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收鉴不唯官款是取,而依阅历、才情、学识采高品
鉴家既分瓷品以种类,又于每种类器皿判贵贱。世情总以官窑为尊、而卑民窑,洵非周见。盖官、民之间,尚非水火冰炭之分。
官窑之特称,即指以皇帝年号命窑者,始于明初景德镇设御厂之时,而景镇原亦民间窑场。且明清宫廷所用官窑器,还分御用、官用两档,后者常官搭民烧,在民窑或称“官古器”。然民窑出产级别确悬殊,自“官古”阶而下之者,谓“假官古”、“上古”、“中古”“常古”等等,其下品,自贱于官器许多。
又民窑精製尝供外销,尤其元末明初,镇之输出青花器中高品,今学者往往疑惑,每以官窑目之。镇瓷民窑精造,海外收藏亦遂富于吾华,若土耳其者即显例;然故宫则以御器之陈列称雄宇内,正可谓各领风骚。
宋时,官用瓷器多采贡于民间,故此贡窑,意义相类于官窑,如越、定、汝、钧、耀、建、吉、饶诸窑曾先后择善呈贡。此际窑口便常以地名称。
各地窑场大约专选窑户烧贡瓷,出品或以“公烧”、“官用”、“进御”、“御土窑”名;今人所谓官汝、官钧者,也约略此情,乃相对民汝、民钧言,专指地方窑场选贡的高品。再推前至五代、至唐,则贡瓷莫非出越窑者。概括而言,苟收藏唯以具官窑年款者是选,是偏于瓷道远矣。(www.daowen.com)
瓷品高下,可凭经验辨其窑艺之精与粗,可依才情领其创意之灵与拙,可据学识度其功纪之重与轻,藏家而三才兼备,则特识独行,无往不利。
然瓷学精要,如《易》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如《庄子》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尽在难言中。清代张金鉴《考古偶编》:“善鉴家心领神会,判决了然;纵历千万年之久,如与古人相晤对。切勿与门外人品论短长,徒劳唇舌耳。”善哉!
下图:五代俑像之表情、个性各异(著者藏)。
下图:元代民窑外销瓷青花狮纹大盘,其精良可敌明官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