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北边疆考古教程:灵武水洞沟与萨拉乌苏遗址

西北边疆考古教程:灵武水洞沟与萨拉乌苏遗址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23年,法国德日进和桑志华在河套地区调查,发现了水洞沟遗址,并再次发掘萨拉乌苏遗址。在萨拉乌苏遗址,他们发现了动物化石、石器和1枚人牙齿化石。水洞沟和萨拉乌苏遗址的文化遗物曾被命名为“河套文化”,是我国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典型代表。水洞沟遗址出土的石器2000年8月,灵武市文物管理所发现了水洞沟遗址的顶骨化石。

西北边疆考古教程:灵武水洞沟与萨拉乌苏遗址

三、宁夏灵武水洞沟遗址和内蒙古萨拉乌苏遗址

1.灵武水洞沟遗址

1920年,桑志华在甘肃庆阳地区发现旧石器。1922年,桑志华在内蒙古发现并发掘了萨拉乌苏遗址。1923年,法国德日进(Pierre Teihard de Chardin)和桑志华在河套地区调查,发现了水洞沟遗址,并再次发掘萨拉乌苏遗址。在萨拉乌苏遗址,他们发现了动物化石、石器和1枚人牙齿化石。牙齿由加拿大古人类学家步达生(Davidson Black)研究,认为其特征与欧洲的尼安德特人相似,定名为“鄂尔多斯牙齿”,习惯上称为“河套人”。水洞沟和萨拉乌苏遗址的文化遗物曾被命名为“河套文化”,是我国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典型代表。1960年,中苏古生物工作者在水洞沟发掘,获得石制品2000多件。1963—1964年,裴文中、贾兰坡撰文研究,认为水洞沟遗址应为旧石器时代晚期。1980年,通过发掘获得动物化石15种,共63件;石制品6700多件。

水洞沟遗址位于银川市东28公里,属灵武市临河乡。水洞沟遗址的文化遗物包括石制品、骨器、装饰品、用火遗迹和人类化石等。石制品主要用附近的砾石来制作;主要采用锤击法打片,石核多呈长方形,以双台面石核较多。有的石核体或台面经过修理。石片可分为长石片和普通石片,以长石片最具特色。石器有尖状器、刮削器、雕刻器和砍伐器等。尖状器是用长石片制成;有的尖状器还将靠近台面的地方修薄,便于手指捏住使用。刮削器形式多样,最典型的是圆头刮削器(端刮器)、新月形刮削器边刮器和凹缺刮削器。雕刻器多用断片制成,可分为笛嘴形、角形和平刃形三种。砍伐器发现不多,主要是用石片或砾石制成,将其边缘一面加工或两面修理成刃。细石器占一定的比例,但不是水洞沟的主流产品,其制作技术距典型的细石器还有相当的距离。骨锥是用动物骨片磨制而成的。装饰品是用鸵鸟蛋壳制成,约呈圆形,中间钻孔,边缘被打磨变薄,发现时钻孔的周围残留有红颜色,可能表面曾被染成红色。

水洞沟文化既具有我国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一般特征,如工具的毛坯以石片为主,工具以各类刮削器为最普遍,缺少手斧和典型的砍伐器,加工修理以直接的锤击法和由腹面向背面单向修理为主,有少量的细小石器等。但是它更具有独特的、与华北诸多旧石器晚期文化不同的许多特点。1980年发掘的资料进一步支持和证实水洞沟文化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工具,无论器形或加工方法都与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莫斯特文化和奥瑞纳文化)的技术传统相同或相近。将水洞沟文化归入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任何类型都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在目前的情况下,应将水洞沟文化看成是我国最具有欧洲旧石器时代文化传统、可以与之进行全面对比的类型。当然水洞沟与欧洲相距遥远,文化交流说的臆测成分明显地多于科学的论断。所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水洞沟遗址出土的石器

2000年8月,灵武市文物管理所发现了水洞沟遗址的顶骨化石。标本破裂为两小块,无变形,土黄色,石化程度中等;乳突角和顶乳突缝完整;标本内面光滑,脑膜中动脉清晰,可看到后支压迹。水洞沟顶骨和现代人相似的特征是:(1)顶骨骨壁较薄,位于现代人变异范围内;(2)脑膜中动脉压迹的沟宽较细,分支较多;(3)顶乳突缝长、乳突角、顶纹长、顶骨与颞骨上下重叠部分长,都位于现代人变异范围之内;(4)人字缝和顶乳突缝为锯齿形;(5)乳突角区域平滑,无隆起,没有任何角圆枕及乳突上脊延伸出现的迹象;(6)外板和内板致密,板障呈蜂窝状。顶骨较原始的特征是:(1)顶纹之间的嵴表现粗壮;(2)顶骨内表面乳突角处无乙状沟。根据石化程度和遗址的地质背景,该顶骨很可能来自生活在这一地区的更新世晚期人群。[7]

2.萨拉乌苏遗址(www.daowen.com)

遗址位于内蒙古乌审旗“萨拉乌苏”(蒙语“黄水”)沿岸。根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和铀系法断代,距今约5万年~3.5万年。它是中国境内最早发掘和研究的两个旧石器遗址之一。

1922—1923年,桑志华和德日进发现并发掘了这个遗址,采集品包括动物和人类化石、石器、用火遗迹等。其中一颗八九岁幼童的左上外侧门齿化石,后来被加拿大步达生定名为“Ordos Tooth”——“鄂尔多斯牙齿”(20年代中国学者裴文中将其译作“河套人”)。50年代以来,发现一处新的旧石器地点,找到人类顶骨、股骨化石各1件。1978—1980年中国科学院等再次考察,又采集到一批人类化石,其中包括首次从原生地层中发现的6件,并在1956年发现的地点发掘出内容丰富的文化遗物。

“河套人”化石共有23件。河套人的体质特征已很接近现代人,但仍保留着一些原始性状,如头骨骨壁较厚、骨缝较简单、下颌体较粗壮、股骨骨壁很厚、髓腔很小等。这表明“河套人”属于晚期智人。“河套人”门齿内面呈铲形,枕鳞上方有顶间骨,这些特征与现代蒙古人种接近。

文化遗物有石制品、人工打碎的动物骨头和不多的炭屑。石制品共500多件,石器占很大比例,有刮削器、钻具、尖状器和雕刻器等,以刮削器数量最多、种类最复杂。萨拉乌苏石器的明显特征是尺寸特别小,以长2~3厘米、宽1厘米左右和重1~2克的为最多,有的甚至更小。长宽5厘米、重10克以上的很少,因此过去曾被称为“细石器”。不过它们都是用锤击法打制的,不存在用间接打击法产生的细石叶、细石核和用压制法修理的石器,与典型细石器有差别。过去还将萨拉乌苏和宁夏水洞沟的人工制品合称“河套文化”。但最新研究表明,水洞沟不仅年代较晚,而且石制品尺寸大,技术风格别具特色,不应再将萨拉乌苏与它看做同一文化。[8]

萨拉乌苏的石制品,除去特别细小和不见两极石核、两极石片等外,与北京人文化、许家窑文化和比它晚的峙峪文化、小南海文化有许多相同之处。在遗址中发现300多件往往带有部分头骨的羚羊角心,还有一些截去枝杈、只保留基部和部分主干的鹿角,它们很可能是被当做工具来加工和使用的。萨拉乌苏出土了许多大型食草动物和啮齿类、鸟类的碎骨,它们与石器、炭屑共生,是“河套人”的“庖厨垃圾”。

萨拉乌苏动物群的性质表明,当时萨拉乌苏一带是以草原为主,兼有针、阔叶混交林的环境,附近可能还有荒漠。气候总的来说比现在温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