木简有“第四燧”“第四候长”等,可知这座烽燧为甲渠候官所辖第四燧,它正和候官相隔3个烽燧。第四燧为候长所居,候长相当乡一级的军吏。

甲渠候官遗址出土实物880多件,有弓、箭、铜镞、转射、铁甲、辘轳、货币、铁农具和工具及其木芯、网坠、猎具、木板画、竹笛等。据分析候官的创建至迟不晚于武帝末年,昭、宣时期屯戍活动兴盛,曾大量建筑障塞,可能在此时奠定了现存的规模。障的焚毁约在王莽末年,后来改作供瞭望、燃烽的处所。连续的屯戍活动,到东汉建武八年(32年)后停止。此后仅有零星活动,特别是在东汉章、和帝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