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北边疆考古教程:揭示秦汉时期的珍贵遗址

西北边疆考古教程:揭示秦汉时期的珍贵遗址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秦汉时期的考古遗存在全国范围内有相当大的共同性。因此长城、障塞和烽燧遗址的调查发掘,是秦汉考古的一项特殊任务。对边疆地区民族的研究,是秦汉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西北边疆秦汉考古综述

秦汉时期起自秦始皇统一中国,迄于东汉灭亡,前后共约440年,其间包括秦、西汉、新(莽)、东汉4个朝代。从公元前3世纪后期到公元3世纪初期的这一时代,是中国铁器时代的发展期。当时中国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国势强盛,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达,文化艺术繁荣,与周围少数民族的关系密切,与外国的交往频繁。

秦汉时代中国的版图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基本上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础。随着全国大一统的政治局面的巩固和发展,在文化艺术方面也渐趋统一。因此,秦汉时期的考古遗存在全国范围内有相当大的共同性。但是由于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的差异,各地的文化遗存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独特性。从考古遗存的特征出发,可将其划分为9个地区。即关中和广义的中原地区、长江中下游的江南地区、长江上游的四川盆地、长城沿线和北方草原地带、以辽河流域为主的东北地区、岭南的珠江流域、川黔滇高原地区、甘青地区、新疆地区。

甘青地区主要是指河西走廊、青海东北部,设立河西四郡、西海郡后,郡县治所及其附近,文化面貌与中原大体相同;由于气候干燥,纺织品漆器、木制品保存较好。新疆地区地域广大,民族多样,各地土著文化的面貌互不相同;西汉中期通西域以后,中原文化因素传入;另一方面由于中西交通的开展,中亚、西亚的文化对这里也有影响;考古遗迹、遗物保存完整。(www.daowen.com)

秦汉时代,为了在北方和西北边境防御以匈奴为主的游牧民族入侵,修筑了长城,并在沿线建障塞,设烽燧,以加强守卫。因此长城、障塞和烽燧遗址的调查发掘,是秦汉考古的一项特殊任务。

对边疆地区民族的研究,是秦汉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有各自的社会制度和文化面貌,但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西汉中叶以后,随着汉朝政府在各边境地区增置郡县,在西域设都护府,边疆聚居的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关系更趋密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