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从祥瑞物到镇墓兽——麒麟形象的演变
“麒麟”这种祥瑞动物,自古以来就在《春秋》、《诗经》、《孟子》等文献中出现,并经常与瑞兽凤凰、黄龙、白鹿等出现在绘画和雕刻中。基于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思想,帝王君主等为政者如行德政,天下太平,上天就会表彰他的德行,降下瑞物。公元前122年,西汉武帝刘彻行幸长安西边的雍,在祭祀天上五帝时,获得白麟,武帝认为是祥瑞出现,非常高兴,作“白麟之歌”,还将当年定为元狩元年。
那古代的麒麟是什么模样呢?最典型的汉麒麟要数1974年在河南偃师县窖藏中出土的镀金麒麟像,类似的还有山东省嘉祥县武氏祠画像石“祥瑞图”中所画麒麟,榜题刻“麟不刳胎残少则至”。这样的形象,就如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记载的:“麟,麒麟,仁兽也。麇身,牛尾,一角。”即麇的身体,牛的尾巴,头顶上有一角,因为是仁兽,不伤害其他动物,角的前端覆盖着圆形的肉瘤,蹄也不同于鹿的偶蹄,而是不伤害小虫和草的圆蹄。
但随着时代的变化,麒麟形象逐渐由鹿变成接近马形。1980年在江苏邳县的东汉彭城相缪宇墓[元嘉元年(151)造]发现的画像石上有马形的麒麟,角为三角形,尾较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榜题上用的就是马偏旁的“騏驎”二字。像这样的麒麟图像在徐州睢宁县九女墩画像石中也有,并且长有翅膀。马形的麒麟在六朝仍然存在,在1958年发掘的河南邓县学庄村彩色画像砖墓中,有一展翅在云上疾驰的麒麟,头上有一角,角的前端折曲。在它旁边的榜题是“騏驎”。同样变化的是,麒麟已不再是汉代时温顺的仁兽形象,而是大张着口,有力地挥动四肢,剧烈地摇动尾巴的猛兽形象。
河南偃师出土的镀金麒麟像
南朝帝陵神道石兽的形象与上述特征相符,像丹阳狮子湾、仙塘湾、三城巷的石兽那样伸出前肢,并用锐爪抓住小兽等特征都表明,它是作为镇墓兽承担着守护、辟邪的功能。《南齐书》和《梁书》将具有镇墓兽般辟邪功能的有角石兽称为麒麟也就顺理成章,不难理解了。
邓县画像砖“”图
丹阳南朝齐宣帝陵前镇墓兽(www.daowen.com)
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就是刘宋以后,随着麒麟成为帝陵的镇墓兽,麒麟作为祥瑞而降的记载在南朝史书中没有了。沈约所著《宋书》的《符瑞志》中,麒麟作为祥瑞出现的记载自西汉武帝元狩元年以来共有15例,但最后一例是东晋成帝咸和八年(333)在辽东出现的。这与凤凰、黄龙、灵龟、白鹿、白虎、白麋等瑞兽在刘宋频频出现形成鲜明的对比。不仅《祥瑞志》,就是整本《宋书》也是如此,甚至《南齐书》、《梁书》、《陈书》中,也找不到麒麟出现的记载,但其他的祥瑞仍频繁出现。这就可以反证,南朝人所认为的麒麟就是帝陵前起到辟邪功能的镇墓兽,而不是表彰君主德行的祥瑞。
桥陵麒麟
但作为祥瑞的麒麟并没有就此消失。据史书记载,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十月丙申在绛州出现麒麟,接着丙午又在含元殿前发现麟趾,高宗非常高兴,将翌年正月一日改为麟德元年。这就是说,唐代人所认为的麒麟还是一种瑞兽。同时,他们不明白为何与麒麟并不相似的石兽也称为麒麟,于是从功用上将南朝帝陵的石刻改称为“辟邪”。
帝陵神道放置麒麟石兽的形式也被唐代的部分帝陵所继承,不过形象却是唐人心目中的麒麟。陕西咸阳市东北、武则天母亲杨氏的顺陵和蒲城县西北的睿宗的桥陵,神道的两侧就放置有麒麟石兽。顺陵与桥陵的麒麟体形似马,头顶都有一个弯曲的角,肩上有卷云纹的翅膀,蹄为马的圆蹄,呈安静伫立状。正如唐初编纂的《艺文类聚》中引用的《毛诗义疏》中的麒麟定义:麟,麇身,马足,牛尾,黄色,圆蹄,一角,角端有肉。
今明孝陵神道上的麒麟,与唐代的大为不同,这种变化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或许是受到北宋末年李诫所著《营造法式》影响的结果。《营造法式》在作为装饰图案的狮子一项中,画有一对麒麟。整体上取狮子形,有鬃毛、双角和偶蹄,但是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全身布满麟纹。关于麟纹,同时代撰的铜器图录《博古图》称肩部以下用麟纹装饰的铜瓶若“麒麟然”,可见宋代的麒麟变得有麟纹了。从此,双角、偶蹄和麟纹就被作为麒麟的特征固定下来,历经元、明、清而变化不大。
营造法式》中的麒麟
明孝陵麒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