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明孝陵华表的起源和演变

明孝陵华表的起源和演变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墓前华表(望柱)的起源和演变华表最初是以木制成的高柱,它的特点是靠近柱顶的地方,用短的横木或木板贯穿成十字交叉。秦君神道石柱之一秦君神道石柱之二萧景墓华表南朝有12处陵墓,其中立有华表的,大多是梁代的陵墓。不过,较之东汉华表,梁代在柱顶增加了莲花纹圆盖及伫立的小辟邪,使得整个石柱从上至下浑然一体,十分庄严肃穆。桥陵陪葬墓中,太子墓多有华表,而公主墓却无。所有陪葬的大臣墓前,都没有发现华表。

1.墓前华表(望柱)的起源和演变

华表最初是以木制成的高柱,它的特点是靠近柱顶的地方,用短的横木或木板贯穿成十字交叉。华表是一种柱形的标志,古时常用于宫殿、宗庙、亭邮等重要建筑之前,也被用在通衢大道、坟冢墓茔之前。传说华表是尧设的诽谤之木(相当于意见箱),表示王者的虚心纳谏,但主要的作用恐怕还是标志。

周礼》里说,如果有人死于路上,则埋而置木柱,将其衣物悬挂在上面待人认领。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曾记载,燕昭王墓前的华表已有千年,被人伐之。可见,战国时代燕昭王墓前已经有华表,还是木制的。

墓道设华表,西汉时期已很流行。哀帝时,游侠原涉为扩大父亲坟墓的规模,买地开道,立表,署曰“南阳仟”。而石质的华表和石质墓碑一样,到东汉才开始盛行。根据《水经注》记载,东汉官僚墓前,在陈设石阙、石碑、石兽的同时,也常常立有石柱。《后汉书·中山简王焉传》李贤注:“墓前开道,建石柱以为标,谓之神道。”因此,石柱上往往题刻有“某某官职某某君神道”的字样。山东省博物馆所藏汉琅琊刘君墓石柱与北京石景山出土的汉幽州书佐秦君墓石柱,形制和雕刻装饰基本相同。柱身为圆形,周围雕刻有瓜棱形直纹,柱顶有方石,方石上刻有“神道”二字。

秦君神道石柱之一

秦君神道石柱之二

萧景墓华表(www.daowen.com)

南朝有12处陵墓,其中立有华表的,大多是梁代的陵墓。梁代华表继承东汉风格,柱身为圆形,周围有瓜棱形直纹,柱上有刻文方石。不过,较之东汉华表,梁代在柱顶增加了莲花纹圆盖及伫立的小辟邪,使得整个石柱从上至下浑然一体,十分庄严肃穆。

北朝石柱以现存河北省定兴县石柱村的北齐义慈惠石柱为代表。北魏在镇压杜洛周、葛荣起义之后,在此地收拾残骨,集中埋葬,建立木柱作为标志。而后,北齐以石柱代替了原先的木柱。北齐义慈惠石柱的特点是:“颂文”长达3000多字,遍刻柱身各面;柱顶有正面三间的小石屋,内有佛龛,雕有小佛一座,完全模仿木结构刻成。这和南朝石柱顶盖上雕有小辟邪不同,体现出北朝强烈的佛教信仰。

义慈惠石柱

唐代陵墓神道的华表,直至乾陵才有定制,都是一对华表竖于石像生之前,作为神道的标志。乾陵的华表为“八棱形”,柱身、柱础和柱顶都雕饰卷草纹。而陪葬墓中,只有一些皇族嫡系才有华表。如昭陵陪葬墓中,只是新城公主、长乐公主墓有华表。乾陵陪葬墓中,只是号墓为陵的懿德太子、永泰公主墓有华表。桥陵陪葬墓中,太子墓多有华表,而公主墓却无。所有陪葬的大臣墓前,都没有发现华表。即使陪葬在昭陵的功臣如李靖、李勣等,墓虽被特许造成山形,但也只设置了石人、石虎、石羊,而无华表。据此推知,唐代只有帝陵和某些嫡亲皇族的墓才能竖立华表。

宋陵华表都为“八棱形”,一般为莲状础座。皇帝陵华表通身刻有各种龙纹,皇后陵华表刻有丹凤纹、牡丹缠枝纹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