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明孝陵石刻卷:神功圣德碑与阳山碑材

明孝陵石刻卷:神功圣德碑与阳山碑材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神功圣德碑”石材与“阳山碑材”明成祖朱棣御制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为南京地区现存体量最大的古碑,朱棣立此碑的真实动机前文已述,但此碑为其心中属意之物吗?但是阳山碑材却不是朱棣最早开采的“神功圣德碑”石材。“阳山碑材”由碑座、碑额、碑身三部分组成。原是朱棣为建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时所开采,后被弃用,因是碑的半成品,故称“碑材”。

2.“神功圣德碑”石材与“阳山碑材”

明成祖朱棣御制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为南京地区现存体量最大的古碑(徐达墓碑高过此碑,但宽度、厚度均有所不及),朱棣立此碑的真实动机前文已述,但此碑为其心中属意之物吗?恐非尽然。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朱棣最初相中的石料是位于今天南京江宁汤山镇西北的阳山碑材。为此,朱棣不惜动用万余名工匠开山凿石,欲成绝世巨碑。民间流传,当时规定每个石匠每天需交石屑三斗三升,因此而死伤的工匠不计其数,以至于今日其附近尚存“坟头村”之地名。

但是阳山碑材却不是朱棣最早开采的“神功圣德碑”石材。据胡广《游阳山记》言,阳山碑材始凿于永乐三年(1405)秋。而梁潜《神龟赋》云:“永乐二年十月,皇上思惟太祖高皇帝成功盛德,将纪功孝陵,以告万世。既得碑,求趺未获。获神龟,乃并得趺焉。”周晖《金陵琐事》载:“颐庵邹公济诗集云,永乐二年冬十月,幕府山阳访碑石,高广中度。寻于龙潭山麓,斫山求趺,既而神龟呈露,昂首曳尾,介文玄苍,形质天成,匪由磨琢。乃于龟下,遂得趺材,适与碑称。”这两条史料都在说明永乐二年(1404)十月曾于幕府山开采过碑石,于龙潭开采过龟趺,这才应该是最早的“神功圣德碑”石材。那么,这些石材是否制成了我们今日所见之碑呢?恐怕也没有。因今“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落款日期是永乐十一年(1413)九月十八日,而从采石至朱棣撰写碑文耗去九年时间似乎不太符合常理,何况当时朱棣正急于收拢人心呢。但如果此推论能够成立的话,就会衍生出一连串的疑问:最早开采的石料哪里去了?是否雕琢成“龟趺驮碑”后又废弃?现存之碑又取材于何地?可惜这些问题依据现有的史料尚无法作出回答。

1972年,一位美国客人来南京游览,见到明孝陵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后大吃一惊,并目测了尺寸。回到美国后,在一家报纸“信不信由你”专栏里发表了游记,介绍这一高达20余英尺(实为28.81英尺,即8.78米)的石碑。一位衣阿华州的读者不相信世界上有如此巨大的石碑,还特地写信给南京的旅游部门询问是否真有此碑。其实,这块碑比起明成祖原来准备用的高达78米的阳山碑材来,简直不可相提并论,要是这位老外得知,不知又要作何感想了。

“阳山碑材”由碑座、碑额、碑身三部分组成。原是朱棣为建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时所开采,后被弃用,因是碑的半成品,故称“碑材”。(www.daowen.com)

阳山碑材

碑座是碑材的基础部分,高17米,宽29.5米,厚12米,也是三块碑材中最重的一块,有16250吨。碑座与山体连在一起,还没完全开凿出来。在碑座的下方有三个方孔,是运输时用来穿插圆木的。碑额是三块碑材中最轻的一块,高10米,宽22米,厚10.3米,重6118吨。在碑额的下方有三个方孔,其中最左边的方孔已经完全凿通了,这和碑座方孔的用途相同,塞圆木以运输。在碑额的上方有14颗凸出来的石牙,用来雕两条蟠龙的龙头、龙爪和龙尾。有种说法叫“九五至尊”,9加5正好等于14。碑额不仅是三块碑材中最轻的一块,也是最完整的一块,因为它的四周与山体完全脱离。碑身是按山体侧卧式开凿的,高51米,宽14.2米,厚4.5米,重8799吨,其北端与山体连接而未凿断,从远处看很像南京的古城墙,如果把三者相加竖起来的话,高度是78米,重达31167多吨,堪称世界第一。在碑身的下方有九个高低不同的方形石凳,当碑身完全从山体中分离出来就落在高的石凳上,劳工们就躺在矮的石凳上继续对碑身进行细化工作;石凳之间有一定的间隙,这也是为放圆木运输所用。

既然耗费了如此之大的人力物力,阳山碑材最后为何又被弃用呢?一种说法是迁都说。朱棣做皇帝后,欲将国都迁往北京,主要的建设精力都放在了北京,无心再为孝陵做过多的工程,便改用了一块小许多的替代品,也就是现在明孝陵四方城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有了替代品之后,阳山碑材也就弃之不用了。另一种说法是天意说。阳山碑材所在的坟头村,东有东流村,西有西流村,前有关桥村和锁石村。传说当时的著名术士周颠仙知道打造碑材劳民伤财、死伤无数后,为了减轻百姓的痛苦,就说了一句偈语:“东边有东流(留),西边有西流(留),东也留,西也留,中间锁石锁坟头,关桥一道关,碑材搬不走,若想搬碑材,除非山能走。”意思就是说此乃一块死石,永远搬不出去。偈语传到了朱棣的耳中,朱棣下令停止了这项浩大的工程。

阳山碑材碑额

其实,即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阳山碑材这样的庞然巨物恐怕也很难运输,更别说600多年前了。古人圆木运输的方式是无法适用于丘陵岗阜地形的,况且,南京冬季的气温也难以形成巨大碑材滑行所需的十几米厚的冰层。所以,朱棣明知无法运输却依然开凿,此举目的无非是向天下百姓展示其“孝心工程”。多年以后,朱棣帝位坐稳之时,阳山碑材也就失去了政治意义,结果,孤零零地横卧荒山600多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