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马坊及其历史变迁
下马坊是明孝陵入口处的标志性建筑,位于卫岗东麓下,为一间两柱冲天式石造牌坊。柱横截面作抹角方形,两柱前后及外侧抱以砷石,柱端饰以云板、云罐,内侧雕梓框,镶入大额坊,坊面阔4.94米,高7.85米,额上横刻“诸司官员下马”楷书6个大字。洪武二十六年(1393)朝廷下令:“车马过陵,及守陵官民入陵者,百步外下马,违者以大不敬论。”下马坊当建于此时。
明孝陵下马坊
明十三陵的起点处立有白石及青白石料雕琢组装而成的石牌坊一座。其建于嘉靖十九年(1540),形制为五门六柱十一楼仿木结构,面阔28.86米,(其中明间阔6.46米,次间各5.94米,稍间各5.26米),高11.88米,东西排列。顶部有主楼五座,夹楼四座,边楼两座。各楼上雕有正吻、垂兽、走兽等,其中明间主楼最高,其左右次间和稍间高度则依次递减。另外依木构件形状雕有檐椽、斗栱、平板枋等。上部覆以单檐庑殿顶,兽、吻、勾、滴均制作精细,下刻斗栱。六根石柱呈方形,柱下有础盘,雕刻覆莲瓣。方柱下部有夹杆石,表面雕龙或狮,最外两边雕“双狮绣球”图案,里面四柱雕有龙或“草龙”,夹柱石上部雕有6对麒麟。明十三陵的石牌坊相当雄伟壮观,不过,却不是警示下马步行之用。因陵园的总大门——大红门(相当于明孝陵大金门)前左右各有石碑一座,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八个大字。碑身高4.45米,宽1.04米,厚0.38米,四角分别戗以石抱鼓。
明长陵下马碑
明长陵石牌坊
清东陵入口同样设有五门六柱十一楼石牌坊一座,其通高12.48米,面阔31.35米,较之明陵更加宏大壮观。六根石柱的夹杆石顶部,最外侧的两柱,各雕刻着一对卧狮,中间四柱各雕刻一对卧麒麟。中间两柱下部四面各雕刻云龙戏珠,次间外侧两柱下部四面各雕刻异兽衔花,最外侧两柱下部四面各雕刻双狮戏球。与明代不同,清代不仅在陵园大门外设下马碑,而且在每座帝陵、后陵前的适当位置均设与大红门外同样规制的下马碑,甚至在每座妃陵寝前也设置了下马桩。这可能是考虑到:从陵园的大门到各陵间的距离较远,骑马或乘舆还是需要的,所以每座陵前再次置碑予以警示。
清东陵石牌坊(www.daowen.com)
作为明孝陵入口的下马坊,自是明代谒陵的必经之地。但令人困惑的是,下马坊坐西朝东,显然不是为由西向东前来谒陵者准备的。如果从西边的明故宫出发,经朝阳门(今中山门)出城谒陵无疑是最近、最方便的,下马坊为何不就此而建呢?
原来明代时,朝阳门是座不大的单孔券门,虽是连接城内的宫城和城外明孝陵的要道,却不是给官员和百姓准备的。因为无论门里的皇宫大内,还是门外的太祖孝陵,均属禁区。明代的官员若要谒陵,都须从都城正南“正阳门”(今光华门)出城,然后由麒麟门或沧波门绕行至下马坊。
下马坊老照片(20世纪30年代)
民国时,因迎奉中山先生灵柩归葬中山陵,国民政府将门洞狭小的朝阳门拆除,挖低门基,改筑为三孔券门,并将朝阳门改名为中山门,人员车辆可以方便地从此通过。到1931年修筑京杭公路时,道路即从下马坊下直接经过。1948年,道路中间的下马坊年久石裂,有碍交通及安全,国民政府予以拆除。
有一种说法是,因蒋介石经常去汤山泡温泉,觉得下马坊有碍通行,所以将其拆除。不过就常理推测,如果蒋介石因交通原因拆除下马坊的话,似乎不必等到1948年。据南京市档案馆资料显示,民国三十七年(1948)三月十五日,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曾收到首都警察厅东郊警察局的《下马石牌坊拆修》公函。内容如下:“查本局境内遗族学校下坡处有下马坊牌坊一座,横跨公路,日久为风雨剥蚀,势有倾斜。惟该路为京杭国道,交通频繁,设若撞触,则生危险。为防范计,特此函请查照,设法予以拆卸,以策安全为荷。”又据民国三十七年九月九日南京市工务局“京工字第5910号”给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的公函,可知下马牌坊于1948年5月5日“已派工拆除”。
拆除后的下马坊横额裂成2段,2根石柱折成4段,以及断石若干,弃置于公路两侧。而2个石柱础,仍遗留在公路地面原处。1980年6月,经国家文物局拨款,南京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与中山陵园管理处共同对下马坊进行了维修重竖。维修者先以钢筋混凝土平台为基础,再将留在宁杭公路上的两根柱础起出进行拼装,整个工程于1980年7月25日结束。重新竖立的下马坊相比于旧址,向北平移了20米。这样一来,下马坊与神烈山碑、禁约碑之间的位置调了个个儿,也就造成了今日的错位现象。现在的下马坊已建成一座花草繁茂、充满明文化气息的遗址公园,不知休闲、小憩于此的游人是否知道下马坊这段命运多舛的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