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37扁壶虽亦夷器东传但未曾流行西域东传壶具,执壶极称大宗,另如扁壶与贲巴壶,一为日常用具,一为宗教法器,二者演变改化之情形各殊,也不妨例举之以相比较。且该时的扁壶青花绘饰题材或者同于西域银器纹饰,或者为胡人乐舞图,也显见为投胡商喜好,则夷器夏造,以利贸迁之事实明晓。扁壶不适中土人民日常生活,故不象执壶有一番可观的流传、变更、再创的经历。
337 扁壶虽亦夷器东传但未曾流行
西域东传壶具,执壶极称大宗,另如扁壶与贲巴壶,一为日常用具,一为宗教法器,二者演变改化之情形各殊,也不妨例举之以相比较。
新《中国陶瓷史》:“扁壶用于盛酒和装水,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出现,瓷窑生产扁壶是在西晋。……江苏金坛县白塔公社惠群大队出土的一件,腹下部有‘紫是会稽上虞范休可作押者也’等刻文。上虞县百官镇晋墓所出的一件扁壶,腹部划飞鸟和奔兔,足底划‘先姑一枚’五字。江西九江地区收集的一件西汉铜扁壶铸名为‘钾’。”
然元代镇窑所製青花扁壶形式特殊,别有来历,盖其原为胡人便携水具,小的系于腰间,大则挂在鞍侧,方便商旅、行军。元代和早明盛製青化扁壶,应为外商定製,小足而不甚宜于竖置,可度其仍製为系挂实用。且该时的扁壶青花绘饰题材或者同于西域银器纹饰,或者为胡人乐舞图,也显见为投胡商喜好,则夷器夏造,以利贸迁之事实明晓。(www.daowen.com)
后来清官窑造扁壶用为陈设,需摆置稳妥,遂辄附以高而外撇之圈足。前清时,游牧出身的满人尚知此物原来用途,特称之为马挂瓶;到近代,藏家始改称为扁腹缓带葫芦瓶,或抱月瓶、宝月瓶,已然仅视作观赏物。
元明扁壶中特有一式,一面平坦且涩胎无釉,另一面鼓凸满釉,奇状令今人不解,平放似不美,竖起则不便,殊不知是物原来专宜系挂鞍侧,如此一面涩胎平坦,最切实用。然此式至清代已不见製作。扁壶不适中土人民日常生活,故不象执壶有一番可观的流传、变更、再创的经历。
下图:乾窑扁壶之一式,製为观赏。并观后图:永乐窑双耳扁壶及马挂扁壶而一面涩胎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有关古陶瓷识鉴讲义:全彩图版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